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今注今译

尚书今注今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屈万里 著
图书标签:
  • 尚书
  • 经典
  • 古籍
  • 历史
  • 文化
  • 注译
  • 先秦
  • 文献
  • 中国传统文化
  • 儒家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4484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3852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1
字数:19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屈万里先生的“尚书学”著作有三种:《尚书集释》《尚书异文汇录》《尚书今注今译》。《尚书今注今译》是其中较浅显的一种,是作者为“仅欲于此书略知大意之青年”而作,著译伏生所传之二十九篇,仿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注文力求精当,释文力求简明,初学者读了此书可略窥《尚书》之门径。

作者简介

屈万里(1907~1979年) 字翼鹏。山东省鱼台县王鲁乡东华村人。一生致力于教学及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和甲骨文研究工作,成绩卓著,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汉魏石经残字校录》、《诗经释义》、《古籍导读》、《书佣论学集》、《尚书释义》、《图书版本学要略》、《〈殷墟文字甲编〉考释》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叙言
虞夏書
堯典
皋陶謨
禹貢
甘誓
商書
湯誓
盤庚
高宗彤曰
西伯戡黎
微子
周書
牧誓
洪範
金滕
大誥
康誥
酒誥
梓材
召誥
洛誥
多士
無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顱命
費誓
吕刑
文侯之命
秦誓
附錄
書序

前言/序言

一、鄙人舊撰《尚書釋義》一書,由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該書注文
雖簡,然引用他家之說,悉予著明;並略涉引證。因其書意在為大學中文系學生習
讀之用,俾既可因注語以瞭解經文;亦可因引證之文,而鼓起從事研究工作之興趣。
然於無意專習《尚書》,而僅欲於此書略知大意之青年(尤其外國人士),往往不克
但憑注語即能詳悉經文之意義;故複有本書之作。
二、本書注語,大都依據拙著《尚書釋義》;而屬辭更求簡明,並儘量避免引
證。惟十餘年來(前書初版於1956年),因讀書稍多,識解亦微有寸進,故頗有修
訂舊說處。
三、以白話文譯先秦文辭,有如以本國文譯外國文。蓋古語表達之管道,與今
語不同處既多;而周代慣用之語氣詞,今語中無適當之字可譯者尤夥。故欲求其信
達雅,鄙人力有未逮。無已,謹致力於“信”之一途,冀不失經文之原意。
四、本書既為一般青年略知其大意而作,故涉及專門性之問題,本書多略而不
言。亦囙此故,於《尚書》逸文及偽古文《尚書》原文,皆略而未著。讀者欲知其
詳,則有《尚書釋義》在。
五、百篇書序,出於先秦,可藉以知百篇《尚書》之篇目,及其存佚情形;故
附錄於正文之末,並加簡注。
六、本書之成,多得力於吳蓮佩講師之助,謹志謝忱。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相传由孔子修订,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代君臣的训诰、誓命、占问、征伐、封赏等官方文告和言论。这部典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早期政治制度、社会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治国理政的智慧,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文化、语言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 《尚书》内容博大精深,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的脉络,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古代先贤们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安抚民心、处理邦交、确立伦理的深刻思考。书中所载的“政事”、“教化”、“法度”、“礼仪”,以及君臣之间的对话、劝诫,都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和人文精神。例如,《尧典》中描绘了帝尧禅让于舜的仁德,展现了古代理想政治的美好蓝图;《皋陶谟》则探讨了“五事”、“五听”,提出了“任人唯贤”和“明听狱讼”的原则,为后世的治国之道奠定了基础;《盘庚》一篇,记录了商王盘庚三次迁都的决心和理由,体现了领导者果断的决策和对民生的关怀;《牧誓》则记录了周武王伐纣前对士兵的誓言,充满了军事动员的号召力和对正义的宣扬。 《尚书》的语言古朴典雅,是中国早期书面语的典范。其词汇、句式、语法,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汉语演变的重要依据。阅读《尚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一种对汉语精髓的体悟。书中的许多词语和表达方式,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和解读,逐渐成为汉语中约定俗成的表达,流传至今。例如,“天命”、“德政”、“民心向背”、“克明俊德”等,都是源自《尚书》的经典表述,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千百年来,《尚书》作为儒家“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历代王朝的政治决策、士人的思想观念、乃至普通百姓的道德认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以来,无数的学者对其进行注释、疏解、考订,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尚书》学。这些研究不仅是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更是对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哲学思想、历史经验的传承和发扬。 《尚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历史文献的价值,更在于其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塑造。书中描绘的君主勤政爱民、大臣忠诚辅佐、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景象,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精神内核。无论是“民惟命是听”的民本思想,还是“敬天保民”的忧患意识,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然而,《尚书》的古奥语言和深邃思想,对于当代读者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阅读门槛。传统的注释和解读,虽然在学术上贡献卓著,但有时也显得过于艰涩,难以让普通读者直接领会其精髓。因此,如何让这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经典,以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当代读者面前,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这部《尚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智慧的启迪。它如同一个浩瀚的宝库,里面珍藏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通过对《尚书》的深入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古代的圣贤进行心灵的对话,体悟他们关于人生、社会、政治的独特见解。 《尚书》所记载的君臣关系,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命令,而是一种基于道义和责任的合作。君主以德服人,臣子以忠辅政,这种理想化的互动模式,为我们理解古代的政治伦理提供了重要的范本。书中所述的“纳谏”、“从善如流”,更是体现了领导者虚怀若谷、重视意见的品质,这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借鉴意义。 此外,《尚书》中涉及的许多典章制度,如封建制、官僚制、礼乐制度等,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运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从早期走向成熟的过程,其间的得失利弊,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尚书》的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念的构建。书中反复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范畴,构成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这些道德准则,不仅规范了个人的行为,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 总而言之,《尚书》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基石,一部古代政治的教科书,一部思想的源泉。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古朴典雅的语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对《尚书》的研究和学习,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智慧的传承,对文化的弘扬。理解《尚书》,就是在理解我们从何而来,理解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下,开创未来。这部经典,值得每一位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人去细细品读,去深入体悟。它所蕴含的智慧,历久弥新,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指引着我们探索人生的意义,思考社会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古代的某些治理理念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有些观点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了。然而,作者在解读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开放和批判性的视角,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书中对一些看似陈旧的观念,不仅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呈现,还加入了大量现代视角的审视和探讨。这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翻译和诠释方式,让原本僵化的文本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它并没有回避历史的局限性,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思想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何在。这种深层次的对话,使得阅读不再是单向的接收知识,而是一种与古人、与作者进行的多维度思想碰撞。它教会了我如何用一种更具历史纵深感和辩证性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智慧,这对于提升个人的思维深度非常有益。

评分

这部作品的装帧设计和排版简直是艺术品,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纸张的质感非常高级,印刷清晰,字体大小和行距都经过精心考量,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结构安排极其合理。译文和原文的对照布局清晰明了,注释部分的处理也十分考究,既没有喧宾夺主地占据版面,又能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补充信息。这种体贴入微的设计,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流畅和愉悦。我尤其欣赏它在注释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段落解读差异的梳理,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书籍艺术品。对于我这样注重阅读体验的人来说,一本好的书籍,其外在的美感和内在的学识同等重要,而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评分

坦率地说,我购买过不少号称“经典解读”的书籍,但大多读起来都像是简单的辞海解释或者零散的摘录,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这本译注本,最让我惊喜的是其构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作者显然下了大功夫,不仅对文本本身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还构建了一套清晰的知识脉络图,帮助读者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它不是孤立地解释每一个词语或句子,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历史语境和思想流变中进行考察。这种系统性的梳理,使得我对所阅读内容不再是碎片化的认知,而是形成了一个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是了解了书中的内容,更是掌握了一套分析古代政治思想的有效工具。对于想要进行深入研究或系统学习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框架和深度是无可替代的基石。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它有一种魔力,能将读者瞬间拉回到那个充满智慧与权谋的时代。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叙事流畅自然,即便是描述那些复杂的政治伦理问题,也能写得像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完全没有传统学术著作那种枯燥乏味的感觉。我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读到深夜,因为它总能在我快要理解某个关键点时,提供一个豁然开朗的解释,让人忍不住想接着往下看。特别是对于那些体现君臣之道、治国方略的篇章,作者的翻译既精准又富有文采,将古人的雄心壮志和深思熟虑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兼具学术严谨性与文学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是很多专业书籍难以企及的。读起来酣畅淋漓,每一章都有新的收获,让人对中华文明的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典籍晦涩难懂,很多意思光靠自己去揣摩总觉得不得要领,但这本书的译文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典范。它不仅仅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更深入地挖掘了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时代背景。比如,书中对某些关键概念的阐释,既保留了原文的庄重感,又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了梳理,让人在阅读时能够迅速抓住重点。作者在注释中引用的史料和相关文献也非常丰富,这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探索之旅,每翻过一页,都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魅力。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的哲学思想,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既不失其原有的思辨性,又使之变得触手可及。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古代治理思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本书无疑是为现代读者量身打造的经典入门读物,极大地降低了我们接触和理解古代智慧的门槛。

评分

值得购买的一本书,内容经典。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内容不错,深入浅出!关键是正体字印刷,这非常重要——为出版社赞一个!

评分

大家作品,国学经典,买来拜读

评分

尚书不必多说。此版本还尚可

评分

好,准备慢慢看。

评分

經典的學術著作,買來要好好學習啦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纸张不错,页面清晰,字体大小适中,值得收藏和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