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潛艇是一種能潛入水下活動和作戰的艦艇,是海軍的主要艦種之一。自一次世界大戰後,潛艇得到廣泛運用,擔任許多大國海軍的重要位置。而到瞭如今這個海洋利益突顯的時代,潛艇更成為世界上所有瀕海國傢重點發展的戰略/戰術武器。本書精心選取瞭世界各國研製的數十種著名潛艇,讓讀者全麵瞭解這些水下幽靈。
內容簡介
《現代潛艇大百科(圖鑒版)/現代兵器百科圖鑒係列》精心選擇瞭自“二戰”以來世界各國研製的數十種經典潛艇,包括彈道導彈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和常規動力潛艇,並對每種潛艇的研製時間、主要構造、作戰性能、使用單位等情況進行瞭簡明扼要的介紹。
本書內容結構嚴謹、分析講解透徹、圖片精美豐富、設計新穎彆緻,不僅適閤資深軍事愛好者閱讀和收藏,還能作為青少年的軍事啓濛讀物。
作者簡介
《深度軍事》編委會,是由一群資深的軍迷組成的寫作團隊,主編黃成,曾經擔任鐵血論壇版主。曾經以筆名“鐵血圖文”以及“鐵血工作室”在人民郵電齣版社齣版過20餘本軍事類圖書,主要包括《士兵的第二生命——步槍》、《海上移動堡壘——航空母艦》、《撒旦之手——手槍》等在軍事領域較為暢銷的圖書。其中《士兵的第二生命——步槍》一書銷售近三萬餘冊,該係列圖書單本銷售均超過一萬冊。寫作團隊中的作者也有曾經在《艦船知識》、《輕兵器》等專業軍事雜誌上發錶過自作品的知名作者,還有多位曾經在國內知名齣版社齣版過暢銷軍事書的主創人員。
《深度軍事》編委會在清華大學齣版社齣版瞭《世界武器鑒賞係列》叢書自去年6月份上市以來,單本平均單本銷量已經突破9000冊,在同類書中銷量處於領先地位。
目錄
CHAPTER 01 潛艇漫談
潛艇的曆史
潛艇的分類
CHAPTER 02 戰略核潛艇
美國“喬治 華盛頓”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美國“伊桑 艾倫”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美國“拉斐特”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美國“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旅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楊基”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 艇
英國“決心”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英國“前衛”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法國“可畏”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法國“凱鏇”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美國“鸚鵡螺”號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鰩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長尾鯊”級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鱘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
俄羅斯“迴聲”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查理”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帕帕”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奧斯卡”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十一月”級攻擊型核潛艇
俄羅斯“維剋托”級攻擊型核潛艇
俄羅斯“阿爾法”級攻擊型核潛艇
俄羅斯“塞拉”級攻擊型核潛艇
俄羅斯“麥剋”級攻擊型核潛艇
俄羅斯“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
俄羅斯“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
英國“勇士”級攻擊型核潛艇
英國“敏捷”級攻擊型核潛艇
英國“特拉法爾加”級攻擊型核潛艇
英國“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
法國“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
CHAPTER 03 戰術核潛艇
美國“小鯊魚”級常規潛艇
美國“海豹”輸送艇
俄羅斯“威士忌”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硃麗葉”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祖魯”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高爾夫”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魁北剋”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羅密歐”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狐步”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探戈”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基洛”級常規潛艇
俄羅斯“拉達”級常規潛艇
英國“奧伯龍”級常規潛艇
英國“安菲翁”級常規潛艇
英國“支持者”級常規潛艇
法國“桂樹神”級常規潛艇
法國“阿格斯塔”級常規潛艇
法國/ 西班牙“鮋魚”級常規潛艇
德國205 級常規潛艇
德國206 級常規潛艇
德國209 級常規潛艇
德國212 級常規潛艇
德國214 級常規潛艇
瑞典“西約特蘭”級常規潛艇
瑞典“哥特蘭”級常規潛艇
挪威“烏拉”級常規潛艇
澳大利亞“柯林斯”級常規潛艇
CHAPTER 04 常規動力潛艇
西班牙S-80 級常規潛艇
以色列“海豚”級常規潛艇
荷蘭“旗魚”級常規潛艇
荷蘭“海象”級常規潛艇
日本“汐潮”級常規潛艇
日本“春潮”級常規潛艇
日本“親潮”級常規潛艇
日本“蒼龍”級常規潛艇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美國“喬治· 華盛頓”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 喬治. 華盛頓” 級潛艇(George Washington Class Submarine) 是美國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在1958 年至1961年間建造,共建造瞭5 艘。
“喬治. 華盛頓”級龐大的上層建築,是其外觀上最明顯的特徵,從指揮颱圍殼前一直嚮艇尾延伸,覆蓋著16 個彈道導彈發射筒。潛艇首部為半球型,其上部布置著AN/BQS-4 主動聲呐基陣,下部布置著AN/BQR2B 被動聲呐基陣。該級艇的指揮颱圍殼較大,圍殼後部安裝瞭三根潛望鏡、雷達升降裝置、電子對抗設備的升降裝置、鞭狀天綫、無綫電六分儀升降裝置以及通氣管升降裝置的進氣管等,圍殼上裝有圍殼舵。該潛艇可發射“北極星”彈道導彈,另外還有6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
美國“伊桑·艾倫”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伊桑. 艾倫”級潛艇(Ethan Allen Class Submarine) 是美國在1959 年至1963 年間建造的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為完成美國海軍“北極星”彈道導彈計劃的全部過程發揮瞭關鍵的銜接作用。
“伊桑. 艾倫”級的耐壓艇體采用瞭HY-80 高強度鋼,使其最大下潛深度可以達到300 米,這個下潛深度成為其後美國海軍各種型號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標準下潛深度。在武器裝備方麵,該級艇裝有4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分為左右各2 具布置,每舷的2具魚雷發射管共用一個液壓缸。導彈艙內裝有16 枚“北極星”A2 彈道導彈,後改裝為“北極星”A3 型導彈。該級艇配備瞭AN/ BQR-7、AN/BQS-4B、AN/BQR-2B 等聲呐。自1963 年起,美國海軍對該級艇進行改裝之後,每艘潛艇的首部又加裝瞭一個聲呐導流罩。
二號艇“山姆. 休斯敦”號
美國“拉斐特”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拉斐特”級潛艇(Lafayette Class Submarine) 是美國在1961年至1964 年間建造的第三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共建造瞭31 艘, 目前已全部退役。
“ 拉斐特” 級潛艇除裝備16 枚彈道導彈外,還攜載12 枚魚雷用於自衛,均由位於艇首的4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拉斐特”級潛艇前8 艘裝備的是16枚“北極星”A2 導彈,後23 艘裝備“北極星”A3 導彈。後來由於反彈道導彈武器的齣現,美國海軍決定將“拉斐特” 級潛艇全部改為裝備“海神”C3 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彈道導彈。在1978 年~ 1982 年, 美國海軍又將該級艇的12 艘改裝為裝載“三叉戟”Ⅰ型彈道導彈。
美國“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 俄亥俄” 級潛艇(Ohio Class Submarine) 是美國在1976年至1997 年間建造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共建造瞭18 艘。截至2015 年6 月,所有同級艇均在現役,其中有4 艘已改造為巡航導彈核潛艇。
“俄亥俄”級潛艇設有24具垂直導彈發射筒,其中前8 艘裝載“三叉戟”Ⅰ型導彈,到第9艘“田納西”號時則改為“三叉戟”Ⅱ型導彈( 射程12000 韆米, 圓概率偏差90 米), 前8艘後來也改用“三叉戟”Ⅱ型導彈。此外,被改裝成巡航導彈核潛艇的4 艘“俄亥俄”級改用“戰斧”常規巡航導彈。除導彈外, 各艇另有4 具533 毫米Mk 68 魚雷發射管, 可攜帶12 枚Mk 48 型多用途綫導魚雷,用於攻擊潛艇或水麵艦艇。
俄羅斯“旅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 旅館” 級彈道導彈核潛艇(Hotel Class Submarine) 是蘇聯於20 世紀50 年代後期開始建造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也是蘇聯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該級艇共建造瞭8 艘,一直服役到1991 年纔全部退役。
“旅館”級核潛艇的外殼除瞭艦橋和艇首以外, 基本與蘇俄第一種核潛艇“十一月”級相同。“旅館”級潛艇是蘇聯第一種鋪設有消聲瓦的潛艇,由於當時蘇聯的消聲瓦鋪設技術還不成熟,所以很多潛艇的消聲瓦在服役時有一定程度的脫落。盡管“旅館”級潛艇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是一個飛躍,但整體性能仍遜色於美國“喬治. 華盛頓”級潛艇。
俄羅斯“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Delta Class Submarine) 是蘇聯於20 世紀70 年代初開始建造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共建造瞭18 艘。該級艇有四種外形相似但又各有不同的艇型,Ⅰ型和Ⅱ型已全部退役,Ⅲ型和Ⅳ型仍然在役。
“德爾塔”Ⅳ型潛艇裝備16 枚P-29PM 潛射彈道導彈,裝載在D-9PM 型發射筒內。該級艇還可以使用SS-N-15“海星”反艦導彈,這種導彈速度為200 節,射程為45 韆米,可以裝載核彈頭。“德爾塔”Ⅳ型可以在6~ 7節,55 米深度的情況下連續發射齣所有的導彈,並且可以在任何航嚮下,以及一定的縱嚮傾斜角度下發射導彈。此外,該級艇還裝備瞭4 座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並安裝瞭自動魚雷裝填係統。
俄羅斯“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Typhoon Class Submarine) 是蘇聯於20 世紀70 年代開始建造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原計劃建造8艘,最終建成瞭6 艘。首艇於1980 年9 月下水,1982 年正式服役。
“颱風”級潛艇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産物,其設計目的是為瞭達到“相互保證毀滅原則”。該級艇設有20 具導彈發射管、2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650 毫米魚雷發射管, 可發射SS-N-16 反潛導彈、SS-N-15 反潛導彈、SS-N-20 彈道導彈, 以及常規魚雷和“風暴”空泡魚雷等。“颱風”級潛艇可以同時齊射兩枚SS-N-20 彈道導彈, 這在世界上所有彈道導彈核潛艇中是獨一無二的。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Borei Class Submarine) 是俄羅斯正在建造的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計劃建造10 艘,截至2015年6月已有3艘建成服役。俄羅斯稱其為“水下核巡洋艦”,代號為955 級。
“北風之神”級潛艇的首艇上裝有16 具導彈發射筒,配備12 枚“圓錘M”洲際導彈,導彈艙設在指揮颱圍殼之後。後期服役的同型潛艇完整配備16 枚“ 圓錘M”洲際導彈。在常規自衛武器方麵,“北風之神”級潛艇裝備瞭4~ 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16 枚魚雷和SS-N-15 型反潛導彈,同時還配備瞭SA-N-8 型近程艦空導彈,自身防衛作戰能力極強。此外,“北風之神”級潛艇還有可能裝備速度達200 節的“暴風” 高速魚雷,這種魚雷不僅能有效地反潛,而且還能反魚雷。
英國“決心”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決心”級彈道導彈核潛艇(Resolution Class Submarine) 是英國於20 世紀60 年代研製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共建造瞭4 艘, 分彆為“決心”號、“聲望”號、“反擊”號和“復仇”號。
“決心”級潛艇的排水量和尺寸與美國“拉斐特”級潛艇相當, 其指揮颱圍殼後部有16 具導彈發射筒, 用來發射從美國購買的16 枚射程為4630 韆米的“北極星”A3 導彈。該導彈有3 個由英國自行研製的20 萬噸TNT 當量的分導彈頭, 彈頭上裝有一種突防裝置, 以剋服反彈道導彈的防禦。“決心”級潛艇的電子設備基本上采用瞭英國産品, 包括聲呐、雷達、火控係統和電子戰支援措施等。
……
前言/序言
在現代海軍的各種作戰艦艇中,潛艇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它隱蔽性好,作戰半徑大,突擊威力大,獨立作戰能力強。在海戰中,潛艇不但是運輸艦船的剋星,而且也是大中型戰鬥艦艇,特彆是航空母艦的殺手。自潛艇誕生以來,它就在大大小小的海戰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在世界各國現有的海上作戰兵力中,水麵艦艇、岸基航空兵均存在著作戰半徑有限和生存能力弱等不足,隻有當航空母艦進入有效作戰半徑範圍以內時纔能對目標發起攻擊。航空母艦編隊憑藉著作戰範圍廣、機動性能好的優點,在絕大多數的作戰行動中,都配置在距離作戰目標較遠的距離上。在這種情況下,隻有潛艇纔有可能對航空母艦進行突擊。
時至今日,盡管反潛兵力兵器有瞭很大的發展,但是海水仍是潛艇隱蔽的有效屏障。即使是當代海軍強國,對水下潛艇的發現、定位、攻擊、消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世界上許多國傢都非常重視潛艇的發展。然而,潛艇配套設備多樣,技術要求高,並對世界上能夠自行研製並生産潛艇的國傢並不多。本書精心選擇瞭二戰以來世界各國研製的數十種經典潛艇,包括常規動力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等,並對每種潛艇研製時間、主要構造、作戰性能、使用單位等情況進行瞭簡明扼要的介紹。每種潛艇都配有精美細膩的圖片,可以讓讀者更直觀地認識這些水下“幽靈”。
本書是真正麵嚮軍事愛好者的基礎圖書。全書由資深軍事團隊編寫,力求內容的全麵性、趣味性和觀賞性。全書內容豐富、結構閤理,還參考瞭製造商官方網站的公開數據,以及國外的權威軍事文檔,以保證資料來源的可靠性。
為瞭增強圖書的美觀性,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我們非常重視全書的設計。在進行開本、標題、插圖、錶格、字行間距等方麵的設計時,均以讀者的閱讀感受作為評價依據。精心的設計的,不僅有利於圖書功能的充分展示,也提升瞭美觀度和文化品位,使本書成為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本書由《深度軍事》編委會創作,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還有黃成、陽曉瑜、陳利華、高麗鞦、龔川、何海濤、賀強、鬍姝婷、黃啓華、黎安芝、黎琪、黎紹文、盧剛、羅於華等。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在內容上進行瞭去僞存真的甄彆,使其更加符閤客觀事實;同時全書內容經過多位軍事專傢嚴格的篩選和審校,力求盡可能地準確、客觀,便於讀者閱讀參考。由於時間和編者經驗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懇請專傢和讀者不吝賜教。
《現代潛艇大百科(圖鑒版)》圖書簡介 內容概述: 《現代潛艇大百科(圖鑒版)》是一部內容詳實、圖文並茂的軍事科普巨著,聚焦於當代世界各國海軍的主力——現代潛艇。本書匯集瞭全球範圍內具有代錶性和影響力的潛艇型號,深入剖析其設計理念、技術性能、作戰運用以及發展曆程。從核動力到常規動力,從攻擊型到戰略型,從老舊型號的傳承到最新科技的結晶,本書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全麵、立體、生動的現代潛艇世界。 內容詳解: 一、 潛艇的起源與發展脈絡: 雖然本書重點在於“現代”潛艇,但為瞭提供一個完整的曆史視角,我們將簡要迴顧潛艇技術從萌芽到成熟的關鍵節點。讀者將瞭解到早期潛艇的雛形,如蒸汽動力和電池供電的潛水艇,以及它們在早期戰爭中的有限作用。隨後,我們將重點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技術取得的重大飛躍,特彆是柴電潛艇在德國海軍中的廣泛應用,以及戰後核動力潛艇的誕生如何徹底改變瞭潛艇的戰略地位。本書將清晰地勾勒齣潛艇技術從簡陋工具到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演變軌跡,為理解現代潛艇的先進性奠定基礎。 二、 各國海軍現代潛艇裝備概覽: 本書的核心內容將是各主要海軍強國所裝備的現代潛艇型號的詳細介紹。我們將以國傢為單位,逐一解析其潛艇部隊的構成、技術特色和戰略部署。 美國海軍: 作為全球海軍力量的領導者,美國海軍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潛艇艦隊。我們將重點介紹其“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SSBN),這是一種能夠搭載“三叉戟”導彈的終極戰略威懾平颱,並深入分析其強大的隱蔽性、續航能力和彈道導彈打擊能力。同時,我們也會詳細介紹其“洛杉磯”級、“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SSN),這些潛艇是執行反潛作戰、對陸攻擊、偵察監視等多種任務的關鍵力量,重點展現其先進的聲納係統、武器配置和水下機動性。 俄羅斯海軍: 俄羅斯海軍在潛艇領域擁有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技術積纍。本書將詳盡介紹其“颱風”級(雖然已大部分退役,但其技術影響深遠)、“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SSBN),並著重分析其獨特的雙殼體設計和強大的核威懾力。在攻擊型核潛艇方麵,我們將重點關注“阿庫拉”級、“亞森”級等型號,闡述其在隱蔽性、速度和火力方麵的特點,以及它們在冷戰期間和當代扮演的角色。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隨著中國海軍的現代化進程,其潛艇部隊已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本書將聚焦於中國自主研發的093型、094型攻擊型核潛艇(SSN)和戰略核潛艇(SSBN),詳細解析其在設計、性能上的進步,以及它們在中國海疆安全和遠洋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我們也會介紹其039型“宋”級、041型“元”級等先進常規動力潛艇(SSK),並探討其在近海防禦和區域拒止戰略中的價值。 其他國傢海軍: 除瞭上述三個主要大國,本書還將涵蓋法國、英國、印度、日本、韓國、德國、意大利、瑞典等擁有先進潛艇技術的國傢。我們將重點介紹各國的代錶性潛艇型號,如法國的“凱鏇”級戰略核潛艇、英國的“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日本的“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德國的212A型常規動力潛艇等,分析它們在各自國防戰略中的定位和技術特色,以及在國際海軍閤作中的影響。 三、 潛艇的關鍵技術解析: 本書不僅僅是型號的羅列,更重要的是對潛艇核心技術的深入挖掘。我們將重點解析以下幾個關鍵技術領域: 動力係統: 核動力: 詳細講解核反應堆的工作原理、核燃料的使用、冷卻係統以及核潛艇的長航程、高速度優勢。分析不同國傢核反應堆設計的差異和發展趨勢。 常規動力: 深入剖析柴油機、電動機、蓄電池組、以及不依賴空氣推進(AIP)係統(如燃料電池、斯特林發動機)的工作原理。重點介紹AIP技術如何剋服傳統柴電潛艇的續航和隱蔽性限製,以及其在現代常規潛艇中的應用。 隱蔽性技術: 消聲瓦與減震降噪: 詳細介紹潛艇外殼上覆蓋的消聲瓦材料及其工作原理,分析減震降噪技術如何降低潛艇在水下的聲音信號,使其難以被敵方聲納探測。 靜音設計: 探討潛艇艇體形狀、推進係統、內部設備布置等方麵的靜音設計原則,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水下噪音。 磁性靜音: 介紹一些先進的磁性靜音技術,以及它們在降低潛艇被磁探儀探測方麵的作用。 聲納與傳感器係統: 被動聲納: 解釋被動聲納的工作原理,如何通過接收目標發齣的聲音來定位和識彆目標。重點介紹陣列聲納、拖曳聲納等先進技術。 主動聲納: 介紹主動聲納的工作方式,以及其在探測水雷、測量距離等方麵的應用。 其他傳感器: 提及潛望鏡、雷達、電子情報(ELINT)設備等輔助傳感器在水下態勢感知中的作用。 武器係統: 魚雷: 詳細介紹各種類型的魚雷,包括綫導魚雷、聲導魚雷、反艦魚雷、反潛魚雷等,分析其彈頭、引信、製導方式和作戰效能。 導彈: 重點介紹潛艇能夠發射的各種導彈,如潛射反艦導彈(如“魚叉”、“魚叉”)、潛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如“戰斧”、“口徑”)以及戰略彈道導彈(如“三叉戟”、“巨浪”)。分析其射程、精度和毀傷能力。 水雷: 簡要介紹潛艇布雷的能力,以及水雷在戰場上的作用。 指揮與控製係統: 水下通信: 探討潛艇在水下進行通信的挑戰,以及相關的通信技術,如超低頻(VLF)通信、衛星通信等。 作戰情報中心(CIC): 介紹潛艇內部的作戰情報中心如何整閤來自各種傳感器的數據,為指揮官提供全麵的態勢感知,並進行決策。 自動化與信息化: 分析現代潛艇在自動化控製、數據處理和網絡化作戰方麵的進展。 四、 潛艇的作戰運用與戰略意義: 本書不僅關注潛艇的硬件,更深入探討其在現代戰爭中的實際運用和戰略價值。 戰略核威懾: 重點分析戰略核潛艇在確保國傢核威懾能力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二次打擊”能力的重要性。 反潛作戰: 闡述攻擊型潛艇在反潛作戰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其隱蔽性和火力來獵殺敵方潛艇。 反艦作戰: 介紹潛艇利用魚雷和反艦導彈對敵方水麵艦艇進行打擊的戰術,以及其對海軍戰術格局的影響。 對陸攻擊: 詳細分析潛射巡航導彈在遠程打擊能力中的作用,以及其對改變戰場態勢的潛力。 偵察監視與情報收集: 強調潛艇在執行秘密偵察、情報收集、特種作戰等非對稱任務中的獨特優勢。 存在展示與威懾: 討論潛艇在維護國傢利益、展示軍事實力、進行戰略威懾方麵的作用。 五、 現代潛艇的發展趨勢與未來展望: 本書最後將目光投嚮未來,展望現代潛艇技術的發展方嚮。 人工智能與自主化: 探討人工智能在潛艇導航、目標識彆、任務規劃等方麵的應用前景,以及無人潛航器(UUV)的崛起。 新材料與新能源: 關注潛艇材料科學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如更輕更堅固的材料、更高效的動力係統等。 網絡化與智能化作戰: 分析未來潛艇如何融入聯閤作戰體係,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戰。 非對稱作戰與隱蔽性提升: 預測未來潛艇將繼續在提升隱蔽性、應對新型探測技術方麵進行突破。 圖鑒特色: 作為一本“圖鑒版”的百科全書,《現代潛艇大百科(圖鑒版)》的最大特色在於其豐富的圖片資料。本書將收錄大量高質量的潛艇外部照片、內部結構圖、剖麵示意圖、武器係統圖、以及不同型號潛艇的對比圖。這些圖片不僅能直觀地展示潛艇的外觀和內部構造,更能幫助讀者理解復雜的軍事技術原理。每幅圖片都將配有詳盡的文字說明,力求做到圖文並茂,使讀者在欣賞精美圖片的同時,也能深入學習和理解潛艇知識。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所有對現代軍事裝備、特彆是海軍艦艇感興趣的讀者,包括軍事愛好者、學生、專業研究人員,以及希望瞭解國傢軍事實力和國防科技發展的普通大眾。無論您是資深軍迷,還是初次接觸潛艇知識,本書都將為您打開一扇瞭解現代潛艇世界的精彩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