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刘渊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深入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业化调整的新特点、新模式,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建议………………刘 渊(1)
推动我国外贸长期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李计广(7)
利用区域接力 形成梯度推进 促进我国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覃成林(12)
注重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何德旭(18)
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选择与建议………………………赵 坚(23)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与对策建议……………………潘爱玲(28)
我国完全可以实施社会保险费改税………………………蒲晓红(33)
迫切需要提高新农保养老金待遇…………………………张思锋(38)
实现网络反腐法制化 整体推进
反腐战略…………………………………………周 伟 田关伟(42)
构建新型主动的开放模式势在必行………………………陈飞翔(45)
急需提高财政应急资金管理制度化水平……………………孙开(49)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陈雨露 邱兆祥(53)
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实现城镇发展转型…………………黄志斌(57)
我国急需制定一部民法典…………………………………柳经纬(61)
货币政策应从总量调控向利率调控转变…………………张成思(65)
重视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新趋势新特点…………………李 平(69)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二次开发势在必行……………………刘士林(73)
关于我国金融改革次序的思考…………………杨 光 龚 刚(76)
应当尽快划定草原保护红线…………………………………马林(80)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应与财政体制改革协调共进…………殷剑峰(83)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以初次分配改革为重点……………厉以宁(87)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选择…………贾根良(90)
重大公共投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亟待改善…………………潘彬(94)
建立“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体系………………王淑芹(97)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议……………………………欧国立(100)
借鉴明清“田面权”制度创新土地制度
改革模式……………………………………………………龙登高(103)
怎样看M2过百万亿元………………………………………王国刚(107)
把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作为新一轮改革的
重要突破口………………………………………………刘树成( 111)
2013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与建议………………………………………刘元春 毛振华(115)
第二产业仍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李钢(119)
近期流动性逆转的冲击及化解之策………………………董小君(123)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的影响和应对………………张斌(127)
高度重视农民“逆城镇化”倾向…………………………李长安(131)
以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城镇化”………………高晋康 唐清利(135)
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需要顶层设计………………………郑功成(139)
“营改增”试点中遇到的难题及对策……………………夏杰长(143)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重点应由需求转向供给………………刘霞辉(147)
建议设立专门行政法院……………………………………马怀德(151)
建议逐步放开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蒋超良(155)
“内科手术”式调控无助利率市场化改革………………王国刚(159)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郑功成(163)
财政体制改革应保持财权稳定,适当上移事权…………刘军民(167)
“三管齐下”助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卢洪友(171)
建议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乔海曙(175)
解决城镇化土地供需矛盾的思路建议……………………钱文荣(179)
对我国债务风险前景的评估分析…………………张晓晶 常欣(183)
不稳固的反弹与可能的波动
——当前宏观经济的特点及未来走势……………………刘元春(189)
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急需完善文化产业立法………………张世君(192)
应对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的政策建议………………………张平(197)
强化市场在质量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程虹(202)
转变政府职能应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石亚军(206)
应对区际产业转移空间错位的建议……………………刘友金( 210)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破解农民合作社融资困境……………蒋超良(214)
关于深化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陈雨露(217)
美国经济未来走势前瞻及我应对策略……………………何德旭(222)
尽快引入人民币汇率宽幅区间波动机制……………………张斌(228)
建立“小微企业拆借基金” 缓解小微企业
融资难…………………………………………………………张衔(233)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推力的工业化调整。表面上看,这是应对经济危机和执政压力的必要手段,也是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生产方式变革的外在反映,实质上是要通过调整全球制造业格局来削弱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进而掌控未来制造业发展。
……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2013年的成果要报汇编,主要是冲着那种“历史定格”的价值去的。研究成果的时效性非常关键,2013年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经济发展模式都在经历深刻的调整。现在回看这些研究,更能体会到当时决策层所面对的复杂局面。我特别想找找看,当年关于大数据和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冲击的研究进展如何,以及对社会心态变化的早期预判是否准确。比起那些每年都会更新的期刊,这种年度汇编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横截面的快照,让我们能清晰地对比过去几年的政策演进和学术焦点转移。我希望能从这些报告中捕捉到一些被后来的重大事件所印证或证伪的早期学术预警信号。对于一个关注宏观历史脉络的读者来说,这种汇集成册的官方摘要,其信息密度是期刊文章无法比拟的,它省略了冗长的论证过程,直接呈现了核心观点和政策建议,阅读效率极高,非常适合时间有限但又渴望了解国家智库思路的读者。
评分这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汇编(2013年)》的厚重感,初拿到手就让人对其中蕴含的学术力量肃然起敬。我个人其实对宏大的国家级基金项目成果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毕竟它们代表了当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方向和最高水准。虽然我尚未深入研读每一篇摘要,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导读,就能感受到那种由点及面、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脉络。我期待着从中找到对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难题、经济结构转型期的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及文化自信构建的路径选择等方面的权威解读和实证分析。这种汇编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收录了“成果”,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国家智力资源如何部署,以及如何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窗口。我更倾向于将它视为一份重要的政策参考资料库,而非单纯的学术论文集。它的结构化编排,想必能让非专业研究人员也能快速把握各个学科的最新动态。我对那些跨学科研究的项目尤为关注,因为真正的社会难题往往需要多维度的视角去剖析,希望能在这些报告中找到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可行性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体量,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庄重感,让人不敢轻易对待。我个人通常不会从头读到尾,而是采取“点对点”的检索策略。我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法学和政治学领域。例如,我想看看2013年关于司法改革的深入探讨有哪些突破性的观点,或者在行政效率提升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哪些不同于传统科层制改革的创新思路。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应用性研究”的报告,那些看似枯燥的实证数据分析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现实困境最深刻的洞察。每次翻阅这类官方汇编,我都会留意不同学科之间是如何交叉互动的。比如,经济学对人口结构变化的预测,如何反哺到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构想中去,这种体系化的思维构建,是纯粹的个人专著很难达到的境界。它提供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的理解框架,强迫你跳出自己熟悉的专业“象牙塔”,去看待一个更庞大、更复杂的社会实体是如何运转的。
评分每一次接触这种国家级基金的成果总结,都像是一次对“时代精神”的集中体检。2013年,我们正处于对“中国模式”的信心形成期与国际环境复杂性加剧的交汇点上。我希望这本书能揭示出,在那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顶尖的社科智囊们是如何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理论支撑的。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国际关系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研究报告摘要。它们通常会提炼出最精炼的论据和最具说服力的表达方式。对于我个人而言,这套书与其说是一本阅读材料,不如说是一部“学术工具书”——它帮助我快速校准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与国家战略需求保持同频共振,同时,也为我的写作提供了一个极高的、需要努力达到的学术标准范本。它所代表的,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在宏观层面主动介入社会治理的严肃姿态。
评分作为一名非体制内的研究者,我发现这类成果要报是理解国家级科研风向的绝佳“风向标”。它筛选的标准本身就决定了入选作品的质量和相关性。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可能因为过于前沿或挑战传统观念而未能在普通期刊上发表的“冷门”但极具洞察力的研究主题。我想挖掘一下2013年,在哲学或宗教学领域,有哪些尝试与当代价值思潮相结合的探索性工作。这些领域的研究往往对社会文化变迁有着更深远的预判能力,它们关注的是精神内核而非短期经济指标。此外,汇编的编排方式也值得玩味,它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置,这种并置本身可能就暗示了当年国家层面希望引导研究者关注的“交叉点”在哪里。如果能将不同领域的摘要进行对比阅读,或许能构建出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幅多层次的、立体的图景,这比单纯阅读某一个学科的进展要有启发性得多。
评分好…………………………
评分还不错
评分还不错
评分还不错
评分好…………………………
评分很一般
评分很一般
评分还不错
评分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