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閱讀《心理學十五講》,將有助於讀者求知、成纔、瞭解自己和實踐成功人生!
內容簡介
《心理學十五講》采納心理學的多種研究取嚮,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心理學眾多領域中激動人心的內容,如心理發展、意識、感知覺、學習與記憶、思維與創造、言語與交往、智力與測驗、人格與評估、時間金錢與幸福等,並從心理學百餘年曆史上精選瞭43項“原創研究”作瞭專欄重點推介,既展示瞭這些研究對於心理學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又充分體現瞭心理學傢的探索精神和人格魅力。此次對全書進行瞭修訂,吸收瞭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替換瞭過於老化的知識性內容,更具嚴謹性、豐富性、趣味性和啓發性。
作者簡介
黃希庭(1937- ),西南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首屆國傢級教學名師奬和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奬獲得者。
鄭 湧(1967- ),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有突齣貢獻中青年專傢。
目錄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總序
序
第一講 心理學的性質
一 日常生活中說到的心理學
二 獨具特色的心理學
三 心理學的目標
四 心理學的方法
五 心理學的觀點
〖重大研究〗史上首次心理學實驗/馮特1879
第二講 心理的生物基礎
一 神經係統
二 腦的三大機能係統
〖重大研究〗裂腦人/斯佩裏1968
三 腦機製研究
〖重大研究〗腦變化/羅茲維格1972
四 內分泌係統
五 遺傳對行為的影響
〖重大研究〗分養雙生子/鮑查德1990
第三講 心理的環境基礎
一 物理環境
二 文化傳統
〖重大研究〗個人與集體/川迪斯1988
三 拷貝世界
四 社會情境
〖重大研究〗斯坦福監獄實驗/漢涅和津巴多1977
〖重大研究〗從眾/阿希1955
〖重大研究〗服從/米爾格拉姆1963
五 大眾氛圍
第四講 畢生心理發展
一 嬰幼兒期
〖重大研究〗視崖/吉布森和沃剋1960
二 兒童期
〖重大研究〗道德推理/科爾伯格1963
三 青少年期
四 成人期
〖重大研究〗"曆史終結"錯覺/吉爾伯特2013
五 麵對死亡
〖重大研究〗人生八階段/埃裏剋森1950
第五講 意識狀態
一 神秘的意識
二 注意
三 睡眠與夢
〖重大研究〗釋夢/弗洛伊德1900
四 催眠
〖重大研究〗催眠/希爾加德1968
五 幻覺
第六講 感覺與知覺
一 從感覺開始
二 知覺的特徵
〖重大研究〗知覺能力/特恩布魯1961
〖重大研究〗大小恒常性/荊其誠1963
三 物體知覺
〖重大研究〗Φ現象/韋特海默1910
〖重大研究〗大範圍首先/陳霖1982
四 社會知覺
五 錯覺
第七講 學習與記憶
一 經典條件反射
〖重大研究〗條件反射/巴甫洛夫1927
二 操作條件反射
三 觀察學習
〖重大研究〗"芭比娃娃"/班杜拉1961
四 記憶係統
〖重大研究〗保持麯綫/艾賓浩斯1885
〖重大研究〗漢字內隱記憶/艾賓浩斯1885
五 遺忘
第八講 思維與創造
一 概念形成
二 推理
三 決策
四 問題解決
〖重大研究〗通用問題解決者/紐厄爾和西濛1972
五 創造思維
第九講 言語與交往
一 言語交流
〖重大研究〗轉換生成語法/喬姆斯基1957
二 非言語交流
三 社會歸因
〖重大研究〗歸因/海德1958
四 人際溝通與吸引
五 喜歡與愛
〖重大研究〗愛/哈洛1958
第十講 動機、情緒與意誌
一 原發性動機
二 習得性動機
〖重大研究〗需要層次/馬斯洛1943
三 情緒體驗與錶情
四 意誌控製與失控
〖重大研究〗期望效應/羅森塔爾1966
〖重大研究〗橫渡大西洋/林德曼1956
五 價值觀
第十一講 智力與智力測驗
一 智力界說
二、智力測驗
〖重大研究〗智力測驗/比內1905
三 智力結構
〖重大研究〗三棱智力結構模型/林崇德1983
四 智力發展
〖重大研究〗齣生順序與智力發展/桑斯和馬庫斯1975
五 智能特殊者
第十二講 人格與人格評估
一 人格界說
二 氣質類型
三 人格特質
〖重大研究〗特質/奧爾波特1937
〖重大研究〗"大七"/王登峰1995
四 人格形成
五 人格評估
〖重大研究〗墨漬測驗/羅夏1921
〖重大研究〗主題統覺測驗/默裏1935
第十三講 心理健康與社會和諧
一 心理健康的特徵
二 壓力與應對
〖重大研究〗社會再適應評定量錶/霍爾姆斯和瑞赫1967
三 危機與乾預
四 人格與健康
〖重大研究〗A型人格/弗裏德曼和羅森曼1959
五 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
第十四講 心理異常與心理治療
一 心理異常的界定
二 心理異常種種
三 心理異常的對待
四 心理療法
〖重大研究〗療法選擇/史密斯和格拉斯1977
五 療效
〖重大研究〗真的有效嗎?/艾森剋1952
第十五講 時間、金錢與幸福
一 時間人格
二 時間與幸福
三 金錢與幸福
〖重大研究〗幸福密碼/哈佛1937
四 時間、金錢啓動與幸福
〖重大研究〗時間定價/德沃2007
五 健全人格與幸福進取者
〖重大研究〗“四自”/黃希庭1996
精彩書摘
第一講 心理學的性質
當今社會的喧囂和生活的浮躁正在讓我們不經意間忘記瞭生活的本真。很多人都在感嘆,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寬裕瞭,怎麼精神世界卻越來越不安分瞭?心理學也因此受到瞭前所未有的普遍關注。確實,每個人都該懂些心理學,因為它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例如,有心靈感應的事實存在嗎?我們的夢是怎樣發生的?“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有心理學依據嗎?使用藥物能促進記憶嗎?為什麼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聰明?獨生子女有獨特的心理特徵嗎?為什麼說“性格決定命運”?凡此種種,心理學就是要迴答這些問題。
一 日常生活中說到的心理學
在日常生活中,當提到心理學時,一般人總覺得有些神秘。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而心理學卻能把大傢認為不可知的“心”都知道瞭,這其中一定有特殊的門道,有奧妙訣竅。有的人因此會認為心理學是一門瞭不起的“測心術”,但也有的人可能認為心理學就像“占星”、“算卦”一樣不可置信,更多的人則可能是將信將疑。這些看法都是在不瞭解科學心理學的基礎上産生的,難免存在一定偏頗。其實,人心既是可測的,也確實是難測的。讓我們先從這個論題談起。
人心可測
人的心理,我們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因而人們常常把它比喻為“黑箱”。對於這個“黑箱”,作為探索心靈奧秘科學的心理學,是通過哪些途徑對它進行探測的呢?
第一條途徑是通過言行來探測的心理。個人的言行總是受其心理支配的。我們可以根據人的言行錶現去瞭解其心理。“詩言誌”,我們通過一個人寫的詩可以瞭解其誌嚮。又如,一個學生考試考得好與不好,通常會産生不同的心理變化並錶現在行為上:考得好的感到歡欣鼓舞,而考得不好的行為沮喪。通過該生的情緒變化,我們大緻可以探測齣其心理上的變化。
第二條途徑是通過生理變化來探測人的心理活動。任何心理活動都會有生理變化的綫索。有些是我們很容易觀察到的,如人緊張時齣汗、害羞時臉紅等,但更多的心理活動則需要藉助於精密的生理儀器來探測。例如,有些人說他們睡覺時從來不做夢。怎樣來檢驗他們睡眠時是否在做夢?是否有心理活動呢?可以用一種叫腦電描記器的儀器來記錄他們在睡眠時的腦電波。如果腦電圖齣現快波時把那些說自己從來不做夢的人弄醒,他們就會生動地迴憶齣剛剛做的夢。這說明,運用精密的生理儀器可以探測到人們在睡眠時是否做夢、是否有心理活動。
第三條途徑是通過研究者的推論來探測人的心理。如前所述,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可能會錶現在其言行上,如果我們進一步瞭解到這個學生是一個一貫刻苦努力的學生,因而我們大緻可以推斷:這次考得好會進一步增強其學習熱情和信心,這次考得不好會激發他加倍地努力;但如果瞭解到該生一貫錶現很差,則大緻可能推斷:這次考好瞭他可能會沾沾自喜,這次考糟瞭他可能會更自暴自棄。類似這樣的推斷,我們平常是經常在做著的。
人心難測
說人心可測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但另一方麵,人心確實是很難測的,因為影響人心的因素是很多的。
首先人心與言行的關係並不是一義的而是多義。例如某人的微笑,它可能錶徵躊躇滿誌而沾沾自喜,也可能錶示對你的好感,還可以嘲笑你的愚蠢、甚至可能是笑裏藏刀盤算著對你的暗害等等。又例如,人心是矛盾的。這種矛盾的心理甚至在行為錶現很難被人們所發現,也很難被生理儀器所測齣。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寶玉對湘雲勸他留心“經濟學問”的話不以為然,並說:“林妹妹不說這樣混賬話,若說這話,我也和她生分瞭。”黛玉聽瞭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於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緻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滾下淚來。(《紅樓夢》第三十二迴)黛玉這時的落淚雖與悲哀、哀怨、悲悔、愁苦時的落淚在行為反應相同或相似,但內心的心理矛盾卻是很不同的。因此僅以言行或錶情,對人的心理作直綫式的探測往往是不準確的。
其次,生理學的方法難以探測心理的奧秘。前已述及今天我們可以用腦電描記器探測到睡眠時人是否在做夢,但卻不能探測到人做夢的內容。即使今後科學技術發達瞭,能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不同內容的夢境的生理反應,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不同的生理反應,但是思維意識畢竟不等於生理反應。正如恩格斯所說:“終有一天我們可以用實驗的方法把思維‘歸結為’腦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學的運動;但是難道這樣一來就把思維的本質包括無遺瞭嗎?”(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人民齣版社1971年版,第226頁)
第三,用日常經驗來推測人心往往是錯誤的。就那上麵的那個例子來說,雖然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會錶現在其言行上,但究竟如何錶現還受到許許多多因素的影響,而不僅僅與其平常是否努力有關。比如,據心理學的研究,他對於此次考試成敗如何歸因,就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因素,你隻需想想他是否將其歸因於運氣就會發現結果會全然不同。正是由於影響我們心理的因素十分復雜多樣,心理的錶現又可以十分麯摺,我們平常在推斷人的心理時可說是經常齣錯的。
人類的心理現象是世界上的最為神奇而復雜的現象。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把“思維著的精神”譽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探究人的心理活動的奧秘被看作是人類最後的,也是最重大的科學挑戰。這使得許多過去沒有什麼聯係的科學匯聚到瞭一起,包括腦科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習性學、遺傳學、神經生理學、社會生物學,等等。這其中,心理學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前言/序言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心理學十五講(第二版) 開啓心智的奇妙之旅,探尋人類行為的深刻奧秘 我們是誰?為何會有如此多的情感波動?記憶是如何形成的?學習的本質又是什麼?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互動中,我們又是如何理解他人、錶達自己?人類的心智,是宇宙間最迷人的謎團之一。從古老的哲學思辨到現代科學的嚴謹探索,無數智者前赴後繼,試圖揭開這層層帷幕,洞悉人類心靈的運作規律。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心理學十五講(第二版)》正是這樣一部集結瞭多位心理學領域頂尖學者的智慧結晶,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係統、全麵、深入淺齣的心理學入門嚮導。本書精心遴選瞭十五個心理學中最核心、最富吸引力的主題,以講座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走進心理學的廣闊天地,領略其思想的深度與應用的價值。 為何選擇心理學?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理解自我、理解他人、理解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尤為重要。心理學,作為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為我們提供瞭一套獨特的視角和分析工具。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情緒、思維和行為模式,從而提升自我管理和心理韌性,更能增進我們對他人動機、情感和社會動態的理解,構建更和諧、有效的人際關係。無論是職業發展、傢庭教育,還是個人成長,心理學的洞察力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示。 本書十五講,精選核心,層層深入: 本書涵蓋瞭心理學學科的十八般武藝,從最基礎的理論框架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從個體內心世界的探索到群體行為的分析,無不包羅萬象。每位作者都是其研究領域的佼佼者,他們用嚴謹的學術態度、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案例,將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第一講:心理學的範疇與方法 本講將為你勾勒齣心理學的宏觀圖景,介紹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基本分支以及科學的研究方法。你將瞭解到,心理學並非簡單的“心靈雞湯”,而是一門基於實證研究的嚴謹科學。我們將探討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等經典研究手段,以及如何批判性地審視心理學研究的結論。 第二講: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行為,都與大腦的生理活動息息相關。本講將深入探討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等生物學因素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你將瞭解神經遞質、激素等在情緒調節、學習記憶中的關鍵作用,以及腦科學的最新進展如何為理解人類行為提供新的視角。 第三講:感知與意識 世界是如何進入我們的意識的?我們如何解讀感官信息,形成對現實世界的認知?本講將帶你探索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係統的奧秘,以及意識的本質。我們將討論注意力、知覺選擇等機製,揭示我們是如何加工和組織海量信息的。 第四講:學習的原理與過程 學習是我們與世界互動、不斷適應和成長的核心能力。本講將剖析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觀察學習等多種學習理論,解釋我們如何形成習慣、掌握技能、改變行為。你將從中獲得啓發,瞭解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教學策略。 第五講:記憶的機製與遺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關於記憶的樸素認識。但記憶的形成、存儲和提取遠比這復雜。本講將介紹短時記憶、長時記憶、情景記憶等不同類型的記憶,探討遺忘的原因和規律,並分享一些增強記憶力的實用技巧。 第六講:思維與問題解決 我們如何思考、推理,如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本講將深入探討概念形成、判斷、決策、推理等思維過程,並介紹問題解決的策略和認知偏差。你將學會識彆思維誤區,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第七講:語言與溝通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社會互動。本講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語言的發展、理解和産生,探討語言與思維的關係,以及非語言溝通在信息傳遞中的重要作用。 第八講:動機與情緒 是什麼驅動著我們的行為?我們又為何會體驗到喜怒哀樂?本講將探討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以及情緒的生理基礎、認知評價和錶達方式。你將理解情緒對我們決策和行為的影響。 第九講:人格的構成與發展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特質。本講將介紹不同的人格理論,如特質論、精神分析論、人本主義論等,探討人格的形成因素,以及如何理解和評價個體的不同人格類型。 第十講:社會認知與歸因 在社會交往中,我們如何理解他人、形成印象、做齣判斷?本講將聚焦社會認知過程,包括態度形成、印象管理、社會類化等,並重點分析社會歸因理論,解釋我們是如何解釋他人行為的原因的,以及這些解釋如何影響我們的互動。 第十一講:社會影響與群體行為 個體在社會環境中會受到哪些影響?群體是如何形成、運作,又會對個體産生怎樣的作用?本講將探討服從、從眾、社會助長、去個體化等社會影響現象,並分析群體決策、群體極化等群體動力學。 第十二講:發展心理學 人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從嬰兒到老年,我們的心理在不斷變化。本講將迴顧發展心理學的經典理論,如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埃裏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等,探討個體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 第十三講:變態心理學導論 心理健康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本講將介紹變態心理學的基本概念,探討異常心理的成因、錶現和分類,並簡要介紹一些常見的心理障礙,幫助讀者形成對心理健康的科學認識,並消除對心理疾病的汙名化。 第十四講:心理治療與谘詢 當遇到心理睏擾時,如何尋求專業的幫助?本講將介紹心理治療的各種流派,如精神分析療法、認知行為療法、人本主義療法等,以及心理谘詢的過程和原則,為讀者提供關於心理健康服務的基本瞭解。 第十五講:應用心理學與未來展望 心理學不僅僅是一門學術學科,它的應用價值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本講將展示心理學在教育、管理、健康、法律、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並展望心理學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研究方嚮。 本書特色: 名傢薈萃,權威保證: 本書由多位在各自領域享有盛譽的心理學學者執筆,確保內容的學術性和前沿性。 通識導引,入門首選: 選題具有代錶性,內容由淺入深,邏輯清晰,適閤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是心理學入門的理想讀物。 案例豐富,生動有趣: 作者們善於運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和貼近生活的實例,將抽象的心理學概念形象化,讓閱讀過程充滿樂趣。 結構精巧,邏輯嚴謹: 每講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展開,既有理論深度,又不乏實踐指導。十五講環環相扣,共同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心理學知識體係。 第二版更新,與時俱進: 本書為第二版,內容經過更新和修訂,融入瞭近年來心理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新進展,使其更具時效性和指導意義。 誰適閤閱讀本書? 對人類行為和心智運作充滿好奇的你。 希望更深入理解自己和他人,改善人際關係的你。 正在學習心理學相關專業,需要係統入門知識的學生。 從事教育、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工作,需要應用心理學知識的專業人士。 渴望提升個人成長和心理素質的每一個探索者。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心理學十五講(第二版)》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扇通往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窗口,是一把解開行為密碼的鑰匙。它將陪伴你進行一場關於心智的奇妙探索,點亮你的思維,豐富你的認知,讓你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擁有更清醒的洞察力和更從容的態度。讓我們一同翻開這本書,開啓這場深刻的心智之旅,發現內在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