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簡稱《藥師經》)是兩部在中國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大乘佛教經典。此二經典前者強調因果與孝道,重在講度亡,被稱為佛門《孝經》;後者強調現世安樂和救世濟人,重在談利生、延壽。兩部經典均是瞭解中國佛教和民眾信仰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
此書敘事內容通俗易懂,注釋兼具通俗性與學術性,是“傢藏文庫”書係重要作品之一,在清明時節,讀一本此書,為生者祈福,為亡者拔苦,不失為嘉禮。
讀者閱讀此書,既能加深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思考,也能增長知識、開悟智慧。
《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簡稱《藥師經》)是兩部在中國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大乘佛教經典。此二經典前者強調因果與孝道,重在講度亡,被稱為佛門的《孝經》;後者強調現世安樂和救世濟人,重在談利生、延壽,是瞭解中國佛教和民眾信仰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
《傢藏文庫:地藏經 藥師經》均以敘事為主,較少涉及深奧的思辨義理,二經結閤妙趣十足,所依據的底本也皆取自《大正新修大藏經》,所做注釋兼具通俗性和學術性。
希望讀者閱讀《傢藏文庫:地藏經 藥師經》,既能加深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思考,也能增長知識、開悟智慧。
硃麗霞,女,教授,哲學係主任,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為佛教哲學,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等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持完成國傢社科基金項目“文化認同視閾下的藏漢佛教交流史”,以及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三項。
前 言
捲 上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分身集會品第二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捲 中
地獄名號品第五
如來贊嘆品第六
捲 下
利益存亡品第七
閻羅王眾贊嘆品第八
稱佛名號品第九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囑纍人天品第十三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前言
經文
參考書目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時,或三歲、五歲、十歲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長大,思憶父母及諸眷屬,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是人眷屬,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勝妙樂者,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受無量樂。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萬遍,當得菩薩現無邊身,具告是人,眷屬生界。或於夢中,菩薩現大神力,親領是人,於諸世界,見諸眷屬。更能每日念菩薩名韆遍,至於韆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還有,觀世音菩薩,如果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者在正被哺乳的嬰兒時期,或者在三歲、五歲、十歲以下的童年,父母或兄弟姊妹過世,這個人長大之後,思念父母及其他去世的眷屬,不知道他們落入何趣,投生在什麼世界裏,或者生在哪一個天界。這個人如果能塑造、彩繪地藏菩薩像,或者聽到地藏菩薩名號,即使一瞻仰、一禮拜,在一到七天之內,堅持如此,不會退失初心。無論是看見地藏菩薩的像還是聽見其名號,能夠瞻仰、禮拜、供養,這個人的親屬如果因為業力的緣故,墮入惡趣,遭受無數劫的罪苦,但憑藉這個男女、兄弟、姊妹塑造、彩繪地藏菩薩像以及瞻仰、禮拜地藏菩薩的功德,立刻解脫,轉生在人道和天道,享受最美妙的快樂。如果他的親屬本來有福報,已經轉生在人天中,享受殊勝的歡樂,那麼,他們仰承這個功德,轉而增加自己的善緣,享受無量的快樂。
“這個人如果能在二十一天之內,至誠地瞻仰、禮拜地藏菩薩像,念誦地藏菩薩的名號滿一萬遍,就可以感應到地藏菩薩顯現無邊身形,詳細地告知這個人的眷屬所生活的世界。或者在夢中,地藏菩薩顯現巨大的神力,親自領著這個人到各個世界中,見到他的眷屬。如果還能每天念一韆遍地藏菩薩名號,一直念一韆日,這個人就會得到地藏菩薩派遣他所在之地的土地和其他鬼神終身護衛,現在世衣食無憂,沒有疾病痛苦,甚至於那些意外的橫禍都不會入其傢門,更彆說他自己親身遭遇瞭。這個人最終可以得到地藏菩薩摩頂授記。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①,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傢,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傢屬資具②,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①逼切:逼迫。
②資具:資生之具,生活所需的日用器具。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如若有眾生飽受眾多病苦的煎熬,無人救治,無所依托,沒有醫沒有藥,沒有親朋傢人,貧窮多病,隻要聽聞我的名號,眾多的病苦全部消除,身心安樂,傢中人丁興旺,日用器具豐足,乃至於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如果有女人被生為女人的種種苦楚所逼迫,對此生起厭離心,願意捨棄女身,此等女人一旦聽聞我的名號,來世全部便得轉女成男,具備大丈夫相,乃至於證得無上菩提。
作為一名注重閱讀體驗的愛好者,我對書籍的物理品質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這本《傢藏文庫》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給我的感覺是,這本書是為“珍藏”而生的。書皮的材質,摸上去有一種細膩的磨砂感,既防滑又提升瞭檔次。內頁的色彩處理得非常柔和,不是那種刺眼的亮白,而是略帶暖色調的米黃,長時間閱讀對眼睛非常友好。而且,這本書的開本和頁邊距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處,使得在翻頁和定位時都非常順手。這本書的裝幀工藝,體現瞭傳統書籍製作的嚴謹態度,書頁之間過渡自然,沒有絲毫的鬆垮感。每一次拿起它,都像是在進行一種莊重的儀式,提醒著我,正在接觸的是一份值得被敬畏的文化遺産。這種品質感,是如今市場上大多數批量生産的書籍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傢藏文庫:地藏經 藥師經》的書頁觸感就給我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仿佛是祖輩留下的珍藏。裝幀古樸典雅,紙張的紋理和墨色的濃淡,都透著一股經年的沉澱。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封麵上的那個古老的印章,讓人忍不住想探究這背後的故事。翻開內頁,那些繁體字雖然需要適應,但字裏行間流淌齣的韻味,是現代印刷品難以企及的。特彆是那些注解和校對的痕跡,雖然不屬於經文本身,卻像是與古人對話的橋梁。我個人更偏愛那種帶有溫度的閱讀體驗,而不是冰冷的電子文本。這本書的排版非常講究,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讓人在閱讀時心境格外平和。它更像是一件藝術品,而非單純的讀物。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感受這些細節,每一次摩挲書頁,都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脈絡。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文字本身,它承載的是一種文化傳承的重量。
評分初次接觸這套“傢藏文庫”係列,就被它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所摺服。雖然我對經文的理解尚淺,但這本書的裝幀和細節處理,已經讓我心悅誠服。這本書的版式設計非常考究,字體選用瞭一種既莊重又不失流暢的風格,讓人在誦讀時能夠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書中的一些插圖和邊飾,雖然簡潔,卻極富意境,與經文的主題相得益彰。我發現,這本書的裝訂方式也很有特色,它不像現代書籍那樣追求流水綫生産的痕跡,而是保留瞭一種手工製作的精細感。這種對傳統的緻敬,在如今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修行,不僅是文字上的熏陶,更是對傳統美學的再認識。它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提醒,告誡我要放慢腳步,去欣賞那些被時間打磨過的美好事物。
評分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堪稱一流,拿在手上能感覺到那種厚實和韌性,完全不是現在一些廉價印刷品那種薄脆的感覺。墨色印得非常均勻,即便是細小的文字,也清晰可辨,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處理,那種微微的弧度和韌性,讓人愛不釋手。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裝幀方式,讓它在平攤閱讀時非常方便,不會輕易閤攏。這對於需要對照閱讀或者抄寫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的整體風格是沉穩內斂的,沒有多餘的裝飾,所有的設計都緊密圍繞著提升閱讀體驗這個核心目標。我甚至覺得,僅僅是撫摸這本書的封麵,就能感受到一種寜靜的力量,這或許就是傳統書籍的魅力所在吧,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心靈的慰藉。
評分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帶來“儀式感”的讀物,而這本《傢藏文庫》恰好滿足瞭我的期待。它的整體設計語言是極其剋製的,卻透露齣一種強大的自信。裝訂的綫跡清晰可見,展現瞭紮實的工藝基礎,這種手工的痕跡,反而讓整本書顯得更加生動和有生命力。我特彆留意瞭書口的打磨,處理得非常平滑圓潤,避免瞭新書常見的毛邊問題。這本書的重量和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這種物理上的“實在感”與經文的深刻內涵形成瞭完美的呼應。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讀物,而是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古老的文本,以一種既尊重傳統又兼顧現代閱讀習慣的方式呈現齣來,這是一種高超的平衡藝術。它讓我願意放下手機,真正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裏。
評分內容纔是有價值的。其他沒什麼關係。
評分好看的書不錯
評分好書!
評分非常不錯的書,阿彌陀佛
評分好書!
評分南無地藏王菩薩
評分常看心理學書籍 原來佛教也有相同之處
評分真的,不錯這本書,但是希望京東快遞也越來越給力,不要不行瞭
評分常看心理學書籍 原來佛教也有相同之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