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式设计原理

日本版式设计原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甲谷一 著,景瑞琴 译
图书标签:
  • 版式设计
  • 日本设计
  • 平面设计
  • 视觉传达
  • 书籍设计
  • 排版
  • 设计原理
  • 设计教程
  • 艺术设计
  • 文化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22972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07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甲谷一告诉你通俗易懂的版面设计新方法。
  ·50个案例点石成金,用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对比解答困惑。
  ·专业设计师经验传授,用实例教你如何做出好设计。
  ·直观、具体、实用,设计师与平面设计学生必备。

内容简介

  设计有无限种可能性。可以说艺术或私人作品,都是表现一个人的自由构思的设计。《日本版式设计原理》中所谓的“好设计”,是指在这样的功能性方面表现良好的设计。在《日本版式设计原理》中,作者甲谷一通过对50个范例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讨论,来分析“为什么不好”,然后修改成“好设计”。并且进一步对如何深入挖掘委托方的要求,创作出符合目标群体的美术表现,和对如何制作出高格调设计的要点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说明。通过运用《日本版式设计原理》内容,能够逐渐解开读者在日常设计中遇到的疑惑,并且取得巨大的进步与突破。

作者简介

  甲谷一,美术指导/平面设计。
  1973年出生于东京。
  2006年成立Happy and Happy。
  几乎涉及所有的平面设计领域,诸如书籍设计、LOGO、包装设计等,制作出了30多种字体,同时也设计出了原创性的英文字体。
  作品:
  《漂亮的英文字体和设计》(Bug News Network)
  字体作品集《Highgra Designfount Premium CD-ROM》(MdN Corporation)
  荣获纽约TDC奖项,入选东京ADC、东京TDC、JAGDA、日本印刷工艺年鉴。

目录

第一章 布局
01 如何使版面有条理
02 如何使版面充满趣味感
03 如何使版面简洁大方
04 如何整理多种素材
05 如何使插图成为主题
06 如何表现出插图的效果
07 如何使目录清晰有条理
08 如何使图表的排列通俗易懂
09 如何使流程图引起读者兴趣
10 如何表现电影的世界观
11 如何使设计给人留下印象
12 如何展现出高品质感
13 如何从视觉上表现店内的氛围
14 如何突出招揽顾客的亮点
什么是方格坐标制图
如何确定先后顺序
第二章 文字
15 如何选用与内容相符的字体
16 如何巧妙地搭配汉字字符和英文字符
17 如何使文字的排列易于阅读
18 如何使文字能够装饰情调
19 如何使文字具有高品质感
20 如何使段落排列清晰明了
21 如何制作图片解说词
22 如何使LOGO漂亮有型
23 如何使文字引人注意
24 如何使文字具有摇滚风
25 如何通篇使用文字
如何有意识地让文字发声和渲染气氛
如何尝试汉英混搭
第三章 颜色搭配
26 如何有效地使用双色印刷
27 如何使版面具有明亮亲切的感觉
28 如何给人留下高雅的印象
29 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男人味的形象
30 如何使颜色搭配更加洗练
31 如何表现出华丽感
32 如何使版面时尚愉悦
33 如何在黑色基调上渲染高品质的氛围
34 如何灵活运用白色空间
35 如何制作出给年长读者带来平稳感的版面
36 如何使颜色搭配具有写实感
37 如何通过颜色搭配传达季节感
38 如何使读者感知到商品的品牌特质
39 如何给读者留下时髦洒脱的印象
颜色搭配的基础知识
如何利用色彩效果
第四章 图片
40 如何使版面张弛有度
41 如何最大限度地活用图片
42 如何毫无修饰地表现商品的品质
43 如何有效地利用角版和挖版效果
44 如何整理各种各样的图片
45 如何在图片上巧妙地搭配文字
46 如何有效地使用黑白图片
47 如何盘活图片的世界观
48 如何运用数量有限的图片给人留下印象
49 如何运用图片表达最想传达的内容
50 如何通过图片表现美食
图片的最佳裁剪方法
如何调整色调
作品展示&创作过程
选用文字的方法
版面布局技巧

前言/序言

  设计有无限种可能性。可以说艺术或私人作品,都是表现一个人的自由构思的设计。
  但是,有目的性的设计,也就是有意识地向目标群体传达一些内容的设计,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传达能力。以商品的宣传为代表,媒体设计明确地担负着各种各样的任务,使潮流、人物介绍、餐饮和旅行等信息,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其中那些大放光彩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引人注意,只是因为设计中恰如其分地表现着应该传达的内容。本书中所谓的“好设计”,就是指在这样的功能性方面表现良好的设计。
  现在,许多设计师都以创作出“好设计”为目标,却常常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犹豫不决。虽然模模糊糊地知道设计的好坏,但若仔细思考它好在哪里?应该怎样修改?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那么容易。即使是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制作完成的设计,但如果在委托方面前介绍欠佳,就会被认为毫无意义而不采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那是因为设计师没有最大限度地阐述设计的诉求效果。
  本书中,我们通过对50 个范例进行前& 后 (×&○)的对比讨论,来分析“为什么不好”,然后修改成“好设计”,并且更进一步对如何深入挖掘委托方的要求,创作出符合目标群体的美术表现和对如何制作出高格调设计的要点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说明。
  所谓虽然能够理解,但在语言上却觉得无法表达的“好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伏案工作上,而是首先与实际受众进行交流,再进行构思的设计。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的设计才有可能成为好设计。
  我希望通过灵活运用本书内容,能够逐渐解开大家在日常设计中遇到的疑惑。如果能够帮助大家设计出“好设计”,我将荣幸之至。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不包含《日本版式设计原理》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一本专注于其他设计领域的书籍。 --- 书名:《全球现代主义设计史论纲:从维也纳分离派到孟菲斯学派》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宏大而深入的全球现代主义设计历史编年史,它系统梳理了自19世纪末维也纳分离派兴起到20世纪80年代孟菲斯学派运动的百年间,西方世界设计思想、美学范式与社会实践的演变脉络。本书的视野横跨欧洲大陆与北美洲,聚焦于艺术、建筑、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多个核心领域,旨在揭示现代主义设计如何从对学院派的叛逆中诞生,如何通过功能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洗礼,最终走向后现代的多元探索。 第一部分:现代主义的黎明与萌芽 (1890–1918) 本卷首先回溯了欧洲工业革命后期,传统工艺与机械化生产之间的张力如何催生了对“新艺术”的渴望。重点剖析了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的诞生及其核心人物如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如何倡导“为生活而设计”的理念,挑战了装饰过剩的旧习。随后,我们深入考察了苏格兰学派(The Glasgow School)以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为代表的几何化、内敛的英式现代风格,并将其与法国和比利时的繁复曲线的装饰艺术(Art Nouveau)进行对比分析。本部分强调了设计领域中“形式追随功能”思想的初期萌芽,以及设计工作者试图整合艺术与日常用品的最初尝试。 第二部分:理性主义的胜利与国际风格的確立 (1919–1945) 这一部分是全书的核心,集中探讨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设计思想的激进化和标准化进程。我们详细阐述了德国包豪斯学院(Bauhaus)在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和密斯·凡德罗领导下的三次转型,重点分析了其在教学法、材料运用和平面构成上的革命性贡献。内容涵盖了赫伯特·拜耶(Herbert Bayer)的无衬线字体探索、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对光影与动态的实验,以及马塞尔·布鲁尔(Marcel Breuer)对钢管家具的结构性解放。 同时,本书并未将目光局限于德意志地区,而是将视角扩展到荷兰的风格派(De Stijl)运动。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纯粹几何抽象如何渗透到特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对建筑与室内色彩的分解与重构中。此外,前苏联的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如何将设计视为社会工程的工具,特别是亚历山大·罗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在宣传海报和摄影构图上的大胆创新,为现代平面设计奠定了结构基础。 第三部分:战后重建与美国的现代化浪潮 (1946–1960) 二战结束后,欧洲的设计精英流向美国,带来了现代主义的种子。本部分重点考察了这些思想在美国的本土化过程。密斯·凡德罗在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推广的“少即是多”哲学如何重塑了美国建筑的轮廓。 平面设计领域,我们着重分析了以保罗·兰德(Paul Rand)为代表的美国企业视觉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的建立。兰德如何巧妙地将欧洲的构成主义原则与美国市场的实用需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企业标志,标志着平面设计专业化的成熟。此外,瑞士的国际主义版式(或称瑞士风格)的兴起被作为独立章节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其严谨的网格系统、清晰的无衬线字体选择(如Akzidenz Grotesk)以及对信息层级绝对优先级的坚持,探讨了这种风格如何成为全球商业传播的标准语言。 第四部分:对秩序的反思与后现代的先声 (1960–1985) 随着战后经济的繁荣,现代主义的理性与标准化开始受到质疑。本卷探讨了设计如何从对“普遍真理”的追求转向对个性、文化语境和历史引用的兴趣。 我们详细分析了意大利设计的独特地位,特别是那些在工业设计领域大胆运用色彩、幽默感和非传统材料的创新者。其中,孟菲斯学派(Memphis Group)作为高潮被深入剖析。埃托雷·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及其同僚如何通过其喧闹的色彩、拼贴式的几何形态和对装饰的回归,向现代主义的严肃性发起挑战。本书认为,孟菲斯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对功能至上主义设计哲学的观念性反抗。 在平面领域,我们也考察了与孟菲斯同时期出现的设计思潮,例如对“坏”排版(April Fool’s Typography)的探索,以及视觉文化中符号学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渗透,这些都预示着设计正从追求清晰、普遍的“真理”走向拥抱多元、语境化的“意义”。 本书特点: 本书的结构以时间线索和地域风格的交织为主线,避免了单纯的风格罗列。它强调设计思想与社会经济背景的相互作用,并提供大量来自不同时期的原始文献、草图与设计案例的详细分析。全书旨在为读者建立一个扎实的、批判性的现代主义设计知识框架,理解设计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复杂面貌。它是一本面向设计专业人士、历史学者及对视觉文化感兴趣的公众的权威参考书。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令人惊叹,色彩的还原度极高,无论是黑白照片的层次感,还是彩图的饱和度,都达到了商业印刷的顶尖水准。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厚实且不反光,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装订工艺极其扎实,书脊的锁线技术让整本书可以完全平摊,无论在哪个角度阅读,都不会有任何文字被书脊吞没,这对于一本注重版式细节的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体验。这种对物料和工艺的执着,充分体现了出版方对品质的承诺,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匠人精神的传承。翻开书页,那种油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仿佛将人带回了传统印刷的黄金时代,这是一种难得的感官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开本设计非常巧妙,既不是常见的标准A4或B5,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尺寸,拿在手中分量适中,单手握持的舒适度极高。这种“刚刚好”的感觉,让人在通勤、咖啡馆等各种场景下都能轻松阅读。书脊的设计也颇具巧思,采用了布面材质包裹,增添了摩擦力,不易滑落,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的质感。而且,在一些关键的图表和案例展示部分,设计师采用了局部覆亮油的工艺,使得重要的视觉焦点更加突出,这种细微的材质变化,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层次感和趣味性,体现了对阅读体验流程的深入考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封面选用了带有细腻纹理的哑光纸张,触感温润而高级,中央的烫金字体在光线下闪烁着低调的光芒,透露出一种东方的含蓄美。内页的排版更是匠心独运,每一页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文字的可读性,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阅读氛围。那些精心挑选的字体,笔画的粗细、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都体现出设计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人在阅读文字内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无声的艺术熏陶。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设计哲学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容器,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美的享受。它成功地将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展现了设计师深厚的功底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评分

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逻辑结构清晰得令人赞叹。它似乎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划分,而是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设计主题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知识体系。每一主题的引入都自然而然,过渡平滑,仿佛在引导读者进行一次深度的思维漫步。尤其欣赏它在案例分析中对视觉元素的解构方式,没有冗长晦涩的理论,而是直接展示“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这样设计带来了什么效果”,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复杂的设计原理变得触手可及,对于希望快速掌握核心精髓的实践者来说,无疑是一本极佳的实战指南。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设计风格所吸引的,它那种克制而富有张力的视觉语言,深深地勾住了我的注意力。不同于市面上许多追求花哨的视觉效果,这本书的设计更注重内在的秩序感和节奏感。通过对网格系统、对齐方式以及字距的精准控制,构建起一个稳定而又灵动的视觉框架,让信息得以清晰、高效地传达。它教会我,真正的设计不是去堆砌装饰,而是通过精妙的结构,让内容本身说话。每一页的布局都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这种设计上的高度自律和对基本原则的坚守,是我从中学习到的最宝贵的一课。

评分

加强学习,多读书,总是好的,发货速度很快。

评分

京东六一八活动购买,价格很给力。

评分

值得一看的好书,经典之作,受益匪浅!

评分

加强自己平面排版的缺陷,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京东买书真方便,买了好多好多了。

评分

甲午战争好抽出时间速度对暗算宿舍好好收拾完就是快递开车空房间到家。

评分

缺货了很久,终于等到了,还是新版,这本经典书值得持续推荐和再版!

评分

工作中能用到的好书就是有用的书

评分

好大一本硬书皮没磕角第一感觉就舒服?,有空再看书太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