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

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史密斯(Smith.J.M.),[美] 范内斯(Van Ness H.C.),[美] 阿博特(Abbott M.M.) 著,江振西 编
图书标签:
  • 化工热力学
  • 热力学
  • 化学工程
  • 传热学
  • 相平衡
  • 溶液热力学
  • 化学反应
  • 英文教材
  • 高等教育
  • 理工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97894
版次:7
商品编码:1150179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1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Smith教授等编著的《化工热力学导论》是世界化工领域影响最大、发行范围最广的化工热力学教材。本书是根据英文原版书《化工热力学导论》第7版改编。
  改编书选取了原书前13章,内容涵盖了化学工程师专业教育所必需的内容。全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纯流体的PVT性质、热效应、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在流动过程中的应用、热力做功、制冷、汽液平衡、溶液热力学理论和应用以及化学反应平衡。这13章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热力学和化学热力学基础,包括第1-6章;热力学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包括第7-9章;热力学在化学过程中的应用,包括第10-13章。书中给出了大量既有理论意义,又切合工业实际的例题,并配有大量来自工业实践的习题。
  全书行文流畅、图表丰富、通俗易懂。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化工热力学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以用作化工专业英语的教材或选读材料。

作者简介

  江振西,Zhenxi Jiang,郑州大学教授。1954年7月生于河北省磁县。1975年入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化工系就读无机化工专业。1978年考入新乡师范学院(现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1981年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获研究生毕业证书,1982年获武汉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2年3月起在郑州工学院任教,主教化工热力学等课程。1989年获中国政府、包玉刚基金会和英国政府共同设立的中英友好奖学金赴英国利兹大学访问研究。1990年获英国海外留学生奖学金和利兹大学Tetley and Lupton 奖学金读博士学位,1994年获利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在利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开始,在郑州大学教授化工热力学(双语)课程、研究生专业英语和研究生高等化工热力学(全英语)等课程。

目录

List of Symbols
Preface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1.1 THE SCOPE OF THERMODYNAMICS 1
1.2 DIMENSIONS AND UNITS 2
1.3 MEASURES OF AMOUNT OR SIZE 2
1.4 FORCE 3
1.5 TEMPERATURE 4
1.6 PRESSURE 6
1.7 WORK 8
1.8 ENERGY 9
1.9 HEAT 14
KEY NOTES 15
GLOSSARY AND EXPLANATIONS 17
CONCEPTUAL PROBLEMS 27
PROBLEMS 28

Chapter 2 The First Law and Other Basic Concepts 33
2.1 JOULE’S EXPERIMENTS 33
2.2 INTERNAL ENERGY 33
2.3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34
2.4 ENERGY BALANCE FOR CLOSED SYSTEMS 35
2.5 THERMODYNAMIC STATE AND STATE FUNCTIONS 37
2.6 EQUILIBRIUM 40
2.7 THE PHASE RULE 41
2.8 THE REVERSIBLE PROCESS 43
2.9 CONSTANT-V AND CONSTANT-P PROCESSES 48
2.10 ENTHALPY 49
2.11 HEAT CAPACITY 51
2.12 MASS AND ENERGY BALANCES FOR OPEN SYSTEMS 55
KEY NOTES 65
GLOSSARY AND EXPLANATIONS 68
CONCEPTUAL PROBLEMS 84
PROBLEMS 85

Chapter 3 Volumetric Properties of Pure Fluids 93
3.1 PVT BEHAVIOR OF PURE SUBSTANCES 93
3.2 VIRIAL EQUATIONS OF STATE 98
3.3 THE IDEAL GAS 101
3.4 APPLICATION OF THE VIRIAL EQUATIONS 113
3.5 CUBIC EQUATIONS OF STATE 117
3.6 GENERALIZED CORRELATIONS FOR GASES 126
3.7 GENERALIZED CORRELATIONS FOR LIQUIDS 134
KEY NOTES 136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140
CONCEPTUAL PROBLEMS 147
PROBLEMS 149

Chapter 4 Heat Effects 162
4.1 SENSIBLE HEAT EFFECTS 162
4.2 LATENT HEATS OF PURE SUBSTANCES 169
4.3 STANDARD HEAT OF REACTION 171
4.4 STANDARD HEAT OF FORMATION 173
4.5 STANDARD HEAT OF COMBUSTION 176
4.6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ΔH 176
4.7 HEAT EFFECTS OF INDUSTRIAL REACTIONS 179
KEY NOTES 187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187
CONCEPTUAL PROBLEMS 193
PROBLEMS 194

Chapter 5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202
5.1 STATEMENTS OF THE SECOND LAW 202
5.2 HEAT ENGINES 203
5.3 THERMODYNAMIC TEMPERATURE SCALES 206
5.4 ENTROPY 209
5.5 ENTROPY CHANGES OF AN IDEAL GAS 212
5.6 MATHEMATICAL STATEMENT OF THE SECOND LAW 215
5.7 ENTROPY BALANCE FOR OPEN SYSTEMS 217
5.8 CALCULATION OF IDEAL WORK 222
5.9 LOST WORK 226
5.10 THE 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 229
KEY NOTES 230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231
CONCEPTUAL PROBLEMS 237
PROBLEMS 239

Chapter 6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Fluids 247
6.1 PROPERTY RELATIONS FOR HOMOGENEOUS PHASES 247
6.2 RESIDUAL PROPERTIES 256
6.3 RESIDUAL PROPERTIES BY EQUATIONS OF STATE 263
6.4 TWO-PHASE SYSTEMS 268
6.5 THERMODYNAMIC DIAGRAMS 273
6.6 TABLES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274
6.7 GENERALIZED PROPERTY CORRELATIONS FOR GASES 278
KEY NOTES 287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288
CONCEPTUAL PROBLEMS 293
PROBLEMS 295

Chapter 7 Applications of Thermodynamics to Flow Processes 308
7.1 DUCT FLOW OF COMPRESSIBLE FLUIDS 309
7.2 TURBINES (EXPANDERS) 321
7.3 COMPRESSION PROCESSES 327
KEY NOTES 333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335
CONCEPTUAL PROBLEMS 340
PROBLEMS 342

Chapter 8 Production of Power from Heat 352
8.1 THE STEAM POWER PLANT 353
8.2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363
8.3 JET ENGINES,ROCKET ENGINES AND RAMJET ENGINES 371
KEY NOTES 373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374
CONCEPTUAL PROBLEMS 377
PROBLEMS 379
Chapter 9 Refrigeration and Liquefaction 384
9.1 THE CARNOT REFRIGERATOR 384
9.2 THE VAPOR-COMPRESSION CYCLE 385
9.3 THE CHOICE OF REFRIGERANT 388
9.4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390
9.5 THE HEAT PUMP 392
9.6 LIQUEFACTION PROCESSES 393
KEY NOTES 398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399
CONCEPTUAL PROBLEMS 403
PROBLEMS 404

Chapter 10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Introduction 409
10.1 THE NATURE OF EQUILIBRIUM 409
10.2 THE PHASE RULE; DUHEM’S THEOREM 410
10.3 VLE: QUALITATIVE BEHAVIOR 412
10.4 SIMPLE MODELS FOR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414
10.5 VLE BY MODIFIED RAOULT’S LAW 423
10.6 VLE FROM K-VALUE CORRELATIONS 428
KEY NOTES 434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435
CONCEPTUAL PROBLEMS 442
PROBLEMS 444

Chapter 11 Solution Thermodynamics: Theory 452
11.1 FUNDAMENTAL PROPERTY RELATION 452
11.2 THE CHEMICAL POTENTIAL AND PHASE EQUILIBRIA 454
11.3 PARTIAL PROPERTIES 455
11.4 THE IDEAL-GAS MIXTURE MODEL 466
11.5 FUGACITY AND FUGACITY COEFFICIENT: PURE SPECIES 469
11.6 FUGACITY AND FUGACITY COEFFICIENT: SPECIES IN SOLUTION 475
11.7 GENERALIZED CORRELATIONS FOR THE FUGACITY COEFFICIENT 481
11.8 THE IDEAL-SOLUTION MODEL 485
11.9 EXCESS PROPERTIES 487
KEY NOTES 493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496
CONCEPTUAL PROBLEMS 501
PROBLEMS 502

Chapter 12 Solution Thermodynamics: Applications 512
12.1 LIQUID-PHASE PROPERTIES FROM VLE DATA 512
12.2 MODELS FOR THE EXCESS GIBBS ENERGY 527
12.3 PROPERTY CHANGES OF MIXING 530
12.4 HEAT EFFECTS OF MIXING PROCESSES 536
KEY NOTES 548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S 549
CONCEPTUAL PROBLEMS 553
PROBLEMS 555

Chapter 13 Chemical-Reaction Equilibria 567
13.1 THE REACTION COORDINATE 568
13.2 APPLICATION OF EQUILIBRIUM CRITERIA TO CHEMICAL REACTIONS 572
13.3 THE STANDARD GIBBS-ENERGY CHANGE AND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573
13.4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575
13.5 EVALUATION OF EQUILIBRIUM CONSTANTS 579
13.6 RELATION OF EQUILIBRIUM CONSTANTS TO COMPOSITION 581
13.7 EQUILIBRIUM CONVERSIONS FOR SINGLE REACTIONS 585
13.8 PHASE RULE AND DUHEM’S THEOREM FOR REACTING SYSTEMS 597
13.9 MULTIREACTION EQUILIBRIA 601
KEY NOTES 611
GLOSSARY AND EXPLAINATION 613
CONCEPTUAL PROBLEMS 617
PROBLEMS 619

Appendix A Conversion Factors and Values of the Gas Constant 630

Appendix B Properties of Pure Species 632

Appendix C Heat Capacities ad Property Changes of Formation 636

Appendix D Representative Computer Programs 641

参考文献 651

前言/序言


《化学工程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是一本旨在为化学工程领域的学生和从业者提供坚实热力学基础的教材。本书的英文原版历经多次修订,内容严谨,贴合实际工程应用,此次改编力求在保留其精髓的基础上,使其更易于中国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的编写并非仅仅是对抽象理论的堆砌,而是紧密围绕化学工程的核心问题展开。从最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出发,逐层深入,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热力学知识体系。每一章节的设计都考虑到了知识的递进性和逻辑的连贯性,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概念。 全书内容覆盖了热力学的基础原理、物质的状态方程、相平衡、化学反应热力学、以及一些更高级的应用。首先,本书详细阐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关键热力学函数。通过大量具体的工程案例,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这些函数在描述能量转化和过程方向性中的作用。例如,在分析能量系统效率时,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深入理解是基础;而在评估过程的自发性时,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应用则至关重要。 在物质的状态描述方面,本书不仅介绍了理想气体模型,还深入探讨了真实气体的行为,包括各种状态方程,如范德华方程、Redlich-Kwong方程等。这些方程的推导和应用,使得读者能够准确地计算和预测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物质的性质,这对于设计化工设备和操作单元至关重要。此外,本书还详细讲解了液体的性质,如蒸气压、沸点、露点等,并介绍了相平衡的理论,包括单组分相平衡和多组分相平衡,如亨利定律、拉乌尔定律以及非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模型。这些内容为理解蒸馏、吸收、萃取等分离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化学反应热力学是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本书详细阐述了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如标准生成焓、燃烧焓等,并介绍了赫斯定律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本书深入探讨了化学平衡的原理,包括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以及如何利用吉布斯自由能来判断反应的自发性和平衡点。这些知识对于优化化学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提高产品收率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除了上述核心内容,本书还触及了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例如,热力泵和制冷循环是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体现,本书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本书也关注了工程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以及泵和压缩机的功耗计算,这些都与热力学原理息息相关。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理论讲解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书中穿插了大量的例题,这些例题取材于真实的化工过程,从简单的热力学计算到复杂的工艺分析,能够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此外,每章结尾都设有练习题,涵盖了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有助于读者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 对于英文原版,此次改编尤其注重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并对可能存在的翻译障碍进行了细致的处理,力求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降低读者的阅读门槛。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语言流畅,配以必要的图表和公式,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和高效。 总而言之,《化学工程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是一本内容全面、讲解深入、应用导向的化学工程热力学教材。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热力学理论基础,更能培养其运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对于很多化工专业学生来说,热力学都是一门令人头疼的科目。我也不例外。很多国内的教材,虽然内容全面,但总感觉缺少了点“灵气”,讲解方式也略显枯燥。这次,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这本《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我希望它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惊喜。我特别关注书中对“能量”的引入方式。我希望它能从一个更普遍的视角来解释能量的存在形式和转化规律,而不仅仅局限于化学反应。我期待书中能通过一些宏观世界的例子,比如天体运行、能量流动等,来引发我对能量概念的思考。同时,我非常关注书中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讲解。我希望它能清晰地阐述能量守恒的原理,并且通过一些实际的化工过程,如换热器、锅炉等,来展示第一定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我希望我能理解,如何利用第一定律进行能量平衡的计算,从而评估过程的能量效率。此外,我对书中关于“第二定律”的阐述充满期待。熵这个概念一直让我感到难以捉摸,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更加直观和易懂的方式来解释熵的含义,并且说明它与过程的不可逆性以及能量的品质的关系。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过程是自发的,而有些过程需要外界做功才能进行。我还会仔细研究书中关于“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章节。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并且结合一些具体的工业案例,比如制冷剂的选择、催化剂的设计等,来展示热力学在这些领域的实际应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克服对热力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培养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并为我未来的工程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热力学一直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感觉那些公式和定律像一堵墙,横亘在我和真正的化工理解之间。这次购入《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主要是被它的“英文改编”这个标签吸引。我总觉得,国外的教材在逻辑性和直观性上可能更胜一筹,再加上“改编”,或许能解决一些原版教材可能存在的文化隔阂或者阅读障碍。拿到书后,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编排结构。序言部分清晰地阐述了本书的编写目的和读者定位,这让我对它能解决我哪些学习痛点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尤其关注的是它在引入各个核心概念时,是否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是否能从最基础的定义讲起,然后逐步深入,避免一下子抛出过多的复杂信息。书中对“能量守恒”、“熵增原理”等经典理论的阐释,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具象化的比喻或者图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数学公式的推导上。毕竟,对于我们这些非数学专业出身的工程师来说,视觉化的理解往往比纯粹的逻辑推理更能深入人心。我还有一个期望,就是这本书能否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融入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例如,在讨论相平衡时,能否结合实际蒸馏塔、萃取装置的设计和操作来解释?在讲到化学反应平衡时,能否分析一些具体的催化反应过程,说明如何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来优化产率?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是如何在现实的化工生产中发挥作用的。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的“热力学启蒙读物”,帮助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激发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让我不再畏惧那些复杂的方程式,而是能够欣赏它们背后的科学之美,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程实践中。

评分

我一直认为,化工工程的核心魅力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然而,在所有这些原理中,热力学无疑是最具挑战性也最 fundamental 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在阅读国内教材时,总觉得有些概念的讲解不够深入,或者例子不够贴切,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当我发现《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时,我立刻被吸引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其“英文改编”的独特视角,为我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我特别关注书中对“能量”的定义和阐述。能量是热力学的基石,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解释能量守恒定律,并且深入探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我希望它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公式层面,而是能通过一些具体的工程案例,比如热机的工作原理、能量回收系统等,来展示能量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另外,我对书中关于“熵”的讲解充满了期待。熵是理解过程不可逆性以及能量品质下降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解释熵的概念,并且阐明它与过程的自发性以及效率的关系。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计算方法,来帮助我分析不同过程的熵变,从而评估其可行性和经济性。此外,书中关于“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内容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希望它能够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并且结合实际的化工过程,比如分离、合成等,来解释这些平衡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平衡常数、相图绘制和分析的实用技巧,那将对我解决实际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我期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工热力学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让我的专业知识得到质的提升。

评分

在学习化工专业的过程中,热力学可以说是最令我感到困惑和畏惧的科目之一。那些抽象的数学模型和定律,总是让我觉得遥不可及,难以真正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应用。这次,我抱着一丝希望,购买了《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我选择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文改编”这个字眼。我希望它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用一种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讲解化工热力学。我非常看重书中对基本概念的阐释。例如,对于“能量”这个概念,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定义,并且区分不同形式的能量,如内能、动能、势能等。同时,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功”和“热”的区别与联系,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气体膨胀做功、热量传递等,来加深我的理解。此外,我对书中关于“熵”的讲解尤为期待。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示,来帮助我理解熵的物理意义,以及它在判断过程方向和能量转化效率方面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为什么“第二定律”被认为是热力学中最深刻的定律之一。另外,我关注书中关于“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章节。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介绍这些平衡的形成条件、判断依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比如如何设计蒸馏塔、如何优化化学反应条件等。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热力学的“引路人”,帮助我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建立起对这门学科的信心,并为我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在我对化工热力学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概念上的“卡壳”,感觉教材中的讲解总是隔靴搔痒,难以触及本质。这次,我选择了《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主要是希望能借此获得一种更具启发性的学习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具逻辑性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热力学概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非常关注书中对“过程”和“状态”的定义。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阐述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区别,以及状态函数的独立性。我希望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摩擦生热、热量传递等,来帮助我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同时,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功”和“热”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过程(如等温、等压、绝热等)下的功和热的计算。我还会仔细研究书中关于“焓”和“熵”的章节。我希望它能够不仅仅给出公式,而是能深入剖析这些函数在能量转化和过程自发性判断中的核心作用。我希望通过更具体的计算案例,来掌握如何运用焓和熵来分析化工过程的能量效率和可行性。此外,我对书中关于“相平衡”的应用部分非常感兴趣。我希望它能够讲解如何利用相平衡原理来优化蒸馏、精馏等分离过程的设计,并且提供一些实际的计算工具和图表,帮助我进行工程优化。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解惑书”,帮助我理清概念,掌握方法,并且能够让我对化工热力学这门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甚至发现其中的乐趣。

评分

我是一名刚开始接触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抽象性和理论深度感到有些畏惧。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购买了这本《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导论”的定位,希望它能以一种相对容易接受的方式,为我打开化工热力学的大门。拿到书后,我仔细翻阅了目录,看到了“系统与环境”、“状态函数”、“过程”、“功与热”等基础概念的讲解。我非常期待书中对这些概念的定义是否清晰、准确,并且能否提供一些直观的例子来帮助理解。例如,对于“系统”和“环境”的划分,我希望能有明确的界限描述,并且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比如一杯热水,它的系统是热水本身,环境是周围的空气和杯子。我特别关注书中对“功”和“热”的解释,因为这两个概念在热力学中至关重要,但也很容易混淆。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应用场景。另外,我对书中关于“第一、二、三定律”的讲解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看到,这些定律是如何从实验事实中归纳出来的,并且在数学上是如何表示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这些定律在化工领域中的实际意义,例如,第一定律如何指导能量的利用和转化,第二定律如何限制过程的效率和方向。我还会仔细留意书中是否有相关的习题和解答,因为通过练习是巩固理论知识最有效的方式。我期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建立起对化工热力学基本原理的清晰认知,并且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自信地面对这门课程的挑战。

评分

在化工专业的学习过程中,热力学就像一座高山,让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我尝试过不少教材,但总觉得它们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的结合上存在一些不足。这次,我选择了《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种更具启发性的学习路径。我非常期待书中对“热力学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阐述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的区别,并且通过一些实际的化工装置,比如反应器、蒸馏塔等,来形象地说明它们的应用。我希望我能够理解,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系统模型。同时,我非常关注书中对“功”和“热”的讲解。我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不同形式的功(如体积功、非体积功)的计算方法,并且深入探讨热量传递的机制。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例,展示如何在化工过程中计算功和热,从而进行能量平衡分析。此外,我对书中关于“化学反应平衡”的深入讲解充满了好奇。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介绍化学平衡常数、吉布斯自由能与平衡常数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来预测反应的转化率和优化反应条件。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来控制化学反应的进程,从而提高产率和选择性。我还会仔细阅读书中关于“相平衡”的应用部分。我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相图的绘制和解读方法,并且结合具体的工业应用,比如二元、三元体系的相平衡分析,来帮助我理解和设计化工分离过程。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热力学指南”,帮助我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建立起对这门学科的自信,并能够将其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未来的工程实践。

评分

说实话,对于化工这个专业,热力学一直是我的一个“硬骨头”。我尝试过一些国内的教材,但总觉得它们在逻辑连贯性和深入浅出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很多时候感觉是在硬背公式。因此,当我看到这本《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时,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更符合国际通用教学模式的讲解方式,来帮助我攻克热力学这道难关。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它是否能够将那些抽象的概念,例如熵、焓、吉布斯自由能等,与具体的工程应用联系起来。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给出冷冰冰的公式,而是能够通过一些实际的化工过程,比如制冷、加热、压缩、膨胀等,来形象地解释这些概念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含义。我希望它能够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们需要引入“焓”来简化能量计算,为什么“熵”是判断过程自发性的重要指标,以及“吉布斯自由能”在化学反应平衡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相平衡”部分的讲解。相平衡是化工分离过程(如蒸馏、吸收、萃取)的核心原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实用的计算方法。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多组分体系的相平衡,因为这是实际化工生产中更常见的情况。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相图绘制和解读方法,并且结合具体的工业案例进行分析,那将对我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做到“导论”的作用,既能为我打下坚实的热力学理论基础,又能让我看到这些理论在化工生产中的强大应用价值,从而激发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并提高我的实际工程解决能力。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化工行业的研究生,我对热力学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我未来科研和工程实践的水平。在众多的参考书中,这本《化工热力学导论(英文改编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选择它,主要是看中了它“导论”的定位,以及“英文改编”的背景。我希望能它能够以一种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方式,为我构建起一个扎实的化工热力学知识体系。我非常关注书中对“热力学基本定律”的阐释。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解释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物理含义,以及它们在化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例如,第一定律在能量平衡计算中的作用,第二定律在判断过程方向和效率上的指导意义,以及第三定律在绝对熵计算中的应用。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严谨的数学推导,同时辅以丰富的工程实例,让我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对这些定律有深刻的理解。此外,我对书中关于“热力学性质”的讲解也非常感兴趣。我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各种热力学性质(如比热、压缩系数、热膨胀系数等)的定义、测定方法以及它们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可靠的热力学数据,并且指导我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相关的工程设计和优化。另外,我对书中关于“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深入探讨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多组分体系的相平衡理论,以及如何利用相图进行分离过程的设计。同时,我希望它能够深入讲解化学反应平衡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条件来优化反应产率和选择性。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路上的“百科全书”,为我提供全面、深入的知识,帮助我应对未来更复杂的工程挑战。

评分

我一直觉得化学工程这个专业,除了那些直观的反应和分离过程,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些抽象的热力学概念了。我买这本书,纯粹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毕竟“导论”这两个字听起来就比较友好,而且是“英文改编版”,我心想,也许能把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律用更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拿到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纸张质量不错,印刷也清晰,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是个加分项。我翻看了目录,看到了熟悉的“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熵”、“自由能”等等,但同时也有一些我不太熟悉的章节,比如“相平衡在多组分系统中的应用”、“化学反应平衡的计算”,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一些期待。我特别想知道,它到底是如何“改编”英文原著的,是直接翻译,还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了更适合我们国内学习习惯的调整。我比较关注它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讲解,毕竟我们学习热力学,最终还是要用到工程实践中的。比如,书中会不会举一些实际化工装置的例子,来解释某个热力学原理是如何指导设备设计和操作的?会不会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概念的价值?我还有点担心,虽然说是“导论”,但有时候“导论”也可能只是换了个说法,依然是艰深晦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的公式堆砌。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能掌握基本的热力学知识,更能培养起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让那些令人畏惧的热力学公式,在我眼中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通往化工世界奥秘的钥匙。我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仔细研读这本书,希望它能成为我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相似!

评分

英文的!!!!!!!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英文的!!!!!!!

评分

英文书,不错

评分

英文的!!!!!!!哈哈哈

评分

正版的书籍,讲课参考

评分

英文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