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 [Lincoln]

林肯传 [Lincol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埃米尔·路德维希 著,李妍 译
图书标签:
  • 传记
  • 历史
  • 美国历史
  • 亚伯拉罕·林肯
  • 政治
  • 南北战争
  • 美国总统
  • 人物传记
  • 19世纪
  • 历史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556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703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风云政治家
外文名称:Lincol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5
字数:3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林肯传》是一部富含智慧、启迪人生的经典传记,完整再现平民总统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林肯作为美国伟大的总统之一,被誉为“伟大的解放者”。他出生贫寒,成长艰辛,从政之路也充满坎坷和失败,但却愈挫愈勇,直至*终入主白宫。
  林肯的生平事迹被世人所熟知,他强大的信念和坚定的意志深深地影响着几代人,成为历史上搏击人生的典范。

目录

第一部分 雇工林肯(1809—1836)
一、贫寒之家
二、搬家
三、新生活
四、长大(一)
五、长大(二)
六、新奥尔良之行
七、离开家乡
八、新奥尔良的发现
九、雇工
十、纽萨勒姆村的经历
十一、州议员林肯
十二、安娜之死
十三、议会里的政治斗争
十四、爱的尝试

第二部分 公民林肯(1836—1849)
一、律师
二、斯普林菲尔德的日常生活
三、写给玛丽·欧文斯的信
四、与道格拉斯的论争
五、玛丽·托德(上)
六、情感纠葛
七、玛丽·托德(下)
八、诚实的林肯
九、婚后的生活
十、竞选助手
十一、当选国会议员
十二、坚持正义
十三、国会斗争
十四、失落

第三部分 奋斗不息(1849—1861)
一、重返法律界
二、杰出的辩护律师
三、忧国
四、家庭生活
五、家乡
六、忧郁
七、信仰
八、国家现状
九、骂声一片的“人民主权论”
十、人人平等
十一、风起云涌
十二、新的斗士
十三、阿姆斯特朗案
十四、大辩论(上)
十五、大辩论(下)
十六、名声大振
十七、继续前进
十八、总统候选人
十九、当选总统
二十、动荡不安
二十一、新联邦
二十二、前往首都
二十三、任职演讲

第四部分 解放奴隶宣言(1861—1863)
一、燃烧着的南方
二、南北战争爆发
三、兄弟之战
五、非凡的总统
六、外交
七、兵败波托马克
八、北方的统帅
九、学习战争
十、朋友的疏与合
十一、白宫的女主人
十二、关于废奴
十三、麦克莱伦
十四、准备
十五、南方的领袖
十六、等待(上)
十七、等待(下)
十八、决心
十九、混乱
二十、签署《解放奴隶宣言》

第五部分 战争与献身(1863—1865)
一、格兰特将军
二、势如破竹
三、法兰狄甘
四、复杂的战争
五、解放奴隶
六、欢乐的聚会
七、纷繁时世
八、连任
九、重建
十、葛底斯堡演讲
十一、痛苦中的第一夫人
十二、宽容之心
十三、结尾
十四、和谈
十五、走访
十六、获胜
十七、刺杀阴谋
十八、献身
林肯年表

精彩书摘

  《林肯传》:
  第一部 雇工林肯(1809—1836) 一、贫寒之家 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树的枝干伴随着“嘎吱”一声被无情地吹断了。一间简陋的小木屋在寒风肆虐的侵袭下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风透过缝隙灌进木屋,屋内的温度瞬间降到了零度以下。或许对于常人来说,这样的环境难以成眠。可是对于这样的贫寒之家来说,如此情形太过平常了。他们辛苦劳作了一整天,再恶劣的天气也难以阻止他们呼呼大睡。
  可是,一个刚满4岁的小男孩却被寒风刮醒了。
  只听一声巨响,壁炉上的砖头被风刮起来狠狠地砸在墙上,小男孩吓得一愣。他本来和姐姐正依偎在墙边睡觉,他们紧紧靠在一起,合盖着爸爸打猎得来的一张狐狸皮,寒冷的天气冻得人瑟瑟发抖,姐姐使劲将狐狸皮往自己身上拉。小男孩争不过姐姐,只有紧紧靠着墙。壁炉里的炭火摇曳着与他做伴。
  在这忽明忽暗的光线中,他仿佛看见什么闪着金光的东西,就像妈妈故事中耀眼的奇珍异宝一样。小男孩一个激灵,发现原来是妈妈打水用的大铁桶。可是,还有一个发光的东西,原来是爸爸砍树用的斧头。听说那个斧头很锋利,只需轻轻一下就可以砍掉一根指头。爸爸和妈妈就睡在那把斧头下面,爸爸还打着好响的呼噜。
  看着看着,小男孩就想睡在妈妈身边,那该是多么暖和啊,他期盼极了。可是他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他觉得越来越冷,可是这个时候是不能吵醒爸爸妈妈的,他只有自己想办法。幸运的是,他看到自己上面挂着一条围巾。他踮起脚取了下来,将透风的墙壁堵住了。之后他快速钻进那张狐狸皮里面,马上就觉得暖和多了,没过多久,他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生炉子。炉子里的火迅速燃烧起来,屋子里也温暖如春了。妈妈正在往炉子上的牛奶锅里加热水,这是因为家里仅有的三头奶牛,前几天死了一头。对于家里的一切,小男孩都了然于心,因为他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妈妈总在忙碌,小男孩只有默默地坐在旁边。
  小男孩穿上皮裤子、夹克、鞋。他们全家的衣服都是由妈妈用水牛皮缝制而成的。没过多久,牛奶开始冒热气了,小男孩想,喝下去一定暖暖的。他很想拿旁边的铁皮桶玩一会儿,可是爸爸妈妈不同意。爸爸准备将这个铁桶改造成锉床,用来磨树根。妈妈说,孩子们可以玩木头,因为这里木头很多。
  男孩终于忍不住了,对妈妈说,“今天是星期天吧?”妈妈摸摸小男孩的头,笑了,妈妈当然明白小男孩为什么这样问。因为只有星期天,他们才有白面包吃。看到小男孩充满希望的眼神,妈妈拿出最后一块面包,递给了小男孩一小块。小男孩一手端着牛奶,一手拿着面包,非常小心地将面包泡到牛奶里面。
  看到如此乖巧的孩子,妈妈忍不住在小男孩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可是没多大工夫,男孩把面包吃完了,他还想再吃,这时妈妈忍不住轻轻啜泣了起来。小男孩想知道为什么,可是他不敢问,因为他怕妈妈会哭得更伤心。
  妈妈走到了桌子的另外一边。这张桌子是用树干做成的,虽然看起来很光滑,可是如果不小心还是会扎到手。小男孩想,如果真发生了那样的事情,爸爸会毫不留情地骂他的。
  姐姐萨拉也起床后,姐弟俩就会被妈妈派去棚子里拿木头。时间长了,两人都对木头了如指掌,还会把粗壮的树枝折断。两人一趟趟地来回搬树枝,很快,树枝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之后他们又抱来几大捆野草。只见妈妈在上面架上一口大锅,她准备做饭了。
  他们这里很难买到盐,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是肯塔基州的中部,这里很落后,土地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水资源也非常稀缺。
  ……

前言/序言


《群星璀璨的时代:19世纪美国风云录》 一部全景式展现美国历史关键转折期的恢弘巨著 作者:[虚构作者名,例如:詹姆斯·H·麦克弗森 或 艾米丽·卡特] 图书简介: 《群星璀璨的时代:19世纪美国风云录》并非聚焦于单一伟人的生平,而是一部宏大叙事、深入剖析了美国如何在内部分裂的边缘挣扎、最终蜕变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的历史画卷。本书以时间为轴,以社会变革为切入点,全面描绘了从1800年代初期到世纪末,美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层面经历的剧烈震荡与转型。 第一部分:共和国的扩张与内在张力(约1800-1840年) 这一部分细致考察了“杰斐逊式民主”的早期实践及其局限性。作者着重探讨了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如何彻底改变了美国对“边疆”的定义,以及这一扩张政策如何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北方工业化资本主义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核心议题聚焦于: 杰克逊时代与平民主义的兴起: 分析了安德鲁·杰克逊的政治遗产,探讨了普选权的扩大(对白人男性而言)如何与对原住民的强制迁移(如“眼泪之路”)形成鲜明的道德悖论。本书深入剖析了“银行战争”,阐释了国家银行的废除对美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西进”的代价: 详细记录了美国向西部的延伸,不仅是对土地的占有,更是对原住民文化和生存空间的毁灭性冲击。通过对多个部落历史的梳理,揭示了联邦政府政策背后的意识形态驱动力。 早期工业化的萌芽: 考察了新英格兰地区纺织业的崛起,以及“罗厄尔系统”(Lowell System)下年轻女工的生活状态,为后续的劳工运动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分裂的螺旋:奴隶制、道德重塑与政治僵局(约1840-1860年) 本书将此阶段定性为“不可避免的冲突”的前奏。作者运用大量档案材料,揭示了在看似和平的表象下,关于奴隶制的道德和经济辩论如何撕裂了国会和家庭。 重点关注的变革与冲突: 边境冲突与领土争议: 墨西哥战争的爆发、对德克萨斯和俄勒冈领土的争夺,如何将奴隶制问题推向了新的高潮。分析了1850年妥协案的脆弱性及其未能解决的核心矛盾。 激进主义的崛起: 深入探讨了废奴运动的内部派别——从温和的政治说服到约翰·布朗的暴力行动。同时,对女性权利运动的早期发展进行了描绘,特别是塞内卡福尔斯会议的意义,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改革背景下。 文化上的分歧: 通过文学(如梅尔维尔的作品)和新闻报道,展示了北方“自由劳动力”的意识形态与南方“荣誉文化”的对立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政治妥协变得越发艰难。 第三部分:血与火的洗礼:重建与统一的痛苦过程(约1861-1877年) 本部分避免了对军事战役的简单罗列,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战争如何重塑了美国国家机器和公民观念上。 战争的社会经济影响: 联邦权力的强化: 考察了林肯政府在战时采取的极端措施(如暂停人身保护令、征兵制),以及这些措施如何永久性地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范围,为未来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的复杂性: 详细描述了《解放奴隶宣言》在实践中的操作难题,以及数百万前奴隶在获得自由后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对土地、教育的渴望。 重建的梦想与破灭: 深刻剖析了“激进重建”的政治雄心与南方白人社会强力抵抗之间的激烈碰撞。作者不回避南方“三K党”等暴力组织的兴起,并分析了1877年妥协案的政治交易,是如何以牺牲非裔美国人的公民权利为代价换取了全国的表面和解。 第四部分:镀金时代的崛起与隐忧(约1877-1900年) 本书最后一部分聚焦于美国向世界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深刻的社会不平等和工业化带来的阵痛。 镀金时代的双重性: 工业巨头的崛起: 对卡内基、洛克菲勒等“强盗大亨”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揭示了垄断资本如何利用政治影响力巩固其财富,以及企业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城市化的冲击: 描述了大量移民涌入导致城市(如纽约、芝加哥)的过度拥挤、卫生危机以及政治机器(如坦慕尼协会)的运作机制。 反抗的声音: 详细记录了劳工运动的早期斗争,如“干草市场事件”和普尔曼罢工,以及农民运动(如民粹主义党)对农业困境的呐喊。这些运动被视为对资本主义失控的第一次大规模全国性回应。 海外扩张的序曲: 简要概述了美国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日益增长的帝国野心,为20世纪的全球角色转变埋下了伏笔。 总结: 《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一部对“美国例外论”提出质疑的深刻历史著作。它通过对制度、思想和普通民众生活的多维考察,展示了19世纪美国如何在自我矛盾中前行:一个在自由和奴役、扩张与隔离、创新与剥削之间不断拉扯的国度。本书旨在让读者理解,现代美国的诸多核心挑战,其根源都深植于这个充满矛盾与活力的世纪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林肯传》时,我满怀期待,毕竟林肯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太多历史厚重感。翻开书的第一页,我立刻被一种沉静而有力的叙述风格所吸引。作者并非急于展现林肯那些戏剧性的政治时刻,而是从他早年的成长经历入手,细致地描绘了一个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如何凭借惊人的毅力和求知欲,一点点积淀起日后的思想深度。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林肯童年阅读的刻画,那种在昏暗灯光下,贪婪地汲取知识的画面感十足,仿佛能听到书页翻动的细响,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书中对于林肯早年律师生涯的描写也颇具匠心,没有简单地堆砌案件,而是通过对一些重要案件的分析,展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为理解他日后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历史人物的传记,更是在跟随一个灵魂的成长轨迹,感受他如何从一个平凡人蜕变成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巨人。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深刻印象,在于它对林肯复杂内心的挖掘。历史书往往将林肯描绘成一个完美无瑕的英雄,但在《林肯传》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挣扎和矛盾的个体。作者并未回避他生命中的挫折、失败,甚至是他性格中一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侧面,比如他一度深陷的抑郁情绪,以及在处理一些政治难题时的犹豫和权衡。这种真实感让我更加敬佩林肯。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描写,林肯在内战最胶着、压力最大的时期,是如何通过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来寻求慰藉和力量的。这种对文学的深情,与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柔韧。此外,作者对林肯家庭生活的描绘也十分细腻,特别是他对妻子玛丽的感情,以及在丧子之痛中的表现,都让人看到了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温情一面。这种多层次的呈现,使得林肯的形象更加饱满,也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林肯传》无疑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作者的文笔优雅而不失力量,他的叙述方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临林肯所处的时代。书中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政治氛围的描绘非常生动,仿佛能闻到当时的煤烟味,听到街头的喧嚣声。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对林肯演讲和书信的分析,作者不仅仅摘录精彩的段落,而是深入剖析其语言的艺术、情感的表达以及背后蕴含的思想力量。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我们都耳熟能详,但通过这本书的解读,我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它如何以最简洁的语言,触动了最深刻的民族情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的成就,更在于他们在面对巨大压力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非凡勇气和深邃思想。

评分

这是一本极具思想深度的传记,它不只是讲述林肯做了什么,更着重探讨了他为什么这么做。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分析林肯政治思想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他对奴隶制问题的看法如何随着时间和经历而演变。我被书中关于林肯早期关于奴隶制辩论的论述所吸引,他并非一开始就站在废奴的最前沿,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思考和道德上的挣扎。这种转变的过程,恰恰体现了他的伟大之处——一个能够不断反思、修正自己认知,并最终为更崇高的目标而奋斗的人。书中对林肯处理南北战争期间复杂政治局势的分析也令人称道,他如何在党内分歧、军事挫折、以及国际压力之间周旋,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林肯“妥协”与“原则”之间平衡的解读,他懂得在必要时放低姿态,争取更大的利益,但同时又从未放弃内心深处的道德底线。

评分

阅读《林肯传》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将林肯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通过对他生活细节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性、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搏斗的普通人。作者对于林肯在做出艰难决策时的心理描绘,让我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他所面临的困境之中。我反复咀嚼书中关于林肯在内战期间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处理部下之间的矛盾的篇章,这让我对政治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也让我思考,真正的领导者是如何炼成的,他们并非生来就拥有所有的答案,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以及与内心的对话,逐渐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林肯的传记,更是关于勇气、智慧、以及在变革时代中如何坚守信仰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