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令人担忧,我怀疑它是否能经受住长期翻阅的考验。纸张非常薄,边缘已经开始卷曲,而且油墨味非常重,每次打开都要先放在通风处晾半天。作为一本经常需要被带去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学习的工具书,这种脆弱的物理构造实在是不合格。我试着在书页空白处做笔记,结果发现墨水很容易洇到下一页去,这对于需要大量勾画重点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大的不便。一本优秀的教材,理应在内容和载体上都做到让人放心,而这本书在载体上的粗糙处理,已经让我对它所承载的内容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我希望出版方能关注到这些基础的制作环节,毕竟,好的内容也需要一个可靠的“外壳”来承载。
评分我简直不敢相信,一本声称是针对汉语学习者的工具书,其内容详实度和准确性竟然如此堪忧。书里对一些基础量词的区分,比如“条”和“根”的界限,描述得含糊不清,给出的辨析标准非常主观,完全没有给出清晰的语言学依据或明确的语境指导。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时间量词的部分,发现它竟然遗漏了几个非常常用的、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的量词组合,这对于一个想要精进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来说是致命的缺陷。我不得不翻阅其他资料来补充和印证书中的内容,这完全违背了我购买这本“权威参考书”的初衷。可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点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更像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拼凑起来的笔记,而不是经过专业编辑和审校的出版物。我对它的专业水准表示深深的质疑。
评分从一个长期接触中文的非母语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地道性”上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它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初级到中级学习者在语音和语感上的障碍。所有的解释都建立在对中文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对于那些正在努力建立语感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的门槛太高了。举个例子,书里用了好几个非常绕口的绕口令式的例句来演示某些量词的特殊用法,结果我光是把这些句子念顺溜就花了好大力气,完全没法体会到量词本身的意义。更让人沮丧的是,书中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听力或发音的辅助材料,学习量词如果不能结合实际发音去记忆和使用,那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这是一本“看得见,摸不着”的书,缺乏多感官的输入。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与其实际提供的价值完全不成正比,简直是敲竹杠。内容方面,很多基础知识点在网络上免费的语言学习网站上就能找到更清晰、更及时的讲解,而且还配有互动练习。我买这本书,是期望它能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方便查阅的知识体系,但它的索引系统做得极其混乱,很多时候我明明知道某个量词在书里出现过,但就是找不到对应的页码,查阅效率极低,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如果我把购买这本书的花费换成购买一年的在线课程,效果可能会好上百倍。我感觉我买的不是一本学习丛书,而是一块占地方的装饰品,对我的学习进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被欺骗感。封面设计得花里胡哨,还以为里面会有什么新颖的教学法,结果一翻开,里面的字体小得像蚂蚁爬行,行距更是挤得让人喘不过气。很多重要的概念,比如量词的分类和使用场景,讲解得极其晦涩难懂,简直像是把一本学术论文生硬地塞进了教材里。我尝试着跟着目录梳理一下,结果发现章节之间的逻辑跳跃性非常大,上一页还在讲“个”的用法,下一页突然就跳到了复杂的数词组合,让人完全跟不上思路。更要命的是,书里的例句很多都非常陈旧和书面化,完全不符合现代汉语的口语习惯。作为一本“实用”丛书,它显然在“实用”二字上打了折扣,阅读体验非常糟糕,我几乎是靠着极大的毅力才勉强翻完了前几章,后续的内容实在提不起兴趣去看下去了。这根本不是学习工具,更像是一本堆砌文字的纸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