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新的内容。与第8版相比,增加了2000多处全新的研究资料,新增和更新内容达50%以上。社会心理学近十年发展迅猛,成果累累,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都反映在《社会心理学》11版之中,资料更新到2011年。
2.影响力广泛。已被翻译成12种语言,再版10余次,累计销量达300万册。
3.学界评价好。津巴多曾说,“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当今整个心理学界无人能出其右。”彭凯平曾说,“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典范,是评价其他教科书的一把标尺。”
4.严谨而鲜活。每项研究、每个观点都言而有据,指明作者和年代,都反映在4000多篇参考文献之中。《社会心理学》还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名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读来赏心悦目,不忍释卷。
5.读者评价高。《社会心理学》在豆瓣被近万名读者评为9分,有着近千条书评和书摘,深受读者喜爱。在三家网店中有着一万多条的评论。
6. 兼具感性与理性。《社会心理学》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宽泛性密切结合,既有名人名言、社会生活的生动案例,又有实证研究、理论剖析。
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是美国700 多所大专院校社会心理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心理学爱好者的喜爱,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书是英文第11版。
全书共分四编: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第1 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着重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观点、价值观对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为读者系统完成后面四编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编(2~4 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第二编(5~8 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彼此影响和联系,深刻剖析社会影响的威力。涉及态度与行为的文化根源、社会服从的力量、说服的原理和群体影响等内容。第三编(9~13 章)着重探讨我们彼此如何发生联系,分析了人与人之间感受和行为的正负极性:偏见、攻击、吸引与亲密、利他、冲突与和解。第四编(14~16 章)着重将前面章节中的理论原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其实贯穿全书,但这编系统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在临床、司法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还展望了社会心理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关系,尤其探讨了在面临人口增长、过度消费、全球变暖等生态危机时,社会心理学应该发挥的作用。
戴维·迈尔斯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写作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将科学的严谨性和人文的宽泛性巧妙地结合,兼具感性和理性,能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可以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甫一问世即成为同类图书的翘楚,即使是抽象严谨的科学知识,都能通过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引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愉快的旅程。每次再版迈尔斯都会向全球心理学的师生们征求意见,以保证本书学术的前沿性、定义的精确性、研究的严谨性、理论的全面性。此外还通过一些专栏启发读者思考,如“聚焦”关注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一些经典研究;“研究特写”介绍当前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大发现;“研究背后的故事”则能让读者了解这些社会心理学大师们的研究之路。本书适合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广大师生,同时也适合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戴维·迈尔斯,自从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就在密歇根的霍普学院工作,成为心理学教授,并且开设了多门社会心理学的课程。霍普学院的学生邀请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并评选他为“杰出的教授”。
在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迈尔斯曾在30 多种科学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
迈尔斯同时还致力于把心理科学介绍给普通大众。他在40 多种杂志上发表过科普类文章,如《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等。他的17 本著作中包括《幸福与直觉的追寻:权力与危害》。
他撰写的《心理学》(由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组织翻译并审校,新版第9 版已于2013 年12 月出版)是当今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全球有数百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同样,这本《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10 多年中占了将近40% 的市场份额(社会心理学类书籍)。正如他在《心理学》第9 版前言中所写的,“我希望以一种充满热情的、富有个性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而不仅仅用一种严谨的科学方式”。这应该就是他的教材如此受欢迎的秘诀吧。
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2011 年美国科学院总统奖”,等等。
戴维·迈尔斯还是城市人际关系委员会的主席,帮助创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协助中心,以扶助贫困家庭,同时他还去过数以百计的大学和社区做演讲。他还写了一些听力丧失的文章,倡导在美国进行一场助听技术革命(hearingloop.org)。
他常年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中午都会去打篮球,他还是希望学院校篮球队的粉丝。迈尔斯夫妇共同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还有一个孙女。
10 年前,我向国内的同仁推荐了一本我从1994 年开始就一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时所使用的教材。她就是这本由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撰写的 《社会心理学》。在美国,如果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能够再版3 次以上,这本书就堪称经典教材了。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30 年中连续再版了10 余次,大家公认版版优秀,越出越精。在美国心理学教材市场上,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典范,是评价其他同类教科书的一把标尺。我相信读者拿到这本书后,也会和我一样捧读再三,不忍释卷。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整个心理学界无人可比。他撰写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都无一例外地极为畅销。
——菲利普·津巴多 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
《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
最初受邀写这本书时,我就想全书既要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又要具备人文的宽泛性,言而有据,启发思考。《社会心理学》在人文艺术的大背景下写就,其写作风格能让每名学生都从
这门方兴未艾的学科中获取丰富的知识。
——戴维·迈尔斯 美国密歇根希望学院心理学教授
Preface xvi
chapter1 Introducing Social Psychology 2
Part One Social Thinking
chapter 2 The Self in a Social World 32
chapter 3 Social Beliefs and Judgments 76
chapter 4 Behavior and Attitudes 118
Part Two Social Influence
chapter 5 Genes, Culture, and Gender 150
chapter 6 Conformity and Obedience 186
chapter 7 Persuasion 224
chapter 8 Group Influence 264
Part Three Social Relations
chapter 9 Prejudice: Disliking Others 306
chapter 10 Aggression: Hurting others 352
chapter 11 Attraction and Intimacy: Liking and
Loving Others 392
chapter 12 Helping 438
chapter 13 Conflict and Peacemaking 480
Part Four Applying Social Psychology
chapter 14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Clinic 520
chapter 15 Social Psychology in Court 554
chapter 16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Sustainable Future 586
Epilogue 611
References 612
Name Index 715
Subject Index/Glossary 730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带来的改变是微妙但深刻的。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像是在重塑我观察世界的方式。以前,我可能会对一些社会现象感到困惑或不解,现在,我能更冷静地运用习得的框架去解构背后的心理驱动力。例如,在目睹公共讨论中的激烈争执时,我不再只关注表面言辞的对错,而是会思考双方的信息处理过程、潜在的群体认同需求是如何影响他们观点的。这种“去情境化”的分析能力,让我看待人际关系、新闻报道乃至商业决策时,都多了一层理性的滤镜。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教科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把开启深度社会理解的万能钥匙。
评分我通常在睡前会阅读一些比较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书籍,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它采用了偏暖色调的纸张,减少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它在关键术语和定义上使用了非常一致的格式,比如粗体或者斜体,这使得在回顾重点时能够迅速定位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复习效率。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在不同的章节间跳转查找关联,因为作者巧妙地利用了脚注和交叉引用系统,构建了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对于准备考试或者需要撰写相关报告的人来说,这种清晰、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是节省时间的“神器”,它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种高效的“信息检索”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有意思了,那种略带复古的字体配上大胆的撞色,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是在书店里偶然翻到的,当时正想找本能让我静下心来阅读的学术著作,没想到它居然能带来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出乎意料的好,油墨印刷得非常清晰,即使是那些复杂的图表和引文,看起来也毫不费力。而且,我特别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精心布局,大段文字中间穿插着一些留白和彩色的插图,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视觉之旅。这本书的装帧也相当结实,感觉即使用上很多年也不会轻易散架,这对于一个经常带着书到处跑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那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也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经过时间沉淀的知识宝库,等待着我去发掘。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让我惊艳的是它对前沿研究的包容和更新速度。我记得翻到某一部分时,里面详细讨论了近几年社交媒体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写得特别敏锐和深刻。它并没有停留在陈旧的实验数据上沾沾自喜,而是积极地将经典理论应用到当代的数字社会场景中去分析,这体现了作者团队持续跟踪学术进展的专业态度。对于希望了解“当下”人类社会行为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每一次阅读,都感觉像是与领域内最顶尖的学者进行了一次高质量的深度对话,充满了知识的碰撞和思想的火花,这远非泛泛而谈的二手资料所能比拟。
评分我过去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一直停留在非常表层的阶段,多是碎片化的网络文章或者一些科普读物。然而,当我真正开始沉浸在这本书里时,我才意识到之前接触到的知识是多么的零散和肤浅。这本书的逻辑构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急于抛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模型,而是循序渐进地从最基础的个体认知和社会互动开始搭建框架。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耐心,他总能用非常生活化、贴近现实的例子来解释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归因偏差”或者“从众效应”,读完后你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现象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是从未被如此系统地解析过。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人也能轻松跟上节奏,并且从中获得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非常棒的一本书,内容丰富,准备系统性学习社会心理学。
评分只见顶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于天地间,花见花开,人见人爱,这位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
评分现在在开始看了,书的内容很容易入眼,大小只比A4的小一点点,605页
评分昨晚在京东订了几本书,为的是今天能收到。刚9点忽然想到要看的书还没到,查看物流,发现下午就到配送站并且已经分配给配送员了,现在还没送,估计是明天送了。第一次为京东没在当天送到书还有些小小的遗憾。20分钟后正准备休息,快递小哥送货上门了,既惊诧又高兴,问他们这么晚还在送货,小伙子很愉快地答是的,没有沮丧,也没有不耐,有的只是忙碌的一些风尘仆仆。很真诚地向他道谢!
评分豆瓣评分很高,值得一看
评分这个应该也是专业书吧,希望能看懂,看在我这么喜欢它的封皮的面子上让我看懂吧
评分西班牙语:relacionados con lo que yo, me vino a un salsa de soja.
评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这么厚,不过也值了~
评分法 语:je lis ce qui, j'en suis arriv une sauce de soj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