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传

刘铭传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婵 著,高占祥 编
图书标签:
  • 历史人物
  • 清史
  • 近代史
  • 人物传记
  • 刘铭传
  • 台湾历史
  • 军事
  • 政治
  • 中日关系
  • 晚清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052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42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人格读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视角崭新、配图精美;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
  ※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内容简介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是清朝淮军将领。清朝末年,国家缺乏有远见、有魄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刘铭传正是这种少有的人才。他曾抗击法国侵略者进犯台湾,并出任台湾巡抚,为台湾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台七年的功绩足以流传百世,传于后人。

目录

引言/001
第一章 英雄起于草莽间
世界风云 天下大势/001
出身布衣 少有大志/003
捍卫乡里 团练乡兵/008
追随淮军 一战成名/012
第二章 东征西讨屡凯旋
血战申城 屡蒙拔擢/020
常州获宝 率军平捻/025
尹隆河败 荡平诸捻/031
第三章 解甲归田十三年
督军陕西 辞职还乡/038
诗书风流 不觅封侯/044
十年磨剑 一朝出鞘/051
第四章 驱法保台赴戎机
临危授命 奉诏出山/056
白衣渡海 终抵台湾/063
整顿防务 基隆首战/068
力排众议 撤基援沪/075
同仇敌忾 沪尾大捷/081
法军败归 百战功成/088
第五章 宝岛封疆抚一方
巩固海防 筹划建省/096
一视同仁 招抚番民/104
清赋修路 重农倡商/113
煤矿洋办 终被革职/121
英雄迟暮终成憾/129
刘铭传年谱/136

精彩书摘

  当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后,中国封建社会迎来了她最后的盛世——“康乾盛世”。在这长达115年的盛世里,清王朝社会稳定,疆域辽阔,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一个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人口在乾隆时期达到了3亿,占据全世界人口总量的1/3;且中国一国的GDP已接近全欧洲的水平。煌煌华夏似乎迎来了她最为巅峰的时刻,也许正因如此,所以当英国派遣马噶尔尼来华之时,乾隆帝才能说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之语。
  ……

前言/序言


《长风万里》:一部跨越时空的英雄史诗 导语: 时代洪流裹挟着无数英豪,他们的名字或许被尘封于故纸堆中,但他们的精神却如星辰般闪耀,照亮着后世前行的道路。《长风万里》并非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聚焦于一位在晚清至民国这段动荡岁月里,以坚韧与智慧书写传奇的实干家——林则徐(此书主角并非刘铭传,而是林则徐)。本书深入挖掘这位“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如何在其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展现了一位封建王朝末期改革者的孤独与伟大。 --- 第一部分:岭南烟云与开眼看世界(约300字) 本书开篇,将读者带回十八世纪末的福建泉州,描绘了林则徐早年的家学渊源与科举之路。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的清高自许,青年林则徐便显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务实精神。 【重点章节描述】 《榕城旧梦》: 详细描绘了林则徐在福州任职期间,面对漕运积弊、地方水患的困境,初次施展其雷厉风行的改革手腕,展现出他区别于同僚的远见卓识。 《虎门初试》: 重点刻画了林则徐被调任两广总督后,面对日益猖獗的鸦片贸易,其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坚定。书中细致还原了“鸦片输入路线图”的绘制过程,以及他如何顶住巨大压力,部署禁烟事宜。这一阶段的描写,旨在凸显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政治勇气。 第二部分:禁烟风暴与中西冲突的序幕(约450字) 林则徐的禁烟行动是本书最扣人心弦的篇章之一。作者不避讳地探讨了这场冲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着重描绘了林则徐在文化冲突中的学习与适应。 【核心内容聚焦】 《销烟前的博弈》: 本节详尽记载了虎门销烟前夕,林则徐与英国商会的微妙周旋。通过大量档案资料的重构,展现了清廷内部保守势力与改革派的暗流涌动。销烟场面的描写,不仅是壮举,更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笔触细腻,充满画面感。 《夷情备忘》的诞生: 这是本书着墨最多的部分之一。林则徐在广州期间,敏锐地意识到“不知彼不知己,百战殆矣”的危机。他广招翻译人才,组织人员绘制地图,搜集西方科技书籍。书中专门开辟一章,细致分析了《澳门格致》、西班牙文、英文书籍的翻译工作,揭示了林则徐如何试图通过知识获取,弥补清朝在军事和科技上的代差。这部分内容旨在刻画一位传统士大夫如何主动“破冰”,拥抱新知。 《林公西行》: 记录了林则徐因鸦片战争失利被革职,发配伊犁的坎坷旅程。这段被贬谪的经历,反而成为他更深入了解西部边疆、勘察水利、治理屯垦的“田野考察”。作者通过对比其在两广的抱负与在新疆的实践,展现了林则徐“不拘一格,随时为国出力”的政治品格。 第三部分:塞外治理与最后的抱负(约400字) 发配新疆的经历,是林则徐政治生涯中一个独特的转折点,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边疆治理经验。 【治理方略剖析】 《塔里木的汗水》: 详细阐述了林则徐在新疆推行的一系列实用主义政策: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打击贪腐、安定民心。他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当地长期存在的干旱与民族矛盾,均有详实记载。书中引述了他在上疏中对新疆战略地位的分析,揭示了他对国土安全的深切关怀。 《回纥旧道与河工》: 重点描述了林则徐对新疆水利工程的规划与监督,特别是对玉素甫河水系的考察。他不仅关注军事防御,更着眼于长远的经济基础建设,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儒家精神。 第四部分:晚年心系社稷与遗嘱的震撼(约350字) 晚年的林则徐,虽已淡出中央权力中心,但其心从未离开过国家危难。本书的后半部分,聚焦于他最后的巡视与对后世的警示。 【精神遗产的传承】 《江南旧地新忧》: 记录了林则徐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前后,受命前往东南沿海查勘防务的经历。他亲眼目睹了内忧外患的加剧,心情愈发沉重。书中对比了他早年面对外敌的从容与晚年面对国内动乱的忧虑,展现了历史的悲剧性。 《两代贤臣的交汇》: 简要提及了林则徐与曾国藩、李鸿章等后辈的交往,以及他对新一代官员的期望与鞭策。 《恸矣,南海》: 最终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南下的船上抱病坚持工作,直至溘然长逝的细节。全书以他临终前对家人的遗言和对朝廷的最后奏折作为收尾。这份遗嘱,不仅是他一生的总结,更是对腐朽体制发出的最后呐喊,其“开眼看世界”的思想遗产,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洋务运动。 结语: 《长风万里》力求还原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矛盾与担当的林则徐。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一位在时代剧变面前,试图以儒家理想和西方理性知识,挽救倾颓大厦的悲情英雄。本书旨在通过其波澜壮阔的一生,让读者重新审视近代中国“觉醒”的艰难历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我偶然间翻到的书,书名《刘铭传传》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的好奇心。翻开它,我立刻被卷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有力,仿佛将我置身于刘铭传的戎马生涯之中,感受他所经历的战火纷飞,也体味他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书中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既有激昂澎湃的战场描绘,也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刻画,那些关于生活习俗、服饰器物、甚至是战场上的细微声音和气味,都生动地呈现在我眼前,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个时代的人物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尽管我并非历史专家,但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刘铭传,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他的功过是非,他的爱恨情仇,都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历史人物的传记,更是一次对那个时代的深度探索,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加珍视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

评分

对于《刘铭传传》这本书,我只能用“惊叹”来形容我的感受。作者用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书中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流水账式的记述,而是通过精妙的结构和巧妙的转折,将刘铭传的一生浓缩成一部引人入胜的史诗。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绘刘铭传军事才能时所使用的语言,那些战术策略的讲解,那些排兵布阵的描写,都充满了智慧和胆识,让人读来热血沸腾。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刘铭传人生中的争议和挫折,他以一种客观而公正的态度,深入剖析了这些事件对刘铭传性格形成和人生道路的影响。这种敢于直面历史真实的态度,让这本书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勇气、智慧和担当的史诗,它激励着我去思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如何成长。

评分

读完《刘铭传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了刘铭传这位晚清名将的一生。作者在叙事上展现了极高的技巧,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人物的个体命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开篇便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瞬间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随后,作者层层递进,将我带入刘铭传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我被书中对战役的描写深深吸引,那些刀光剑影,那些生死搏杀,仿佛就在眼前上演。然而,这本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作者没有将刘铭传简单地塑造成一个脸谱化的英雄,而是深入挖掘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所经历的矛盾、痛苦与成长。尤其是在描述他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抉择,那些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决策,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都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人物并非高高在上,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选择往往受到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影响。

评分

《刘铭传传》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作者的文笔犹如神来之笔,将一个伟大的灵魂展现在读者面前。整本书的结构严谨而富有逻辑,从刘铭传的出身,到他的崛起,再到他最后的结局,每一个篇章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我尤其被作者对刘铭传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所打动,那些他面对家国大义时的犹豫,那些他为理想奋斗时的执着,那些他历经沧桑后的无奈,都让我感同身受。书中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也十分到位,它为我们理解刘铭传的每一个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刘铭传的深深敬意,但这种敬意并没有让他失去客观的视角,他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位历史人物的光辉与局限。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英雄并非完美无瑕,他们的伟大恰恰在于他们平凡的人性中所迸发出的不平凡的力量。读完此书,我更加敬佩刘铭传,也更加热爱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评分

《刘铭传传》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自己化身为历史的旁观者,亲历了那位传奇人物的跌宕起伏。作者在写作上的功力可见一斑,他能够将庞杂的历史资料梳理得井井有条,并且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从刘铭传早年的经历,到他如何一步步成为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再到他晚年的归隐,每一个阶段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物关系上的细腻笔触,那些围绕在刘铭传身边的亲友、部下、甚至是政敌,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紧密地围绕着刘铭传而展开,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群像。书中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描绘也极其到位,从街头巷尾的市井生活,到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都透露出浓厚的时代气息,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读完这本书,我对刘铭传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