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

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黄焰,金成来 著
图书标签:
  • 围棋
  • 入门
  • 基础
  • 速成
  • 学习
  • 棋谱
  • 技巧
  • 21世纪
  • 新概念
  • 益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43637030
版次:3
商品编码:1192609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黄焰、金成来认识到入门教育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克服这些问题出版了这套教材。此教材适当降低了已有教材的难度,为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戏的错误想法,从1卷开始收入了地(空)和行棋等围棋基础概念。同时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训练问题也是提高围棋兴趣的内容。
  《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简单易懂,是学习围棋的好帮手,非常适合作为儿童围棋教育的教材。

作者简介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赏“敢斗赏”。
  
  金成来,1963年生。1996年入段。2002年教育学硕士。2003年韩国KT杯16强。韩国明知大学围棋系兼职教授。

目录

1.叫吃以后
1—1.叫吃以后一吃
1—2.叫吃以后一连接
1—3.叫吃以后一逃出
1—4.叫吃以后一双吃
1—5.叫吃以后一征
1—6.叫吃以后一罩(枷)
1—7.叫吃以后一倒扑

2.连接
2—1.连接的应用
2—2.连接哪里呢
围棋小常识

3.断
4.对杀
4—1.数气
4—2.长气后对杀
4—3.长自己的气的同时收对方的气
4—4.扳吃

5.先手,后手
6.救活重要的子
7.倒扑
7—1.扑吃
7—2.扑吃两次
围棋小常识
8.滚打包收

9.死活
9—1.提还是连
9—2.缩小眼位
9—3.点杀白棋
9—4.利用先手活棋

10.好形和坏形
11.布局
11—1.三线和四线
11—2.角
11—3.边
11—4.中央
11—5.综合

12.围目
12—1.挡
12—2.一间跳守
围棋小常识
实力测验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围棋入门:掌握棋盘的艺术》 围棋,这门古老而深邃的智慧游戏,源远流长,魅力无穷。它不仅仅是黑白子在纵横棋盘上的厮杀,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如果你曾被围棋的神秘感所吸引,却又不知如何下第一步;如果你曾被棋盘上的纵横捭阖所震撼,却又感叹其博大精深;那么,这本《围棋入门:掌握棋盘的艺术》将是你开启围棋世界的不二之选。 本书旨在为围棋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易于理解的学习路径。我们深知,学习一门新事物,尤其是像围棋这样拥有丰富内涵的智力运动,最怕的是无从下手和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呕心沥血,将围棋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点一一呈现,并辅以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力求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围棋的基本规则、常用战术和进阶思路。 第一章:揭开围棋的面纱——基础概念与规则 在正式踏上棋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围棋的“语言”。本章将带你认识围棋的基本构成元素: 棋盘与棋子: 了解棋盘的结构,包括纵横线、交叉点(即“目”),以及黑白棋子的颜色和作用。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解释棋盘的规模(如十九路、十三路、九路棋盘)及其对局势的影响。 下棋原则: 学习围棋最核心的规则——落子权、气、提子、禁着点、打劫等。我们将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图示,让你轻松理解这些规则的含义和实际应用。例如,我们会详细解释“气”的概念,它是棋子生存的根本,理解了“气”,就理解了围棋中最基本的攻防关系。 胜负判定: 掌握围棋的胜负判定方法,包括计算地盘和终局的规则。你将了解到,围棋的胜负不仅仅是简单地吃掉对方的棋子,更在于如何有效地围住更多的空地。 第二章:生命的律动——气与连接 围棋的妙处在于“活棋”与“死棋”的区分,而这一切都与“气”息息相关。本章将围绕“气”展开深入的讲解: 气的概念与重要性: 再次强调“气”在围棋中的至高无上地位,它是棋子生存的生命线。我们会通过各种实际棋例,展示气的多少如何直接决定棋子的生死存亡。 呼吸法(围棋中的“呼吸”): 学习如何通过调整棋子的位置和数量来增加或减少对方棋子的“气”,从而在棋局中占据主动。我们将介绍“扑”、“叫吃”、“长”等基本手段,它们都是围绕“气”展开的策略。 连接与切断: 理解棋子之间的连接是如何形成更强大的整体,以及如何通过“切断”来分割对方的棋子,削弱其力量。本章将重点讲解“断点”的形成和保护,以及“扑断”、“尖断”等常见手法的应用。 第三章:棋子的生命线——死活基本知识 围棋中的“死活”是整个棋局的灵魂所在,它直接关系到棋子的存亡和棋盘上的利益得失。本章将带你进入围棋最精彩的“死活”世界: 活棋的基本眼形: 介绍围棋中几种最基础、最稳固的“活棋眼”形状,例如“真眼”、“假眼”、“直四”、“曲四”等。我们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你一眼就能辨认出活棋的眼形,并理解其形成原理。 杀棋的基本手筋: 学习最常见的杀棋技巧,包括“扑”、“征子”、“枷吃”、“倒扑”等。这些手筋是围棋的“基本功”,熟练掌握它们,将大大提升你的战斗力。 劫的形成与破解: 劫是围棋中最具变幻莫测的棋形之一,它常常能改变棋局的走向。本章将详细讲解“劫”的形成条件、破解方法以及“劫争”的策略,让你在面对复杂的劫争时,不再束手无策。 第四章:棋盘上的生存法则——形状与效率 除了棋子本身的死活,棋子的“形状”也至关重要。良好的形状能让棋子更容易形成活棋,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本章将引导你关注棋子的“形状”: 基本棋形: 介绍围棋中一些最基本、最有效的棋形,如“单关”、“跳”、“尖”等,以及它们在实际棋局中的应用。我们将分析不同形状的优劣,让你懂得如何选择最优的落子位置。 效率与损益: 学习如何评估一次落子的效率,判断其是否能够最大化地获取利益,或者最有效地阻碍对方。我们将引入“厚薄”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弃子”来换取更大的优势。 实战中的形状运用: 通过大量的实战棋例,展示棋子形状在实际对局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形状构建来取得胜利。 第五章:初步的战术——攻防兼备 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和死活技巧后,我们将进入更具策略性的围棋战术层面。本章将为你揭示棋盘上的攻防之道: 拆边与占角: 学习围棋开局阶段最经典的策略——拆边和占角,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时机。我们将分析不同布局下的着法选择,帮助你形成初步的开局意识。 进攻的原则与技巧: 学习如何发起有效的进攻,包括“围”、“攻”、“杀”等基本进攻手段。我们将讲解“攻击的原则”,例如“围三追一”,以及如何通过“引征”来达到攻击的目的。 防守的艺术: 学习如何稳固自己的阵地,避免被对方攻击,以及如何在劣势下进行有效的防守。我们将介绍“补棋”、“守空”等基本的防守策略。 治孤的智慧: 当自己的棋子陷入险境时,如何将其“治孤”成功,是围棋中非常重要的技巧。本章将传授一些治孤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六章:棋局的脉络——行棋方向与全局观 围棋的魅力不仅在于局部的胜负,更在于对整个棋局的把握。本章将带你提升全局观: 行棋方向的判断: 学习如何根据棋盘上的形势,判断最有利的行棋方向,以及如何避免“愚形”和“死棋”。 厚势的运用: 理解“厚势”的价值,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实地或攻击的力量。我们将讨论“厚势”的价值是在于“守”还是在于“攻”。 全局的平衡: 学习如何平衡棋盘上的实地、厚势和潜力,从而做出最优的全局决策。我们将引导你理解“大局观”,以及如何在局部战斗与全局利益之间进行取舍。 棋局的节奏: 了解围棋棋局的节奏感,学会如何把握先手和后手,以及如何在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 第七章:从棋谱中汲取智慧——初学者必知的棋例分析 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通过实战棋例来加深理解,是学习围棋的捷径。本章将精选一些经典的、适合初学者的棋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基础定式解读: 挑选一些最常见、最基础的定式,详细解析其演变过程、优劣之处以及背后的思路。 经典攻防战例: 选取一些能够体现基本攻防原则的棋例,让你直观地看到棋子是如何被攻击、被防守、被救活的。 死活绝招演示: 通过具体的死活棋例,演示那些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绝招”,让你领略围棋的趣味和无穷变化。 初学者常见错误分析: 针对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通过棋例进行剖析,帮助你避免走弯路。 第八章:迈向棋盘的下一步——进阶之路与学习方法 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如何继续提升,将是所有初学者面临的问题。本章将为你提供进阶的建议和指导: 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建议初学者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例如从九路棋盘开始,逐步过渡到十三路、十九路。 如何对弈与复盘: 强调实战的重要性,并指导你如何进行有效的对弈,以及如何通过“复盘”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学习资源的获取: 介绍一些有助于围棋学习的资源,如围棋网站、围棋软件、围棋书籍等,为你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保持对围棋的热爱: 鼓励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享受围棋带来的乐趣,并将围棋的智慧融入生活。 《围棋入门:掌握棋盘的艺术》不仅仅是一本教程,它更是一位耐心细致的围棋向导,将陪伴你从零开始,一步步走进围棋的殿堂。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不仅能够掌握围棋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更能从中体会到围棋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局观和抗压能力。 翻开这本书,让黑白棋子在你指尖跳跃,在棋盘上挥洒你的智慧,开启一段精彩绝伦的围棋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棋感”的培养。以往我学习围棋,总是觉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为什么高手们会下出某些看似“神奇”的棋步。但《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却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引导我去感知棋局的变化。比如,在讲解“劫争”时,书中并没有仅仅列出几种常见的劫,而是通过一些“如果……那么……”的问句,引导我去思考劫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以及如何判断劫材的优劣。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书中的“棋形分析”部分,更是把我从一个只会埋头数子的初学者,变成了一个开始懂得观察棋局整体结构的爱好者。它会分析一些经典的残局,让我学习如何评估残局的优劣,以及如何通过局部战斗来影响整个棋局的走向。我曾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那些复杂的计算,但总感觉抓不住重点。《速成围棋》则让我明白,在初期,更重要的是培养对棋的整体感觉,学会如何“看懂”棋局。书中用到的那些“棋形图”,就像一张张生动的地图,指引我认识围棋的“山川河流”,让我对围棋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点,而是连成一片的整体。这种启发式的教学,让我觉得围棋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一场充满趣味的探索之旅。

评分

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全局观”的培养。很多初学者,包括我自己,在学习围棋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局部的计算,而忽略了棋局的整体走向。而《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恰恰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教授死活、定式,更是通过大量的棋例分析,引导我去理解“势”的含义,去把握棋局的整体平衡。我曾经对“厚味”的概念感到模糊,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棋子明明没有围住地,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本书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城墙”和“盾牌”,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厚味在攻防中的战略意义。它让我明白,围棋不仅仅是局部的得失,更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布局,是一种“势”的经营。书中的“中盘战术”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了我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棋局中,找到突破口,建立优势。这种对全局的把握能力,让我觉得自己的围棋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

我曾尝试过不少围棋入门书籍,但大多数都过于理论化,或者过于侧重计算,导致我看了很久也难以形成实战能力。《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却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帮助我克服了这一难关。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实战化”教学。书中的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实战棋谱进行讲解。这些棋谱的选择都非常精妙,涵盖了从初学者容易遇到的问题,到一些进阶的概念。我尤其喜欢它对“打吃”、“连接”、“断开”等基础手筋的讲解,书中用到的图例非常清晰,并且对每一步棋的意图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曾经对这些基础概念总是不够熟练,导致在实战中经常出现失误。而这本书,通过反复的强调和练习,让我对这些基本功有了深刻的掌握。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胜负的关键,就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础手筋之中。这本书让我对围棋的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地迈向了棋盘。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它对于“棋形”的深度剖析。我曾经觉得棋形只是一些基础的组合,但《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却将棋形提升到了战略层面。它不仅仅讲解了常见的棋形,更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棋形在攻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棋形的改变来影响棋局的走向。我曾经对“断点”的概念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有时一个断点就能引发一场恶战。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明白,断点不仅是棋盘上的一个空位,更是棋局中潜在的弱点,是对手可以攻击的突破口。它让我学会如何识别和利用断点,以及如何加强自己的棋形,避免被对手利用。书中的“破眼”和“补棋”的讲解,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了我如何在攻防中,巧妙地利用棋形来取得优势。这种对棋形精妙的理解,让我觉得围棋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学问。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棋势”的描绘。我之前学棋,总是专注于局部的得失,对于整个棋盘的“势”感,一直把握不好。《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揭示了“势”的奥秘。它不仅仅是用文字描述,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让我直观地感受到棋势的变化。例如,在讲解“厚味”时,书中用到了“墙壁”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厚味在攻防中的作用。这种形象的比喻,是我之前在其他书中从未看到过的。它让我明白,围棋并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种对“力”的运用,对“势”的经营。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学会用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棋局,不再纠结于一子一地的得失,而是更注重全局的平衡和发展。书中的“中盘战斗”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了我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棋局中,找到突破口,建立优势。这种对“棋势”的理解,让我觉得自己的围棋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

作为一名曾经因为“定式”而感到头疼的初学者,我在这本《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中找到了全新的学习路径。过去,我总觉得定式是围棋的“捷径”,但事实证明,如果对定式背后的原理一无所知,那么它只会成为一种死记硬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教授大量的定式,而是先从最基础的“占角”、“守角”等概念入手,然后逐步引导我去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定式。比如,在讲解“三三”的侵入时,书中会详细分析侵入者和守角者各自的意图,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我不再是机械地记忆,而是真正地理解了定式的精髓。书中的“布局基本原则”更是让我豁然开朗,它让我明白,定式只是布局中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全局的形势来选择最适合的布局。这本书让我对定式的看法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我不再畏惧定式,反而开始享受理解定式所带来的乐趣。

评分

拿到这本《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编排上的用心。不同于以往我看过的很多围棋入门书,这本书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死活题或者复杂的定式,而是循序渐进地从最根本的概念入手。例如,在讲解“眼”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什么是真眼、假眼,以及不同形状的眼在攻防中的作用。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棋筋”时,用到的“生命线”的比喻,一下子就点醒了我对棋局整体走向的理解。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经过了细致的拆解和清晰的阐释,并且配以大量的实战模拟,让我能够迅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我曾不止一次地尝试过学习围棋,但往往因为概念不清,对一些基础的术语感到茫然,最终半途而废。而这本书,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用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围棋的世界一点点地展现在我眼前,让我不再觉得围棋高不可攀。即使是像“先手”、“后手”这样看似简单的概念,书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明白它们在不同局面下的战略意义。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让我对围棋的兴趣再度被点燃,并且更加自信地走入围棋的殿堂。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够真正帮我理解围棋“哲学”的书籍。《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教授围棋的技巧,更是在潜移默化地传递围棋的智慧。书中的“战略布局”部分,让我对围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讲解如何占角、占边、占中心,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局面的布局思路,以及这些思路背后的逻辑。比如,在讲解“拆边”时,书中不仅仅是给出几种常见的拆边方法,更重要的是分析了每种拆边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后续发展。我曾经觉得围棋就是简单的“黑白子”的争夺,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围棋更是一种“意境”的营造,是一种“势”的经营。它会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高手们会选择在某个位置下子,而不是在另一个位置。这种对“意图”的解读,让我觉得围棋的学习,不仅仅是在学习一种游戏,更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书中的一些“棋例分析”,更是把我带入了那些充满智慧的对局,让我得以窥探大师们的思想。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它对“官子”的处理。在很多围棋入门书中,官子部分往往被一带而过,或者只是简单地列出一些常见的官子棋形。然而,《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却将官子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它不仅仅讲解了如何计算官子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官子在不同阶段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官子来扩大优势或者挽回劣势。我曾经对官子一直感到头疼,觉得那是最枯燥乏味的阶段。但是,这本书用非常生动的方式,让我看到了官子在棋局中的重要性。它会分析一些经典的官子棋谱,让我学习如何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通过精妙的官子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或者在劣势中,通过巧妙的官子来缩小差距。这种对官子的深入讲解,让我觉得围棋的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都蕴含着智慧。这本书让我对官子的理解得到了升华,我不再觉得官子是“收尾”的工作,而是棋局胜负的关键所在。

评分

拿到《速成围棋(上 基础篇 21世纪新概念)》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对于“棋子效率”的强调。很多初学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在下棋的时候,总有一种“落子无悔”的冲动,但却很少考虑每一颗棋子的价值。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认识到,围棋不仅仅是占领地盘,更是如何让每一颗棋子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它会分析一些“低效”的下法,并给出更优的替代方案,让我学会如何最大化自己的棋子效率,同时限制对手的棋子效率。我曾经对“弃子”这一概念感到困惑,觉得明明是自己的棋子,为什么要去放弃它?但是,这本书通过讲解“弃子抢先”等战术,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暂时的牺牲是为了更大的整体利益。这种对“棋子效率”的关注,让我开始更加审慎地思考每一手棋,不再随意落子。这本书让我对围棋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多吃子”或者“多围地”,而是更注重棋子的整体运作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