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承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A.西蒙开创的有限理性观,集包括莱因哈德?泽尔腾和弗农·L.史密斯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内的众多当今世界上各个领域的尖端科学家的集体智慧而成的一部经典著作。这是一部让人变得勇敢与睿智之作,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和灵感的火花,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汲取到知识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学到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
本书将人类理性作为适应性思维重新思考,重在理解头脑是如何应付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其独到的见解和论述将关于人类思维、人工智能、创造性及决策制定等问题的研究从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幻世界迎回现实世界中来。其提出观点和假设的大胆性、论证观点和假设的严密性及驳斥相反论点的强而有力,都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部引人入胜的跨学科著作,本书适合于对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动物行为等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它还可以供希望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良好决策的任何人作为参考。
第1章 对理性的再思考
吉仁泽和莱因哈德·泽尔腾
第2章 什么是有限理性………………………………………….14
莱因哈德·泽尔腾
第3章 适应性工具箱……………………………………………..41
吉仁泽
第4章 适用于受环境限制头脑的快速节俭启发式…………….57
彼得·M.托德
第5章 有限理性的进化性适应和经济学概念—— 一段对话….79
彼得·哈姆斯腾
第6章 小组报告:适应性工具箱有根据吗…………………….90
报告人:阿布杜卡里姆·塞利斯
维纳·古斯、彼得·哈姆斯腾、斯蒂文·哈纳德、奥瑞奇·霍夫瑞格、贝蒂纳·库文、贝纯德·R.缪内尔、彼得·M.托德、马西姆·瓦格林和马丁·韦伯
第7章 最优化梦幻………………………………………………113
加里·克莱恩
第8章 偏好选择与适应性策略的运用…………………………………134
约翰·W.佩恩和詹姆斯·R.贝特曼
第9章 快速节俭启发式与最优化模型的比较………………………...158
劳拉·马蒂冈
第10章 小组报告:简捷启发式什么时候有效,为什么…………….185
报告人:丹尼尔·G.古德斯腾
哥德·吉仁泽、罗宾·M.霍加斯、亚历克斯·卡塞尼克、雅各布·卡瑞弗、加里·克莱恩、劳拉·马蒂冈、约翰·W.佩恩和卡尔·H.施拉格
第11章 情绪和成本―收益评估:羞愧和自尊对冒险行为的影响…205
丹尼尔·M.T.菲施勒
第12章 简单强化学习模型与囚徒困境博弈中的互惠行为………….229
伊多·伊雷夫和阿尔温·E.罗斯
第13章 模仿、社会学习和作为有限理性机制的预备性…………….248
柯文·M.莱兰
第14章 超有机体的决策——集体智慧如何产生于贫乏信息环境….264
托马斯·D.西利
第15章 小组报告:情绪和社会过程对有限理性的影响…………….278
报告人:芭芭拉·A.梅勒斯
伊多·伊雷夫、丹尼尔·M.T.菲施勒、夏洛特·K.亨里克、拉尔夫·赫特维希、凯文·N.莱兰、克劳斯·R.舍雷尔、托马斯·D.西利、莱因哈德·泽尔腾和菲利普·E.泰罗克
第16章 规范和有限理性……………………………………………….297
罗伯特·博伊德和彼得·J.理查森
第17章 作为模拟有限理性决策之工具的突显理论………………….313
沃尔夫·阿尔伯斯
第18章 信誉估算与交换过程………………………………………….335
凯文·麦凯布和弗农·L.史密斯
第19章 小组报告:文化在有限理性中的作用……………………….358
报告人:约瑟夫·亨利奇
沃尔夫·阿尔伯斯、罗伯特·博伊德、哥德·吉仁泽、凯文·A.麦凯布、亚力克斯·奥肯菲尔斯和H.佩顿·勇
主题索引……………………………………………………………………377
人名索引……………………………………………………………………389
在所有旅行中,思想上的旅行是最为艰难,也是最为有趣的旅行。读懂一本好书是由作者引导的思想旅行,创作一部作品是独自探索的思想旅行,而翻译一部著作则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思想旅行。作为一部跨学科(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行为生态学、实验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专家集体协作完成的著作,《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一书涉及的领域和主题如此之多,不同学科领域作者的写作风格如此不同,都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以至于我不得不经常到互联网上查询自己学科之外的诸多学科知识,还要经常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核实或求证。然而,正因为如此,这次旅行收获颇丰,也格外充实,有趣的旅行通常都是艰难的。
尽管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但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有限理性。毋宁说,它试图从跨学科的角度来阐述有限理性的含义及其合理性。作为一个在许多学科领域乃至现实生活中逐渐流行开来并多少有些时髦的术语,有限理性概念受到了许多误解或曲解。本书两位主编试图从赫伯特·西蒙提出这个概念的原始含义出发,正本清源,澄清这个概念的含义,至少表达自己关于这个概念的一家之言。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首先阐述了什么不是有限理性。有限理性不是非理性,因而不能放在与传统的理性思想体系相对立的位置上来理解。它不包含任何贬义的或是低等的意味!有限理性也不是受限制条件下的最优化,因而不是与传统最优化思想相比次优的选择!它不是受限制条件下无可奈何的将就之举!有限理性是人类和动物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现实、稳定、可靠的资源,正是基于这种资源,有机体形成了应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策略、规则、方法和手段,它们构成了所谓的“适应性工具箱”。
适应性工具箱中的工具是具有适应性的,也就是说,它们是能够很好地拟合或匹配于现实自然或社会环境的(即具有生态合理性),这已经被进化的、个体发生发展的、社会文化演进的大量证据所证明。可以说,人类的整个进化史、发展史就是有限理性驱动和推进的历史!从这种意义上说,有限理性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现实的!换一个角度看,适应性工具箱思想及其所包含的各种具体启发式策略和工具为有限理性提供了具体的例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有限理性。有限理性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启发式,而启发式体现了有限理性所包含的智慧。
探索人类和动物的有限理性及其适应性问题不能局限于理性的或认知的层面,还必须延伸到情绪的、社会的层面。因为除了理性或认知属性之外,人类和动物更具有情绪和社会属性,而且后一种属性既与前一种属性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又更能体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毋宁说,情绪和社会属性理应包含于理性和适应性概念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人类和动物基于情绪和社会属性而形成的启发式亦应包含在适应性工具箱之内。此类启发式和工具被作者称为社会理性,它是有限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吉仁泽(Gerd Gigerenzer)教授及ABC研究中心此前出版的两本重要著作—《简捷启发式—让我们更精明》(中译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和《适应性思维—现实世界中的理性》(中译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而言,本书用了更大的篇幅从跨学科的角度阐述了情绪、社会学习和模仿、文化等在有限理性概念体系和适应性工具箱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拓展了相关的研究,丰富了理论体系的内容,另一方面将原有理论体系向应用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总之,作为达勒姆工作坊跨学科研讨会的结晶,本书的结构似乎是松散的,但其观点是鲜明的,内容是统一的和连贯的。它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适应行为与认知中心(ABC研究中心)相关观点和研究的延续和推进,只是吸收了更多跨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而已。这本身就是该研究中心成功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如果没有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是不可能吸引如此多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参与的。除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代行为决策研究的最新进展及ABC研究中心的理论和学术观点外,从本书中你还可以了解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及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是如何围绕一种观点和思想开展研究工作的。本书对于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和在现实中应用相关方法改进工作也将具有促进作用。
由于个人工作等方面的原因,自从2005年接受该书的翻译任务,到其最终出版发行,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我向本书作者和广大读者表示歉意。好在有价值的成果总是有价值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向在本书译稿形成过程中我的不同时期的学生们所做的初译和修订工作表示感谢,虽然初译稿和修订稿还远远达不到出版的要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我的工作。向负责校对部分重要章节的栾胜华博士表示感谢,您的工作减少了犯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向负责联系制作插图的Rona女士及快速精确地制作好所有插图的Hause女士表示感谢,你们及时提供的高质量图片,为本书增色不少。特别感谢你们认真、负责、守时的工作态度。向为本书出版提供机会的清华大学出版社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前期推荐本书出版的吴颖华编辑及后期负责本书编辑工作的杜春杰编辑,你们认真细致的工作保证了本书的最终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中的页码均为英文原著中出现的页码。为了便于读者查找,我们在正文的外侧也给出了对应的原著 页码。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特别是学科知识有限,书中的错误、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永芳
2016年4月25日于上海
这本书的书名《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就预示着它将是一本兼具深度和实用性的作品。在我阅读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理性”变得“有限”,以及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适应”这种有限性。这本书非常到位地解答了我的这些疑问。它并没有像一些文献那样,将“有限理性”描述成一种令人沮丧的宿命,而是将其看作是人类认知的一种固有特征,并由此引出了“适应性”这个关键概念。书中对人类决策过程中各种认知偏见的剖析,细致入微,让我对自身的思维习惯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小错误而懊恼,现在我明白了,很多时候那并非是能力不足,而是“有限理性”在作祟。而“工具箱”的部分,则是我最期待也最受益的部分。它提供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帮助我们识别和规避这些偏见,甚至利用它们来优化决策。例如,书中介绍的“反事实思维”技巧,就极大地帮助我从过去的失误中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整本书的逻辑清晰,论证有力,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思维方式,并教会我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引人深思的魅力——《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作为一个长期在信息爆炸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摸爬滚打的读者,我总是渴望找到能够帮助我更好地 navigate 生活和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标题中的“有限理性”立刻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信息是过载的,我们在做决策时,往往并非拥有所有必要的信息,也无法进行完美的逻辑推演。这种“有限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实,它塑造了我们的选择,影响着我们的成功与否。而“适应性工具箱”则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信号:面对这种有限性,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可以拥有一系列实用的工具,去适应、去优化、去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会提供哪些具体的“工具”,它们是如何被设计出来以应对我们在决策、规划、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认知障碍和信息约束的。这本书是否会像一个宝藏一样,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高效、更明智决策的大门?它能否教会我如何识别和规避常见的思维陷阱,又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相对最优的选择?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在我多年的探索中,递过来的一张地图,指引我如何在认知的迷宫中找到出路,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坚实的“思维壁垒”来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自身的局限。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惊喜,让我能在现实世界的复杂性面前,更加从容和自信。
评分《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对于“适应”的强调。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变化迅速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复杂的决策,而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信息并进行完美的计算。这本书就提供了一套非常有价值的“工具箱”,帮助我们在这种“有限性”下,最大化地发挥我们的适应能力。它没有像一些书籍那样,试图去“消除”我们的有限性,而是巧妙地引导我们如何“拥抱”它,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情境智慧”的探讨,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最合适的“工具”。这不仅仅是关于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感觉自己仿佛在学习一种全新的“生存技能”,一种如何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它鼓励我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信息和决策的个体,而是能够更加主动地去理解、去分析、去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评分读完《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这本书,我的脑海中涌现出许多之前从未深入思考过的角度。它并没有试图去否定我们固有的认知模式,而是以一种非常现实、近乎于“哲学式的观察”来剖析我们思维的边界。作者在开篇就抛出了一个令人警醒的论断:那些我们引以为傲的“理性”决策,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在一种被环境和自身能力所限制的“有限理性”框架下进行的。这让我不禁反思,我过去那些自认为“深思熟虑”的决定,是否真的站得住脚?书中对于“启发式”和“偏见”的探讨,就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揭示了我们日常思维过程中那些不自觉的“捷径”是如何运作,以及它们有时会如何将我们引向歧途。但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诊断问题,而是提供了一套“适应性工具箱”。这套工具箱里的每一个工具,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精密仪器,针对性地解决了我们在特定情境下可能遇到的认知挑战。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将复杂的心理学和经济学概念,转化成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落地应用的策略。我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份“思维升级手册”,教会我如何在不完美的信息和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更具韧性、更能经受住考验的决策。
评分《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关于“如何与不完美共处”的智慧之旅。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人类的许多决策都充满了“碰运气”的成分,而这本书则系统地解释了这种“碰运气”背后的心理和认知机制。它巧妙地将“有限理性”这一概念,从抽象的理论层面,拉到了触手可及的实践层面。书里提出的那些“适应性工具”,不是什么高深的魔法,而是基于对人类行为模式的深刻洞察,提出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决策锚定”和“信息过滤”的章节,这些内容直接击中了我在信息过载时代最常遇到的困境。作者用生动的例子,一步步引导我理解,我们是如何被某些信息牵着鼻子走,又是如何不自觉地忽略掉那些真正重要的线索。而“工具箱”里的内容,则提供了一些简单却有效的“反制”策略。比如,在做重要决定前,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情景预演”,或者主动寻找与自己初步判断相悖的证据。这种方法论的指导,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塑造自己的决策过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赋能了我,让我相信即使在思维的限制下,我们依然有能力去做出更好的选择,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评分质量好,价格优,物流快。
评分很好的书!关注有限理性多年了。此书为论文集,理论体系不太清晰。
评分大作,参考学习,这些认知都是必备的,急需急需
评分不给盒子包装就算了,居然是本破书!
评分质量挺好的,价格也划算,不错
评分速度提升性能提升机器稳定增长势头上来
评分质量好,内容好,涨知识,值得购买
评分厚厚的一本书,要慢慢啃了
评分还没有用,用完再来评价,先给五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