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珍稀菇菌栽培新技术丛书:羊肚菌·玉蕈·鸡枞菌

名贵珍稀菇菌栽培新技术丛书:羊肚菌·玉蕈·鸡枞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严泽湘 编
图书标签:
  • 羊肚菌
  • 玉蕈
  • 鸡枞菌
  • 食用菌
  • 菌类栽培
  • 珍稀菇菌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名贵菌菇
  • 生态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176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9578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名贵珍稀菇菌栽培新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玉蕈、鸡枞菌等的栽培现状、经济价值、形态特征、生长条件、菌种制作、栽培方法、病虫防治等内容。资料翔实、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很适合广大新老菇农使用,亦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与学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严泽湘,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科研所,荆州区食用菌学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严泽湘 (又名严鸿)1937年1月生,湖北仙桃人。1961年江汉农学院农学专科毕业。荆州区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荆州区食用菌学会副会长。从事食用菌科研与新科技推广工作。在食用菌代料栽培与大田套种及产品加工方面有所研究,其中研制的“仙奇牌山珍猴头酒”(国家注册商标)获1989年省轻工产品 “金鹤奖”。1990年以来,先后在《食用菌》《中国食用菌》《江苏食用菌》《全国食用菌信息》《湖北农业科学》《农业科技》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150多篇,已出版科技书籍十余本。

目录

第一章羊肚菌1
一、概述1
二、营养成分2
三、药用功能2
四、形态特征2
五、生态习性4
六、生长条件4
七、菌种制作6
(一)母种制作6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9
八、常规栽培技术11
九、优化栽培新法14
(一)野外生料仿生栽培法14
(二)室外熟料仿生栽培法16
(三)室外棚畦栽培法19
(四)野外菇棚排袋覆土栽培法22
(五)室外自然栽培法25
(六)林地熟料栽培法26
(七)美国室内浅盘栽培法28
十、产品分级29
第二章玉蕈30
一、概述30
二、营养成分31
三、药用功能31
四、形态特性31
五、生长条件33
六、菌种制备35
(一)母种制作35
(二)原种和栽培种制备36
七、常规栽培技术38
八、优化栽培新法46
(一)室内高产瓶栽法46
(二)室内高产袋栽法48
(三)室外双棚袋栽法50
(四)工厂化栽培法53
(五)日本瓶栽法56
九、病虫害防治66
十、分级标准66
第三章鸡枞菌68
一、概述68
二、营养成分68
三、药用功能69
四、形态特征69
五、生态习性70
六、生长条件70
七、菌种制作71
(一)母种制作71
(二)原种和栽培种制作72
八、驯化栽培法72
(一)四川驯化栽培法72
(二)广州驯化栽培法76
九、常规栽培技术81
十、仿野生栽培法85
十一、菌丝体深层培养法86
十二、产品加工——盐水鸡枞菌罐头88
第四章几种珍稀菇菌90
一、牛肝菌90
(一)简介90
(二)营养成分91
(三)药用功能91
(四)形态特征91
(五)生态习性93
(六)生长条件95
(七)菌种制作96
(八)驯化栽培方法97
(九)产品加工100
二、牛舌菌102
(一)简介102
(二)营养成分102
(三)药用功能102
(四)形态特征102
(五)生态习性103
(六)生长条件103
(七)菌种制作104
(八)栽培方法106
三、鸡油菌107
(一)简介107
(二)营养成分108
(三)药用功能108
(四)形态特征108
(五)生长条件109
(六)菌种制作110
(七)栽培方法111
四、猪肚菌112
(一)概述112
(二)营养成分113
(三)形态特征113
(四)生态习性114
(五)生长条件115
(六)菌种制作116
(七)栽培技术117
五、虎奶菇122
(一)简介122
(二)形态特征123
(三)生态习性124
(四)生长条件125
(五)菌种制作126
(六)栽培技术127
附录131
一、常规菌种制作技术131
(一)菌种生产的程序131
(二)菌种生产的准备131
(三)母种的制作139
(四)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146
(五)菌种质量鉴定152
二、液体菌种发酵罐生产规程154
(一)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154
(二)操作要点155
三、公害菇菌的生产要求159
(一)食用菇菌生产中的污染途径159
(二)防止菇菌生产及产品被污染的措施161
四、鲜菇初级保鲜方法163
(一)采收与存放163
(二)初加工处理163
(三)保鲜方法164
五、菇菌工厂化栽培成功的要素167
(一)栽培设施168
(二)菌株选择170
(三)培养料配方171
(四)优良的栽培工艺172
参考文献174

前言/序言


《名贵珍稀菇菌栽培新技术丛书:羊肚菌·玉蕈·鸡枞菌》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汇集了当前名贵珍稀食用菌——羊肚菌、玉蕈和鸡枞菌的最新栽培技术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旨在为广大食用菌生产者、科研人员及爱好者提供一套系统、权威、实用的技术指导。全书深入剖析了这三种菇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新型栽培模式、先进的菌种选育与改良技术、精细化的基质配方与制备工艺、高效的灭菌与接种方法、以及科学的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与产后处理等关键环节。 一、 羊肚菌栽培新技术 羊肚菌,以其独特的伞状菌盖和鲜美的风味,素有“菇中之王”的美誉,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市场声誉和经济价值。然而,羊肚菌的自然生长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野生资源稀少,长期以来,人工栽培技术一直是困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本套丛书中的羊肚菌栽培部分,将系统介绍打破这一瓶颈的新技术。 菌种选育与生物学特性解析: 详细阐述当前主要的羊肚菌优良品种(如美味羊肚菌、黑羊肚菌等)的选育策略,包括杂交育种、单核优选、诱变育种等方法。深入解读不同品系在生长周期、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上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其在不同基质上的生长潜力和抗逆性表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羊肚菌的菌丝形态、子实体发育过程,帮助读者建立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全面认知。 基质配方与优化研究: 针对羊肚菌对基质的特殊要求,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经过科学验证的基质配方,涵盖了木屑、秸秆、稻草、玉米芯、麸皮、豆粕等多种有机原料的科学配比。特别强调了基质预处理(如粉碎、发酵、消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碳氮比、pH值、水分含量等关键指标,创造最适宜羊肚菌菌丝生长和后期出菇的营养环境。书中还将介绍基质pH缓冲剂、生长促进剂等添加剂的科学应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地理区域和季节特点,灵活调整基质配方。 栽培模式与环境控制: 重点介绍羊肚菌大田栽培、林下仿野生栽培、温室塑料大棚栽培以及工厂化袋料栽培等多种模式的优劣势分析与适用条件。在环境控制方面,将详细讲解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关键环境因素的精确调控技术。例如,针对出菇期不同阶段对温湿度的精细化要求,提供详细的温湿度曲线图和控制策略。书中还将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栽培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与安全生产: 详述羊肚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发生规律,包括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以及螨虫、线虫等害虫的防治方法。重点介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强调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理念,保障食用菌产品的食用安全。 采收与加工技术: 指导读者掌握羊肚菌的最佳采收时机和方法,以保证其营养价值和口感。介绍采收后的初步处理,如擦拭、清洗、分级等,并提供不同加工方式(如脱水烘干、冷冻保鲜、盐渍等)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延长产品保质期,拓展市场销售渠道。 二、 玉蕈栽培新技术 玉蕈,又称白玉菇,以其晶莹如玉的色泽、鲜嫩爽滑的口感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在食用菌市场中备受青睐。其栽培相较于羊肚菌更为便捷,但要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同样离不开先进的栽培技术。 玉蕈生物学特性与品种介绍: 深入解析玉蕈的菌丝生长特性、孢子萌发条件、子实体发育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介绍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玉蕈优良品种,包括其在生长速度、菌盖形态、抗病性等方面的特点,并提供品种选择的建议。 栽培基质与配方创新: 提供经过市场检验的多种玉蕈栽培基质配方,包括以棉籽壳、木屑、稻草、麸皮、玉米粉等为主要原料的组合。重点介绍基质发酵的科学方法,如何通过控制发酵温度、湿度和时间,使基质达到最佳的营养转化和杂菌抑制效果。书中还将探讨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在基质中的应用,以促进菌丝生长和提高子实体品质。 菌棒/袋料制作与灭菌工艺: 详细介绍玉蕈菌棒或菌袋的制作流程,包括原料粉碎、拌料、装袋/装棒、封口等环节。着重讲解灭菌的关键技术,如常压蒸汽灭菌、高压灭菌等,并给出不同规模栽培的灭菌参数和操作要领,确保基质的彻底灭菌,减少杂菌污染。 菌丝培养与环境调控: 阐述玉蕈菌丝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和形态变化。介绍室内培养室的建设要求,以及如何进行温湿度、通风的精确控制,确保菌丝的健壮生长。书中还将介绍通过调整光照强度和时间,影响菌丝生长方向和密度的方法。 出菇管理与采收: 详细指导如何根据玉蕈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出菇前的转潮、原基诱导、菌蕾形成等关键管理。介绍出菇期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参数的调控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喷水、补湿、换气等措施,促进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重点讲解玉蕈的最佳采收标准和方法,以保证其品质。 病虫害防治与产后处理: 介绍玉蕈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如菇蚊、菇蝇)和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玉蕈的采后初加工(如擦拭、包装)和储存建议,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 鸡枞菌栽培新技术 鸡枞菌,以其独特的鸡肉香味和肥嫩的口感,在中国南方地区享有盛誉,被誉为“菌中珍品”。其野生资源受环境影响大,且生长周期长,人工栽培一直是技术难题。本套丛书将聚焦于突破鸡枞菌栽培的技术难点。 鸡枞菌生物学特性解析与优良菌株筛选: 深入研究鸡枞菌的菌丝体生命活动规律,特别是其对寄生菌(如白蚁)的依赖性以及在不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反应。重点介绍当前研究进展中的鸡枞菌优良菌株,包括其菌丝生长速度、产菇能力、抗逆性等方面的评价标准,以及选育方法。 仿生态栽培基质配制与改良: 针对鸡枞菌的特殊生长需求,本书将介绍模仿其自然生境的栽培基质配制技术。这可能涉及对特定植物根系、腐殖质、微生物群落的模拟与构建。书中将详细讲解如何通过优化基质的有机质含量、pH值、含水量以及微生物组成,创造有利于鸡枞菌菌丝生长和与寄生菌共生(或模拟共生)的环境。 人工诱导与出菇技术: 详细阐述如何通过人为手段,诱导鸡枞菌菌丝形成子实体。这可能包括对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等环境因素的精细调控,以及一些特殊的诱导技术。书中将重点介绍,如何模拟其在自然界中出现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以促进鸡枞菌的出菇。 栽培模式探索与实践: 介绍当前在鸡枞菌人工栽培领域进行探索的各种模式,例如,基于模拟白蚁巢穴的栽培方式,或者结合特定植物根系的仿生态栽培。分析不同栽培模式的优势、劣势以及适用范围。 病虫害综合防治与管理: 阐述鸡枞菌栽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病虫害,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这可能需要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环保的方法,以保护鸡枞菌的生长环境。 采收、加工与市场拓展: 指导读者掌握鸡枞菌的最佳采收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介绍鸡枞菌采后处理的技巧,以及常见的加工方法(如盐渍、风干、提取鸡枞油等),并提供市场推广和销售的建议。 总结 本套《名贵珍稀菇菌栽培新技术丛书:羊肚菌·玉蕈·鸡枞菌》的出版,凝聚了众多食用菌专家的智慧和多年一线生产实践的经验。书中内容涵盖了从菌种选育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技术细节清晰,操作流程规范,图片丰富,旨在为从事食用菌生产、研究和销售的各界人士提供最具价值的参考。通过学习和应用本丛书中的新技术,相信广大生产者能够有效提高羊肚菌、玉蕈、鸡枞菌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空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我国名贵珍稀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翻开这本书时,我有点担心它会过于偏重某一种或几种菌类的介绍,因为不同真菌的生长习性差异巨大。然而,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处理不同物种的差异化管理时展现了惊人的平衡感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比如,对于需要严格厌氧环境的菌种,它提供了一整套关于气体交换和CO2控制的详细方案;而对于那些需要光照诱导出菇的种类,它又明确给出了不同光谱波长的推荐和光照强度曲线。这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差异化管理思路,体现了编撰者对这些生物多样性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将所有菌菇的栽培步骤进行套用和缝合。这种专业性,让这本书在众多同类书籍中显得尤为珍贵和权威。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研究微生物与土壤生态的复杂关系,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并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怎么种”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真菌对基质的分解机制、营养吸收的特有途径,甚至还涉及到了它们与伴生植物之间的互作模型,这简直是为我正在进行的小型生态实验提供了绝佳的理论支撑。特别是其中对于“环境因子调控”那一章节的论述,它没有使用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数据和图表对比,清晰地展示了温度、湿度、pH值乃至气压变化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曲线,逻辑链条非常严密,让人读后豁然开朗。我甚至从中获得了一些全新的研究假设,准备着手设计几个相关的对比试验来验证书中的某些观点,这套书已经从一本“参考资料”升级为我的“科研伙伴”了。

评分

这套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深得我心,那一抹雅致的墨绿色调,搭配着细腻的菌类插图,一眼望去就透着一股子专业和沉稳的气息。我本来就是个对自然界中那些奇妙生命体充满好奇心的人,尤其是蘑菇这种变幻莫测的家伙。拿到书的时候,沉甸甸的手感就让我觉得物有所值,打开扉页,发现排版也极为讲究,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酸涩。更让我惊喜的是,里头那些高清的彩图,简直是艺术品!无论是菌盖的纹理、菌柄的细节,还是孢子的形态,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野外或栽培环境中辨识物种的人来说,这种视觉上的直观帮助是无可替代的。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标题上采用的那种古典书法字体,为这本技术手册增添了一丝文化底蕴,让人在学习硬核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阅读的愉悦。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让人放心,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容易出现书页脱落或者封面磨损的问题,感觉是能陪伴我多年的案头良友。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设计,给我的感觉是那种传承和创新并重的典范。它在回顾传统菌类采摘和初级加工技艺时,那种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对民间经验的尊重,让人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厚重感,仿佛能触摸到过去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但紧接着,当你翻阅到关于“生物反应器优化”或“自动化环境监控系统搭建”的部分时,那种前沿的科技感又扑面而来,让人意识到,即便是古老的真菌栽培,也正处在一个由数据和工程学驱动的全新时代。这种新旧知识的巧妙融合,使得这本书的读者群非常广泛——既能满足那些想回归自然、研究传统工艺的专家,也能为投身于现代生物科技农业的创业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阅读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

评分

我是一个对效率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业余种植爱好者,市面上那些书籍往往洋洋洒洒一大篇,结果真正能落地操作的干货却少之又少。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务实,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在跟你手把手地交待注意事项,没有任何虚头巴脑的客套话。比如在谈到接种环节时,它直接用分步列表的形式列出了每一步需要准备的工具、物料的精确配比,甚至连操作时需要注意的空气流动方向都有详细的标注,这对我这种新手极其友好。我按照书中的“快速启动”流程尝试搭建了一个简易培养箱,从配制培养基到观察到菌丝冒头,整个过程的成功率比我过去摸索的要高出至少三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试错成本。这种直击痛点、高效实用的写作风格,非常对我的胃口。

评分

很不错的书籍,内容丰富,纸张厚是正版书。

评分

实物和图片一样,没色差,质量好,特意看了几天才来评价的,内容很细,下次还来买。

评分

好看,很有用

评分

物流慢的跟猪一样的。

评分

里面图片是黑白的,内容挺详细!

评分

很不错,货真价实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非常适合我,正是我想要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很强。

评分

京东自营,送货速度快,认准京东,点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