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日子较劲:如何在金钱世界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别跟日子较劲:如何在金钱世界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郑又植 著,王佳 译
图书标签:
  • 财务自由
  • 个人成长
  • 理财
  • 投资
  • 时间管理
  • 生活方式
  • 幸福感
  • 心态调整
  • 自我提升
  • 极简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02664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9970
品牌:读品联合(TASTEFUL READING)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2
套装数量: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为什么99%的人因担心金钱而难以入眠,韩国知名财务心理师郑又植首创NPTI财务心理诊断,深度分析引起金钱问题的4种金钱心理,通过对1000个家庭、3000个案例深入调查得出的解决密匙,帮你摆脱金钱的困扰,过不被金钱束缚的生活。
  2、计较是贫穷的开始,较劲是痛苦的根源。
  3、别跟日子较劲,把日子过成段子。

更多精彩请点击:

内容简介

  我们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金钱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每个人都承认金钱的重要性,却无法给出明确的、解决金钱问题的方法。《别跟日子较劲:如何在金钱世界中获得真正的自由》作者通过自创的财务心理测试项目NPTI(NewPlusTypeIndicator),为那些饱受金钱困扰的人们驱除烦恼。书中介绍了设计人生的方法、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富人、子女教育的规划、养老准备及高效管理支出和收入的方法等各种实用且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并通过大量真实案例来阐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不仅便于读者理解,同时更具说服力。人生需要金钱,但有钱不等于幸福。学会正确看待、利用金钱,才能在金钱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作者简介

  郑又植,韩国财务心理中心院长、韩国财务心理协会会长,同时还兼任韩国韩京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及韩国专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开发出财务心理测试项目NPTI(NewPlusTypeIndicator),为1000个家庭、3000余位参与者指明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著有《家庭经济生活综合设计指南》《赢钱的技巧》等。

目录

第一部分 以金钱为开端的人生
003 1金钱到底是什么
003 从出生后开始的金钱生涯
004 金钱的10种属性
008 2为什么金钱决定我们的喜怒哀乐
008 金钱是冤家
009 99%的人因为金钱又哭又笑
011 没有衡量富翁的既定标准
012 把金钱当成公众之敌
013 金钱不能成为衡量事物的任何标准
015 3真正的富翁
018 4金钱与人类文明
019 挣脱金钱,得到自由
021 5可预知的未来VS不可预知的未来
025 6写给金钱的一封信
025 30多岁的上班族写给金钱的信
027 50多岁的一家之主写给金钱的信
028 夫妻的信——53岁从事建筑工作的丈夫
030 夫妻的信——51岁在报社工作的妻子
032 40多岁的上班族写给金钱的信
第二部分 从金钱的角度查看人生的阶段
037 1人生的时间轴
037 现在的你站在哪里
040 每个人的肩膀上至少担着三代的重任
041 人生的目标是跑完长达52.195千米的马拉松
043 2人生中的大事件
043 随时都会到来的人生中的大事件
045 如果你规划好人生的轨道
045 管理消费的重要性
047 3如何绕过人生中的大事件继续生活
047 加法人生VS新加法人生——转变看待危险和幸福的角度
049 把危险装进危险的包袱里
058 时间轴上“时间”的重要性
061 梦想的价格
062 负负得正
063 喜欢给人生做加法的人VS喜欢给人生做新加法的人
066 4设计家庭理财
066 分散存款
069 用多个“水龙头”规避未来风险
073 明智地管理“水龙头”
074 退休后的“水龙头”
076 5鼓励消费和负债的社会
076 鼓励消费的社会
077 鼓励负债的社会
080 6区分好加和减
082 该加的时候加,该减的时候减
085 7三角形比较法
088 看得见的毒药和看不见的毒药
090 8现在的第一名不一定是未来的第一名
第三部分 从金钱中学习人生
097 1先确立家庭梦想
097 梦想是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起来并变强大的
099 女人很强悍
105 2用金钱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
105 把孩子培养成专家
107 走进第4号房间的方法
109 不要培养把正式工作当成梦想的孩子
110 数万种生存方法
112 金钱的真正含义
114 3改变想法就能改变人生
114 15度的秘密
115 不要挑战,去经历吧
117 不要纠结序论,过主体人生吧
118 4.撰写自己的名著
118 年轻人一天的价值,你一天的价值
119 撰写你独一无二的专属“人生计划书”
121 5.身处第一轮时,要为第二轮做准备
121 不退休计划
122 身处第一轮时,要为第二轮做准备
124 取得100分才是专家
125 第一轮=第二轮
126 人生落到低谷会重新崛起
128 为了在名片中诠释自己努力吧
129 财富、名誉、权力的平衡
131 6在负债之前你需要了解的东西
131 不管有什么理由,先还清债务
133 体验一下没有负债的生活吧
134 整合成一个债权人
135 因为还债,无法准备即将到来的大事件
136 负债是问题,随意给别人钱也是问题
第四部分 关于金钱的四种心理
141 1经济问题,从财务心理上寻找原因
141 区分富人和穷人的标准——“财务心理”
143 2关于钱的四种心理
144 赚钱的心理(+)
153 花钱的心理(-)
155 增加财富的心理(×)
157 分享财富的心理(÷)
160 3让四种心理均衡发展
163 4从NPTI展望未来
165 了解自己,找出基本的解决方法
165 企业活用四种心理
166 财团与金钱
168 5财务心理诊断程序NPTI是什么
170 心理状态测试(6个项目)
172 类型测试(8种类型)
174 障碍测试(9个项目)
176 财务心理综合健康度
177 Money script 测试
180 6NPTI测试事例
180 没有尽头的金钱问题——韩国普通夫妻的对话
184 变成职场中被认可的人——离婚女人的人生奋斗记 185 人生是享受,先用吧——先用再说的年轻夫妻
186 紧抓妻子的过度消费——同龄双职工夫妻的消费战争 187 借钱投资正常吗——相同目的,不同方式
丈夫公司倒闭了也没关系吧
——变成富翁的可能性很大的理想夫妻
190 可以和这个男人结婚吗——准夫妻的故事
191 承担风险的原因是什么?——一个退休者的欲望
192 水费都交不起——满是问号的四口之家
194 不知道你那么累——45岁左右的企业家夫妇
195 开始前出现赤字——一个年轻人的未成熟挑战
197 7家庭与金钱
197 一定要将家庭与事业分开
198 夫妻交换气愤清单
200 夫妻合力共渡难关
202 夫妻间经济大权的横行霸道
金融消费时代,寻找能与你共同实现人生计划的专家
204 实力派专家的标准
206 后记
210 郑又植院长的财务心理诊断
212 人生计划书

精彩书摘

  金钱到底是什么
  从出生后开始的金钱生涯
  金钱问题从出生到死亡一直烦扰着人类。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花钱(减号)人生,出生后,人们很难避免花钱。赚钱(加号)只是一时的。上班后虽然会赚钱,但退休后我们就又重新开始减号人生。赚钱的时间短暂,而花钱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这样一来,我们花钱的时间也变长了。
  也许我们钱不够花的时间比想象的还要长,但是,对那些深知金钱属性以及做好准备的人来说,人生是一场与金钱共同度过的幸福美好的旅程。金钱伴随着我们的人生,因为它,我们变得幸福或者不幸。
  本书向大家揭示了如何将充满减号的人生变成加号人生。通过本书,大家将学习如何超越执着于赚钱的普通生活,学会如何既不执着于加号,也不担心减号的方法。其中既有心理因素,也有实际的方法。我们将了解到如何赚钱、花钱、分享金钱等。为了战胜金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了解金钱的真正面目吧。
  金钱的10种属性
  活的生命体
  金钱是我们钱包中的纸币、硬币,银行里的账户数字看上去只是数字,实际上它如同活着的可以流动的生命体。长了脚的金钱到处乱跑,影响着人的感情和行为,支配着每个人的人生。由于人们并不认为金钱会移动,并且会攻击人类,因此,对于金钱的攻击,没有事先做好准备,面对金钱的突袭总是束手无策。
  中毒性
  金钱抛出诱饵,使人不断为其沉迷。如果赚钱的乐趣和花钱的乐趣失去平衡,向一边倾斜,就如同吸毒,一旦染上毒瘾,身体就会慢慢腐烂,一旦错误地品尝了金钱的味道,就会想不断获取金钱。染上金钱毒瘾的人,不会再把金钱当作获得幸福的手段,而会把获得金钱作为目的,产生金钱越多越幸福的错觉。
  骗人的属性
  有句话问“金钱会说谎,还是人会说谎”。金钱在人的耳边说甜言蜜语;金钱唤醒人的欲望,让人们互相说谎骗人;金钱诱使人们沉迷于赌博、彩票、赛马、赛车等,最终毁掉人类。人们却对此毫无察觉,还总说最好的酒席就是摆满金钱的酒席,想象有一天金钱多到能随意点燃来取暖,认为只要有金钱就是幸福。
  自我成长
  金钱是成长的生命体。金钱的成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储蓄或投资产生的利息或收益。这是正常的成长。还有一种是不正常的成长。贷款利息通常比把金钱存在银行的利息要大;个人放债的方式使金钱的成长速度就像滚雪球一样快。金钱通过畸形的成长让人的生活变得困难,甚至能毁掉人类。想让金钱正常地成长,我们就不能偏离正常的轨道,如果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你的人生就会与黑暗相伴了,那样你就会背负沉重的债务,一辈子都成为金钱的奴隶。
  消费指向性
  金钱有向外流动的属性,所以很难用储蓄去绑定,而通过消费向外流动却很简单。有钱后,人们总会先苦恼把钱“用在哪儿”,于是,就会去消费,越消费,人的欲望就会越大,金钱就越难把握。储蓄一般发生在消费完成后的最后阶段。因此,金钱总是从消费开始,像汽油一样快速蒸发消失。
  腐败性
  金钱具有让人腐败的属性。拥有很多金钱的人会变得傲慢荒唐,会慢慢变得腐败。如果不计后果地追逐金钱,就可能会完全丧失人性;如果只攥着金钱不放,就有可能成为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使得自己和别人为此失去性命。金钱只有像水一样不断流动,才能健康地循环,才不会导致人的腐败。
  掉以轻心绝对会遭到报复
  在金钱交易中会出现合同、债务关系、保证关系等,如果对金钱交易掉以轻心,我们就有可能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我们的家庭也会因此而崩溃。金钱问题越复杂,我们就越应该谨慎应对。如果只是以“怎么都行”的想法去处理金钱问题,我们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对于欠息、欠卡费、债务等问题不妥善处理,我们就可能遭到金钱的报复,导致整个人生都被毁掉。
  使人盲信金钱
  金钱让人们相信“没有钱不行”,从而盲目地去追求金钱,结果人们开始崇拜金钱,盲目地赚钱,而且只要能赚到钱,就不管事情的对错。只要能赚到钱做什么事都行的想法根深蒂固,所以金钱使罪恶增多。人们相信金钱即是权力,钱越多,在他人面前越自信,相反,没有了钱,人际关系、自尊、能力等全部会崩溃。金钱使人产生金钱即“我”的错误想法。
  病毒和病菌
  金钱即是病毒和病菌,如果不妥善处理金钱,人们可能因此丧生。人们在进行金钱往来的时候,会传播许多病菌。金钱带有强烈的毒性,而且,它的传染性很高,能快速传给家人、朋友。被金钱的毒性传染的瞬间,人际关系就会变质。以金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最终会因为金钱的毒性而破裂,因金钱而结成的关系实际上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
  破坏的本能
  金钱能破坏所有的人际关系,父母、兄弟、朋友都有可能因为金钱而反目;和谐温馨的村庄在得到巨额土地赔偿金的瞬间,邻里之间会开始纷争;国家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会置数十万人的生命于不顾,引发战争。金钱有时甚至比人的生命更重要。拥有数百头羊的富人会因为得不到贫穷人家仅有的一只羊而心急如焚,他们不认为夺取贫穷人家的一只羊的行为是对生活的破坏,而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甚至不惜为了一只羊杀死穷人。
  2?
  为什么金钱决定我们的喜怒哀乐
  金钱是冤家
  “虽然没说过,以前我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呢。”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就会想起另一句话:“虽然没说过,不过,我们家的经济问题很严重。”这是很多人的苦恼。
  很多人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该拥有的全部拥有,可一旦了解实情,就会发现这些人有很严重的金钱问题,他们经常深陷迷茫之中。
  如果我们的人生只是我们自己的,那么,金钱问题也就不再是大问题了。就算没有钱,成不了富人,也只是自己的问题,或者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与世界断绝联系,就算没有一分钱,过着修道士一样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很逍遥。
  但是,现实是怎样的呢?我们有需要赡养的父母,结婚以后会有家人,有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数之不尽,而且不只是家人的问题,还有与亲戚朋友的关系、工作和事业、社会生活等,这些无一不牵扯到金钱问题。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中,金钱这个怪物无时无刻不露出它的本性,威胁我们和我们的家人,想摆脱也摆脱不了。金钱问题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解决的短期问题,一旦我们出现了经济问题,它就会困扰我们终生,并且会延续到下一代。
  虽然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不可否认的是,金钱贯穿和影响了我们整个人生。“没有金钱也可以幸福生活”这句话只会发生在没有钱也能吃饱饭,没有钱也有地方住的情况下。如果因为没钱而吃不饱饭和无家可归,你就能体会到因为没钱而不幸的感觉了。
  即使你现在没有饿肚子,也有家可归,你也不会因此就能安心。虽然你在这个社会可以说是中产阶级,但是,不知道何时就会因为金钱而陷入地狱。也许家人会突然染上重病,如果这个家人是负责家庭生计的人,那么,情况会更加恶化;也许现在就职的公司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在这些事情面前,家庭经济如同风中之烛一样不堪一击。因此,与金钱有关的人生时刻处于危险之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总是叹息“金钱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不安”。
  99%的人因为金钱又哭又笑
  没有意识到金钱危害性的我们认为钱越多越好,认为有了钱就有了幸福,认为钱赚得的越多,高兴的事情就越多,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因为钱而痛苦,因为钱而担心,因为钱压力巨大的人反而更多吧?既担心孩子的教育费用、结婚费用,又担心送七旬的父母去国外旅行的费用,甚至还要担心下个月的休假费。在退休时间很快到来的当今社会,还要担心退休后靠什么维持生计;想比别人活得好,却因为做不到而抑郁;房子虽然有40平大,可是去除借银行和朋友的债务,实际上却不到10平。我至今还记得曾经有位家长进了家门后叹息道:“家里只有放鞋子的这一小块地方才是真正属于我的。”
  现实问题总是让人忧愁不已,因为金钱而痛苦的事情多如星辰。有金钱痛苦,没有金钱也痛苦;失去曾经拥有的金钱痛苦,担心将来金钱会消失也痛苦;父母因为金钱而痛苦,子女也因金钱而痛苦。金钱带来的喜悦只是一时,而哭泣却伴随了人生大部分的时间。
  为什么99%的人会因为金钱而喜怒哀乐呢?因为他们不知道金钱的意义,认为“我缺钱”,时刻被金钱所吸引。因此他们经常因为金钱而快乐和悲伤。
  人什么时候会笑?在投资赚到钱时,在不劳而获得到钱时,钱比想象的赚得多时……不过,这笑容只是瞬间的笑容,无法持久。
  什么时候可以带着笑容过一生呢?虽然本书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会详细介绍,不过,我还是想在这里提一下,即只有在完全清楚人生时间轴(timeline)里的危险要素和四种心理(赚钱心理、花钱心理、增加财富的心理和分享财富的心理)达到平衡的时候;只有金钱和自己和谐共存,才能过只有笑容没有哭泣的人生。
  人们认为自己无时无刻都要用钱,钱是让人方便的好东西,因此,大家只追求金钱华丽的一面。不过,钱会在某一天发生突变,全身长满刺,刺死执着追求金钱的人,而人最后只能发出一声“啊,我的人生啊”的感叹。投资也一样,因为想多赚大钱而孤注一掷,结果却赔掉了全部身家。
  金钱会触动人类的懒惰本性。站着的想坐下,坐下后想躺着,躺着了又想睡觉,这不就是人吗?金钱触动我们的本性,让我们以精神无防备的状态走下去,我们因为金钱而开心固然好,不过,开心的背后一定有很多痛苦尾随而来。
  看看那些因为有钱住在好房子里、买所有想买的东西、舒适地生活的子女吧!他们说:“我们家非常有钱,我为什么还要学习?爸爸会给我安排一切的;我为什么要攒钱买车,爸爸会给我买的。钱不是不断冒出来的吗?”这些家庭的子女都有种吃喝玩乐的本性,他们总是和赌博、毒品、淫秽等罪恶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金钱可以拯救人,也可以杀死人。只有准确把握这两种本质,使二者相互平衡的时候才能拯救人。掌握平衡就能笑着过一辈子;掌握平衡、适当用钱不仅能让自己笑,还能给别人带去欢笑。只有那样,才能从没有笑容只有哭泣、挥霍金钱的人生中解脱出来。
  没有衡量富翁的既定标准
  有些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他们(本书把他们定为崇拜型)把金钱当成人生的第一价值,相信金钱是衡量阶级、幸福、权利的标准,认为金钱多才能称之为富豪,认为应该把比自己金钱少的人踩在脚下。
  一个拥有50亿资产的人自认为是富翁,周围的人也承认他是富翁,因此,他让自己的孩子去只有富家子弟才能进去的特殊学校读书。自己孩子的同桌家里有100亿财产,前面的孩子家里有500亿,后面的孩子家里有1000亿,都是富家子弟,还有一个同学的爷爷是企业会长。
  这个人原本觉得自己有点钱,一直高傲地生活,没想到孩子突然在班级里被大家嘲笑成“乞丐”。孩子回到家里大发脾气:“为什么我们家这么穷?”
  在穷人面前趾高气扬,在富人面前低声下气,这种人生绝对不是我们梦想的人生。这种人生被金钱支配,不断围着金钱转,是不幸的人生;这种人生,无论有钱没钱都是问题,都无法进入幸福的行列。
  富翁的基准是不存在的,只有不幸和失败才有基准。在特殊学校里,首富的孙子和三星的孙子也只是普通水平。一定要记住,用金钱判断人生的人,其价值观就是错误的,不扔掉“钱多就是富豪”这种想法,用金钱区分阶级的心就不会消失。
  因为不存在富翁的标准,所以,见到比自己有钱的人时,就没必要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也不需要有一定要领先别人的观念。无论赚多少钱,最后留下的只是伤痕。不与其他人比较,把正确对待自己的情况、处理即将面对的事情当成人生的积极目标。
  把金钱当成公众之敌
  一对夫妻约定要白头偕老,永远在一起。
  有一天,丈夫投资失利,之前积攒的钱全都赔光了。家庭突然出现危机,原本恩爱的夫妻开始吵架,矛盾逐渐加剧,甚至闹到要离婚的地步。最后,夫妻委托夫妻诊所解决他们的问题。
  “就是那个人,他把我们一辈子攒来的钱拿去投资,结果全赔光了!”
  听完妻子的指责,丈夫捶胸顿足:“我有什么错,只是一时失手而已。这是什么世道?有很多家伙什么都不做就能赚钱,为什么只有我变成这个样子?我努力地生活,都是为了家庭啊!”
  妻子不停地指责丈夫,丈夫不停地埋怨妻子,双方都不断强调自己的立场。金钱触动了人类的本性,妻子一直反复强调:“如果那家伙没有破产,什么问题都不会有。我们家不愁钱,本来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都怪这个坏家伙。”丈夫一直说:“再把那些钱赚回来不就行了吗?只是暂时失利了而已。那么喜欢钱的话,干脆找个钱多的人好了。”因此,夫妻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解决,最后,夫妻关系彻底破裂了。
  其实,夫妻之间矛盾的根源是公众之敌,如果夫妻能把抱怨的焦点转为公众之敌,他们的生活之路就打开了。这个公众之敌就是金钱。毁掉这对夫妻的不是别的,正是“金钱”。如果夫妻俩在认识到失去金钱的状况后能很快接受现实,那么即使他们很痛苦,也不会造成关系破裂。我的丈夫因为投资赚了很多钱,所以他是好人;如果投资失败赔了很多钱,他就是坏人,这样想是不对的。因为金钱痛苦的人会觉得金钱只有坏属性,会对钱产生憎恶、恨意、寒心等情感,从而使关系破裂。其实,金钱不过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已,不应该成为目的或衡量价值的标准。
  金钱不能成为衡量事物的任何标准
  一个50多岁的男人给两个发小准备了礼物。两份礼物是一样的,不过,其中一个是用心准备的。朋友A的生活一般,似乎会以感谢的心情接受礼物;朋友B小有成就,他担心“不送礼物的话不好吧”,因为担心自己的诚意被无视,心里的某个角落很不安,所以,和妻子商量以后决定送给B更贵的礼物。
  人们用金钱的数量衡量等级,实际上,这是当今社会蔓延的固有观念。大部分人认为只要有钱就会有力量。根据力量理论,如果自己的钱比对方少,他就会变得不自信。
  礼物是心意,心和心的传达,其标准应该是诚意,可是,现在却用金钱作为标准了。就这样,相同礼物送给不同的两个人,其心意是不同的。
  金钱心理健康的人,他们不会想礼物价值的大小,即使是小礼物,也认为对方会用感谢的心情接受。相反,被束缚在固有观念里的人会考虑“这个值多少钱”。
  解决方法是什么?虽然不能改变对方,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先扔掉把钱当作标准的想法。明白那个事实的瞬间,金钱制造出来的标准就不再是问题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因为你清除了心中不健康的种子。
  反过来思考,想送给对方一个昂贵的礼物让对方开心,其实无法保证对方一定喜欢。这个礼物很可能对对方来说没什么用,也可能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并不是所有穷人都会用感恩的心接受礼物,有人会想:“那家伙是在向我炫耀他的金钱吗?是在嘲笑我没有钱吗?”
  金钱也不是幸福的标准。一个人拥有的金钱多少与幸福无关,根据自己的能力过适合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即使把金钱当作相对衡量标准也会让人因为金钱而哭笑;即使自己不缺钱,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时,还是想哭。因此,违背生活水平,被拉上来的无理数就会随之而来。
  把金钱当作生活标准的人有很多,因此,即使已经赚了很多钱,可以过很富足的生活,却还是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不如别人。抛开收入多少,大部分的家庭可以毫无问题地生活,但是,很多人不管不顾,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糟糕,强迫自己和别人比较,尤其是和比自己更有钱的人攀比,结果造成过度消费、欠债,让自己的生活出现赤字。
  比较是腐蚀人生的可怕习惯,不要忘记标准就在你的心中。
  ……

前言/序言



《内心的罗盘:驾驭欲望,重塑生活》 你是否曾感到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不断追逐着那似乎遥不可及的“更多”?无论是物质的丰裕,名誉的荣耀,还是所谓的成功,我们常常在不自觉中被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竞赛,将真实的自我与内心的需求抛诸脑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选择琳琅满目,我们似乎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否真的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抑或,我们只是在更大的迷宫里,被更精巧的欲望之网所束缚? 《内心的罗盘:驾驭欲望,重塑生活》并非提供一套即食的解决方案,也不是一本励志鸡汤,它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一次关于如何在这个物质至上、信息洪流的时代,重新找回生活主导权,抵达内心平静与真正的富足的实践指南。这本书的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洞察,将带领读者穿越表面的喧嚣,直抵那些影响我们行为和决策的深层心理机制。 第一部分:认识你的欲望版图——洞悉驱动你前进的内在力量 我们的人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欲望驱动的。然而,这些欲望从何而来?它们是真的源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还是被社会文化、商业营销、乃至周围人的期待所塑造?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引导读者深入审视自己欲望的根源。 欲望的普罗米修斯之火: 作者首先会剖析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其生存本能与欲望的天然联系。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到更高级的精神满足,欲望是生命力的体现,也是进步的动力。但当这团火被不当引导,便可能成为吞噬一切的贪婪之火。 社会塑造的“理想自我”: 这一部分将着重探讨社会文化、媒体广告、家庭教育、同辈压力等外部因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对“成功”、“幸福”、“有价值”的定义。我们会学习辨识那些并非源自我们真实需求,而是被强加的“应该拥有”和“应该成为”的观念。例如,对特定品牌、消费模式、职业阶层、生活方式的盲目追求,往往是这种社会塑造的产物。 心理的“放大镜”与“滤镜”: 作者将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比如“禀赋效应”——我们对已拥有的东西看得比实际更重要,以及“损失厌恶”——我们对损失的恐惧远大于对收益的渴望。这些心理机制如何在我们做出消费、投资、甚至人际关系的选择时,悄无声息地起作用,让我们陷入非理性的决策循环。同时,“参照群体”理论也将被提及,我们如何不自觉地与他人比较,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攀比和焦虑。 “心瘾”的形成: 本书将探讨成瘾性消费,不仅仅是指毒品或酒精,更包括对某些商品、体验、甚至是信息、社交媒体的依赖。作者会分析这些“心瘾”是如何通过多巴胺的释放,形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依赖,并提供识别和警惕的信号。 第二部分:打破欲望的枷锁——重拾选择的自由与内心的掌控 认识到欲望的来源和运作机制后,我们便有了改变的可能。本书的第二部分,将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帮助读者挣脱欲望的束缚,将生活的方向盘重新握在自己手中。 “止损”与“断舍离”的智慧: 这里的“止损”不仅仅指财务上的,更包括时间、精力、情感上的“止损”。作者会鼓励读者勇敢地放弃那些不再带来价值,反而消耗我们能量的事物,无论是过度的物品、无效的社交、还是消耗心力的项目。学习“断舍离”,不仅仅是清理物理空间,更是清理心灵空间,为真正重要的事情腾出位置。 价值体系的重塑: 当外部的价值标准失效时,我们需要回归内心,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稳固的价值体系。作者将引导读者思考:什么对我而言才是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是与亲人的连接?是创造的乐趣?是学习的成长?还是对世界的一点点积极贡献?清晰的价值排序,将成为指引我们做出明智选择的“北极星”。 “延迟满足”的力量: 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延迟满足”这一关键能力。在诱惑无处不在的今天,学会为了更长远的、更重要的目标而暂时放弃眼前的即时快感,是实现真正自由的基石。作者将通过案例和练习,帮助读者培养这种能力,从而更好地管理冲动消费、惰性思维和短期诱惑。 “少即是多”的实践: 本书推崇的是一种“审慎生活”的理念。不是鼓励极端禁欲,而是倡导一种有意识的选择。选择高品质而非数量,选择有意义的体验而非短暂的娱乐,选择深度而非广度。我们会学习如何评估一件物品或一项活动对我们整体生活质量的真实贡献,从而做出更精明的取舍。 情绪的“教练”而非“奴隶”: 欲望常常与情绪紧密相连。我们会焦虑、会恐惧、会嫉妒,这些情绪驱使我们去填补内心的空虚。本书将提供关于情绪管理的实用技巧,帮助读者成为自己情绪的“教练”,而非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理解情绪的信号,学会与其和平共处,甚至从中汲取力量,而不是被其淹没。 第三部分:构建你的“内在银行”——实现持久的富足与心灵的安宁 真正的自由,不仅仅是摆脱物质的束缚,更是建立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富足感。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如何构建一个坚实的“内在银行”,让我们在任何境遇下都能保持内心的丰盈。 感恩的力量: 作者将强调感恩是一种强大的“内在财富”。学会感恩我们所拥有的,无论是微小的日常,还是来之不易的成就,都能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并减少对“更多”的无止境渴求。感恩训练将是本书的重要实践内容。 心智的“弹性”与“韧性”: 生活总有起伏,挑战难以避免。本书将探讨如何培养心智的“弹性”与“韧性”,让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迅速恢复,甚至从中学习成长。这涉及到积极的思维模式、乐观的预期、以及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 意义感的追寻: 现代人常常感到空虚和迷失,根源往往在于缺乏生活的意义感。作者将引导读者探索如何在工作、人际关系、志愿服务,甚至日常的点滴小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当生活拥有了意义,物质的得失便不再那么重要。 “慢生活”的艺术: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慢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智慧。本书将鼓励读者拥抱“慢生活”的理念,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过程的乐趣,去与自己、与他人建立更深的连接。这包括有意识地安排独处的时间,培养专注的爱好,以及享受当下。 “够了”的勇气: 最终,这本书将引导读者找到“够了”的勇气。学会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已经足够美好,足够支撑自己的幸福。这种“够了”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感恩,是从被欲望驱赶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动创造和享受自己生活的主人。 《内心的罗盘:驾驭欲望,重塑生活》是一本能够改变你生活视角的书。它不是告诉你如何赚取更多的金钱,而是如何理解金钱在我们生活中的真正位置;它不是告诉你如何消费更多,而是如何更有智慧地选择;它不是告诉你如何变得更“成功”,而是如何更深刻地认识“成功”的真谛。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绘制属于自己的“欲望版图”,如何拆解那些缠绕你的枷锁,并最终,找到那座指引你穿越迷雾,抵达内心平静与真正富足的“内在罗盘”。这是一场关于重拾生命主权,活出真实自我的精彩冒险。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标题的书是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又是空泛的说教或者不切实际的理论。然而,这本书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接地气的方式展开了讨论。它没有使用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金融术语,而是用非常日常的例子,比如周末的购物欲望、换新手机的冲动,来剖析我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不是一味地批判物质追求,而是探讨如何将物质需求合理化,使其服务于我们更高层次的追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慢生活”与“财务弹性”的结合点。它告诉你,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多少固定资产,而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你的心理和财务缓冲垫有多厚。这让我意识到,我过去对“安全感”的追求,其实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虚浮的物质之上。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更坚固的内在安全感来源。它让我开始真正享受“不那么努力工作”的权利,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我重新计算了我的价值体系。

评分

我通常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想化,要么就是老生常谈。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取了一种“反向工程”的思路来构建自由的概念。它不是先告诉你目标是什么,而是先帮你拆解掉那些阻碍你获得自由的心理枷锁。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巧的类比和自我反思的提问,迫使读者直面自己对“更多”的渴望是否真正有效。我发现自己过去总是在追求那种“拥有很多但不花钱”的矛盾状态,这本书帮我理清了这种内在的冲突。它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的哲学前言,它没有提供具体的投资建议,但它为你提供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决策框架”。有了这个框架,任何关于金钱的决定都会变得更加清晰和少有负罪感。我读到关于“消费即身份构建”的部分时,醍醐灌顶,明白了自己很多高价消费行为不过是想通过外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本书是关于如何把焦点从“拥有多少”转移到“成为了谁”的深度思考。

评分

这本关于财务自由的书,读起来简直是一剂清醒剂。我一直以为“有钱”就等于“自由”,或者至少是接近自由的通行证。但是,这本书却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剖析了我们与金钱之间的复杂关系。它没有给我任何一夜暴富的秘诀,反而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我审视自己内心深处对物质的执念。作者的叙述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描述那种“为了追逐更多而牺牲当下”的心态时,让我感同身受。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不必要的开销和焦虑,都源于一种无形的社会比较和对“足够”这个概念的模糊。整本书的基调是温和而坚定的,它不是在教你如何省钱,而是在教你如何重新定义“富有”的含义。读完后,我没有立刻去研究复杂的投资组合,而是花了一整个下午重新整理了我的消费习惯,以及更重要的是,我的时间分配。那种感觉不是因为省下了钱而轻松,而是因为摆脱了被金钱驱使的惯性而获得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它让我开始思考,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媒体或社会告诉我的应该是什么样的。

评分

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感到“痛快”的书。痛快之处在于,它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陷阱之一:用忙碌来掩盖内心的空虚。作者的文笔犀利而充满洞察力,他似乎完全理解那种被外界期望和自身欲望双重拉扯的现代人状态。书中对“时间贫困”的描述尤其精妙,指出当我们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而不断压缩个人时间时,我们实际上正在用最宝贵的资源——生命本身——去交换那些最终并不能带来幸福感的数字。我特别喜欢它提出的“最小必要生活预算”的概念,它不是让你成为苦行僧,而是帮你划定一条清晰的界限,让你清楚地知道为了维持你的“核心自由”,你到底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读完这本书,我没有觉得我要放弃什么,反而觉得自己像是从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中脱离出来,开始学习如何悠闲地散步。它为我的“人生目标”重新设置了锚点,一个不再围绕财富数字打转的锚点。

评分

我很少给一本书打出这么高的分数,尤其是这种关于“生活哲学”和“金钱观”的书。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那近乎哲学思辨的深度。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教你“如何理财”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被消费主义文化如何深度捆绑。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引用了许多跨学科的知识,从行为经济学到心理学,再到一些古典哲学思想,将“自由”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可操作化。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机会成本”的探讨,它不仅仅是计算金钱的损失,更是计算你放弃体验某种生活的机会。这种广阔的视角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存钱”的看法——存钱不是目的,它是为你争取选择权的筹码。在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脑海中构建我理想中的时间表,然后对比现实中的我,差距之大令人警醒。这是一本需要慢读、反复咀嚼的书,每一章都能挖掘出新的意义层次。

评分

买了很久,还没时间看,不过收到货品质量不错,包装完好!

评分

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n 是丰厚的家产吗?是显赫的权势吗?是优越的物质条件吗?是能上高端的精英学校吗?是如何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厚黑学经验吗?不,都不是,是心灵的传承——n 在叩问终极中启示的信仰n 在生活实践中操练的品格n 在敬畏上苍中领悟的智慧n·终身学习、敬业自律、奉献社会的工作观n·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恩的金钱观n·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中成长的友谊观、婚恋观、家庭观n·寻找使命、承担责任、喜乐健康的人生观、自我观、价值观n 父母对子女的爱都寄托于文字之上,只有翻开才能体会。n

评分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评分

书很好,一直相信京东,购买了很多,价格实惠,值得信赖。购买很多,没有错漏。

评分

当大家看到我的这一篇评价时,表示我对产品是认可的,这一方面是为了肯定商家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物质改变了大多数人,我害怕自己坚持不了多久,就当它是维系生命的点滴,让我的日子依然从容。

评分

别跟日子较劲:如何在金钱世界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评分

可以不错哈可以不错哈可以不错哈

评分

包装精美,京东的书买的太多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