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深度拆解!
全方位剖析网红经济从内容生产、分发到变现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提炼一线网红才艺和颜值背后不为人知的商业模式!
网红经济红红火火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变现模式?
投资人怎样看待网红现象?他们眼里有投资价值的网红是什么样的?
想要成为一线网红,选择什么方向、走什么路线成功概率更高?
网红除了拼才艺,拼颜值,还应该具备哪些商业素质和能力?
创新工场投资总监陈悦天,
君联资本执行董事邵振兴,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姜皓天,
以太资本创始人兼CEO周子敬,
重磅一线投资人力荐!!!
从注意力经济到影响力经济,
从社交资产到流量入口,
从内容生产到内容变现,
从粉丝视角到投资人视角,
深度剖析网红产业链!!!
内容简介
现在人人都在谈论网红,但什么样的人才能叫作网红?网红与传统的明星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何评估一位网红的商业价值?网红这个群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网红的内容生产与分发机制是如何形成的?网红怎样才能变现?在投资者眼里网红到底有多大的价值?这些问题都值得深究一番。
《网红经济学》首先给网红下了一个定义,然后分析了现在的网红都在生产什么内容,哪些人在关注网红,网红这个群体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现在的网红都活跃在什么样的平台上,创造了多大的商业价值。探讨网红的内容生产与分发机制以及变现方式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并通过收集、统计一手数据作出了一些量化分析,做出了一份网红产业的融资图谱供相关创业者和投资者参考。另外,作者采访了几位涉足网红经济的投资者,展示了几位风格不同的投资者对网红现象及网红经济的看法,并对网红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网红经济学》适合对网红现象和网红经济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尤其是相关领域的创业者、从业者、媒体人士、研究和咨询机构以及投资者。
作者简介
以太资本,覆盖2082家优选投资机构,专注为TMT早期创业公司融资。两年内帮助400多家初创团队融资成功,融资总额逾13亿美金。知乎、今日头条、河狸家、达达、蘑菇街、映客等都曾在以太资本协助下融资成功。
目录
第一章 谁能成为网红 / 001
1.1 什么是网红 / 003
1.2 头部网红五成走搞笑吐槽、时尚美妆路线 / 008
1.3 谁在关注网红 / 036
第二章 网红面面观 / 053
2.1 网红演变史 / 055
2.2 产业链:粉丝与名气背后的超千亿市场 / 065
2.3 美国的网红及其活跃的平台 / 076
第三章 网红的内容生产与分发 / 087
3.1 渠道变革让“造星”权力下放 / 089
3.2 内容生产:做出能带来死忠粉的东西 / 119
第四章 网红变现 / 137
4.1 电商变现——网红电商 / 141
4.2 广告变现——流量生意 / 150
4.3 服务变现——粉丝打赏(直播、微信)、会员服务 / 157
第五章 资本看网红 / 169
5.1 网红产业融资图谱 / 172
5.2 资本说网红 / 185
5.3 下一代网红 / 215
附录一 直播平台全扫描 / 221
附录二 BCI计算体系(计算方式来源:清博大数据) / 226
附录三 WCI计算体系(计算方式来源:清博大数据) / 227
精彩书摘
《网红经济学》:
罗休休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各种美食和自己的自拍照,如果没有“网红”这个标签,她和大多数“90后”女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事实上她已经是美拍上粉丝数量超过200万的短视频网红。
罗休休走上短视频网红之路纯属偶然。2013年,她成为腾讯微视内测用户,开始玩起了这款软件。最开始的内容都是日常小视频,只在朋友和亲人之间传播。偶然有一次,罗休休做了一个关于家乡四川乐山方言的搞笑视频,这个视频带来了一波关注和转发的小高潮。之后,她开始有意识地将内容向搞笑方向调整。搞笑内容拥有巨大的市场,罗休休很快成为了微视十大网红之一。
罗休休对人们贴在自己身上的“网红”标签比较无所谓,虽然她也会忍不住皱眉吐槽:“其实网红真的不好当啊!要做出好内容,让粉丝觉得值得为你投入精力,你值得被关注,还挺伤脑筋的。”虽然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但罗休休自言不会给自己太多压力。生活中的她除了拍视频,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一帮好朋友一起“开黑”打游戏。她非常宅,可能一个星期里会有两天时间她什么都不想,就是摊在床上“放空”;而一旦工作起来,她一剪片子就会剪到凌晨一两点。
罗休休觉得生活和工作一定要分开,她讨厌二者胶着在一起。她有两部手机,一部是工作手机,专门用来联系业务;另一部用于私人生活,正如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的那句话“workhard,playharder”。
罗休休说,如果工作中有很痛苦、很有压力的事情,她会在玩的时候把自己抽离出来,完全不想烦心事,一旦工作起来就要很拼命。
“活得开心”这件事在罗休休心里分量很重。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过好现在的状态,开心最重要”,她和粉丝之间的互动也印证了这一点。罗休休会邀请自己的粉丝一起去宋仲基的见面会并全程直播,她会邀请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国家的粉丝去世界各地旅游,她会录下自己坐美国最长过山车的惊险经历。
为了和粉丝保持经常性的互动,罗休休也开始做起了直播,但她制作的内容目前还是以短视频为主。
在她看来,直播仍然存在一些内容和题材方面的限制。比如,她觉得户外类的内容适合直播,她可以带粉丝去看一些他们平时可能没法接触的东西。她还会直播一些粉丝在生活中有需求的内容,比如化妆,做直播的同时还可以顺便和粉丝聊聊天。
2016年3月,罗休休联合淘宝网上线了名为“二休小铺”的美妆店。公布当晚,有15万人涌入店铺。
在该店尚未开卖任何商品的前提下,店铺收藏量就超过了6万人次。淘宝网后台数据显示,第一天的166万播放点击量里跳转淘宝店铺的PV(PageView,页面浏览量)高达126万,一天内实现了82.9万元的下单成交金额,客单均价达111元。这样的购买力足以秒杀众多淘宝网红店。
网店选品并不容易。罗休休需要先收集粉丝的需求,团队里负责选品的小伙伴会给出一个推荐范围,罗休休在这个范围内挖掘,最终决定选品。罗休休表示,“二休小铺”是和大品牌合作,整个体系的供应链非常完善,不存在断货的可能。
电商是罗休休主要的变现方式,其团队也在做网红孵化的尝试。未来,罗休休的团队会给他们正在培养的网红提供一些内容方面的支持,提升他们的商业价值。所有的尝试还在进行中,但罗休休很乐观。她说:“现在市面上也没有非常成熟的做法,我们就是要不停地试错。”
……
《流量密码:重塑商业格局的文化变迁》 内容简介 在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当下,一场席卷全球的文化与经济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乃至社会结构。这股浪潮的核心,便是“网红经济”。《流量密码:重塑商业格局的文化变迁》一书,并非仅仅是对“网红”这一现象的简单描绘,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文化逻辑、经济动能以及社会影响,旨在揭示驱动这一变革的深层机制,并探索其对未来商业模式和个体价值实现的启示。 本书的写作初衷,源于对一个显而易见却又常常被低估的现实的洞察:注意力,已然成为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稀缺资源,而“网红”正是这稀缺资源的集聚与放大器。 从最初的博客写手、视频博主,到如今涵盖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生活方式传播者,网红的定义不断拓宽,其影响力也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不再仅仅是娱乐明星的替代品,而是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信息与受众、甚至理念与实践的关键节点。 《流量密码》并非一本指导如何成为网红的“秘籍”,而是一部关于流量的社会学与经济学观察报告。它试图回答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 流量的本质是什么? 它仅仅是点击量、观看数和粉丝数吗?还是更深层次的,是一种情感连接、信任背书和价值认同的集合?本书将从符号学、传播学等多个维度,剖析流量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社群凝聚力。 网红是如何形成的? 这是一个由平台算法、个体魅力、社群互动、内容创新共同作用的复杂生态。本书将深入探讨平台机制如何塑造内容生态,以及个体如何在其中通过内容生产、人设构建、社群运营,最终实现影响力的跃升。 网红经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它为何能够颠覆传统营销模式?从品牌植入、直播带货,到私域流量运营、内容付费,本书将系统梳理网红经济下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并分析其与传统商业模式的异同及融合趋势。 网红经济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它如何重塑了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如何影响了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又如何催生了新的社群形态和文化表达方式?本书将关注其对个体身份认同、社会阶层流动以及信息茧房等问题的潜在影响。 未来,网红经济将走向何方? 监管政策、技术革新、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将如何塑造网红经济的下一阶段?本书将通过前瞻性分析,探讨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第一部分:流量的起源与演变 本部分将追溯流量概念的形成,从早期的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兴起到内容分发平台的崛起,梳理流量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的物质基础。我们将探讨不同时期平台算法的演变,以及这些算法如何塑造了用户行为和内容生产的逻辑。同时,也将回顾“意见领袖”(KOL)的概念,并分析其如何向更广泛的“网红”(Influencer)概念演进,为后续的深入探讨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网红的画像与崛起路径 这一部分将聚焦“网红”本身,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网红(如美妆博主、科技测评达人、生活方式分享者、知识科普者等)的特质,以及他们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将探讨人设构建的重要性,包括真实性与表演性之间的张力,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和社群互动,建立起与粉丝之间的情感连接。本书还将分析网红成长的不同阶段,从内容原创到社群裂变,再到商业变现,揭示其发展脉络。 第三部分:网红经济的多元化生态 在本部分,我们将详细解析网红经济的核心商业模式。从“粉丝经济”的基石,到直播带货的爆发式增长,再到内容付费(如知识付费、会员订阅)的兴起,以及品牌方如何通过网红进行精准营销和品效合一的传播。本书还将探讨品牌如何与网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及网红如何反哺品牌,形成共生共荣的局面。此外,我们还会触及直播电商背后的供应链、物流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展现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 第四部分:流量的文化与社会维度 如果说前几部分侧重于经济层面的分析,那么这一部分将深入挖掘网红经济所带来的文化与社会变迁。我们将探讨网红文化如何影响了大众的消费观念、审美取流以及价值观。例如,网红所倡导的“种草文化”、“拔草行为”如何重塑了消费决策路径;“颜值经济”、“人设美学”如何影响了人们的自我认知;以及“社群经济”如何构建了新的社交关系和身份认同。同时,本书也将审视网红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信息茧房、消费主义盛行、价值观的异化以及隐私泄露等问题。 第五部分:未来趋势与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网红经济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部分将展望网红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和推荐算法中的应用,虚拟网红的兴起,以及元宇宙等新兴虚拟世界的潜在影响。同时,也将探讨行业监管政策的完善,以及平台责任的强化,如何引导网红经济走向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本书也将分析消费者对真实性、专业性和价值内容的追求日益提高,以及这如何促使网红和平台进行转型升级。 《流量密码:重塑商业格局的文化变迁》 并非一本冰冷的数据报告,而是充满洞察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书中将穿插大量真实的案例研究,从国内外的知名网红现象到新兴的平台模式,力求用生动的故事和翔实的分析,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数字时代商业画卷。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对数字经济和新兴商业模式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希望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 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寻求理解新媒体营销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商业机会。 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前沿的营销趋势,提升营销效果。 内容创作者和自媒体从业者:渴望理解流量的运作机制,优化内容生产和粉丝运营。 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学生:希望从更宏观和理论的视角,研究数字时代的新兴文化现象。 我们相信,《流量密码:重塑商业格局的文化变迁》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富有启发性的视角,去理解网红经济这一宏大命题,并帮助他们在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流量密码”,拥抱变革,把握机遇。它不是关于“成为网红”的指南,而是关于“理解流量”的深度探索,是理解当下中国乃至全球商业与文化变迁不可或缺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