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

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鄭汝中 著
圖書標籤:
  • 敦煌
  • 飛天
  • 壁畫
  • 藝術
  • 曆史
  • 文化
  • 精裝
  • 佛教
  • 絲綢之路
  • 中國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46905
版次:1
商品編碼:11933822
包裝:精裝
叢書名: 解讀敦煌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2
字數:10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敦煌研究普知型讀物,學術大咖奉獻給大眾讀者的傳世經典。
敦煌的全方位呈現,再現韆年文明。

內容簡介

飛天來自何方?
飛天為什麼在佛國天宮飛舞?
飛天為什麼有世俗之美?
飛天與天使有何不同?
飛天如何在敦煌落戶?
《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根據各個朝代的飛天形象,對敦煌石窟中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和元代飛天的繪製技法和藝術特點作瞭較為詳細的介紹。

作者簡介

敦煌研究院:敦煌學研究的科研單位,也是保護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韆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單位。
樊錦詩: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自1963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後已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40餘年,被譽為“敦煌女兒”。主要緻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
鄭汝中,敦煌研究院任研究員,從事古代音樂的樂器、麯譜等研究工作。與敦煌研究院莊壯先生共同主持仿製敦煌壁畫樂器研究課題,製成仿古樂器三十五種、六十餘件,並通過專傢鑒定和用於演奏。主要著作有《敦煌石窟全集?音樂畫捲》、《敦煌石窟全集? 飛天畫捲》、論文有《敦煌壁畫樂器研究》、《敦煌壁畫樂伎》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曼妙多姿的飛天
1.飛天來自何方? 19
2.有翅膀的人是飛天嗎? 22
3.新疆米蘭佛寺中有翅膀的歐洲人是飛天嗎? 28
4.為什麼莊嚴肅穆的佛國世界有飛天漫天飛舞? 34
5.飛天如何落戶敦煌? 38
6.印度飛天如何變成中國飛天? 46
7.為什麼稱飛天是敦煌石窟的形象大使? 52
8.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齣現在哪裏? 58
9.敦煌畫傢如何創作曼妙多姿的飛天? 64
第二章 飛嚮遙遠的中原
萌發期:北涼、北魏、西魏 (公元421~556年)
1.為什麼敦煌北涼飛天是動作僵硬的男性? 69
2.為什麼說北魏飛天體態輕柔? 76
3.為什麼北魏飛天颳起中原鏇風? 80
4.為什麼說西魏的東陽王元榮改變瞭敦煌飛天的形象? 86
5.為什麼西魏的敦煌飛天是“三位一體”? 92
第三章 婀娜多姿的佛國飛天
創意期:北周、隋代(公元557~618年)
1.為什麼北周和隋代的飛天登上敦煌藝術高峰? 97
2.為什麼北周飛天轉換為婀娜多姿的情調? 104
3.為什麼隋代飛天最具有藝術創意? 110
第四章 在天宮自由翱翔
鼎盛期:唐、五代(公元618~959年)
1.為什麼大唐盛世造就瞭敦煌飛天的輝煌? 117
2.為什麼唐代人物畫使敦煌飛天轉變為宮娥舞女? 124
3.唐代飛天如何再現世俗風情? 130
4.為什麼中唐時期敦煌飛天的數量驟減? 136
5.晚唐、五代的飛天衰落瞭嗎? 141
第五章 消逝在天際的輕歌曼舞
衰落期:宋、西夏、元(公元960~1368年)
1.為什麼宋朝宮廷畫院消弱瞭韆裏之外的敦煌飛天創作? 149
2.迴鶻、西夏如何創作瞭具有少數民族風格飛天? 154
3.神秘的密教盛行飛天嗎? 159
附錄 敦煌大事記

精彩書摘

主編寄語
眾所周知,中國的佛教與儒傢和道教曾經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産生過重大的影響。中國佛教美術藝術與佛教相生相伴,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國佛教美術藝術應佛教需要而成長,應佛教發展而發展,對弘揚佛教教義和佛教思想起過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佛教美術藝術也是中國古代美術藝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瞭中國古代美術的發展。
中國佛教美術留下瞭無數的遺跡、遺存和遺物,但曆史上諸多古刹名寺因戰火、天災、人禍而灰飛煙滅,寺廟建築中的佛教藝術也隨之消失殆盡。唯開鑿於山崖的佛教石窟寺雖曆經滄桑,仍大多得以保存。敦煌曾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商業貿易的集散之地,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餘個民族文化的融匯之處,在敦煌適宜的土壤上,輝煌的敦煌莫高窟及其佛教藝術應運而生。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瞭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窟簷。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是世界上曆史延續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代錶瞭公元3至14世紀中國佛教美術藝術的高度成就。
然而,敦煌莫高窟這處韆年佛教聖地,由於曆史原因,公元16世紀以後,竟成為被曆史遺忘的角落,它的豐富內涵和珍貴價值長期鮮為人知。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發現的藏經洞,齣土瞭公元4至10世紀的文書、刺綉、絹畫、紙畫等文物5萬餘件。其中文書,大部分是漢文寫本,少量為刻印本。漢文寫本中佛教經典占90%以上,還有傳統的經史子集和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官私文書”等。除漢文外,還有古藏文、範文、迴鶻文、粟特文、於闐文、龜茲文等多種少數民族文字。
藏經洞及其文物的發現,引起瞭學界的震驚,中外學者以藏經洞文獻研究為發端,開始關注敦煌莫高窟,從而引發瞭對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地區石窟佛教藝術研究的熱潮。在這個敦煌研究的熱潮中,1944年,一個保管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韆佛洞、安西榆林窟、東韆佛洞、肅北五個廟石窟)的機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中誕生瞭。
六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有誌青年離開瞭繁華的都市,來到瞭西部邊陲的敦煌莫高窟安傢創業。他們住土房、喝鹹水、點油燈,嚴寒酷暑,大漠風沙,孤獨寂寞,磨滅不瞭他們心中神聖的追求,為瞭保護敦煌石窟,為瞭研究和解讀敦煌石窟藝術,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默默地奉獻著青春、智慧、傢庭,乃至人生。
經過幾代敦煌學者對敦煌石窟長期深入細緻的調查、整理、考證、研究,敦煌石窟壁畫的尊像畫(指大徹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菩薩,虔誠修行、以求自我解脫的弟子、威武勇猛、守護佛法的天王、力士,輕歌曼舞的伎樂飛天等等佛教眾神),釋迦牟尼故事畫(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生前救度眾生的種種善行故事,今生誕生宮廷、犬馬聲色的太子生活、齣傢修行、降魔成道、教化眾生的傳奇故事)、經變畫(指隋唐時期中國藝術傢根據大乘佛教經典創作繪製的大幅壁畫)、佛教東傳故事畫(指宣揚佛教東傳、佛法威力、佛跡靈驗等等神奇故事)、神怪畫(指佛教接納的中原漢地流行的傳統神話和神怪形象)、供養人畫像(指為祈福禳災而齣資開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屬的禮佛畫像)、圖案紋樣(指裝飾各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的圖案紋樣)等七類專題性如同天書般的內容逐漸得以認識、揭示和解讀。
通過研究,學者們不僅解讀瞭作為敦煌石窟主體的佛教的題材內容、思想、教義及其演變發展,而且還揭示齣壁畫錶現的人間所沒有的佛教眾神和他們所居住的佛國世界,其素材無不取自於現實人間世界。揭開佛教教義的神秘麵紗後,可以看到,敦煌壁畫中名目繁多的佛國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反射。展示在人們眼前的不隻是虛幻的佛國世界,而且是 一韆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曆史,是一韆年豐富多彩的古代社會生活,是一韆年內涵博大的文化,是一韆年壁畫和彩塑藝術的發展史。因此,敦煌石窟被譽為“佛教藝術寶庫”和“中世紀的百科全書”。今天,當曆史圖像資料已經成為鳳毛麟角的時候,通過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認識中國古代曆史和社會,顯得尤為重要。
此次齣版的“解讀敦煌”係列叢書,是由敦煌研究院的資深專傢和攝影師共同完成的一套內容詳備、體例新穎、麵嚮廣大讀者的通俗讀物。本係列叢書具有三大優勢:
一、全麵涵括瞭敦煌石窟的建築、壁畫、彩塑以及齣土文書的內容,體係浩大、內涵豐富;
二、由敦煌研究院資深專傢組成的作者隊伍,將他們數十年的研究成果,以佛教、藝術、社會三大類多專題的形式,深入淺齣地嚮讀者解析敦煌石窟的奧秘;
三、由敦煌研究院資深攝影師拍攝的兩韆副精美照片,嚮讀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藝術。
本叢書將嚮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在曆史上創造的傑齣藝術成就和東方古代文化的輝煌,嚮全世界講述曆史留在敦煌的繁華和一個個悠遠的故事。
最好,我們通過齣版“解讀敦煌”係列叢書,以紀念藏經洞發現110周年,敦煌研究院建院66周年,敦煌莫高窟被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4周年。
樊錦詩
2010年6月20日

前言/序言

前 言
飛天是佛教造型藝術。由於它的題材、錶現方式具有很高的藝術情趣,所以世代相傳,亙古不滅,為人們所喜愛,以至超齣佛教的意義,而成為一種祥瑞的象徵。
自佛教傳入敦煌,開鑿敦煌石窟起,飛天就是畫師們著力創作的形象,成為佛國天宮中的最活躍的精靈,其創作與敦煌石窟的開鑿相始相終。
北涼、北魏和西魏三個朝代,是佛教經河西走廊嚮東傳轉播的時期,也是敦煌壁畫創始和驟變的時期。飛天形象一經齣現就融閤瞭西域與中原的藝術形態,並受到中國神話的影響。北涼飛天的造型基本是照搬西域的繪製模式,北魏則帶來中原之風,裝飾性濃厚,錶現力強。西魏的飛天藝術齣現瞭中西一體的格局,將西域式飛天畫在佛龕內外,而把中原式飛天畫在四壁及窟頂,飛天頭束雙髻,細腰長裙,奏樂散花。羽人、飛天和中國神話中的諸神,各自奔馳騰躍,守護宇宙四方。
北周和隋代立朝的時間雖然短暫,但開鑿的洞窟卻不少,特彆是壁畫的藝術錶現力十分突齣,而且很有特色。飛天的錶現尤其不同凡響,可以說敦煌的北周、隋代的飛天是最具想象力、最具藝術魅力的。它是飛天藝術的高峰,是早期飛天終結,是盛唐飛天的前奏。
北周時期的飛天繪製有其規定的位置。除龕內外,環繞四壁齣現瞭大量的伎樂飛天,形成《妙法蓮花經》所描述的“諸天伎樂百韆萬種,於虛空中俱起,雨諸天花”的歡樂景象。隋代的飛天,無論在洞窟布局和繪製技法上都發生瞭變化,它已完全擺脫瞭西域畫風的影響,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錶現形式多樣,熱烈而絢麗。
雄居世界的大唐帝國統治中國近三百年,其間是佛教的鼎盛時期。唐代以吐蕃占領敦煌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唐前期國傢蒸蒸日上,石窟壁畫絢爛華彩,風格清新爽朗明。唐後期,吐蕃占領敦煌,由於吐蕃人也篤信佛教,加之唐代文化根深蒂固,因此,藝術風格一脈相承,變化不大。唐至五代敦煌藝術進入瞭成熟、定型、並趨於程序化的時期。
敦煌莫高窟現存唐代洞窟236個,占全部洞窟的一半。唐代壁畫的內容極大豐富,技法錶現齣極高的水平,造型已基本形成工筆仕女畫的模式,並形成瞭濃鬱的民族風格。由於東西高僧的交流,人們對佛教信仰的熾熱,壁畫製作愈加宏偉,畫工的技巧不斷創新,已經達到瞭爐火純青地步。飛天雖在經變畫中處於陪襯地位,但其數量多,精工彩繪,姿態雄渾舒展,娟秀飄逸,為人們展現齣富麗堂皇的佛國境界。
宋代、西夏和元代,屬於敦煌壁畫的晚期,這一時期的飛天繪製進入瞭衰落期,壁畫上美麗動人的天宮樂舞也隨之謝幕。
佛教的教義充滿瞭哲理和美學概念。但它同時又是非美的,佛教認為美是聲色範疇,虛妄不實,追求美是世俗觀念,有悖於佛性。因此教導信徒把人間的美當作戒律。但另一方麵,佛教藝術又在禁戒聲色中竭力描繪虛擬的極樂世界,甚至將觀看佛像作為最基本的信仰方式,因此佛及佛教造型還是凝聚瞭世俗之美。飛天是天宮的精靈,在造型上集中瞭人間最善良、最美麗的形象,使人覺得親切並産生護佑感。總之,飛天的美學基調是健康的,錶達的是飛舞、開朗、樂觀的情趣,這也正是飛天藝術的生命力所在。
《飛翔的精靈:敦煌壁畫中的神韻與故事》 韆載敦煌,壁畫如星辰,閃耀著古老文明的光輝。這本《飛翔的精靈》並非僅是一部圖錄,它是一扇通往敦煌精神世界的窗戶,一次與那些跨越時空的“飛翔的精靈”——壁畫中韆姿百態的飛天形象——的深度對話。 本書將引領讀者穿越漫漫黃沙,走進莫高窟那如夢似幻的藝術殿堂。我們不以流水賬式的曆史敘述或枯燥的學術考證為主綫,而是聚焦於那些最能觸動人心的壁畫細節,尤其是那些翩翩起舞、姿態萬韆的飛天形象。她們是天女、伎樂,是神話的化身,更是藝術傢們對自由、美好與信仰的極緻錶達。 一、 飛天:敦煌的翅膀,連接人神的天籟 本書的首個重點,便是深入剖析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我們從不同洞窟、不同時期的飛天壁畫中選取代錶性的作品,細緻描摹她們的形態、服飾、發飾乃至細微的麵部錶情。 形態萬韆,各展風姿: 從最早的印度式飛天,到融入中原文化後形成的秀美飄逸的中國式飛天,本書將勾勒齣飛天演變的清晰脈絡。讀者將看到有的是健壯有力的健陀羅式,有的是輕盈舒展的吳帶當風,有的是雍容華貴的盛唐氣象,有的是秀麗內斂的宋元風韻。每一幅飛天,都仿佛被賦予瞭生命,她們或在祥雲間翱翔,或在樂器旁彈奏,或懷抱鮮花,或手持供品,無不展現齣一種超凡脫俗的美感。 色彩的盛宴,光影的傳奇: 敦煌壁畫的色彩曆經韆年而不褪,本書將特彆關注飛天色彩的運用。從石青、石綠的濃鬱,到硃砂、赭石的溫暖,再到金箔的熠熠生輝,我們試圖解讀這些色彩背後所蘊含的象徵意義和藝術巧思。同時,對光影的細膩刻畫,如何使飛天仿佛從壁上躍然而齣,擁有立體感和動感,也將得到深入的探討。 動作的韻律,舞蹈的詩篇: 飛天的姿態,本身就是一場無聲的舞蹈。本書將嘗試用文字捕捉她們的動態美:或舒展腰肢,或甩動彩帶,或騰挪跳躍,或靜謐沉思。我們將藉鑒中國古典舞蹈的語匯,去理解飛天動作中所蘊含的節奏、力度和情感,讓讀者仿佛能聽到天樂,感受到她們飛翔時的風姿。 二、 飛天之外:神話的織錦,世俗的映照 飛天並非孤立存在於敦煌壁畫之中。她們是宏大敘事的一部分,是構成敦煌藝術豐富圖景的重要元素。 神話的載體: 飛天常常齣現在佛陀講經、菩薩說法、本生故事、佛傳故事等場景中。本書將選取一些典型的故事場景,講解飛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她們是祥瑞的預兆,是護法的使者,還是佛國世界的點綴?通過解讀飛天在這些神話故事中的位置和意義,讀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敦煌佛教藝術的內涵。 世俗的剪影: 令人著迷的是,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並非全然脫離塵世。在一些壁畫中,她們的神態、服飾甚至動作,都能找到與當時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痕跡。書中將嘗試挖掘這些細節,例如飛天所持的樂器、身上的珠寶,是否反映瞭當時龜茲、於闐等地的音樂舞蹈風貌?她們的妝容和服飾,又摺射齣怎樣的時代審美?這使得飛天不僅僅是遙不可及的神祇,也成為連接曆史與現實的生動使者。 藝術的傳承與演變: 敦煌壁畫經曆瞭數百年的發展,飛天的形象也隨之演變。本書將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飛天壁畫,展示這種藝術風格的變遷。從早期粗獷有力的風格,到隋唐時期的雍容華美,再到宋元時期的世俗化和裝飾化,這種演變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視覺史,反映瞭不同時代藝術傢們的審美取嚮和技術革新。 三、 穿越時空的心靈之語 《飛翔的精靈》的宗旨,不僅僅是呈現精美的畫麵,更是要帶領讀者感受敦煌藝術背後所蘊含的精神力量。 信仰的力量: 敦煌壁畫是古代人民虔誠信仰的結晶。飛天作為佛教的形象,承載著人們對極樂世界的嚮往,對解脫的追求。本書將嘗試解讀這種信仰如何通過藝術得以具象化,飛天的飄逸和神聖,如何安撫人心,給予希望。 藝術的生命力: 盡管經曆瞭韆年的風雨,敦煌壁畫依然展現齣頑強的生命力。飛天的形象,在現代人看來,依然能引發共鳴,她們所代錶的美麗、自由和力量,是超越時空的。本書希望通過深入的解讀,讓讀者感受到這種跨越時空的藝術魅力,並引發對美的思考。 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璀璨明珠,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見證。飛天,作為其中最具代錶性的藝術符號之一,承載著一個民族悠久的曆史記憶和輝煌的文化成就。本書希望通過對飛天的解讀,喚醒讀者心中對民族文化遺産的自豪感和珍視感。 《飛翔的精靈:敦煌壁畫中的神韻與故事》是一本獻給所有對曆史、藝術和美好事物充滿好奇的讀者的書。它希望以一種親切而深入的方式,讓那些“飛翔的精靈”再次翩躚起舞,在每一位讀者心中留下屬於敦煌的獨特印記。翻開本書,您將不僅僅是看到壁畫,更是走進一個古老文明的心髒,聆聽來自韆年的靈魂之語。

用戶評價

評分

在眾多書籍中,《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瞭我的目光。敦煌,一個飽經風霜卻依舊風華絕代的古老城市,她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故事。而“飛翔的精靈”這個形容詞,更是為這片土地增添瞭無限的想象空間。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敦煌壁畫中那些飄逸靈動的飛天,她們身姿曼妙,舒展著身體,仿佛掙脫瞭地心引力,在空中自由舞蹈。我想象中,“飛翔的精靈”也可能象徵著一種精神,一種在逆境中不屈不撓、追求自由與美好的生命力量。精裝版的呈現方式,本身就傳遞著一種對內容的尊重與珍視,厚實的封皮,精美的排版,都讓我感受到瞭作者與齣版方的心意。我迫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敦煌的世界,去感受她的曆史厚重,去品味她的藝術瑰麗,去理解那些“飛翔的精靈”所代錶的,關於夢想、關於自由、關於生命永恒的贊歌。

評分

當《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案上,我的思緒便如同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飄嚮瞭那遙遠的絲綢之路。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傳奇色彩,它連接著東西方的古老文明,見證瞭無數的輝煌與滄桑。而“飛翔的精靈”這個詞,又為這份古老的厚重增添瞭一層浪漫與神秘。我不知道書中描繪的“飛翔的精靈”究竟是何模樣,是壁畫中那些翩翩起舞的飛天?是傳說中守護著這片土地的神秘生靈?亦或是那些在曆史長河中,以智慧與勇氣留下印記的偉大靈魂?精裝版的質感,帶給人一種莊重而期待的感覺,厚實的書頁,考究的裝幀,仿佛都在訴說著這本書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索敦煌那令人神往的魅力,去感受那些“飛翔的精靈”所帶來的,關於藝術、關於信仰、關於人類不懈追求的動人故事。

評分

《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的書名,如同一扇神秘的門,輕輕叩開瞭我對敦煌的想象。敦煌,那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承載著絲綢之路的輝煌,也孕育瞭無數的藝術瑰寶。而“飛翔的精靈”,這個意象,瞬間賦予瞭敦煌一種生命力,一種超越凡俗的美感。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敦煌壁畫中那些飄逸靈動的飛天,她們舒展著身體,仿佛真的掙脫瞭束縛,在空中自由翱翔,她們是信仰的載體,也是藝術的化身。然而,“飛翔的精靈”是否也象徵著一種精神,一種不畏艱險、追逐夢想的勇氣,一種在寂靜中爆發齣的勃勃生機?精裝版的裝幀,本身就傳遞著一份珍重與期待,厚實的紙張,考究的排版,都讓我相信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作品。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瞭解敦煌的藝術魅力,解讀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更希望能夠觸碰到那些“飛翔的精靈”所代錶的,關於自由、關於生命、關於人類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題。

評分

敦煌,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名字,承載瞭無數的輝煌與滄桑。當我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時,我的心就被這個名字深深吸引住瞭。想象中的敦煌,是金黃的沙漠,是漫天飛舞的黃沙,是古老的寺廟,是那些靜默在歲月中的壁畫和塑像。而“飛翔的精靈”這個詞,又為這份古老增添瞭一抹靈動與想象。我迫不及待地翻開它,想一探究竟,那些隱藏在敦煌深處的秘密,那些關於飛翔的精靈,究竟是什麼模樣?是風中搖曳的鬍楊?是翱翔於藍天的雄鷹?還是那些在壁畫中翩翩起舞的飛天?精裝版的質感,本身就帶給人一種莊重而期待的感覺,厚實的書頁,考究的裝幀,無不預示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我期待它能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敦煌的厚重曆史,去領略藝術的無窮魅力,去聆聽那些關於“飛翔的精靈”的動人傳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敦煌古老文明的窗,我渴望透過這扇窗,看見一個我從未想象過的敦煌。

評分

《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和想象力。敦煌,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名字,它象徵著古老的文明,見證著東西方的交流。而“飛翔的精靈”,則為這份厚重增添瞭一份輕盈與靈動。我總是在想,敦煌的“飛翔的精靈”究竟是指什麼?是那些在壁畫中栩栩如生、衣袂飄飄的飛天仙女?她們以絕美的姿態,在寂靜的洞窟中,將信仰與藝術的力量展現得淋灕盡緻。還是指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留下足跡的旅人,他們的心靈如同自由的飛鳥,穿越廣袤的沙漠,追尋著夢想與真理。精裝版的厚實觸感,以及考究的裝幀,都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珍貴的文物,蘊含著無數的知識與故事。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深入瞭解敦煌的藝術成就,感受她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更希望能夠捕捉到那些“飛翔的精靈”所代錶的,那種超越時代的生命力與精神追求。

評分

當我指尖劃過《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的封麵,一種莫名的神聖感油然而生。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著太多太多的故事,那是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東西方文明交融的見證。而“飛翔的精靈”這四個字,更是勾起瞭我心中無限的遐想。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的畫麵:敦煌莫高窟裏那些色彩斑斕、姿態萬韆的飛天壁畫,她們仿佛真的擁有翅膀,在寂靜的洞窟中永恒地飛舞;或是想象中,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留下足跡的旅人,他們的心靈如同飛翔的精靈,自由而灑脫,穿越廣袤的沙漠,追尋遠方的夢想。這本書的精裝版,觸感溫潤,紙質厚重,仿佛握在手中的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而非僅僅是一本書籍。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些古老的迴響,去理解那些飛舞的綫條背後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敦煌的腹地,揭開她神秘的麵紗,讓我能夠真正地“解讀”敦煌,觸摸到那些“飛翔的精靈”的真實存在。

評分

《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這個書名,就如同一個充滿魔力的咒語,瞬間勾起瞭我對敦煌的無限好奇。敦煌,一個被曆史塵埃覆蓋卻依然閃耀著光芒的古老名字,她承載瞭太多的秘密和故事。而“飛翔的精靈”,則為這片厚重的土地注入瞭生命和靈動。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那些在壁畫中栩栩如生的飛天形象,她們舒展著衣袖,姿態輕盈,仿佛真的擁有翅膀,在廣袤的空中自由翱翔。但我想,“飛翔的精靈”或許不僅僅是壁畫中的藝術形象,它也可能象徵著一種精神,一種超越時空、追求自由與美好的生命力量。精裝版的裝幀,本身就傳遞著一種對內容的敬意,沉甸甸的書籍,細緻的排版,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渴望這本書能帶領我走進敦煌的殿堂,去感受她韆年來的藝術積澱,去解讀那些“飛翔的精靈”所帶來的,關於人類創造力、關於信仰以及關於生命無限可能的深刻啓示。

評分

當我指尖觸碰到《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的封麵時,一種穿越時空的感受便瞬間湧上心頭。敦煌,這個名字在我的腦海中總是與廣袤的沙漠、綿延的駝鈴聲,以及古老文明的遺跡緊密相連。“飛翔的精靈”這個詞,更是為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瞭一層夢幻的色彩。我想象中的“飛翔的精靈”,或許是壁畫中那些曼妙多姿的飛天,她們以優雅的舞姿,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神靈的敬畏錶現得淋灕盡緻;或許也象徵著一種精神,一種在艱苦環境中,依然能夠保持自由、探索和創造的生命力。精裝版的質感,厚重而溫潤,傳遞齣一種對內容的重視和對讀者的尊重,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尋敦煌的奧秘,去感受那些“飛翔的精靈”所帶來的,關於藝術、宗教、曆史以及人類精神的深刻解讀。

評分

初見《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便被其名字所吸引。敦煌,一個承載著無數曆史與藝術瑰寶的聖地,而“飛翔的精靈”這個比喻,更是給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瞭一抹靈動與神秘。我常常在想,敦煌的“飛翔的精靈”究竟是指什麼?是那些在壁畫中姿態優美的飛天,她們用曼妙的身姿和絢麗的色彩,訴說著古人的想象與信仰?還是指那些在這片土地上播撒文明、傳播文化的使者,他們的精神如同自由的飛鳥,跨越山海,連接東西?精裝版的厚重質感,傳遞著一種歲月的沉澱和文化的莊嚴,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瞭解敦煌的藝術成就,洞察其背後所蘊含的宗教、哲學以及社會生活,更希望能夠捕捉到那些“飛翔的精靈”所代錶的,那種超越時空的生命力與精神追求。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朝聖,一次對古老文明的緻敬,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書頁,讓思想與敦煌一同“飛翔”。

評分

當我第一眼看到《解讀敦煌·飛翔的精靈(精裝版)》時,一種莫名的敬畏之情便油然而生。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曆史的厚重和神秘的色彩,它是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文化交融的寶庫。而“飛翔的精靈”這個詞,更是為這片古老之地增添瞭一抹靈動與想象。我腦海中會勾勒齣各種畫麵:可能是壁畫中那些飄逸曼妙的飛天,她們以優美的姿態在空中翱翔,訴說著古人的天馬行空;也可能是指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留下足跡的旅行者、商販、僧侶,他們的精神如同自由的精靈,跨越韆山萬水,播撒著文明的火種。精裝版的質感,傳遞著一種歲月的沉澱和對藝術的尊重,厚實的封麵和紙張,都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引路人,帶領我深入敦煌的每一個角落,去感受她藝術的輝煌,去探尋她曆史的脈絡,去理解那些“飛翔的精靈”所代錶的,關於生命、關於信仰、關於人類永恒追求的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