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和不断涌现的行业竞争使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面临着价值链重构和产业链整合的新局面。企业战略、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的重新梳理日趋频繁,这意味着互联网企业也需要相应开展引领企业价值创造和支撑商业模式重构的财务变革和金融创新,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模式,加强对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应用互联网技术,推进财务变革与流程优化;依托互联网金融,重构企业的融资格局和模式;创新企业投资策略,实现全产业链融合等。
作者简介
何瑛,教授,博导,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价值管理与资本运营。
工作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会系(中心)主任。讲授课程:为EMBA、MBA、硕士和本科生讲授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价值评估和管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公司财务战略等课程。
理论研究及科研成果:
多年来致力于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价值管理与资本运营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在国家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如《管理世界》、《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经济与管理研究》等,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4篇。出版专著《电信运营企业财务转型》、《财务管理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中国企业财务管理案例》、《全球电信运营企业发展报告2011:财务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电信运营企业发展报告2012: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电信运营企业发展报告2013:资本运营与可持续发展》等,翻译《战略管理会计》、《追寻股东价值》、《公司理财》、《金融衍生工具与内部模型》等十多部著作。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内在特质、经济后果与管理对策研究》,负责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电信运营商的财务转型研究》等。
实践经历和社会影响:
自2000年以来参与了咨询公司的工作,为公司制定财务战略,制定商业计划书,协助公司制定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以及一些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计划,还为上市公司提供公司财务战略、全面预算管理、综合绩效管理、现代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高级经理人课程培训。由于拥有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知识架构、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联想集团财务部的实践工作经历,被清华大学财务总监班和中央财经大学财务总监班特聘为资深教授讲授《公司财务战略》课程。由于何瑛教授对电信企业财务转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前瞻性研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集团多次邀请她进行关于财务转型的培训。培训和合作对象包括:清华大学财务总监班、中央财经大学财务总监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用友软件、民生银行、摩托罗拉大学等。培训课程:《经营视角的财务管理》、《公司财务战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风险防范》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案例1 身轻如羽,价重于山
——戴尔轻资产盈利模式
一、引言
二、公司简介
三、轻资产模式的价值创造与管理
四、戴尔公司轻资产模式的价值创造路径
五、借鉴与启示
案例2 芝麻终开门,阿里腾云霄
——阿里巴巴整体上市
一、引言
二、公司简介
三、阿里巴巴选择在美国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
四、阿里巴巴整体上市的前期准备
五、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的经济后果
六、借鉴与启示
案例3 独善其身难为继,内外兼修方成器
——亚马逊价值链成本管控
一、引言
二、公司简介
三、互联网企业价值链成本管控
四、亚马逊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五、借鉴与启示
案例4 问道财富路,收放自如间
——和记电讯资本运营
一、引言
二、公司简介
三、扩张型和收缩型资本运营
四、基于价值导向的和记电讯资本运营管理
五、借鉴与启示
案例5 腾作九天啸,讯传万里音
——腾讯资本驱动型成长路径
一、引言
二、公司简介
三、腾讯资本驱动型成长路径
四、腾讯资本驱动型关键成功因素
五、借鉴与启示
案例6 增值“翼”有道,投资领风骚
——中国电信投资管理
一、引言
二、公司简介
三、中国电信投资管理及现状分析
四、中国电信战略性投资管理
五、中国电信日常性投资管理
六、借鉴与启示
案例7 “天子”与“庶民”的狂欢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
一、引言
二、公司简介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特点及模式
四、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计划方案
五、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效果分析
六、借鉴与启示
……
后记
前言/序言
随着企业战略转型、技术转型和业务转型的持续推进,对财务管理的价值管理能力、业务支撑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迫切要求财务部门职能升级和CFO角色转变都围绕“战略”进行。战略制定前,需要财务提供支持;战略决策中,需要财务全程参与;战略执行时,财务(CFO)既是引领者,又是执行者,成为整个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灵魂”。
以往作为企业守门人的CFO,如今承担的角色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立足财务价值链的同时,还需要展现出更广泛的跨界能力,不仅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对行业的发展走势具备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还要能领导跨部门的重大变革项目,具备高效的跨国、跨文化工作能力,这就亟须从专家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领军型人才转型。财务管理作为公司价值管理的主要部门,要深入研究产业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支撑公司建立合理的产业价值分配模式、盈利模式,推动产业价值链的扩大。同时,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内部需要精细管理经营收入、控制经营成本,确保收入质量、实现成本结构,建立内部价值链管理体系,防止企业价值流失。
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的代表,“互联网+”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正融合于多领域的产业组织中,贯穿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间。“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和不断涌现的行业竞争使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面临着价值链重构和产业链整合的新局面。企业战略、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的重新梳理日趋频繁,这意味着互联网企业也需要相应开展引领企业价值创造和支撑商业模式重构的财务变革和金融创新,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模式,加强对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应用互联网技术,推进财务变革与流程优化;依托互联网金融,重构企业的融资格局和模式;创新企业投资策略,实现全产业链融合;等等。互联网企业的增速优势和对价值创造的强烈追求使其与资本市场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双向发展关系:一方面,资本市场借力互联网加速金融创新步伐并加快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并购整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管理模式案例丛书: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案例》 编著者: (此处可填写编著者姓名或机构,若无则省略) 出版社: (此处可填写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此处可填写出版日期) ISBN: (此处可填写ISBN号) 内容简介 《中国管理模式案例丛书: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案例》是一部深度聚焦中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实践的专题性学术专著。本书汇集了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案例,旨在通过真实、鲜活的案例分析,揭示中国上市公司在财务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资本运作、风险控制、绩效评价等核心环节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由此演化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本书不仅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素材,更为广大企业管理者、财务从业人员、投资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借鉴和理论启示。 第一部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的演进与挑战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企业从最初的生存导向型财务管理,逐步发展到追求效率和效益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本书精选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背景的上市公司案例,展示了它们如何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态势、自身发展阶段以及所有权结构等因素,动态调整其财务战略。 案例一: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财务战略转型 选取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分析其在股权分置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通过财务战略的重塑,优化资本结构,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经营效率。重点探讨其在资产重组、剥离不良资产、优化债务结构等方面的实践,以及如何平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企业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案例二:民营企业高速成长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聚焦一家从初创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的民营上市公司,分析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战略侧重点。从早期依靠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快速扩张,到后期通过IPO实现资本运作,再到利用并购重组加速产业整合。重点分析其在现金流管理、营运资本优化、利润驱动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等方面的策略。 案例三: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财务战略 研究一家在中国成功运营多年的跨国公司,分析其在中国市场的财务管理如何与母公司战略相结合,同时又充分考虑中国本土的法律法规、市场习惯和文化因素。探讨其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汇率风险管理、境内外融资策略、以及如何建立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二部分: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与资本运作实践 本部分聚焦上市公司最核心的财务活动——投融资决策。本书详细分析了在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真实操作,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务影响和风险。 案例四:IPO的战略选择与价值实现 选取一家新近上市的公司,详细剖析其IPO的整个过程。从上市前的财务诊断、股权架构设计、财务报表规范,到选择上市地点、确定发行价格、进行路演推介。分析其上市后如何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实现战略目标,并探讨资本市场波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案例五: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逻辑与风险规避 选取一起成功的(或具有警示意义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深入分析其并购动机、标的资产估值方法、融资方式、交易结构设计以及后续的整合过程。重点剖析在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如估值陷阱、商誉减值、财务造假等,以及公司为规避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案例六:债务融资与资本结构优化 分析一家重资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如何在维持合理杠杆率的同时,通过多种债务融资工具(如银行贷款、公司债券、信托融资等)满足其扩张需求。探讨其在选择融资方式、控制融资成本、管理偿债风险方面的策略,以及如何通过股债结合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案例七:产业链金融与供应链融资创新 研究一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上市公司,如何利用其核心地位,构建产业链金融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创新的融资解决方案。分析其如何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订单融资等模式,盘活供应链资产,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并为自身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本部分将目光聚焦于上市公司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在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上市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石。本书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中国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识别、评估、监控和化解方面的实践,以及内部控制在财务报告真实性、资产安全、运营效率和合规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案例八:金融危机中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选取一家在外部经济冲击下,面临严峻流动性压力的上市公司。分析其在突发性现金流短缺时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紧急融资、资产变现、削减非必要开支、优化应收应付账款等。探讨其如何建立事前预警机制,以及危机过后如何增强其抵御未来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案例九:财务舞弊的识别与防范 通过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深入剖析舞弊的手法、动机以及对公司和投资者造成的恶劣影响。重点分析审计机构、监管部门、投资者在识别和揭露财务舞弊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上市公司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案例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与改进 研究一家在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方面做得较为出色的上市公司。分析其如何根据COSO框架等理论,设计和实施涵盖财务报告、运营活动、合规性等各个方面的内部控制。探讨其如何定期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发现薄弱环节并及时改进,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内控的效率和效果。 第四部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价值创造 本部分关注上市公司如何衡量其经营成果,并最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本书分析了不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以及上市公司如何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案例十一:EVA(经济增加值)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选取一家积极推行EVA理念的公司,分析其如何将EVA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指标,并将其与员工的激励机制挂钩。探讨EVA计算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它如何引导管理层做出更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而非仅仅追求账面利润。 案例十二:股东回报与价值最大化策略 分析一家在股东回报方面表现卓越的上市公司。探讨其如何通过持续的盈利能力、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如现金分红、股票回购)以及有效的资本配置,来实现股东价值的稳步增长。分析其在平衡企业再投资与股东回报之间的策略。 案例十三:非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虽然本书侧重财务管理,但此案例将探讨非财务因素(如品牌声誉、技术创新、社会责任、ESG表现等)如何通过财务渠道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分析一家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公司,其财务状况和市场估值如何受益于其良好的非财务表现。 总结与展望 本书在对上述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性,提炼出其在战略引领、资本运作、风险控制、价值创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潜在教训。同时,本书也展望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例如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融入、以及在新经济形态下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中国管理模式案例丛书: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案例》以其详实的数据、严谨的逻辑、深刻的洞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透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全景的窗口。它不仅仅是一本案例集,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浪潮中企业财务智慧的一次集中展现,是理解中国资本市场运行规律、把握企业发展脉搏的不可多得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