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帶有文學性和觀點性的個人文集。作者孫渝有多年優秀律師的經曆,他以理性思辨的論調,錶達瞭對律師職業的深刻認識;以感性細膩的筆觸,體味人生百態。全書由多個短小而精悍的篇章組成,深入淺齣,議論雄闊,讀起來輕鬆明快,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和思想性。
★ 江平 張思之 賀衛方 王人博 傾力推薦
★一個中國律師眼裏的職場與世相。
★ 法治興,則律師興,這是律師業昌盛可能的邏輯。
興法治,則律師與其劍走偏鋒,不如日求寸進,為法治添磚,便是為自己加瓦。
★ 謹以本書,獻給懷揣夢想的法律人,以及那些信仰法律的非法律人。
談律師,說司法,聊世相。
52篇短文,分為“舶來的律師”“也曾苟且”“律師想要的東西”“司法如何獨立”“曾經的爛泥灣”和“無所畏與無所謂”六個篇章。
文風犀利,意味雋永。既分析瞭律師的曆史淵源、執業和睏境,又能摒棄激進之意氣,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為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承擔起律師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孫渝律師,重慶百君律師事務所主任,一級律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兼任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來在《財經》、《律師文摘》等刊物發錶各類文章100餘篇,著有個人文集《找迴大律師》(法律齣版社2009年),主編《舶來的律師:中國律師的前世今生》(法律齣版社2013年)。
序 職場、司法及世相 / 001
舶來的律師
舶來的律師 / 006
舶來之後 / 015
亂世孤芳 / 021
傢門孫潤宇 / 026
活在曆史的邊緣 / 030
讓子彈飛 / 034
半是江湖半是岸 / 038
二等公民 / 043
也曾苟且
黑白律師黑白道 / 048
傢有律師和法官 / 053
請把你的耳朵拿開 / 057
惹不起的律師 / 061
律師的問題 / 063
律師言論的邊界 / 072
律師倫理及其衝突 / 079
也曾苟且 / 087
風定花猶落 / 091
律師想要的東西
律師想要的東西 / 096
好律師 壞律師 / 099
律師的模樣 / 104
辯護的樂趣 / 109
活法 / 113
閤夥之道 / 117
有奇談,無怪論 / 119
律師的36條禁忌 / 19
司法如何獨立
司法的政治取嚮 / 126
非常“新規” / 131
網絡時代的公案 / 135
修律事大 / 139
重慶申訴之睏 / 143
“影響性訴訟”的特權 / 152
飆車仔的罪與罰 / 156
法眼看車禍 / 160
張海餘事 / 164
司法如何獨立 / 168
生死契約 / 179
“轉身”之後 / 273
曾經的爛泥灣
曾經的爛泥灣 / 189
非為炫耀的慶典 / 194
四班 / 197
你們與我們 / 203
另一種教師 / 207
說憤青 / 211
另一個江湖 / 216
不再的獨白 / 221
無所畏與無所謂
百無聊賴是過年 / 230
胖貓、健鼠及其他 / 234
謠言的翅膀 / 238
傢事 / 241
無所畏與無所謂 / 258
少安毋躁 / 298
聽雨齋傢散得(二十一則) / 368
後 記
“新民說”這個詞在書中被賦予瞭全新的解讀,它不再僅僅是曆史課本上的一個概念,而是與現代社會、與律師職業緊密相連的活態存在。作者將“新民說”的理念融入到對律師角色和功能的分析中,探討瞭在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律師如何纔能真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新民”。這不僅僅是對職業技能的要求,更是對律師個人品格、社會責任感、以及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的呼喚。我從中看到瞭作者對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的深邃思考,以及他對律師群體能夠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的殷切期望。書中不乏對當下社會熱點問題的評論,作者以律師的視角,提齣瞭許多具有建設性的觀點,這些觀點既切閤實際,又富有前瞻性。讀到這部分內容時,我仿佛看到瞭法律與社會發展之間的一種動態的、充滿活力的關係,而律師正是維係這種關係的重要力量。
評分書中對“律師與權力”這一敏感話題的探討,可以說是直麵現實,毫不迴避。作者並沒有將律師置於一個超然的位置,而是深入分析瞭律師在不同權力結構下的角色與處境。他探討瞭權力對律師執業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律師如何在這種影響下保持獨立性與專業性。我從中看到瞭作者對權力運作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對律師在維護社會公正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的堅定信念。他並沒有鼓吹律師與權力對抗,而是強調瞭律師如何通過閤法的途徑,在權力製衡中發揮積極作用。這種 nuanced 的分析,讓我對律師這個職業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再是簡單的“正義的化身”,而是需要審慎應對復雜環境的現實主義者。
評分這本書對於律師職業的“非訴訟業務”部分,進行瞭非常詳盡且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我以前對律師的印象更多是停留在法庭上的激烈辯論,而這本書則打開瞭我對律師更廣闊職業領域的新視野。作者深入探討瞭閤同審查、公司法律顧問、知識産權保護、並購重組等非訴訟業務的復雜性與重要性。他展現瞭律師在這些領域所扮演的預防性角色,以及他們如何通過專業的法律服務,為企業和個人規避風險、創造價值。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非訴訟業務時所展現齣的前瞻性和戰略性眼光,他認為,未來的律師,需要具備更強的商業意識和跨領域知識,纔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律師職業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評分書中關於“律師想要的東西”這一核心概念的探討,簡直是顛覆瞭我以往對律師的認知。我原本以為,律師無非就是追求勝訴、積纍財富、獲得社會地位。然而,作者在這一部分展現的,遠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他深入剖析瞭律師職業的內在驅動力,不僅僅是外在的功利性訴求,更包括瞭對正義的渴望、對真理的探尋、對社會公平的維護,甚至是麵對復雜人性時的道德拷問。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論闡述,將“律師想要的東西”具象化,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 tangible 的目標和 abstract 的追求。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律師內心世界時所展現齣的細膩筆觸,他能夠敏銳地捕捉到律師在每一次庭審、每一次談判、每一次谘詢中所麵臨的心理博弈和情感波動。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律師職業背後更人性化的一麵,也讓我對這個群體産生瞭更深的理解和尊重。它不僅僅是關於法律,更是關於人性的深度挖掘。
評分翻開書頁,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序言部分,作者用一種十分坦誠且富有哲思的筆觸,闡述瞭創作這本書的初衷。他並沒有直接拋齣一些驚世駭俗的觀點,而是娓娓道來,從一個更宏觀的視角切入,探討瞭“新民說”這個概念背後所蘊含的時代變遷與個體思考。序言中提到瞭許多曆史事件與社會現象,將它們巧妙地與“律師”這個職業的特殊性聯係起來。我注意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法律 profession 的深刻洞察,以及對社會公正和倫理道德的持續追問。他並沒有將律師描繪成一個刻闆的職業形象,而是挖掘瞭他們內心深處的掙紮、追求與責任。讀完序言,我感覺自己已經初步進入瞭作者構建的思考空間,對接下來要探討的內容充滿瞭好奇。那種感覺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齣發前嚮你描繪瞭一幅壯麗的畫捲,讓你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其中的細節。序言的語言風格也相當吸引人,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讀來有一種酣暢淋灕的閱讀體驗。
評分這本書在語言風格上,呈現齣一種獨特的魅力。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既有學術論文的嚴謹與邏輯性,又不乏散文的流暢與感染力。他善於運用比喻、類比等修辭手法,將枯燥的法律概念解釋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敘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那種冷靜而又充滿激情的語調,仿佛一位循循善誘的智者,引導讀者一同進入他對法律與社會的深度思考。讀這本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它讓我在閱讀中感受到瞭思想的碰撞,也激發瞭我對許多問題的獨立思考。這種寫作風格,是許多當代圖書所缺乏的,也正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評分讀完“新民說 律師想要的東西”,我感覺自己的視野得到瞭極大的拓展。這本書的內容之豐富、思考之深刻,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律師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社會、關於人性、關於個體如何在時代洪流中尋求價值的書。我從中學習到瞭許多關於法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看到瞭律師這個職業背後所蘊含的智慧、勇氣與擔當。作者在書中提齣的每一個觀點,都值得反復推敲,每一次閱讀,似乎都能發現新的理解。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益,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一種對人生和社會的全新審視。它在我心中留下瞭一種揮之不去的震撼,讓我不禁思考,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每個人又“想要”什麼?
評分關於書中對律師職業倫理的探討,是我最為觸動的部分之一。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一些條文或原則,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現瞭律師在復雜情境下如何權衡利弊、堅守底綫。他提齣瞭許多令人深思的倫理睏境,以及作者自己對這些睏境的獨到見解。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討論“忠誠義務”和“獨立性”之間的張力時,所展現齣的 nuanced 的分析。他強調,真正的職業倫理,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根植於對公平正義的信仰,並能夠在現實的挑戰中得以踐行。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律師這個職業,其專業性不僅僅體現在法律知識的淵博,更體現在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定的職業操守。讀完這部分,我對律師這個職業的敬意油然而生,他們不僅僅是法律的執行者,更是道德的守護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彆緻,封麵采用瞭復古的紙質紋理,輔以燙金的書名“新民說 律師想要的東西”,低調卻又不失質感。拿在手裏,能感受到紙張的厚重與油墨的細膩,仿佛穿越迴瞭一個更為注重印刷工藝的時代。書頁的裁剪也十分規整,邊緣泛著微微的米黃色,透著一股子沉靜的書捲氣。我尤其喜歡它的字體選擇,大小適中,排版疏朗,即使是長篇大論,讀起來也不會感到壓抑。在燈光下細細端詳,能注意到一些細微的印製痕跡,這些恰恰是實體書獨有的魅力,也讓我對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想,一本在細節上如此用心的書,其內容想必也不會令人失望。它所傳達的不僅僅是文字信息,更是一種閱讀的儀式感,一種與作者、與書籍本身的深層連接。它不像現在許多快餐式的讀物,匆匆翻過便遺忘,這本書似乎自帶一種沉澱的魔力,讓人願意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我甚至會考慮將它作為一份禮物,送給同樣熱愛閱讀的朋友,相信他們也能從中感受到這份獨有的匠心。
評分書中在分析律師的“策略”時,顯得尤為精彩。它不是那種枯燥的戰術指南,而是將策略置於更廣闊的社會、心理和人文語境下進行解讀。作者從多個維度剖析瞭律師在庭審、談判乃至日常溝通中的策略運用,不僅僅是技巧的層麵,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所蘊含的對人性的洞察和對局勢的預判。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如何構建論點、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如何化解衝突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作者強調瞭策略的有效性離不開紮實的知識基礎和對案件真相的深刻理解。他並沒有鼓吹所謂的“詭辯”或“鑽營”,而是將策略視為實現正義的必要手段。這本書讓我對“策略”二字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手段,更是智慧的體現。
評分52篇短文,分為“舶來的律師”“也曾苟且”“律師想要的東西”“司法如何獨立”“曾經的爛泥灣”和“無所畏與無所謂”六個篇章。
評分物流迅速,品相完美,內容喜歡,價格實惠,值得購買
評分短文~~~~~~~~~~~~~~~~~
評分這書還不錯吧,微博文章精選。
評分圖書很快,包裝很好,完美購物
評分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
評分現在買書大都再京東,那叫一個快
評分52篇短文,分為“舶來的律師”“也曾苟且”“律師想要的東西”“司法如何獨立”“曾經的爛泥灣”和“無所畏與無所謂”六個篇章。文風犀利,意味雋永。既分析瞭律師的曆史淵源、執業和睏境,又能摒棄激進之意氣,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為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承擔起律師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評分不錯 值得購買 推薦購買 活動買更給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