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源先生写过一本摄影畅销书,名字叫《摄影,是你想多了》。这本书是源先生全职摄影的起点,凝结了他多年摄影学习的所有技术与心得。因为非科班出身,自学成才的经历给了广大摄影初学者更多借鉴,也让这本书收获了读者们的诸多赞美。
时隔三年,源先生有了新的成长。对摄影的初心未改,对摄影的热情未改,而对于技术的掌握、对摄影的理解,则愈发深入。于是,对原书做了大幅更新,便有了这本新书。
说起来,这是一本既老又新的书。“老”的是,你在书中会读到熟悉的源先生,他坚守本初,未曾更改;“新”的是,那个熟悉的他,正展示给你这三年来,焕然一新的面貌。
无论你与源先生相识已久,抑或只是初识,如果你喜欢他的照片,建议你也读读他的文字。这里,才是他的全部。
——永樂君(电子工业出版社策划编辑,Getty Images 签约摄影师
这是一本区别于传统摄影教材的摄影书,野路子摄影师分享了自己多年野路子玩摄影的想法和经验。作者通过环境人像和旅行摄影两大方面的野路子实践拍摄,在书中向更多的摄友分享了很多新颖的摄影心得和野路子玩法。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也许可以找到玩好摄影的“捷径”;对于摄影师来说,也可以在拍摄想法上多一些可以借鉴的新思路。此外,书中还分享了这位野路子摄影师关于相机、镜头、拍摄模式、好照片的心得,以及如何让摄影保鲜,如何让摄影丰富生活,还包括手机摄影等方面的内容。
郭立源,网名源形毕露,新浪摄影名博,个人博客点击次数超过1000万,具有较高的人气。
2007年接触摄影以来,担任《影像视觉》月赛评委、获得《摄影旅游》杂志2011年度全球旅游摄影大赛优秀奖、与奥林巴斯、索尼、佳能、万科等品牌合作,摄影作品曾参展第三届挪威文化节。作品常发表于《中国摄影报》《咔啪》《今日人像》《摄影世界》《北京青年报》《旅行摄影》《国家人文地理》《北京漫步》《玩家惠》《旅行家》等各类报刊。
读者评论
当初留意作者的博客是因为在图片之外谦逊的文字。没有高深的摄影理论,只是作者娓娓道来分享的一些拍摄小想法,或受用或似曾相识,挺真诚。
当你掌握了摄影基本技巧的时候,下一步就是培养自己对画面,对构图,对色彩的掌握,这本书提出观点,然后用大量实例图去展示,非常好,在提升阶段,能给人很好的灵感。
摄影书,我看了很多,但是有意思的摄影书就不多了,想找一本有自己灵魂的,很难。但在这里,我遇到了。这本书看起来不大,一般厚,但是它的灵魂很厚实。作者对摄影、摄影技术和摄影眼光都有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是适合坐下来,慢慢看,一边看一边思考的一本书。
第1 章
{聊聊拍照之前的那些事儿}
1-1 选相机买对的还是买贵的002
1-2 配镜头像不像找对象005
1-3 谁说用M 挡才专业008
1-4 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010
1-5 你为什么要玩摄影?012
第2 章
{拍人像不想千篇一律}
2-1 管他什么设备、焦段和参数017
2-2 没必要摆好了再按快门030
2-3 让人物与周围环境元素互动043
2-4 把人物放到大风景和小场景中069
2-5 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光086
2-6 在暗环境中寻找和利用光源114
2-7 寻找不同的拍摄视角129
2-8 不一定非要把脸拍好146
2-9 你试过用这些前景拍人像吗?159
2-10 独家秘籍:我是如何引导人物情绪的178
第3 章
{如果旅行的意义是拍照片}
3-1 先把手边现有的器材玩好203
3-2 光影,其实并不难216
3-3 构图,与众不同的关键235
3-4 用镜头走近当地人254
3-5 把刺激到你的颜色拍下来274
3-6 给旅途中偶遇的小动物拍照片284
3-7 如何发现和利用难得的瞬间294
3-8 如果你可以做到机不离手305
3-9 主体和主题傻傻分不清313
3-10 用故事给你的照片加分322
第4 章
{怎么玩摄影才不会腻}
4-1 换不同的器材不如拍不同的题材333
4-2 给自己安排“命题作文”344
4-3 整理旧照片可以温故知新352
4-4 制作属于自己的明信片357
4-5 爱上摄影也可以从手机开始359
有一次坐地铁,看到两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一个在用手机APP 看曝光参数表,一会儿低头默念一会儿抬头默背,很是认真;另一个则对着车窗的闪影,不停变换角度按着手机的快门,拍得不满意就摇摇头继续拍,拍到满意的照片便会心一笑,很是享受这个过程。我很佩服前者的执着,但我更欣赏后者的心态。
摄影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是我们把它想得有些复杂了,这也许与早期前辈们把摄影进行学术化和专业化的传播有关。如今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用于拍摄的器材也在经济市场大潮中不断推陈出新。这些变化让摄影变得简单起来,只可惜人们对于摄影的态度和理解大多还比较传统。
举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现在玩摄影的朋友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坚持唯器材、参数论的传统思路,这有点像理科生的心态。他们认为摄影这件事是物理化的,是有理可循的,每张照片的理论参数和参数技巧的运用,是决定照片好坏的重要依据。另外一类是随心所欲凭感觉按快门,这有点像文科生的心态。他们更强调画面感和氛围感,重在画面本身带给观者的心理感受,而很少关心曝光参数这类理论指标。
我常说自己是个野路子的摄影人,从最早对摄影一窍不通,到狂按快门的摄影爱好者,我经历过每个摄影爱好者都有过的拍摄过程,约朋友一起扫街、群拍或是参加很多组织的拍摄活动,从一个门外汉,慢慢走入摄影,了解着相机,也熟悉着理论参数。后来开始自己独立拍一些东西,也慢慢有人愿意找我有偿拍摄,我便开始了兼职摄影师或者叫周末摄影师的道路。从爱好者到兼职摄影师的转变,对于摄影的思考立场和想法角度便也有了改变。直到现在变成全职的摄影师,感触还是蛮多的。
我有过购买相机镜头的犹豫,有过拍摄手法与后期技巧的困扰和博弈,有过摄影心态的反思和变化,也有过摄影从无偿变成有偿之后的收获和无奈。摄影这个看似不大的群体里,存在着各种声音,也存在着各种争执。归根结底,还是每个人所处的阶段、立场和对摄影的理解不同。少一点固执己见,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琢磨一下摄影这件事,就会对摄影的看法豁然开朗起来。
摄影是一件挺简单的事,只是按下快门拍到自己喜欢的照片而已。如果这张照片恰巧还可以感动其他人,那便是一种意外收获。摄影师也不是一个有多高能力或门槛的职业,它与其他职业一样,技能和经验之外重要的是态度和想法。再知名的摄影大师,也不是每拍一张照片都是一次经典的创作,但每一张经典作品的背后一定为之付出了许多想法、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无数的快门。
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喜欢摄影的人,打开心扉,换个思维来玩摄影,充分享受摄影带给生
活的乐趣。
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那些像我一样,总觉得自己相机性能不错,但拍出来的照片总是少了点“味道”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把复杂的曝光原理、构图法则掰开揉碎了讲。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讲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光线”,那段描述让我豁然开朗,以前总觉得拍好照片得去什么风景名胜,现在才明白,家里的窗边、咖啡馆的角落,只要用心观察,光影的魔力就能被捕捉。这本书里大量配图的对比效果特别直观,同样一个场景,用了作者提到的几个小技巧后,照片的层次感和情绪立马就出来了。我试着用书里的方法去拍了几次静物,比如桌上的一个苹果,通过调整侧光和背景虚化,出来的效果完全不是我之前那种“傻傻的平拍”,而是有了雕塑感和故事感。对于那些总是在器材上纠结的朋友,这本书会告诉你,技术和审美比昂贵的镜头重要得多,它真正教会你的是如何“看”世界,而不是如何“买”设备。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提升手机或入门单反摄影的朋友们。
评分我是一名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一直以来都对摄影很感兴趣,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在“氛围感”上总是欠缺那么一点火候。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技术,不如说是一次视觉语言的重塑。它里面没有大篇幅介绍相机的各种模式(那些我早就会了),而是花了很多篇幅讨论“如何构建画面情绪”。例如,它对比了冷色调和暖色调在叙事上的不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景深的前后景虚化来引导观众的视线,这对于做视觉设计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构图思维。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影调控制”的讲解,不是简单地教你拉高或压低曝光,而是教你如何理解高光和阴影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如何让阴影区域保留足够多的细节来增加画面的厚重感。我根据书中的建议,重新审视了我之前拍过的一组室内人像作品,发现之前因为害怕阴影而过度曝光了,现在学会了拥抱阴影,利用环境光制造出戏剧性的光影对比,作品的质感立刻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本书对于想从“会拍照”升级到“会讲故事”的进阶者,提供了非常棒的思路转换。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摄影指南的时候,我其实有点不抱太大希望。市面上这类“入门宝典”太多了,大多是泛泛而谈,要么就是堆砌了一堆枯燥的参数说明。然而,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它似乎更侧重于“非学院派”的直觉和经验的积累,这一点深得我心。作者似乎非常理解我们这些“野路子”玩家的心态——我们不想成为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执行者,我们想要的是快速上手,并能拍出有个人风格的东西。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动态瞬间捕捉”的那几页,它没有用复杂的快门速度计算公式来吓唬人,而是直接给出了一个“预判-按下”的流程图,配合大量抓拍的案例,我立刻就明白了那种“等待那一刻”的节奏感。我最近尝试着去拍街头场景,以前总是拍得非常僵硬,现在学着书中建议的,把相机设置成半自动模式,专注于观察人物的肢体语言和环境的互动,拍出来的几张抓拍,虽然不完美,但那种“生活气息”和“偶然性”一下子就出来了。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旁边手把手教你,不端着架子,非常实用。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很多摄影技巧学了就忘,或者压根没动力去实践。但是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采用了大量“微型项目”的模式来引导学习。比如,它不会让你一下子去拍一个复杂的项目,而是会给你一个指令:“今天下午,尝试只用一个光源拍摄你餐桌上的三件物品,并专注于表现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小任务的形式,大大降低了开始实践的心理门槛。我发现自己更容易坚持下来,因为每一个小项目完成后都能立刻看到进步和成果。书中对于“如何有效使用你的器材附件”这一块也写得非常实在,很多我买了但一直吃灰的滤镜和反光板,通过书里的介绍,我现在都能找到它们在特定场景下的用武之地了。它不强调你必须买什么新东西,而是教你如何榨干现有器材的每一分潜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提供的是一套方法论,让你能够持续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摄影训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阅读阶段。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方式简直是太棒了!作为一本全彩的书籍,它的印刷质量和色彩还原度非常高,这对于一本讨论视觉艺术的书来说至关重要。我很少看到摄影教学书能把“审美教育”和“实操指导”结合得这么自然。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图文说明书,更像是一本精美的摄影画册,每一页都有精心挑选的范例图,而且这些范例图旁边都会直接标注出作者使用的设置和拍摄思路。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后期处理时的理念——“克制是美德”。很多书都鼓吹后期可以无限制地改变画面,但这本书强调,后期应该是在尊重原片的基础上进行“润饰”,而不是“重构”。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基于特定风格的后期调整思路,比如如何快速营造出那种胶片机的颗粒感和色彩偏移,这些都是我以前在其他教程里找不到的明确步骤。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度都提高了,在按下快门前,我就会在脑海中预想出最终想要的色彩倾向,而不是拍完再头疼。
评分很实用,很好。
评分喜欢,质量很好
评分买了单反,但拍不出好照片,还是要多看书学习
评分不错的书,有的想法很好。
评分嗯,没有什么太多的专业术语,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让大家更容易从拍摄本身来了解拍摄的技巧,拍摄本身就是人思想的反映。
评分京东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很好,简单易学,纸质优良,物流迅速
评分京东的商品特别的划算好用 很喜欢京东商城的商品 最近618大促可以的
评分这是一本区别于传统摄影教材的摄影书,野路子摄影师分享了自己多年野路子玩摄影的想法和经验。作者通过环境人像和旅行摄影两大方面的野路子实践拍摄,在书中向更多的摄友分享了很多新颖的摄影心得和野路子玩法。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也许可以找到玩好摄影的“捷径”;对于摄影师来说,也可以在拍摄想法上多一些可以借鉴的新思路。此外,书中还分享了这位野路子摄影师关于相机、镜头、拍摄模式、好照片的心得,以及如何让摄影保鲜,如何让摄影丰富生活,还包括手机摄影等方面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