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从部落到国家,文明开始了。罗马共和,希腊城邦民主,西周受命于天,为什么制度迥然不同?《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回到历史现场,探寻国家的起源和机密。
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至于结论,也许会有,也许没有。但即便没有,探寻和反思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而且充满乐趣的事情,诸位难道没有兴趣吗?
为什么文明的标志是国家?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体制五花八门?从部落到国家,是历史的岔路口。世界各民族开始分道扬镳,朝着认准的方向往前走。罗马共和、希腊城邦民主,西周受命于天。《易中天中华史 第二卷:国家》回到历史现场,探寻国家的起源和机密。
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一部《中华根》(先秦),第二部《**帝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九卷。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1-19卷)。
第一章 国家与人
上帝敲了回车键
没有后悔药
分道扬镳
小人之邦
公民与臣民
中华的惆怅
第二章 城市跟你说
国家与城市
大屋顶
此时无墙胜有墙
民主的模样
君主的来历
殊途同归
第三章 从雅典到费城
民主是个意外
山那边是海
一刀两断
走向平等
衰落与复兴
费城对接雅典
第四章 谢绝宗教
我们不是幸存者
翻过喜马拉雅
有光就有影
巫术的儿子
没有国界的国家
天上人间
第五章 告别图腾
神佑尼罗河
成败都是它
法治罗马
并非图腾的图腾
认祖归宗
家天下
第六章 闯他一回红灯
启废禅让
老调子已经唱完
谁代表中国
甲骨文与青铜器
天命玄鸟
不能再胡闹了
最后一班岗
民主的模样
爱琴海早晨的阳光从来就很迷人,雅典的居民也大多起得很早。作为城邦的当家人,伯里克利(Perikles)将军早早吃完简单的早餐,就吻别女友办公去了。
他的女友是外籍居民,因此只能同居,不能结婚。
这事很让伯里克利头疼,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生下的儿子小伯里克利,将不能成为雅典公民。
当然,外籍居民的待遇并不差,同工同酬,来去自由。他们所做的贡献,也能得到城邦的承认和尊重。比如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便都是外籍居民。但除非特许,外籍居民不能拥有政治权利,对城邦的公共事务也没有发言权,哪怕他是伯里克利的儿子。
伯里克利的郁闷,可想而知。
更糟糕的是,这条关于公民资格的法律,恰恰是伯里克利执政期间,由他本人提出并极力促成通过的。只不过,那时还没有这位让他神魂颠倒的同居女友。
这真是不折不扣的作法自毙。
但伯里克利只能咽下苦果,尽管他是雅典城邦最有权势的人。事实上,伯里克利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对城邦的贡献无与伦比。正是在他的治下,雅典走向辉煌,达到鼎盛,以至于这个时期被称为“伯里克利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雅典,也被伯里克利本人骄傲地称为“希腊人的学堂”。
伯里克利,是可以相当于大禹或周公的。
然而伯里克利的待遇,却比大禹和周公差得远。作为公民,他没有任何特权和享受,只能跟其他人一起住在普通居民区里,房子是土坯垒成的墙,坡式屋顶上盖着赤陶的瓦片。作为民选的将军,他也只能听命于公民大会。他甚至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出席公民大会受审,并判处巨额罚金和解除职务,尽管一年之后他再度当选。
这事发生在公元前430年,也就是伯里克利发表“阵亡将士葬礼演说”的第二年。正是在这个著名的演讲中,伯里克利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雅典的民主制度,认为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是最合理的,也只有它才能保证希腊城邦的繁荣昌盛,希腊人民的幸福安康。他的演说是那样的真诚和实在,完全没有想到很快就会被自己赞颂的制度,一耳光打得满地找牙。
命运相似的还有丘吉尔。
领导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也是在胜利之后被他的人民利用民主制度卸磨杀驴的。1945年7月,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落败。正在参加波茨坦会议的丘吉尔,只能黯然神伤地走下舞台。据说,挨了当头一棒的丘吉尔闻讯以后曾发表了这样一句名言:伟大的民族对自己的伟大人物,总是忘恩负义的。
丘吉尔此刻的心情,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实际上,丘吉尔那句话正是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评论伯里克利的。而且我们还必须补充一句: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崇尚民主的。事实上,只有民主国家的公民才会如此“忘恩负义”。更重要的是,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公民才能够这样做。
因为民主的要义,就是“主权在民,政权民授”。
是的,在民主制度看来,国家的公共权力不是哪个人的,也不是谁家里的,而是全体人民的。是全体人民当中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私权利”部分地让渡出来,这才共同组成和变成了“公权力”。使用公权力的执政者,只是让渡私权利之全体人民的代理人。故,他必须由人民选举,得到授权;必须对人民负责,受到监督;还必须有一定的任期,通过选举来换届。终身制,必非民主。
所以,民主国家的国民一定“忘恩负义”。他们固然看重你以前都做了什么,做得如何,却更关心你将来怎样,想干什么。丘吉尔被取代,原因就在这里。他和伯里克利一样都是被赶下台后又重新当选,原因也在这里。
同样,民主国家的国民也难免上当受骗。伯里克利的下台,还有许多不怎么样的总统和总理的上台,便是如此。
但,民主国家领导人的任期都有限制。因此,如果看走眼选错人,有后悔药可买。可见,民主是“可以纠正自己错误的制度”。也因此,它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
这就是民主。它就是这个样子,不管你喜不喜欢。
这套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艺术品,每一页的纸张质感都让人爱不释手,摸上去有种温润的触感,不像有些廉价影印版那样粗糙。尤其是那些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配图,更是对文字内容的视觉化解读和延伸。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古代城池和战争场面的描绘,细节之丰富,色彩之考究,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历史的波澜壮阔。光是翻阅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阅读的体验因此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对于一个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种对细节的打磨是极其重要的,它体现了出版方对文化产品的尊重,也让原本略显厚重的历史题材变得更加平易近人,即便是偶尔翻阅,也能从中获得审美上的愉悦。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也更值得收藏。
评分坦白说,这套书的阅读节奏感极佳,阅读的连贯性非常流畅,几乎没有那种让人感到枯燥或需要反复查阅的“水分段落”。作者对叙事节奏的把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简洁有力的笔触快速推进时间线,什么时候应该慢下来,用细腻的文字聚焦于某一个关键人物的内心挣扎或某一重大决策的幕后博弈。这种抑扬顿挫的节奏,使得长篇的历史阅读也保持了极高的心流体验,读起来一点也不累,反而有种“停不下来”的魔力。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复杂的前因后果时,他总是能找到最清晰的逻辑链条来串联,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不会在繁复的历史细节中迷失方向,这一点,非常值得推崇。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历史细节的考据方面,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严谨性,但最妙的是,它懂得何时该“放”开严谨,转向更富想象力的重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关键的历史转折瞬间时,那种基于扎实文献基础上的大胆推测与场景还原。他似乎深谙“历史的空白需要合理的想象来填补”,但这种想象绝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扎根于当时的社会风俗、地理环境乃至心理学层面的洞察。比如,对于某些关键会议的场景描绘,虽然没有直接的史料记载其对话内容,但作者通过对参与者性格和立场的分析,构建出的对话场景极具说服力,让人信服这就是当时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这种“信而不迷,用而不拘”的态度,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自己也参与到了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工程之中。
评分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它提供了一个观察“结构性问题”的全新视角。我们过去习惯于关注帝王将相的功过,但在作者的笔下,重点被巧妙地转移到了“系统”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自我修正或最终走向僵化的过程。这种宏观层面的剖析,非常符合现代人对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的思考习惯。比如,书中对早期权力制衡体系的描述,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制度设计之初的精妙与后世如何一步步将其异化、扭曲的过程。这种“解构与重塑”的分析框架,让历史不再是孤立事件的堆砌,而是一部不断上演的社会工程学案例。我合上书本后,脑子里留下的不是零散的年代和事件,而是一张清晰的、关于权力、资源分配与社会稳定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图谱,这对理解当下的社会现象也大有裨益。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对“易中天”这三个字带着一丝审视的态度去阅读的,毕竟名家光环有时也伴随着过度解读的风险。但这本书(指代系列中特定卷册的内容,此处不具体提及)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那种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的叙事口吻。作者在分析那些宏大历史转折点时,并没有采取那种高高在上、板着面孔说教的姿态,而是像一位学识渊博又极其风趣健谈的长者,娓娓道来。他擅长将复杂的政治博弈、制度变迁,拆解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片段,让人在了解“是什么”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为什么会这样”背后的逻辑与人情。这种叙事策略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使得那些原本感觉遥不可及的古代决策者,瞬间变得立体可感,他们的困境、挣扎与权衡,都跃然纸上,让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感受到个体命运的真实重量。
评分喜欢易中天的书!
评分活动价格很给力,买了好多书,这套易中天中华史没有成套的了,只好一本一本买。
评分活动价格很给力,买了好多书,这套易中天中华史没有成套的了,只好一本一本买。
评分物流很快,上午下单,晚上的时候,就到了,书很好看,纸质很好,一点都不比大书店里的书差
评分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评分京东自营的活动券实在让人无语呀!抢不到啊!只好每一百减五十了。没有毫秒级的速度我只能望券兴叹了。而且还是高价的时候搞活动呀!很多书都是九几折满一百减五十的。活动做完价格恢复。
评分二十岁到三十岁读书,有的是工作需要,知识恶补,有的是迷恋小说,一天到晚读着琼瑶,金庸的著作,幻想着自己就是其中某个角色,不是海枯石烂,就是仗剑天涯。
评分这些书无论是包装、印刷、排版还是纸张的质量都是上上之选,所以说我对这次买的书特别满意。并且,京东这次618的活动力度特别大,所以说我买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书,我估计应该一年都看不完吧。PS:因为害怕屋子太潮湿,但书又买太多,一时看不完,所以说有些书的塑封胶皮我没有拆掉。我如果评论的是这一段话的话,那么说明我对这次购物非常满意。
评分书是好书,值得推荐。非纯粹编年体,不晦涩,文字轻松好读。 但似乎感觉比JD自营耍了,150减50时买的,好像是7.9,现在发现书本身折扣加大了。 算咯,总账可能差不多,国内书也不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