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1.从0到1 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迄今为止重要的一本商业书) 2.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3.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 |
| 作者: | (美)彼得·蒂尔(Peter Thiel),(美)布莱克·马斯特斯(Blake Masters) 著;高玉芳 译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
| 印刷时间:2015-01-01 | 印次:1 |
| 主编推荐 | |
|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 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 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迄今为止重要的一本商业书!徐小平、牛文文、唐彬鼎力推荐! 硅谷传奇投资家彼得·蒂尔将创业心法手分享,在网络上造成560000人访问、2400000次的点击率,引起全球疯传! 《Zero to One》图书预售立刻占据美国排行榜一名! 《从0到1》揭开创新的秘密,进入彼得·蒂尔颠覆式的商业世界: 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全球化并不全是进步; 竞争扼杀创新; “产品会说话”是谎言; 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 创业开局十分重要,“频繁试错”是错误的; 没有科技公司可以仅靠品牌吃饭; 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 |
| 内容简介 | |
|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 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机会与价值! 在 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 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比如、Twitter等等伟大企业,都是从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入手,打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从 0到1》为你开启创新的秘密。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 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 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如何解雇高管? |
| 作者简介 | |
| 彼得·蒂尔(Peter Thiel) 被 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任CEO,2002年将PayPal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把电子商务带向新纪 元。2004年做了首笔在Facebook的外部投资,并担任董事。同年成立软件公司Palantir,服务于国防安全与全球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蒂尔联 合创办了Founders Fund基金,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早期资金,其中多家公司由 PayPal的同事负责营运,这些人在硅谷有“PayPal黑帮”之称。他成立了蒂尔奖学金(Thiel Fellowship)鼓励年轻人在校园之外学 习和创业。他还成立了蒂尔基金(Thiel Foundation),推动科技进步和对未来的长远思考。 布莱克·马斯特斯 (Blake Masters) 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选修彼得·蒂尔的“初创企业”课,将细心整理的课堂笔记发布到网络,引起240万次的点击率。随后,彼得·蒂尔参与将这份神奇的笔记精编成为本书。 |
| 目录 | |
| 前言 第1章 未来的挑战 第2章 像1999年那样狂欢 第3章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第4章 竞争意识 第5章 后发优势 第6章 成功不是中彩票 第7章 向钱看 第8章 秘密 第9章 基础决定命运 第10章 打造帮派文化 第11章 顾客不会自动上门 第12章 人与机器 第13章 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第14章 创业者的悖论 结论 停滞不前,还是临近奇点 致谢插图版权声明 |
| 媒体评论 | |
| 《从0到1》写得清晰、理性又实际。不只是企业家,每个不满于现状、对世界前景有想法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经济学人》 蒂尔在《从0到1》中融会贯通了他广泛的知识,综合了对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多个学科独具特质的理解,可以说是当今美国的公知作品。 ——《财富》杂志 《从0到1》不同于一贯的正统观点,它辛辣有力,为读者创立新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指导。 ——《科克斯书评》 |
| 精彩内容 | |
| 前言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比尔· 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 佩奇或是谢尔盖· 布林不会再研发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 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 当 然,照搬他人的模式要比创造新东西容易。做大家都知道如何去做的事,只会使世界发生从1 到n 的改变,增添许多类似的东西。但是每次我们创造新事物的时 候,会使世界发生从0 到1 的改变。创新的行为是的,创新发生的瞬间也是的,结果新奇的事物诞生了。 美国的公司,如 果不在艰难的创新上进行投资,不管现在有多挣钱,将来都会以失败而告终。如果我们对已有业务进行调整,获取了它能给予我们的一切,会怎样呢?尽管听起来不 可能,但答案似乎比2008 年的危机更糟糕。今天的“佳方法”可能会把我们引入死胡同,而佳途径是未经尝试的新路径。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私营还是公共机构,管理体系都极为庞大,寻求新的途径就像是希望奇迹出现一样。事实上,如果美国的工商企业想要成功,需要成千上万个奇迹的出现,这实在是太让人沮丧了,但有一件重要事情除外:人类之所以有别 ...... |
| 名人推荐 | |
| 彼得·蒂尔对青年人创业的强劲推动和支持,是全球创业大合唱里强劲的声音,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创业潮。《从0到1》中文版的推出,对中国投资人、创业者、政府机构、教育机构,都是一件喜悦和激动的事情。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 这是一本把普通人变成创业者的进化指南。 ——牛文文,《创业家》杂志社社长、创始人 《从0到1》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彼得·蒂尔深入剖析了对于当代企业突围竞争红海至关重要的“大道”,更在于这本书凝练了他身经百战的智慧和经验精华。 ——余晨,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 《从0到1》传达了前所未见、让人为之一振的新观念,教导人们如何在世界上创造价值。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脸谱网(Facebook)CEO 彼得·蒂尔打造了多家异军突起的公司,《从0到1》展现了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特斯拉汽车(Tesla)CEO 当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写书了,务必要读一读。如果作者的是彼得·蒂尔,就要读两遍。但是保险起见,请看三遍。因为《从0到1》绝对是经典之作。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著有《黑天鹅》《从0到1》是指导大企业不断改进提升的重要手册,也是新创企业家们的心法秘籍。读这本书吧,接受彼得 ...... |
《创业维艰》这本书,简直是创业者们的“圣经”!我最近深有体会,创业这条路真的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这本书非常真实地描绘了创业过程中那些“维艰”的时刻,它没有粉饰太平,而是直面问题,帮助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其中关于“生存”的重要性,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改变世界”的宏大叙事,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点——如何让公司活下去。书中提到的“现金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精打细算地管理成本,这些都是非常接地气且实用的建议。而且,作者还分享了很多失败的案例,从中吸取教训,这比只看成功学更有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团队”的部分,一个好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基石,如何组建、激励和留住人才,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感觉像是读了一本创业实战指南,里面充满了智慧和经验,让我觉得更有信心去面对创业路上的风风雨雨。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对这套书的期望并不高,以为它们只是市面上常见的“心灵鸡汤”或者“成功学”的泛泛之谈。然而,事实狠狠地打了我一记耳光。当我沉浸在“从0到1”的思辨中时,我感觉自己好像在经历一场头脑风暴,作者提出的每一个观点都直击要害,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商业逻辑。他对于“垄断”的定义,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不落俗套的成功之道。然后,《创业维艰》的到来,则像是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但却是那种清醒而必要的冷水。它用赤裸裸的现实,揭示了创业这条路上布满荆棘的真相,让我明白了,坚持和韧性才是真正打败困难的利器。书中那些关于“生存”和“现金流”的朴素道理,反而比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更具指导意义。最后,当读到“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时,我仿佛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看到了未来人才流动和组织形态的巨大变革。它打破了我对传统工作模式的固有印象,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套书的顺序安排,以及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一种完整的认知闭环,让我从理论的探索,到现实的映照,再到未来的展望,都得到了极大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实在太令人惊喜了!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翻阅,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从“从0到1”开始,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创业的全新认知。以前觉得创业就是要有好的想法,然后拼命去做,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强调的是“创造独特价值”,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或竞争。特别是关于“垄断”的论述,我第一次意识到,与其在红海里厮杀,不如努力去成为一个领域的“垄断者”。作者的论证逻辑清晰,举例也相当生动,让我对“如何找到那个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书中对于“小即是美”的理念也很有启发,让我明白,并非规模越大就越好,有时候专注和精细化反而更容易成功。这本书不仅仅是讲创业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开始审视自己遇到的每一个机会,思考其独特性和未来的潜力。读完第一本,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接下来的内容会如何展开,相信一定还会带给我更多的震撼和启发。
评分当我拿到这套书时,并没有预设任何期望,只是觉得这三个书名连在一起,似乎暗示着一种从个体到群体、从理论到实践的递进关系。当我开始阅读“从0到1”时,我被它那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式所震撼,它不是教你如何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引导你去寻找那个独一无二的“未来”。书中对于“创新”的定义,以及如何避免陷入“复制”的泥潭,让我对整个商业世界的理解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接着翻阅“创业维艰”,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冰冷而真实的现实,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创业者们常常会被忽略的困境,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它让我意识到,创业不仅仅是梦想和激情的燃烧,更是对耐心、毅力和智慧的严峻考验。最后,“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则为我描绘了一幅更加广阔的图景,在这个新时代,传统的“人和组织”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个体价值的释放和多元化的合作模式,预示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的到来。这套书的组合,恰恰形成了一种从宏观洞察到微观实践,再到未来趋势的完整链条,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得认知上的升级。
评分“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这个主题,说实话,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我太多关注,但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的组织模式和人才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这本书深刻地剖析了“联盟”模式下,企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重塑。它不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而是更加灵活、多元的合作方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贡献者经济”的描述感到兴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在不同的平台上发挥价值,并从中获得回报。这不仅解放了人才,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广泛、更优质的资源。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发这些“联盟人才”的生态系统,这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战略方向。我开始反思,未来的公司,可能更像是一个个“平台”,连接着无数的个人贡献者,共同创造价值。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人才观和组织形态有了全新的认识,绝对是值得所有人深入思考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