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易学大师邵康节留下一首《梅花诗》,共二百八十字,内藏千古预言,后世多有应验。清朝道光年间,邵康节后人邵天门出,是继邵康节之后的易学大师,通灵奇人。邵天门寿长一百八十岁,历经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洋乱世,民国风云,抗战烽火,内战时期……邵天门得邵氏易学真经,又得道家秘宗,独创长生秘术。他生性放荡不羁,游走在市井与官场之间,虽能洞察天地神机,却一生颠簸流离。历经几朝几代,几生几死,总能逢凶化吉,劫后余生。他用传奇、神秘、荒诞的一生,揭示了《梅花诗》的预言。
程小程
原名程咏泉,生于1972年。自幼喜欢研习《周易》,遍读古今易学著作,立志弘扬易学文化。2009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周易大师》,在网络获得超高人气。另著有官场小说《做局》等。
目录:
第01章 童言有忌
第02章 神秘二老
第03章 瞒天过海
第04章天门响地
第05章 鬼迷心窍
第06章 天门辨玉
第07章 一物降一物
第08章 白玉顶戴
第09章 风云诡谲
第10章 小人难成大事
第11章 丢卒保车
第12章 权臣受挫
第13章 天门拜师
第14章 战争如戏
第15章 反戈一击
第16章 痛失虎门
第17章 天门别京
第18章 镜花也是花
第19章 江晨求欢
第20章 惊天大案
第21章 再落虎口
第22章 天门说三国
第23章 人情难送
第24章 八面玲珑
第25章 养匪自重
第26章 遁入空门
第01章 童言有忌
邵如林回到家,换下官服,满面春风踱步到饭厅,夫人梁氏早已迎在门口,笑吟吟地问:“雨山,看你这般神情,可是要升官了吗?”
邵如林字雨山,鸿胪寺少卿,曾在钦天监任职。
“林大人一把火烧了蛮夷两百万斤鸦片,大长国人志气,万岁爷连呼‘大快人心’,我焉能不喜。快拿酒来,我要浮一大白。”
邵如林在饭桌前坐下,正要对等候已久的家人开口说,“吃吧。”
邵天门脚踩着矮凳,趴在桌沿上,望着他突然说:“爷爷,你快要死了吗?”
满桌老小,顿时吓瘫。
邵知理一巴掌掴在天门的脸上,狠狠地望着自己的夫人严氏说:“抱出去。”
邵如林脸色铁青,但仍用和缓的语气说:“童言无忌,不要和小孩子一般见识。”
邵知理对着父亲赔笑:“父亲,都是不肖子管教无方。”
严氏抱起天门,羞愧地逃出饭厅。
好好一顿饭,让五岁的邵天门一句话搅得索然无味。
这句话,邵如林不是第一次听天门说了。去年冬天,天门曾对他的乳娘陈氏说过。那次天门在邵如林的书房玩耍,陈氏进来给天门添衣裳。天门一抬头,对着陈氏说得就是这句话。三个月后,陈氏得急病死了。
当时邵如林只当小孩子的一句无心之语。陈氏死后,他回想起天门的话,曾疑惑了一阵子。
家里人一向从无人提及“死”字,即使偶有亲友过世,也多代以“故去”、“仙逝”等敬辞,一个五岁的孩子,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呢?
邵如林是易学家,从常人常语里都可以捕捉到不平常的讯息,对异常的征兆不可能无动于衷。
半年过去,天门再无异常举动,他还道是自己多心了。
不料,今天这孩子竟说出半年前同样的一句话。邵如林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难道天门这孩子开了天门,可以预见他人的生死?
邵如林有些后悔给孙子取名“天门”了。
邵家自先祖邵康节先生始,虽世代精研易学,博得理学世家的美名,可是全凭祖传一本秘宗外加个人的努力修习,此外并没出过奇异之人。
天门乃懵懂小儿,仅仅背过几首简单的唐诗,尚未开始识字,阴阳五行知识一无所知,不可能懂预测之术。
莫非这孩子真的是天赋异禀。
这倒并非绝无仅有,西域喇嘛不是有灵童转世嘛,或许邵家先辈经天纬地之精华,经千年轮回,全都赋予天门身上也未可知。
邵如林闷闷不乐地回到书房,孙儿天门那句咒语般的话不断在耳边回响。
那么如果天门的话是一种预言,自己会因何而死呢?
邵如林五十有四,身体尚可,无病无灾,不会死在疾病上。他在钦天监当职二十年,主司天象卜噬,在鸿胪寺少卿任上五年,从未出过半点差错,即使偶有差池,圣上也绝不会治他以死罪。
邵如林思来想去,只有一件事是他的心病。
那是六个月前,他和林则徐的一次夜谈。
那时林则徐刚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将要前往广州禁烟。
林则徐比邵如林长一岁,林大人官至从一品,邵如林只是从五品的少卿。两个人地位悬殊,却是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
邵如林获知林大人受命赴广州禁烟,连夜前往林府话别。
林则徐挽着邵如林的手,在书房坐定。邵如林起身一揖到地说:“林大人,如林不如林啊。大人忧国忧民,胆识过人,在下五体投地。”
“雨山兄,言重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拼上我这把老骨头,能为孙子后代谋一个干净世界,总是值得的。”
“少穆兄说的好,”邵如林略一沉吟道:“想必少穆兄已胸有成竹?”
林则徐摇了摇头:“引狼入室容易,虎口夺食难啊。雨山兄可有良策?”
邵如林苦笑:“不才只通阴阳之术,哪里懂治国方略。”
“那就请雨山兄为我占一卦,看看此去吉凶如何。”
“敢不从命,我为少穆兄测个字吧,请兄长写一个字。”
林则徐并不拿笔,而是望着墙上挂的书法条幅,那是自己手书陆游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林则徐指了指“忘”字道:“就这个字吧。”
说完似乎觉得不妥,忙改口道:“还是那个‘家’吧……嗯,就是‘家’字”
邵如林见林则徐如此举棋不定,心里一凛,不由暗自神伤,看来林大人此番南下,一场腥风血雨是免不了啊。
邵如林闭目思索一会儿,睁开眼道:“少穆兄,你先选‘忘’字,但是忘含亡,觉得不吉利,转而指‘家’字,你的犹豫在于,虽有生死置之度外的打算,但怕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于家国无功。”
林则徐点下头。
“‘忘’是因,‘家’是果。只有先让敌方心死,才可保自身不亡,然后家国安宁。”
林则徐眼前一亮。
“但是少穆兄求的这个卦,归根结底要回到‘家’字,家是一个宝字头,下面是一群猪。”
邵如林指指头顶,悄声道:“今上英明,无奈殿堂之上蠢货太多,你真正的对手不是外敌,而是朝中。”
林则徐点点头,又摇摇头。
邵如林迟疑片刻,接着说:“‘家’字有两解,一吉一凶。吉在于,兄若禁烟成功,便成为国之重器,歌舞升平,会被供在殿堂之上。凶在于,兄若不能快刀斩乱麻,成功禁烟,定会跳出一帮蠢货坏事。一旦坏事,会回到……”
林则徐抢道:“会回到‘忘’字上,我只有以死谢罪是吗?”
邵如林心道,哪有以死谢罪那样简单,怕是要有亡国之忧。可是他知道林则徐饱读诗书,聪明绝顶,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明白。况且他即将赴任,怎么能以不祥之语送行?
想到这里,含笑道:“少穆兄不用如此悲观,猪是用来祭祀的,再怎么凶猛也伤不到人。”
他说的是一头猪,如果是一群猪呢?邵如林不知道林则徐能否懂得他的言外之意。
林则徐哈哈大笑道:“雨山兄,说的好,就请静候佳音,等我回来吃肉喝酒。”
邵如林不便多言,与林大人聊了些朝堂趣闻,起身告辞。
林则徐到广州后,雷厉风行,手段强硬,不仅强行收缴英国商人的鸦片,还一把火全给烧了。
这事做得过于决绝,朝堂上多有担忧,保守派认为,林则徐虽说做得是国人畅快事,可是毕竟有通商条例在,人家的货物堆在仓库里,那是人家的财产,可以令其运走,再退一步可以下不为例。无条件收缴并销毁,总是过于激进了些。
保守派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顽疾需下猛药,和蛮夷讲道理怕是太费周折,时间拖得久了,于禁烟大计不利。
邵如林想到为林大人解的那一卦,有“只有先让敌方心死,才可保自身不亡,然后家国安宁。”之语,也有“快刀斩乱麻”之语。
不管林大人是否听信了自己的卦语,自己之言和林大人之行是相合的,也就是说,从此自己和林大人成了一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邵如林不担心自己的荣辱,他担忧的是林大人的荣辱成败。
设若因为他的卦语,陷林大人于水火,他岂能心安。
不过他转念一想,林大人乃湖广总督,谋略过人,做事自有主见,岂能被几句文字游戏左右决断呢。
自从林则徐入广着手禁烟开始,邵如林就这样日日煎熬着,生怕有坏消息传来。
如今,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势如破竹,灭了洋人的威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道光皇帝还亲题“福寿”匾为林则徐祝寿,朝堂上的质疑也渐渐平息,他自然喜不自胜。
他希望英人因忌惮林大人的威仪而遵从禁烟令,从此相安无事。
此时,因为孙儿天门的一句话,邵如林又忧虑起来。禁烟的事不会再发生变故吧?
邵如林想为后面的局势卜上一卦,无奈心不静,无法起卦。
邵如林让把天门带过来,他要试试孙儿是否真有出奇之处。
邵知理领着天门去见父亲,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要儿子不可胡说八道。
他不明白,五岁的孩子,嘴不走心,哪管大人那些七规八矩。
邵家谨遵祖规,家风端正,家规颇严,邵府上下长幼有序,在邵如林面前无不谨慎小心。只有天门,是邵如林唯一的孙子,从小极尽宠爱,另外他尚是孩童,所以向来肆意顽劣,无拘无束。
天门进了爷爷的书房,不由分说直接踩着凳子爬到了书桌上,摸起笔在纸上一通乱画。
邵知理向父亲请过安,忙要去抱天门下来。
邵如林一摆手说:“不要动他,让他随便画。”
少顷,天门已经画完,丢下笔,自己爬下来,跑到一旁的卧榻上玩去了。
邵如林拿过天门画过的纸,一看之下,大吃一惊。
你道那纸上画的什么?竟是周易六十四卦里其中的“遁”卦。
邵如林飞快地在心里解了卦意,解完朝椅背上一仰,脸上阴云密布。
邵知理偷眼瞄了下纸上那些清晰的线条,也看出那是遁卦,再合一下当天的天干地支,天门画的竟然是一个极凶的卦。
邵知理不知如何是好,无力地解释道:“小孩子乱画的,父亲不必在意。”
邵如林叫过天门,抚着他的头问道:“你知道什么是八卦吗?”
天门说:“不知道。”
“告诉爷爷,你画的是什么?”
“不知道。”
“你为什么要画这个东西?”
天门想了想,摇头说:“没有为什么呀!”
“你心里在想什么?”
“一条河,一只大乌龟在里面游。”
一条河,一只大乌龟?难道天门心里映照的是“河图洛书”?难道天门真有与生俱来的不测而预的天赋?
邵如林感觉和自己对话的,不是一个五岁的幼童,而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同龄人。
邵如林问天门:“这个卦是为谁画的呢?”
天门不假思索:“你呀!”
对照饭桌上天门说过的那句话,邵如林沉默了。
邵如林从来没有如此挫败过,也从来没有如此颓废过。
他几乎不敢相信面前是自己年仅五岁的孙儿。
他几乎不敢直视天门天真无邪的眼睛。
邵如林示意邵知理把天门送走。
看着天门蹦蹦跳跳出了书房的门,邵如林且悲且喜,自语道:“我命不久矣。千古一人也!”
凭他的悟性,凭他的见识,他可以认定,天门一定是通灵神童,天门不仅有着无师自通的灵性,而且有着神奇的能量。如此奇异之人,只在民间偶有传说,从来无缘得见,由他往上祖祖辈辈都没遇过。
没想到这样的人竟然是他孙子。如同一个平凡百姓家,突然出了位帝王一样。不可思议,无法相信,又受宠若惊。
他不希望这是真的。不是因为天门预言了他的生死,而是担忧为他的家族带来灾难。
一将功成万骨枯。万骨里也会有自己的亲骨肉。
如来或观音现世,对世人众生是福音,对他的家族家人呢?那是无法享受平常百姓快乐的悲情。
他的担忧还在于,这种异人,一般有两种结局,要么成神,要么成鬼。要么天堂,要么地狱。
精通周易的人,一般都看破红尘,不膜拜神,也不惧怕鬼。他只希望子孙后代衣食无忧,平和一生。
邵如林研墨提笔,写了一纸遗书,看了又看,不禁泪下。
这时邵知理送走天门,转身回来。看到父亲落泪,“扑通”跪倒在地说:“父亲,子孙不孝,惹您老人家生气了。”
邵如林把遗书收进抽屉里,说:“起来吧,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我为什么要生气?”
知理道:“父亲,您看天门这孩子是怎么了?”
“知理,你教过他《易经》吗?”
知理懂父亲的意思,忙道:“只让他背过几首唐诗,《三字经》也是刚开始读几句,从来没有教过他高深的学问,我占卜时也从不让他在身边。”
“天门出生后,我取先祖康节先生《梅花诗》里的‘天门’二字作他的名字,原意是要他继承邵家传统,发扬易学精神,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这个名字本是先祖预留给他的。”
知理惊讶地看着父亲。
“天门是开了天门了。这是邵门之幸,不过,也有隐忧,他还太小,怕他知世过早,强开心智则伤身体,会折福折寿啊。”
这本《深渊之瞳》读得我心惊肉跳,作者的笔力简直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故事开篇就将我拽入一个充满迷雾和阴谋的世界,主角的每一次抉择都像是行走在刀尖上,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人物心理细腻入微的刻画,那种在绝境中挣扎求生,却又不得不戴上假面与魔鬼周旋的复杂心境,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有几处情节的转折点设计得极其巧妙,让我完全猜不到下一步的走向,常常是读到凌晨三点也舍不得放下,就想知道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真凶”究竟是谁。这本书的节奏掌控得非常到位,高潮迭起,但又不会让人感到疲惫,张弛有度,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地烘托着紧张的氛围。那种被困住,却又必须冷静布局的感觉,让我的呼吸都跟着主角的节奏慢了半拍。强烈推荐给喜欢硬核悬疑和心理博弈的读者。
评分《星轨之外的低语》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场漫长而又孤独的太空漫游。它不是那种充斥着激光枪战和爆炸场面的太空歌剧,而更侧重于哲学层面的探讨和对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作者构建的那个宏大而又冰冷的宇宙背景,完美地衬托出个体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异星文明”的想象,它避开了所有俗套的设定,创造出一种近乎不可名状的、令人敬畏的“他者”。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想象如果自己是那个漂流在无尽虚空中的宇航员,面对那种绝对的寂静和未知的恐惧,究竟会做出何种选择。语言风格上,这本书带着一种疏离的美感,句子结构偏长,但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读起来需要细细咂摸,仿佛在品尝一壶陈年的老酒,回味无穷。对于那些追求深度和意境的科幻迷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天呐,谁能想到一本历史架空小说能写得如此热血沸腾?《铁血王庭》简直就是一部行走的“史诗卷轴”。它没有拘泥于史实的刻板教条,而是大胆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奇谲战术和冷酷政治斗争的中古世界。我最欣赏作者对战争场面的描绘,那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充满了细节和代入感。盔甲碰撞的声响、泥泞战场上的马蹄声、指挥官沙哑的号令,仿佛能穿透纸页直达耳膜。更难得的是,书中塑造的君王和将领形象,都不是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野心,他们的联盟与背叛,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环环相扣,让人拍案叫绝。每一次阅读,我都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坐在军师席上的旁观者,既为他们的胜利欢呼,也为他们的牺牲感到唏嘘。这本书,完美诠释了何为“乱世出英雄”。
评分《雾锁江南岸》这部作品,风格极其清雅婉约,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它聚焦于民国时期一个没落大家族内部的爱恨情仇,那种细腻到近乎脆弱的情感纠葛,让人不禁感到心头一紧。作者对旧时代生活细节的还原度令人惊叹,无论是老宅里苔藓斑驳的石板路,还是旗袍上精致的盘扣,都充满了旧时光特有的韵味。故事的情节推进并不急促,更像是一场缓慢的渗透,通过几代人的兴衰沉浮,揭示出时代变迁下人性挣扎的无奈。我特别喜欢其中几位女性角色的塑造,她们在传统礼教和新思潮的夹缝中寻求自我,她们的坚韧和哀伤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极具张力的美感。如果你厌倦了快餐式的阅读体验,渴望沉浸在一种缓慢、深沉的叙事氛围中,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对“韵味”的所有想象。
评分《算法黑匣子》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技术惊悚”的认知。它将晦涩难懂的AI伦理和前沿算法,用一种极其通俗易懂却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讲述了出来。故事围绕一个失控的超级算法展开,作者并没有陷入故作高深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当“绝对理性”开始干预人类的自由意志时,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每一次技术迭代带来的“优化”,背后都隐藏着对个体权利的蚕食,这种无声的威胁比直接的暴力更具穿透力。我读完后,看手机里的推荐信息时都会多一份警惕,它成功地在我心中植入了一种对未来科技的敬畏与不安。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得像一个精密的程序,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读起来有一种智力上的挑战感,非常适合那些喜欢在阅读中思考“我们正走向何方”的读者。
评分快递很快包装很好。
评分写的不错,看完就在等第二本,作者要写几本?能跟上趟出版吗?很着急的好吗
评分一直喜欢在京东商城购物,速度真快。。。还可以
评分物流超快,阅后追评。?
评分还没看,看评价还是不错的
评分正版
评分很好的东东,物流超快的!喜欢o
评分为什么不是完整的一本书?!?只写到幼年就不写了,只有道光几年的事情而已,为什么?
评分老公买的,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