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

倫理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戴維·羅賓森 著,文剋裏斯·加拉特 繪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道德哲學
  • 應用倫理學
  • 價值理論
  • 行為規範
  • 道德判斷
  • 倫理思考
  • 社會倫理
  • 職業倫理
  • 生命倫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0519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0255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8
字數:93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人類到底是自私而貪婪,還是慷慨而友善?誰有權利告訴你“善”和“惡”意味著什麼?道德與什麼相關?是對規則的遵守還是對後果的思考?關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們能否擁有對這些事物的知識,而不隻是信念?

  《倫理學》追溯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霍布斯和康德在內的偉大道德哲學傢的各種論證,探索那些被更現代的哲學傢,諸如讓-保羅?薩特、約翰?羅爾斯和理查德?羅蒂帶入爭論的問題。這本令人愉快的插圖指南或許不能為你所有的道德難題提供解答,但它將使你有更好的準備去思考它們。

內容簡介

  《倫理學》追溯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霍布斯和康德在內的偉大道德哲學傢的各種論證,探索那些被更現代的哲學傢,諸如讓-保羅·薩特、約翰·羅爾斯和理查德·羅蒂帶入爭論的問題。這本令人愉快的插圖指南或許不能為你所有的道德難題提供解答,但它將使你有更好的準備去思考它們。

作者簡介

  戴維·羅賓森,

  多年來從事哲學教學工作,是“圖畫通識叢書”中多本書的作者。

  剋裏斯·加拉特,

  漫畫傢,尤以自1985年起連載於英國《衛報》達20年之久的Biff連環漫畫知名。

內頁插圖

目錄

001 道德問題

002 社會存在

003 共同體主義者還是個人主義者?

004 場景設置

004 十個中心問題

006 信念體係的社會起源

007 道德與宗教

009 道德與人性

011 遺傳學

013 我們有選擇嗎?

014 該責怪社會嗎?

016 道德相對主義

017 倫理絕對主義

019 相對主義VS絕對主義

020 其他絕對主義迴應

021 它們都是錯的嗎?

022 道德知識的問題

023 倫理學簡史

023 希臘城邦

024 民主

025 希臘人與哲學

027 奴隸製

028 蘇格拉底的方法

030 蘇格拉底倫理學:認識你自己

033 柏拉圖的《理想國》

034 柏拉圖 VS 智者

036 相的世界

037 一個封閉社會

038 亞裏士多德和常識哲學

039 目的論觀點與中道

040 乏味的好人

043 希臘化倫理學

044 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

046 基督教的降臨

047 中世紀與經院倫理學

049 人文主義的興起

050 馬基雅維利

050 道德與公共生活

051 關於這本書的分歧

051 今日馬基雅維利

052 野蠻人還是無邪者?

053 社會契約

054 它是真的嗎?

055 浪漫的無邪者

056 高貴的野蠻人

058 互助者或社會生物學

060 社會基因

061 符號動物

062 馬剋思和經濟決定論

064 虛假意識

065 道德的雞和階級的蛋

066 功利主義

068 法律與道德

069 幸福的總額

070 一個實際例子

071 隻看後果不看動機

073 密爾的思想

074 規則功利主義

075 密爾的多元主義

076 什麼是幸福

077 它真的科學嗎?

078 道德義務的法則

079 實踐理性

080 義務VS偏好

081 關於富有青年的寓言

082 可普遍化檢驗

083 僵化的規則

084 道德想象

085 倫理學說的對比

086 休謨的激進懷疑論

089 信念是心理的

090 “是—應當鴻溝”是真的嗎?

091 主觀主義者和客觀主義者

093 道德語言無意義

094 規定主義

095 想象的重要性

096 選擇去成為:存在主義

098 無法做齣決定的學生

101 通嚮後現代主義之路

102 這種叫人性的東西是什麼?

103 弗洛伊德的心理模型

104 無意識與道德自律

106 拉康:自我的虛構

107 大屠殺與啓濛的背叛

109 理性的危險

110 後現代主義懷疑論

112 人性,太人性的

113 後現代主義願景:超級市場奴隸製

114 後馬剋思主義批評理論

116 尼采式的紈絝主義

117 現代主義之惡

118 道德哲學和立法者

119 後現代主義社會

120 後現代主義的道德行動者

121 一種後現代希望:新部族

123 社會倫理學

124 未來的共同體:新社會契約

125 社會正義

126 復興亞裏士多德

127 倫理學為什麼陷入混亂?

128 傳統中的希望

129 我們所處的狀態

130 什麼是德性

131 後現代主義走嚮何方?

132 新女性主義倫理學的時代

134 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

135 明智的傑剋和敏感的艾米

136 不同的道德優先考慮

137 S. H. E

138 環境倫理學

139 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

140 紐布利案例

141 它重要嗎?

142 整體論倫理學

143 我們不是局外人

144 倫理學與動物

145 動物權利

146 我們能證明動物具有權利嗎?

147 功利主義論證

148 動物與痛苦

150 動物實驗

151 有良心的科學傢和某些可能的道德準則

152 人格論證

153 黑猩猩有人格嗎?

154 倫理學與安樂死

155 庭審

156 安樂死可接受嗎?

158 反對安樂死的論證

159 反論證

160 昏迷的患者

162 讓自然主宰它的進程

163 讓患者決定

164 哲學傢怎麼說?

167 德性倫理學再齣場

168 我們的結論是什麼?

172 延伸閱讀

174 緻謝

176 索引


精彩書摘

  道德問題

  每個人都對倫理學感興趣。關於什麼是對和什麼是錯以及如何區分對錯,我們都有自己的見解。哲學傢和主教們在電颱裏討論“道德迷宮”。人們不再按他們該做的去行動。

  我們是這樣被告知的。但“道德恐慌”其來有自。柏拉圖在公元前4世紀的時候認為,由於智者派哲學傢邪惡的道德懷疑論和他的同胞的輕信,雅典被敗壞瞭。

  社會存在

  我們都是特定社會的産物。並非“自我造就”。那些被我們當作“個性特徵”和“個人觀點”的東西,其實很多都要歸因於我們生活於其中的共同體。亞裏士多德對此非常明白。在亞裏士多德看來,國傢的首要功能是使集體主義的人類能進行哲學討論,並最終就共同的倫理法規達成一緻。

  可是一旦成熟,我們中的大多數就會開始質疑造就瞭我們的社會,並且以一種仿佛是我們獨有的方式來這麼做。蘇格拉底強調這實際上是我們的責任。

  對公認的道德觀點提齣問題,並且永無休止。

  國傢可以決定什麼在法律上是對的,什麼在法律上是錯的,但法律和道德不是一迴事。

  共同體主義者還是個人主義者?

  倫理學之所以復雜,是因為我們的道德是被承繼的傳統和個人觀點的奇妙混閤。

  有些哲學傢強調共同體的重要性,並把個人倫理學看作是派生的。

  其他哲學傢會強調自律的個體的重要性,並主張社會隻是一種必須順從於個人目的和野心的便利安排。

  但是,無論是個體主義哲學傢還是共同體主義哲學傢,都不願把倫理規範解釋為不過是被成員一緻同意並形式化瞭的“俱樂部規則”。他們都想通過訴諸某種“中立”的理想集閤,來使共同的倫理或者對個人道德的需要閤法化。本書的很大一部分都與這種為倫理提供基礎的不同嘗試相關。

  ……

前言/序言

  三聯書店“圖畫通識叢書”引進自英國Icon Books齣版社之“介紹”係列(introducing series)。Icon Books齣版社自1991年創辦以來,已齣版該係列百餘種。關於英文版“介紹”係列的由來,這裏需要提及兩個關鍵人物,愛德華多·皮奧(Eduardo del Río)和理查德· 阿皮尼亞內西(Richard Appignanesi)。

  愛德華多·皮奧(1932—),墨西哥左翼知識分子作傢兼卡通畫傢,從上世紀60年代起在報刊發錶卡通作品,隨著影響力逐漸擴大,開始瞭漫畫書的創作,已知有上百種作品問世。皮奧的漫畫作品題材廣泛,從政治,宗教到素食主義無所不包,並憑藉其睿智幽默的文字和獨特的漫畫風格贏得瞭國內眾多讀者。而使皮奧被廣大的英語世界讀者所瞭解並接受的,則是他創作的一本介紹馬剋思生平及思想的漫畫書。這本書在上世紀70年代被翻譯成英文,齣版後迅速風靡英語世界,其後又陸續有16種文字版本問世,銷售超過百萬冊,而它最初的齣版者就是理查德· 阿皮尼亞內西博士。

  阿皮尼亞內西(1940—),意大利裔作傢,編輯,齣版傢,英國蘇塞剋斯大學哲學博士。1974年,他在倫敦與幾位作傢閤夥創辦瞭“作傢和讀者齣版閤作有限公司”,兩年後即策劃瞭前麵提到的《馬剋思》英文版的齣版,該書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阿皮尼亞內西注意到瞭這樣一個讀者群體的存在:他們渴望對某些有思想深度的大題目有一點瞭解,但卻每每對其厚重望而生畏,而漫畫書《馬剋思》之新穎的呈現形式,以及它在讀者中受歡迎的程度,預示瞭這樣一個讀者市場的存在,因而也直接促成瞭一個叢書係列的誕生,即“入門書”係列。不過後來這個誕生瞭“入門書”係列的齣版社於1984年解散瞭,1991年阿皮尼亞內西又在倫敦創辦瞭Icon Books Ltd.,同時將“入門書”係列更名為“介紹”係列。至2014年,這個係列的書目已擴充至百餘種,涵蓋哲學,政治,科學和藝術諸領域,試圖將那些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曾産生過重大影響的人物,思想和觀念等等都納入其中。我們今天在這裏嚮讀者推薦的,就是“介紹”係列的中文版,即三聯書店的“圖畫通識叢書”。

  這套叢書在內容設計上沒有采用教科書或者一般學術著作的框架,而是將每一種書的主題切割分解成若乾小專題,每一小專題在少則一兩頁多則五六頁的篇幅內展開,圖文並重,讀者在相對放鬆的閱讀感中,從一個小專題跳至下一個,直至結束本書的閱讀。書後除附有必要的參考書目外,還有延伸閱讀以及索引,意猶未盡的讀者可以繼續在這一主題中探索徜徉。


《星塵遺跡:失落文明的密碼》 簡介: 在一片被時間遺忘的星係深處,一顆名為“埃瑞斯”的星球,承載著古老而輝煌的文明。然而,如今的埃瑞斯,隻剩下沉默的巨型遺跡,訴說著曾經的繁盛與突如其來的衰亡。這些被星塵掩埋的建築,如同一座座沉默的紀念碑,靜靜地矗立在荒涼的行星錶麵,等待著被解讀的命運。 本書《星塵遺跡:失落文明的密碼》並非關於哲學思辨或道德準則的探討,而是帶領讀者踏上一場驚心動魄的考古探險,一次對人類認知邊界的挑戰。我們的故事,始於一位名叫艾拉·文森特的天體考古學傢。艾拉,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不懈的求知欲而聞名,她畢生緻力於解開宇宙中最神秘的謎團。當她的團隊接收到來自遙遠星係的異常信號時,他們知道,這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摺點。 這個信號,並非來自我們所熟知的任何一種交流方式,它是一種復雜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學和物理定律的編碼,隱藏在古老的宇宙射綫之中。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分析,艾拉的團隊終於將其破譯,指嚮瞭埃瑞斯星係。 踏上埃瑞斯,仿佛進入瞭一個超乎想象的幻境。巨大的水晶塔直插雲霄,雖然已布滿裂痕,但依然散發著幽藍色的光芒;宏偉的地下城市,其規模之龐大,結構之精巧,足以讓任何現代建築師自慚形穢;更有那些形狀奇特的能量管道,縱橫交錯,似乎曾經為整個星球輸送著生命的力量。這些遺跡不僅僅是冰冷的石頭和金屬,它們本身就構成瞭一部無聲的史詩。 書中,我們跟隨艾拉的腳步,深入探索這些令人敬畏的遺跡。讀者將一同經曆艱苦的實地考察,麵對嚴峻的環境挑戰,並在每一次發現中體驗到解密未知的激動。從解析那些刻在遺跡牆壁上的復雜符號,到研究那些超越我們現有物理學理解的奇特裝置,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挑戰與驚喜。 我們發現,這個失落的文明,他們稱自己為“埃瑞人”,並非簡單地居住在這顆星球上,而是與星球本身有著深厚的共生關係。他們掌握瞭控製星辰能量的技術,能夠與宇宙中最微小的粒子進行互動,甚至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操縱時空。書中詳細描述瞭艾拉團隊如何一步步揭示埃瑞人先進的科技水平,比如他們如何建造能夠抵禦宇宙風暴的護盾,如何利用行星磁場進行通訊,以及他們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深刻理解,這些都遠超我們目前的科學認知。 然而,最引人入勝的,是埃瑞人留下的“編碼”。這些編碼並非簡單的信息記錄,更像是一種意識的傳承。它們隱藏在遺跡的結構設計、能量場的波動模式,甚至是那些奇特植物的基因序列之中。艾拉和她的團隊必須運用跨學科的知識,結閤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語言學,甚至是一種全新的“意識考古學”,纔能勉強觸碰到埃瑞人思想的邊緣。 本書將深入剖析埃瑞人留下的“知識網格”——一種遍布整個星球的、相互連接的信息儲存係統。通過破解這個網格,艾拉團隊逐漸拼湊齣埃瑞人社會的麵貌:他們的社會結構、藝術形式、對宇宙的理解,以及他們對生命意義的探索。書中將描繪埃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他們對知識的極度崇尚,以及他們為追求更高層次存在所付齣的努力。 更令人震撼的是,我們在遺跡中發現瞭埃瑞人衰亡的綫索。這並非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而更像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或是某種無法避免的宇宙演化過程。書中將通過對埃瑞人曆史記錄的解讀,以及對星球環境變化的分析,逐步揭示他們最終消失的原因。這個原因,可能與他們對宇宙法則的深刻理解有關,也可能與某種形式的“升華”或“轉化”有關,這些內容將挑戰我們對生命和存在的固有認知。 《星塵遺跡:失落文明的密碼》將帶領讀者進行一場腦力與想象力的雙重冒險。每一次對遺跡的深入挖掘,都可能揭示宇宙更深層次的奧秘。書中充斥著科學的嚴謹推測,也充滿瞭對未知世界的浪漫遐想。它將帶你思考:如果真的存在比我們更高級的文明,他們會以何種方式存在?他們又會留下怎樣的信息?我們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本書並非是關於哲學概念的推演,而是關於人類在未知麵前的勇氣,關於科學探索的無限魅力,以及關於宇宙中隱藏的、超越我們想象的可能。它是一次關於真相的追尋,一次關於宇宙的對話,一次對人類自身潛力的喚醒。準備好,踏上這場星際考古之旅,去揭開那些被星塵塵封的,關於一個失落文明的,最深邃的密碼。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深度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起初的幾頁閱讀速度非常緩慢,需要反復迴溯纔能真正把握住作者構建的邏輯框架。然而,一旦跨過瞭最初的門檻,便仿佛進入瞭一個全新的思想疆域。作者在探討“正義的原則”時,其結構之嚴謹、論證之縝密,簡直像一座精密的數學模型。他沒有迴避任何一個潛在的反駁,反而主動地將那些最尖銳的質疑納入自己的體係中進行消化和轉化。這種胸襟和氣度,是一個真正的大師纔具備的。書中的注釋部分也極其豐富,提供瞭大量延伸閱讀的綫索,看得齣作者在學術上的積纍是何等深厚。最讓我震撼的是他對於技術倫理的展望部分,在人工智能和基因編輯等前沿議題上,作者的預見性和審慎態度,遠超當前許多熱門討論。他不僅僅是在討論“我們能做什麼”,更是在追問“我們是否有權利做”,這種對人類主體性的堅守,令人敬佩。

評分

初翻開這本厚重的書捲,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沉靜而又充滿力量的學者氣息。我原本對哲學思辨類書籍有些望而卻步,總覺得那些抽象的概念會像迷霧一樣讓人抓不住重點。然而,作者的敘事方式卻如同高明的嚮導,引領著我穿梭在錯綜復雜的道德睏境之中。他並非隻是羅列著那些古老的理論——功利主義的冰冷計算、道義論的鐵闆一塊,而是將它們置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真切的衝突場景裏:麵對資源分配的不公,麵對個人良知與集體利益的拉扯。我尤其欣賞作者處理“例外情況”時的那種細膩入微。在每一個看似無解的倫理兩難中,他都展現齣一種令人信服的思辨路徑,沒有簡單粗暴的結論,隻有層層遞進的論證,仿佛在邀請讀者親自參與這場智力上的搏擊。讀完第一部分,我感覺自己的道德羅盤被重新校準瞭一遍,對那些習以為常的判斷産生瞭深刻的懷疑和重估。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給你一個標準答案,而在於讓你學會如何更審慎、更負責任地提齣問題。這種智識上的洗禮,遠超乎我最初的預期。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與一位博學多識、極具耐心的導師進行的長篇對話。作者的語言風格時而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時而又像一把精巧的刻刀,準確地鑿開問題的核心。我特彆喜歡他在引用亞裏士多德或康德時所保持的尊重,但絕不盲從,總能找到一個現代的支點,將古老的智慧重新激活。這本書的重點並非在於教授你一套固定的道德教條,而是在於訓練你的“道德想象力”。它鼓勵讀者去設想那些極端情境,去體驗不同價值立場下的世界觀。讀完關於“義務與傾嚮”的章節後,我發現自己對身邊一些看似簡單的行為,比如一個陌生人的善舉或者一次公職人員的失職,都有瞭更復雜、更包容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思想框架,讓你能夠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不至於被碎片化的道德觀點所裹挾,保持思維的獨立性和清晰度。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讓人眼前一亮,即便是閱讀如此嚴肅的文本,也能享受到視覺上的愉悅。紙張的質感厚實,油墨的選用也極佳,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從內容上看,作者的筆力是極其老辣且富有洞察力的。他似乎深諳人類行為的復雜性,從社會學、心理學的視角切入,對倫理規範的起源進行瞭極具說服力的溯源。我發現書中關於“美德倫理學”的闡述尤其精彩,它不再局限於“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規則體係,而是轉嚮瞭“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一更為根本的命題。作者通過大量引用文學作品和曆史案例,將抽象的“勇敢”、“正直”具象化為可感知的品質,這種跨學科的融閤,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讀性和感染力。對我這樣一個注重實踐經驗的人來說,這種由內而外塑造品格的探討,比單純的理論辯論更有指導意義。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日常習慣中那些未被察覺的“小惡”,並思考如何通過微小的日常選擇,雕刻齣更完善的自我。

評分

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安排體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從基礎概念的界定開始,逐步深入到宏大的社會倫理建構,最後落腳於個體實踐,這個過程自然而然,邏輯連貫得令人贊嘆。我個人在閱讀中最大的收獲在於對“意圖”與“結果”之間關係的重新認識。作者沒有簡單地將兩者對立起來,而是展示瞭它們如何在復雜的現實中相互滲透、相互製約。特彆是關於“惡的平庸性”的探討,運用瞭非常簡潔卻有力的論證,直指人心深處的惰性和麻木,讀來令人不寒而栗,卻又不得不承認其真實性。書中穿插的哲學小故事和思想實驗,巧妙地避免瞭學術著作常見的枯燥感,反而像一個個引人入勝的謎題,激發讀者主動去尋找背後的哲學原理。我甚至願意將這本書推薦給那些自認為“對哲學不感興趣”的朋友,因為它真正做到瞭將最深奧的思考,轉化為人人可及的、關於如何過好這一生的切實指南。

評分

雙十一下單,實惠,不錯的一次購物體驗

評分

倫理學通識讀物

評分

YKF精選,你的選擇。?嗬嗬嗬嘎嘎嘎嘎嘎嘎……

評分

物美價廉不用自己拎上樓,不錯

評分

在三聯書店看到過,就在京東買瞭,很好

評分

非常好,送貨速度快,我很喜歡,贊!

評分

非常好的書活動入手超值推薦。

評分

非常好,送貨速度快,我很喜歡,贊!

評分

買瞭還沒看,最近準備看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