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为本书的编辑,我不想从宏观上说它的意义,只取几个小点来说明我编辑这本书的感受。
1.启功先生是一位书法大家,这本书的内容正是他多年书法理论的总结。全书语言幽默,浅显易懂,用贴近读者的语言,将源远流长的传统书法讲得透彻淋漓,妙趣横生,使读者在心情愉悦中感受书法魅力。
2.中国书法也是中国文化的缩影,这本书另外的特点就是文化传承。启功先生花很大的篇幅讲解字体的演变,一直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给人描绘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文化图卷。
3.这本书还有一个章节是“怎样写好字”。启功先生从执笔、运笔、选帖入手,说了自己的感受。其中的一条就是“破除迷信”,把历年来歪曲的理论正了回来,读来仿佛是和大师对话,亲近而生动,受益匪浅。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启功先生讲解书法的录像资料整理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字体的变迁;第二章,结字的原理;第三章,怎样写好字;第四章,启功书法欣赏。
启功先生在书里详细讲解了字体的演变和学习书法的要领,并通过荣宝斋周阳先生的补注,完整地再现了中国书法发展的来龙去脉。本书配有400多幅清晰书法墨迹和碑拓图片,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是书法爱好者和书法研究者了解书法知识、学习书法技巧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启功先生(1912-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北京人,满族。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字体的变迁
1. 汉字的起源
2. 商
3. 周
4. 秦
5. 汉
6. 晋
7. 六朝
8. 隋
9. 唐
10.宋
11.元
12.明
13.清
第二章 结字的原理
1. 笔顺
2. 结字
3. 结字法则
第三章 怎样写好字
1. 执笔
2. 运笔
3. 临帖
4. 提高的方法
第四章 启功书法欣赏
精彩书摘
关于执笔问题,在这里再谈谈我个人遇到过的一些争论:什么单钩、双钩、龙睛、凤眼(图片2张)等等,固然已为大多数有实践经验的书法家所明白,无须多谈,也不必细辨,都知道其中由于许多误会,才造成一些不切实际的定论,这已不待言。这里值得再加明确一下的,是究竟是否执好了笔就能会用笔,写好字?进一步谈,究竟是否必须悬了腕、肘才能写好字?
据我个人的看法,手指执笔,当然是写字时最先一道工序,但把所有的精神全放在执法上,未免会影响写字的其他工序。我觉得执笔和拿筷子是一样的作用,筷子能如人意志夹起食物来即算拿对了,笔能如人意志在纸上划出道来,也即是执对了。“指实、掌虚”之说,是一句骈偶的词组,指与掌相对言,指不实,拿不起笔来;它的对立词,是“掌虚”。甚至可以理解,为说明“掌虚”的必要性,才给它配上这个“指实”的对偶词。“实”不等于用大力、死捏笔;掌的“虚”,只为表明无名指和小指不要抠到掌心处。为什么?如果后二指抠入掌心窝内,就妨碍了笔的灵活运动。这个道理,本极浅显。有人把“指实”误解为用力死捏笔管,把“掌虚”说成写字时掌心处要能攥住一个鸡蛋。诸如此类的附会之谈,作为谐谈笑料,固无不可,但绝不能信以为真!
……
前言/序言
启功自幼受到严格的启蒙教育和良好的道德熏陶。曾随戴姜福学习古典文学,随贾羲民、吴镜汀两位先生学习书画,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了,靠他的刻苦自励自学成才。1933年,经傅增湘介绍,结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陈先生慧眼识才,推荐他到辅仁附中教国文,后又继聘他在辅仁大学美术系和国文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学,执教七十余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专业人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教育家。启功自幼酷爱书画,他的绘画特点是:“以画内之境,求画外之情;画境新奇,境界开阔,取法自然,耐人寻味。”他的书法独树一帜,被书法界评为“学者之书,诗人之书,渊雅而具古韵,有书卷气息”。启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当代旧体诗人,坚持“我手写我口”,他的书画作品多以自作诗词佳句题跋,堪称当代“三绝”之冠。他还擅长书画鉴定,早在解放前即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文献馆的审稿和文物鉴定工作,是我国独具慧眼的文物鉴定专家。
启功讲书法(线装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