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異類(新版)
原價:36.00元
作者:馬爾科姆 格拉德威爾著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8643946
字數:170000
頁碼:264
版次:2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成功的規律並非無跡可尋,甚至它並非如我們所想。
《紐約客》怪纔關於成功的奇談怪論,不可思議卻又無比真實!
馬爾科姆 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
《紐約客》怪纔、傳奇作者
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羅永浩、張瑞敏、李開復、俞敏洪、潘石屹、雷軍、徐小平、周鴻禕、馮唐、葉茂中、徐靜蕾、陸川、曾子墨、鬍一虎 聯袂推薦
內容提要
《異類》帶我們走進瞭成功人士的世界,意外揭開一連串令人驚異的統計結果:英超聯賽大多數球員都在9月至11月齣生;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都生於1955年;紐約很多著名律所的開創者竟都是猶太人後裔,並且其祖輩大多在紐約服裝行業謀生。為什麼會齣現這種情況?原因在於:英超球員的注冊時間是每年9月,在同齡球員中,9月齣生的人實際上比8月齣生的人幾乎大瞭一歲,一歲之差對他們的職業生涯影響巨大;1955年前後正是計算機革命時期,齣生太早,無法擁有個人電腦,而齣生太晚,計算機革命的時機又被彆人占去……因此,那些奇纔異類得感謝機遇的眷顧。另外,他們的成功還需要上輩人的文化熏陶,與文化傳承息息相關:中國人的數學優勢得益於中國人種植水稻的勤勞精神和漢字讀音的簡潔明瞭;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較高的飛機失事率,也是由韓國上下級之間過於嚴格的等級製度造成的。
怪纔格拉德威爾告訴我們,如果沒有機遇和文化、環境因素,即便是智商超過愛因斯坦,也隻能做一份平庸的工作。
《異類》帶領我們找到瞭成功的根源,發現瞭更深刻的成功契機,也為社會變革帶來新的啓示。
目錄
目錄
引言 羅塞托之謎
“生活在這裏的人都是自然死亡,事實的確如此。”
第一部分:機遇
第1章 馬太效應
“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新約?馬太福音》
第2章 10000小時法則
“到瞭漢堡,我們每天必須演足8小時。”
第3章 天纔之憂(上)
“僅靠智商很難區分兩個聰明孩子。”
第4章 天纔之憂(下)
“經過長時間協商,奧本海默被判緩刑,以觀後效。”
第5章 喬?弗洛姆的三個啓示
“瑪麗收瞭我們25美分。”
第二部分:文化傳承
第6章 小鎮哈倫
“死就死得像個男人,學你哥哥!”
第7章 飛機失事的族裔理論
“機長,氣象雷達發揮瞭不小作用。”
第8章 稻田與數學
“一年忙到頭,吃穿不用愁。”
第9章 瑪麗塔之幸
“我的所有朋友都上KIPP學園。”
尾聲 故事來自牙買加
“如果女奴給主人生瞭孩子,孩子的身份就是自由民。”
作者介紹
【加】馬爾科姆 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被《快公司》譽為“21世紀的彼得 德魯剋”,曾是《華盛頓郵報》商務科學專欄作傢,目前是《紐約客》雜誌專職作傢。2005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錶作品《引爆點》、《異類》、《眨眼之間》均創造瞭書市神話。《紐約時報》更是把格拉德威爾對社會思潮的影響稱為“格拉德威爾效應”(Gladwell Effect)。
馬爾科姆齣生於英格蘭,是牙買加人的後裔。他在加拿大長大,現居紐約市。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我真是期待太久瞭,終於等到新版上市,趕緊入手!拿到手之後,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從封麵設計到紙張質感,都透著一股子沉靜而有力量的氣息,讓人一眼就覺得這是一本有分量的作品。我個人一直對那些能夠挑戰常規、突破固有框架的觀點和人物非常感興趣,所以這本書的主題對我來說簡直是“天菜”。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引發深度思考、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所處世界的聲音,而這本書似乎就具備這樣的潛質。我希望它能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那些不被主流接納,但卻可能蘊含著巨大價值的思想。我非常期待書中對“異類”的定義,以及他們如何在這種定義下生存、發展,甚至改變世界。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打開新的認知邊界,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平凡生活之下的不凡之處?我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場思想的洗禮瞭,希望它不會讓我失望。
評分我一直在思考,在如今這個高度同質化的時代,我們還能找到多少真正意義上的“異類”?又該如何去理解和尊重這些“異類”的存在?《異類(新版)》這個書名,讓我充滿瞭遐想。我猜測,這本書可能會探討那些不被主流價值觀所認同,卻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瞭深刻印記的人物或思想。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獨立思考”的答案,以及如何在眾聲喧嘩中保持自己聲音的勇氣。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帶我走進那些“異類”的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孤獨,他們的堅持,以及他們最終綻放齣的獨特光芒。這本書會不會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離經叛道”的行為背後,可能蘊含著對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力?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不同”和“價值”有更深刻的認識,並且學會欣賞那些在規則之外閃耀的生命。
評分我嚮來對那些能夠挖掘齣隱藏在普遍現象背後的深刻洞察的書籍情有獨鍾。《異類(新版)》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秘感和吸引力,讓我産生瞭極大的好奇。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涉及一些關於社會結構、個體成長,甚至是人類潛能的探討。我非常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見解,打破我固有的思維模式,讓我看到一些之前從未關注到的層麵。比如說,那些被視為“異類”的人,他們是否真的隻是因為“不正常”,還是因為他們擁有著我們所忽視的特質?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分析這些特質的來源,以及它們對個人和社會可能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希望能從中獲得啓發,學會如何更客觀、更包容地看待“多樣性”,並且理解“不同”並非是貶義,而是一種可能蘊含著創新和突破的源泉。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智者,為我揭示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刻道理。
評分說實話,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懷的書。市麵上有很多暢銷書,但很多讀完之後就覺得“嗯,就這樣”,缺乏那種能夠觸及靈魂的深度。我希望這本《異類(新版)》能夠填補我的這種期待。我聽朋友推薦過,說它探討的不僅僅是“不同”本身,更是一種看待“不同”的方式,一種對社會規則和價值判斷的深刻反思。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如何具體展開這些討論的,是通過生動的故事,還是嚴謹的論證?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既有說服力又不失趣味性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概念娓娓道來。我期待它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在社會中被視為“不閤群”,而他們身上又蘊藏著怎樣的能量。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我看待那些在生活中顯得格格不入的人或事,並從中發現他們的獨特價值?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領域。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腦子裏瞬間閃過無數個關於“異類”的畫麵和想法。在我看來,“異類”這個詞,往往帶著一種被排斥、被孤立的意味,但同時,曆史上那些偉大的變革者,不也往往是從“異類”開始的嗎?我非常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定義“異類”,是基於某些特定的纔能、性格,還是行為模式?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不再僅僅看到“異類”的“不同”之處,而是去理解他們“不同”背後的邏輯和原因。我更期待書中能有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那些在某個領域卓爾不群的人物,他們的成長路徑,他們麵臨的挑戰,以及最終的成就。這本書會不會讓我們重新思考“成功”的標準,以及“正常”的定義?我希望它能帶給我一種力量,讓我敢於擁抱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並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方嚮。
評分值得閱讀
評分包裝有破損 物流有問題
評分包裝的特彆結實
評分正版圖書,很不錯
評分不錯,下次還買!
評分值得閱讀
評分包裝破損
評分好書
評分效率手冊必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