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温和同时也是乐观的,她善于和人分享,即使现实不尽如人意,也不会让她太悲观。她有一座“阳光房”,她的朋友、姐妹和家人齐聚,只要有那么一块地可供她工作的手工台,她就是快乐的。
——看天下
★她用纯净的文字描述梦想、生活、朋友,以及家园,赞美乡野,对置身影视圈的人来讲,这样的离群显得异常难得,不仅如此,这样的纯净已经成为她的生活方式,把时间浪费在她认为美好的事物上,越来越像个孩子,相信所有微小的细节才是生活的本质。
——新京报
★对于我来说,宁远是一个正面肖像。她的才华,她的热情、她的周到,她的情调,她的吃苦耐劳和种种巧思妙想,都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洁尘
★做衣服是她现在的谋生方式,但和写书、画画、养育两个小女儿、种花一样,更是她喜欢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套用她的惯用表达,这种生活方式,估计也就叫阳光房吧。有点负暄的意味。
——徐哩噜
★她换任何一种工作,你都会觉得美好,她的一个特殊功能就是把任何一种生活,都过成美好的样子。
——丸子小
序 美好的人生,不外乎顺从己意去生活
第一部分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只想做个认真过日子的人
用生命的姿态去追求有美感的人生
我想这就叫坚定
越来越接近自己想要的样子
心中有笃定,就会获得安宁
第二部分 从此我混裁缝圈,可以带刀走江湖
从此我混裁缝圈,可以带刀走江湖
对一切靠手艺生活的人充满敬意
写字、做衣服,我喜欢这样的日子
在简单的手工里,和自己相处
我想为自己设计一双鞋子
衣服的温度
第三部分 会跳舞的灵魂
会跳舞的灵魂
我其实一直在跟这个世界较着劲
这世界总有人做着不需要被人理解的事
向生活摆出喜悦的姿态
做一个被气氛喂饱的女人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
穿衣服的人比衣服本身更重要
菜市,永远能燃起你心中热爱生活的愿望
感谢那些花草
第四部分 有你,我是如此幸运
爱是一个动词
陪你一起成长
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宝宝
过多的选择会更好吗?
猛虎和蔷薇在一起
永恒的同情心
美感、快感和满足感的区别
首先是个好人,然后是个好妈妈
练总的故事
第五部分 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越简单越快乐的小小
很庆幸我是个乡下孩子
老家
外婆和外公
翻过一座山,看见前面还有一座山
第六部分 亲爱的朋友
宁远的正面肖像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阳光房
我认识她的第十年
远远地看着他们就好
远远和乡愁
我爱的人,他们已经出现
后记
用生命的姿态去追求有美感的人生
“她站在那儿,用确定的但又是轻微的声音和我说话,她纤细的手指轻拈桌上的尘土,她聆听,清扫,她与她身上的那件淡蓝衣衫达成默契,彼此相信,她用她特有的步调走过去,坐在窗前写一封信……她的生命状态,她整个的人生就像是一件作品。”
—这是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女人,是我梦想中最美好的女人的样子,“她整个的人生就像是一件作品”,这是我能想到的对一个女人的最高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像画家用画笔在白纸上作画,歌手在台上演唱,设计师用面料搭建衣裳,而总有一类人,在用他们的整个人生作为材料和工具,不断呈现着一件流动中的好作品。
这句话突然在今天想起,也提醒了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去追求一种有美感的人生,而不是世俗的所谓成功和幸福,那么,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艺术家:你的作品就是你的生命状态。
很多人问我梦想是什么,这是个特别不好回答的问题,想通上面这个意思之后,我试着可以作如下解释了:我的梦想就是把每一时刻的自己照顾好安顿好,尽量让人生变成一件作品,而不是产品。
追求有美感的人生,懂得节制和分寸,在各种事物之间找寻平衡点。
节制和分寸,不要以为只有在减肥者面对食物时才需要,事实上,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求分寸感。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散乱的世界里,你要时刻提醒才能做到对过盛的物质保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同时,面对各种碎片化信息你还得保持警惕不让它们入侵了你真实的生活,这些,都是分寸。
冈仓天心在《茶之书》里写:“盖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里,也存在着美好—对这种美感的仰慕,就是茶道茁生的源由。在纯粹洁净中有着和谐融洽,以及主人与宾客礼尚往来的微妙交流,还有依循社会规范行止而退,而油然生出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些都是茶道的无言教诲。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进行的温柔试探。”茶道如此,艺术何尝不是?人生亦作如是观。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但追求完美的姿态却可以变成美。这听起来有点宿命的悲伤,悲伤就对了,适当的悲伤也是美的一部分,它也让我们懂得快乐之为何物。
丑人多作怪,不是说长得难看的人同时会做让人讨厌的事,而是,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最基本的审美力,那么他做的其他事也可能漂亮不到哪里去。这个看法根深蒂固,以至于影响到了我对很多事物的评价,比如给孩子选绘本,往往只看封面就能确定要不要买,封面的美丑决定了我对文字风格,故事涵义等等一切判断。再比如,我删掉了几个订阅的文学类公众微信号,原因不是他们的内容差,而是我受不了他们粗糙的排版进而失去了阅读的欲望。还有,我曾经碰见过一个诗人,他完全不符合我对诗人的想象,后来我读到他的诗,果然不是我认为的好作品。
美是一种道德和礼貌,你有责任营造一个美的环境和自身,这是你对自己的需要,也是世界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美是责任。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在我看来,花儿开了,小草绿了,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小朋友看见一只小鸟从天空飞过会冒感叹词,你用一上午的时间默默清扫房间,隔壁大爷清晨背着手从窗前走过唱起小曲……这些都是美的。美在具体而又微小的事物中,美通过细节呈现宏大,从而让某种感情或精神走向永恒。
选取你觉得有意思的美好的东西组成自己的生活。
美,是漂亮,就是你这一辈子必须活得漂亮。活得漂亮,就是活得讲究一些,活得认真、专注一些,活得是自己并且活出自己。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年纪越大,我越知道当个手艺人的好,只用打磨自己,只用做好份内事,无需讨好,无需谄媚,无需看人脸色。”古人说,无需黄金万贯,只需一技在手。做个堂堂正正的手艺人,更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我依然害羞,敏感,任性,冲动,越活越像小时候,总是把时间浪费在自认为美好的事情上,相信所有微小的细节才是生活的本质。我只有躲在自己本性里时才是最舒服的。常常累得不行了,回到家还是舍不得休息。读书,做手工,种花,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这些在别人看来可有可无的事情对我却异常重要。有朋友问,你怎么那么好的精力啊,工作已经很累了,还做这么多别的事。他们不知道,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是不会感觉到累的。就像没有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的人会觉得打游戏累。
几块碎花布,在你的拼接下会变成让人惊讶的模样,飞针走线里,它们开始生动,开始有自己的风格和气质,开始拥有精神的含义。一颗植物的种子,埋进土里就会慢慢生根发芽,你给它浇水施肥它就能慢慢长成你希望的样子。这些琐碎的过程在我看来,美好得很。在简单的手工劳动里,可以和自己对话,与自己相处。安住自己。
2009年我怀孕了,在那段长长的时间里,手工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生活,那时候我喜欢上了拼布,找来各种碎布头,把它们缝成我想要的样子,常常缝着缝着,一抬头,天就暗下来了。
从那时起,我的生活就和手工有了亲密的关系,到现在,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
有人说,“忙”字拆开来看就是“亡心”,人一忙,心就没了。也有人说忙就是盲,忙起来,眼睛就看不见了,所以,手工多好啊,它让你慢下来,让你有时间“养心”,“养身”,“养生活”,让你有时间去“看见”。做手工的过程中,你必须是心平气和的,你不能急,当然,如果你爱做手工,你就是心平气和的,你也不会急。所以,如果你真心去做,你就会丢失“快”,得到“慢”。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匆忙的世界,如果不是被这手中的小物件吸引,还真难找到一段你独自面对自己的时间,沉下心来让身体投入到一项简单劳动中,精神就会得到放松。
一切发生得那么自然。某一天,我突然想要一双鞋子,一双小时候一直想要但却得不到的丁字皮鞋。逛遍了商场也找不到那种原始的不花哨的丁字皮鞋,在我的想象中它散发着童年的味道原始的气息。得不到我就把它画在纸上,后来经过乡下一家皮鞋作坊,我走进去问那个正在埋头做鞋的师傅,你能帮我做出来吗?他看了看我递过去的图画,说,这个多简单啊。
无数次的沟通后,我想象中的鞋子终于摆在了我的面前,而这双鞋子从一个想法到图纸到最后成品的过程也被我用文字和图片呈现在了网络上。我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居然也有人和我一样,想要一双这样的皮鞋。你要知道,在我真实的周遭的生活里,大家对我做出这样一双鞋子完全是不以为然的态度,大多数人并不需要这样一双没有装饰,也不流行也不时尚的鞋子。网络那么大,世界那么小,我凭借着这双丁字皮鞋寻找到了同类。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除了做鞋子,我还做衣服,所有我做出来的东西,首先是我自己想要的,我不用取悦任何人。但是,必然的,这世界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
以前,我想让自己淹没在人群里获得认同,而如今做手工让我明白,寻找安全感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最可靠的是:内心的坚定和从容。判断和取舍人和事物的标准也超级简单—有益身心。
“在手艺人里,人生都很慢,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一生只爱一个人。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向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生活的美好,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顿感”。读它的过程,就像在喧嚣的都市里找到了一片静谧的角落,可以卸下所有的伪装,安然地与自己对话。书中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逻辑,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它像是一位老朋友,在你耳边轻声诉说着那些关于爱、关于梦想、关于平凡幸福的道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喜欢”这件事的执着。在信息爆炸、诱惑泛滥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迷失在各种“应该”和“不得不”之中,渐渐遗忘了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这本书却像一个温柔的引导者,鼓励我重新拾起那些被遗忘的爱好,去追寻那些让我心动的瞬间。它让我明白,真正有价值的生活,不是追逐潮流,也不是迎合他人,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与那些让你感到快乐和充实的事物为伴。每一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仿佛被理解,被接纳。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场漫长的心灵旅程,需要我们用时间和耐心去品味,去领悟。
评分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关于“存在”的温柔叩问。它并非急于给出人生答案,而是铺陈出一种生活态度。读这本书,我常常会停下来,看着窗外的云,或者端起一杯茶,感受那种缓慢流淌的节奏。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恰恰是这种日常的、琐碎的细节,勾勒出了生活的本真。我喜欢书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强迫你接受任何观念,只是在你心头种下一颗种子,让你开始思考,原来生活可以有另一种模样。很多时候,我们被现实裹挟着向前,忙碌、焦虑,甚至忘记了自己为何出发。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提醒着我,停下来,看看沿途的风景,品味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它让我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并非全部在于“达到”什么,而更在于“过程”本身,在于那些用心去感受、去体验的瞬间。那些微小的快乐,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那些沉浸在热爱中的忘我,才是构成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底色。它不是教你如何成功,而是教你如何更好地“活”。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所包围。它并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真挚的感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对“喜欢”的纯粹表达。在很多时候,我们被社会规范和功利性思维所束缚,不敢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鼓励我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去拥抱那些让我感到幸福的事物。它让我意识到,生命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而与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更是对生命最好的投资。我开始尝试在生活中加入更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元素,哪怕只是一杯咖啡,一本书,或者一次与好友的闲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能点亮我一天的心情,让我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也让我明白了,原来真正的富足,并非物质上的堆砌,而是心灵上的丰盈。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所描绘的那种“慢下来”的生活哲学。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崇尚速度的社会,这本书仿佛一股清风,吹散了心中的浮躁,带来了久违的宁静。它不是教你如何“赢”,而是告诉你如何“活”。书中那些细腻的观察,那些对日常细枝末节的捕捉,都让我感同身受。我常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个句子而停下阅读,反复咀嚼,仿佛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曾经遗失的某一部分。它没有提供什么“秘籍”或者“捷径”,而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我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开始反思,我是否真的在浪费时间?我所追求的“美好”又是什么?这本书让我明白,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真正的浪费,并非在于时间的长度,而在于它是否被赋予了意义,是否被投入到了那些真正让你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情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也让我看到了通往更充实、更有意义生活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回归”的力量。它让我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目标,而是开始专注于当下,专注于那些真正能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物。书中那些关于“美好”的定义,没有被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标准,而是更加包容和多元。它鼓励我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去品味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我开始学着放慢脚步,去感受阳光洒在脸上的温度,去倾听鸟儿的歌唱,去品味食物的原味。这些曾经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瞬间,如今却因为这本书而变得格外珍贵。它让我明白,时间并不是需要被“填满”的东西,而是可以被“浪费”在那些让你感到充实和有意义的事情上的。这本书,就像一位心灵的引路人,指引我走向更真实、更自由的生活。
评分挺不错的,每个人的生活态度都不同,总有人诗意的活着,做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评分价格便宜量又足价格便宜量又足价格便宜量又足
评分很好,一直在上面买东西,正品有保障,价格很优惠
评分商品很好,下次还会购买的~~~来自一瓶绿茶三元钱的自动化评论!
评分美美的插图,正如书名所说,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不着急,不焦虑,好好慢下来,享受!
评分东西不错,你值得拥有!
评分给老婆买的,让老婆也充实充实自己
评分真的很好看,很喜欢,值得一读
评分第二次购买此书,上次给妹妹买的,我这次自己买了看看,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