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3版) [Discrete Time Signal Processing, Third Edition]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3版) [Discrete Time Signal Processing, Thir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艾伦·V.奥本海姆(Alan V.Oppenheim),Ronaid W.Schafer 著,黄建国,刘树棠,张国梅 译
图书标签:
  • 信号处理
  • 离散时间系统
  • 数字信号处理
  • 通信工程
  • 电子工程
  • 教材
  • 第三版
  • DSP
  • 滤波器
  • 傅里叶变换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44667
版次:3
商品编码:1161161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外文名称:Discrete Time Signal Processing, Third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80
字数: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3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V.奥本海姆和佐治亚理工学院R.W.谢弗教授合力撰写,系统论述了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国际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经典教材。

内容简介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3版)》系统论述了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国际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经典教材。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变换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结构,滤波器设计方法,离散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计算,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傅里叶分析,参数信号建模,离散希尔伯特变换,倒谱分析与同态解卷积。本书例题和习题丰富,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Alan V.Oppenhei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与计算机科学系Ford教授,MIT电子学研究实验室(RLE)首席研究员,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研究兴趣为通用领域的信号处理及应用,曾因出色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多次获奖。另著有Signals and Systems。

目录

第1章绪论
第2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2.0引言
2.1离散时间信号
2.2离散时间系统
2.3线性时不变(LTI)系统
2.4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2.5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2.6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表示
2.7用傅里叶变换表示序列
2.8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质
2.9傅里叶变换定理
2.10离散时间随机信号
2.11小结
习题

第3章z变换
3.0引言
3.1z变换
3.2z变换收敛域的性质
3.3z逆变换
3.4z变换性质
3.5z变换与LTI系统
3.6单边z变换
3.7小结
习题

第4章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4.0引言
4.1周期采样
4.2采样的频域表示
4.3由样本重构带限信号
4.4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时间处理
4.5离散时间信号的连续时间处理
4.6利用离散时间处理改变采样率
4.7多采样率信号处理
4.8模拟信号的数字处理
4.9在A/D和D/A转换中的过采样和噪声形成
4.10小结
习题

第5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变换分析
5.0引言
5.1LTI系统的频率响应
5.2用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表征系统
5.3有理系统函数的频率响应
5.4幅度和相位之间的关系
5.5全通系统
5.6最小相位系统
5.7广义线性相位的线性系统
5.8小结
习题

第6章离散时间系统结构
6.0引言
6.1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方框图表示
6.2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信号流图表示
6.3IIR系统的基本结构
6.4转置形式
6.5FIR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
6.6格型滤波器
6.7有限精度数值效应概述
6.8系数量化效应
6.9数字滤波器中的舍入噪声效应
6.10IIR数字滤波器定点实现中的零输入极限环
6.11小结
习题

第7章滤波器设计方法
7.0引言
7.1滤波器技术指标
7.2由连续时间滤波器设计离散时间IIR滤波器
7.3离散时间巴特沃思、切比雪夫和椭圆滤波器
7.4低通IIR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7.5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7.6Kaiser窗法设计FIR滤波器举例
7.7FIR滤波器的最佳逼近
7.8FIR等波纹逼近举例
7.9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评价
7.10增采样滤波器的设计
7.11小结
习题

第8章离散傅里叶变换
8.0引言
8.1周期序列的表示――离散傅里叶级数
8.2离散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8.3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8.4对傅里叶变换采样
8.5有限长序列的傅里叶表示――离散傅里叶变换
8.6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8.7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线性卷积
8.8离散余弦变换(DCT)
8.9小结
习题

第9章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计算
9.0引言
9.1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直接计算
9.2按时间抽取的FFT算法
9.3按频率抽取的FFT算法
9.4实现问题考虑
9.5更一般的FFT算法
9.6用卷积实现DFT
9.7有限寄存器长度的影响
9.8小结
习题

第10章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傅里叶分析
10.0引言
10.1用DFT的信号傅里叶分析
10.2正弦信号的DFT分析
10.3依时傅里叶变换
10.4非平稳信号的傅里叶分析举例
10.5平稳随机信号的傅里叶分析――周期图
10.6利用自相关序列估计的随机信号谱分析
10.7小结
习题

第11章参数信号建模
11.0引言
11.1信号的全极点建模
11.2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建模
11.3相关函数的估计
11.4模型阶数
11.5全极点频谱分析
11.6自相关正规方程组的求解
11.7格型滤波器
11.8小结
习题

第12章离散希尔伯特变换
12.0引言
12.1因果序列傅里叶变换实部和虚部的充分性
12.2有限长序列的充分性定理
12.3幅度与相位间的关系
12.4复序列的希尔伯特变换关系
12.5小结
习题

第13章倒谱分析和同态解卷积
13.0引言
13.1倒谱的定义
13.2复倒谱的定义
13.3复对数的性质
13.4复倒谱的另一种表示
13.5指数序列的复倒谱,最小相位和最大相位序列
13.6复倒谱的计算
13.7多项式求根法计算复倒谱
13.8基于复倒谱的解卷积
13.9一个简单的多径模型的复倒谱
13.10在语音处理中的应用
13.11小结
习题

附录A随机信号
附录B连续时间滤波器
附录C部分习题答案
附录D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信号处理丰富的历史和广阔的未来,源自于日益复杂的应用、新的理论进展以及不断涌现出的新的硬件结构和平台之间的强力协作。信号处理应用横跨了多门学科,包括娱乐、通信、空间探索、医学、考古学和地球物理学等,不胜枚举。信号处理算法和硬件广泛见于各种系统,从专用的军事系统和工业应用,到各种廉价大宗的消费电子产品。虽然人们认为多媒体系统,如高清视频、高保真度音响系统和互动游戏等具有的卓越性能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这些系统的性能好坏都强烈地依赖于当今信号处理的发展水平。所有的现代移动电话,其核心就是高级数字信号处理器。MPEG音频、视频以及JPEG①图像数据压缩标准都强烈地依赖于本书所讨论的许多信号处理原理和技术。高密度数据存储装置和新的同态存储器越来越依赖于采用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相对于其他膪性技术的稳固性和鲁棒性。当展望未来时,信号处理的作用仍在日益增强,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冈就是,无论在民用领域,还是在先进的工业和政府部门的应用中,通信、计算机和信号处理都是融为一体的。  日渐扩展的应用范围和对日益复杂的算法的需求总是与实现信号处理系统的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齐头并进的。有人预测,在下一个10年内,专用信号处理微处理器及个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可能增加几个数量级,这甚至已逼近摩尔定理的极限。显然,信号处理的重要性和地位将继续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和扩大。  信号处理关注的是信号及其所包含信息的表示、变换和运算。例如,可能希望对两个或多个经过某种操作,如加法、乘法或卷积处理,而混合在一起的信号进行分离,或者要想来增强某些信号分量或估计一个信号模型中的某些参量。在通信系统中,信号在送人一条通信信道上进行传输之前,一般要做一些类似调制、信号调节和压缩等操作的预处理,然后在接收端进行后处理以恢复原始信号的复制版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类信号处理手段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连续时间的模拟技术②。数字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飞速发展,以及模拟到数字(A/D)和数字到模拟(D/A)转换的低成本芯片的出现,导致了向数字技术方面的不断转移。技术上的这些发展还得到了许多重要理论进展的增援,例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参数信号建模、多采样率技术、多相滤波器实现和诸如小波展开的信号表示新方法等。模拟无线电通信系统正在演变为一种可重新配置的、几乎完全由数字计算实现的“软件无线电”系统,这正是向数字技术转移的典型例子。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本质是对用整数变量进行标号的数值序列的处理,该序列并不是一个连续独立变量的函数。在数字信号处理(DsP)中,信号是用有限精度的数的序列来表示的,且用数字运算来实现处理。更为一般的术语——离散时间信号处理,既包括了作为一种特殊情况的数字信号处理,也包括了用其他一些离散时间技术处理样本序列(采样数据)的可能。离散时间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这两个术语之问的区别并不重要,因为两者关心的都是离散时间信号。当采用高精度计算时,这一点显得尤为正确。虽然有很多例子其中要处理的信号本身就是离散时间序列。  ……

前言/序言


《数字信号处理导论》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数字信号处理(DSP)基础知识体系,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音频、图像、控制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我们抛弃了繁复的数学推导,将重点放在概念的清晰阐述和实际应用的直观展现上,力求让初学者也能轻松入门,并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何为信号?何为系统? 我们将从最根本的层面出发,区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介绍它们的数学表示和基本性质。同样,我们将探讨系统如何响应输入信号,以及线性、时不变(LTI)系统作为DSP核心的地位。 采样理论: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 采样是数字信号处理的起点。我们将详细讲解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阐述为何以及如何在何种条件下,离散信号能够完美地代表连续信号。同时,我们也会探讨采样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混叠(aliasing)及其规避方法。 傅里叶变换的魔力:频率域的视角 为什么我们需要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傅里叶变换为我们揭示了信号的频率成分,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信号的构成和特征。本书将系统介绍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及其在离散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包括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卷积:系统响应的精髓 卷积是描述LTI系统如何处理输入信号的核心数学运算。我们将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具体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卷积的意义,并介绍其在时域和频域的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核心工具 Z变换:系统分析的强大工具 Z变换是离散时间LTI系统分析的频率域工具,它能够将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极大地简化了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我们将详细介绍Z变换的定义、性质,特别是收敛域(ROC)的概念,以及它在系统稳定性和因果性判断中的重要作用。 滤波器设计:塑造信号的本质 滤波器是DSP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们能够选择性地保留或去除信号的某些频率成分。本书将介绍两种主要的滤波器类型: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我们将探讨它们的各自优缺点,并介绍常用的设计方法,例如巴特沃斯(Butterworth)、切比雪夫(Chebyshev)等IIR滤波器设计,以及窗函数法和频率采样法等FIR滤波器设计。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高效的计算利器 DFT是处理有限长离散信号在离散频率上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关键。然而,直接计算DFT的复杂度很高。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作为一种高效计算DFT的算法,极大地降低了计算量,使得许多原本难以实现的DSP应用成为可能。我们将深入讲解FFT的原理和各种变体,并介绍其在频谱分析、滤波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第三部分:实际应用与进阶主题 谱估计:洞悉信号的频率特性 了解信号的频率分布对于信号的识别、分析和处理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多种谱估计方法,包括经典谱估计(如周期图法)和现代谱估计(如AR模型法),并分析它们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多速率信号处理:效率与灵活性 在很多实际系统中,不同部分可能需要以不同的速率处理信号。多速率信号处理技术,如抽取(decimation)和插值(interpolation),能够有效地进行信号速率的改变,实现系统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语音信号处理简介 语音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信号,其处理在DSP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书将简要介绍语音信号的特性、端点检测、预加重、帧化等预处理技术,以及简单的语音编码和识别基本概念。 图像信号处理初步 图像本质上也是一种二维信号。本书将从DSP的视角出发,简要介绍图像的基本概念,如像素、灰度、颜色空间,以及一些基本的图像处理操作,如滤波(锐化、平滑)和边缘检测。 学习本书的收获: 完成本书的学习后,您将: 建立扎实的DSP理论基础: 深刻理解信号、系统、采样、傅里叶变换、Z变换等核心概念。 掌握主要的DSP工具和技术: 熟练运用滤波器设计、FFT算法等关键技术。 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DSP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音频、图像、通信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为学习更高级的DSP算法和相关学科(如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做好准备。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配以大量的图示和例题,力求让您的DSP学习之旅更加轻松愉快,并最终能够自信地驾驭数字信号处理的强大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组织逻辑性很强,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深化的。比如,在讲解了离散傅里叶级数和变换之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Z变换,而Z变换又是理解离散系统频率响应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使得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非常稳固。即使遇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我也不会感到焦虑,因为我知道后面的内容会逐渐帮助我融会贯通。

评分

我最近终于入手了这本《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3版)》,之前就听说过这套“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的名声,一直很想找机会深入学习一下。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厚实,沉甸甸的,内容应该会相当丰富。翻开目录,看到章节的划分,从基础的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到傅里叶变换,再到Z变换,以及滤波器设计等等,几乎涵盖了离散信号处理的所有核心概念。虽然我之前对这个领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和深入,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

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讲解,还融入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应用。例如,在介绍滤波器设计时,作者会结合实际的信号处理场景,比如音频信号的去噪、图像的增强等,来解释不同滤波器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这让我对离散信号处理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相关技术的热情。我感觉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实际工程应用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也相当不错,语言流畅自然,没有生硬的直译痕迹。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国内翻译的国外教材,有时会因为翻译问题而影响理解,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而且,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翻译团队也给出了比较准确的中文表达,并保留了英文原文,方便对照。这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我能够更专注于理解内容本身。

评分

我一直对自适应滤波这一块特别感兴趣,因为它在很多现代通信系统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讲解非常细致,从最基本的LMS算法,到更复杂的RLS算法,都给出了详细的推导和分析。作者还通过一些仿真实验的例子,直观地展示了这些算法的性能。虽然有些算法的原理涉及到的优化理论我还需要花时间去消化,但至少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让我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从最直观的信号和系统的概念入手,通过大量的例子和图示来帮助读者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傅里叶变换的部分,没有直接给出数学推导,而是从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之间的联系讲起,一步步引导读者理解为什么要引入傅里叶变换,以及它能解决什么问题。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的习题也很有代表性,有些需要动脑筋推导,有些则更侧重于理解概念,做起来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排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纸张的触感很好,油墨的颜色鲜艳而不刺眼,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公式的排版清晰明了,关键概念的标注也很突出。我喜欢它在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简短的概述,介绍本章将要讨论的内容,以及在结尾处进行总结,回顾本章的重点。这种结构化的组织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把握整体脉络,不会迷失在细节之中。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对于我这种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起来确实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其中涉及到的数学工具,例如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等,我需要时不时地回顾一下大学时的数学知识。但是,正因为如此,当我真正理解了某个概念,或者成功地解出了一道复杂的习题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其他教材难以比拟的。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会适时地提醒读者注意一些常见的陷阱和误区,这对于避免走弯路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知识,更是在培养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教材。它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还兼顾了工程应用的实际需求,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严谨的数学推导,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虽然阅读这本书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其带来的收获绝对是丰厚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离散时间信号处理感兴趣的同学和工程师,这本书一定会是你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数学推导上的严谨性。虽然有些数学证明过程比较繁琐,但作者并没有省略关键的步骤,而是详细地展示了每一步的推导过程。这对于我理解公式的来源和背后的原理非常有帮助,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个结果。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在教我“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记忆”一些公式。这种注重方法和思想的教学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书不错,是正品

评分

书很新 是上课配套的教材 要好好学啊

评分

书很不错,物流也很快,满分

评分

阔以

评分

不错,比较深,得好好研读

评分

国外的教材就是好,值得一看。

评分

送货速度很快,面相也不错,书很厚,慢慢看吧!

评分

大部头教材,肯定好难啃哦,不过呢还是得啃下去。

评分

读书有益健康,好书能读上百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