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天突破高考英语阅读》是针对高考阅读题的高考英语专项辅导书。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考点专项突破篇”,介绍了作者的“高考阅读成功学”,解读与分析高考阅读考纲,并且分6讲详细介绍了18类高考阅读题型(含常规题型和“7选5”新题型)及其解题技巧。每一类阅读题型下都配有真题练习,并带有精准的解析及全文翻译。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为“整体强化突破篇”和“整体冲刺突破篇”,每个部分各提供45篇历年高考阅读真题,皆配有答案、详细的解析及全文译文,方便考生自测和排疑解惑。
本书“阅读成功学”理念,提出“词汇是阅读的基础,思维是阅读的灵魂,差异是解题的关键”三大阅读成功学法则,有助于读者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学习。题型解读和技巧讲解实用到位,讲练结合,直击高考提分核心内容。全书内容建议24天学习完成,书中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进度安排,有助于读者高效学习。
陈灿,西安新东方学校主力教师,优能中心特聘教师培训师,西安新东方个性化学习中心任教学总监,“新东方二十周年功勋教师奖”获得者,多次荣获西安新东方学校、新东方集团“年度优秀教师”称号。精通高考英语板块,善于分析考试动向,连续6年押中高考考点,擅长运用“联想教学法”与“唯美音乐教学法”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中看到快乐的“一米阳光”。
第一部分
考点专项突破篇 1
高考阅读成功学......................................................2
高考阅读考纲解读与分析......................................4
第1讲:主旨题........................................................6
学习建议:第1天完成
第2讲:细节题 30
学习建议:第2天完成
第3讲:推断题 52
学习建议:第3天完成
第4讲:词汇题和指代题 71
学习建议:第4天完成
第5讲:文章结构与展开题 82
学习建议:第5天完成
第6讲:7选5题型 99
学习建议:第6天完成
第二部分
整体强化突破篇 109
高考真题1~5篇 110
学习建议:第7天完成
高考真题6~10篇 121
学习建议:第8天完成
高考真题11~15篇 131
学习建议:第9天完成
高考真题16~20篇 142
学习建议:第10天完成
高考真题21~25篇 151
学习建议:第11天完成
高考真题26~30篇 162
学习建议:第12天完成
高考真题31~35篇 173
学习建议:第13天完成
高考真题36~40篇 183
学习建议:第14天完成
高考真题41~45篇 194
学习建议:第15天完成
第三部分
整体冲刺突破篇 205
高考真题46~50篇 206
学习建议:第16天完成
高考真题51~55篇 218
学习建议:第17天完成
高考真题56~60篇 228
学习建议:第18天完成
高考真题61~65篇 238
学习建议:第19天完成
高考真题66~70篇 247
学习建议:第20天完成
高考真题71~75篇 258
学习建议:第21天完成
高考真题76~80篇 270
学习建议:第22天完成
高考真题81~85篇 282
学习建议:第23天完成
高考真题86~90篇 293
学习建议:第24天完成
从2011年秋季“新东方24天突破”系列的第一本书《24天突破高考英语词汇3500》顺利出版至今,包括《24天突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与改错》《24天突破高考英语阅读》《24天突破高考英语听力》在内,该系列已出版4本书。这套书很荣幸地获得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老师的题词与推荐。
这套书是我在新东方10余年、近1万个小时、面授5万余名学生的经验总结,是新东方集团出版的高中类图书中唯一一套由一个作者编写的、有成套理论与实战体系的书籍,也是新东方集团出版的第一套高考新课改配套图书。同时,在出版社各位编辑同仁的帮助下,“新东方24天突破”系列也有幸获得了全国百优图书奖提名。
秉承“技巧与考点相结合”的编写原则,我深信,这套书定能带你彻底走出英语学习的迷雾,突破获得英语高分的瓶颈,真正做到实力与分数的双重提高!
本书六大独有特色
本书特色一:
高屋建瓴的“阅读成功学三法则”
本书是首次提出“词汇是阅读的基础,思维是阅读的灵魂,差异是解题的关键”三大阅读成功学法则的图书,让你对阅读的认识翻开全新的一页。
本书特色二:
120篇配备译文的阅读真题
本书精选近120篇历年高考阅读理解真题,且配备全文翻译,在同类高考阅读图书中题量较大、译文较多。在做题的同时也可以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一举两得。
本书特色三:
详尽的阅读技巧讲解
本书中总结的阅读技巧皆基于历年真题,系统而科学,且所有题目的答案均有详解,让你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高效地提高阅读分数。
本书特色四:
化繁为简的逻辑解题思路
本书完全结合高考真题,融入三步逻辑解题思维,化繁为简,真正帮你塑造有效的阅读解题思维,而不只是简单的做题。
本书特色五:
高效的7选5“三位一体”解题法
本书针对7选5新题型配备了专门的技巧讲解,提出了高效的7选5“三位一体”解题法,帮你从容应对该题型,不再茫然。
本书特色六:
全面总结18类阅读题型
本书详尽而全面地总结了18类阅读题型,与同类高考阅读图书相比,题型较全。
感谢的话
在我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我得到过很多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我要首先感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董事长俞敏洪老师。因为,自2002年的暑假在中关村聆听俞老师的讲座起,我就立志成为一名新东方老师,并为之而奋斗。再次感谢俞敏洪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新东方24天突破”系列图书题词和推荐。
我还要感谢我大学本科时代的授业恩师刘肖楠老师,他如兄长般引领我,教导我,永远记得在那湖、那塔下他向我传递的人生观。我要感谢张亚哲老师,他的儒雅与智慧让我懂得了“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要感谢我在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尚玉钒老师,她灵活的授课风格、严谨的学术态度、谦和且平易近人的风范令学生我折服、钦佩。
对于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我要特别感谢新东方大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孙岩老师以及各位编辑同仁给出的诸多良好建议,感谢我的好友、福建新东方学校校长姚振华老师长期以来对我的帮助。当然,我也一直记得,并要感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助理副总裁强浩老师曾经对我的指导与关心。和强浩老师共事的那一年是我参与管理工作较充实、较开心的一年。
我要感谢我的爱人肖燕女士,她从我的未婚妻一直到成为我的爱人到成为我孩子的妈妈,始终支持着我写下一本又一本书。较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予我生命,让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享受着充实而美丽的每一天!
陈灿
关于配套资源的利用,这是我评价一本教辅时会重点考虑的方面,毕竟现在光有纸质书已经不够了。我尝试去寻找了这本书宣传中提到的那些“在线辅助学习工具”,并对它们的实用性进行了初步考察。如果仅仅是把录音文件放上去,那确实没什么新意。我希望的是,这些线上资源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互动和反馈机制,例如,针对特定难点文章的“教师精讲视频”,能够以更生动的方式展示那些复杂的长难句是如何被一步步拆解的,这比单纯看文字分析要直观得多。另外,对于词汇部分,如果能有一个智能化的复习系统,根据我的记忆曲线来推送当日的重点词汇,那就太棒了,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巨大的词汇表让我去背。这本书的内容量决定了它更偏向于“高强度输入”,如果配套的“消化吸收”工具不能跟上,那么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在我看来,一本好的应试读物,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纸面上的知识密度,更体现在它如何高效地帮助学习者整合、巩固并最终应用这些知识。我期待在接下来的使用过程中,能发现更多让学习体验变得顺畅和高效的“隐藏功能”。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坦白说,初见时并不算特别抓人眼球,那种传统的教辅风格,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备考的那些日子。但既然已经入手了,就得硬着头皮翻下去。拿到手里掂了掂,分量倒是挺实在,厚度上给人一种“内容管够”的预期。我最关心的是它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到底有没有帮助。我个人的英语阅读底子一直就那样,时好时坏,尤其遇到长难句就容易大脑宕机。这本书的排版,初看之下,信息量似乎有点密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时不时跳出来的英文单词,对阅读耐心是个小小的考验。我特意翻看了其中关于“主旨大意题”的那几个章节,感觉它试图构建一套非常结构化的解题逻辑,强调的是‘定位’和‘抓取关键词’,而不是那种玄而又玄的‘语感培养’。这种实打实的技巧训练,对于我这种靠方法论吃饭的人来说,起码在心理上是能接受的。它似乎不太在意文学色彩或者文化背景的拓展,而是直奔应试的靶心,这一点,在考前冲刺阶段,或许反而是个优点。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而不是空泛的鼓励。如果它能把那些复杂的阅读文章拆解得足够细致,像外科手术一样,我就算满意了。希望那些晦涩难懂的句子,经过这本书的“解剖”后,能变得清晰易懂一些。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说实话,比我预想的要“硬核”一些。我本来以为它会是那种把简单文章反复拿出来炒冷饭的类型,毕竟市面上的阅读材料太多了,新鲜感很难保持。然而,当我翻到后半部分那些涉及到学术性较强题材的文章时,我明显感觉到了一股挑战性。它没有回避那些晦涩的词汇和复杂的从句结构,反而像是故意把难度拉高,逼着读者去适应真实考试中可能遇到的“怪兽级”文章。这让我有点紧张,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莫名的踏实感——如果我能啃下这些硬骨头,那么真正的考卷应该就不会那么可怕了。我尤其留意了它对阅读速度的训练部分,那里的时间控制要求相当严格,看得我手心直冒汗。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似乎是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的模式,前面打基础,后面逐步加码,直到你完全适应那种高压下的阅读节奏。但这里有个小小的疑问,就是对于那些中低水平的同学来说,这种陡峭的难度曲线会不会造成挫败感?会不会在还没学会走之前,就被要求去跑马拉松了?我对其中几个范例的解析非常感兴趣,希望那些解析能提供超越标准答案的洞察力,不仅仅是告诉你“B是正确选项”,而是深入剖析为什么A、C、D是错的,错在哪里,这种错误选项的设置是基于什么样的阅读陷阱。
评分作为一本号称“24天突破”的集训资料,时间效率自然是重中之重。我花了些时间研究了一下它的日程规划,试图找到那个传说中的“速成秘籍”。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强调日结和阶段性回顾,仿佛是为你定制了一份严苛的“特训营”时间表。每一天的任务量是固定的,看起来似乎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太多喘息的空间。我喜欢它在每完成一个单元后,都会有一个小型的“错题归因分析区”,这个设计很精妙,它不是让你简单地重复做题,而是强迫你停下来思考:你错的这道题,是因为定位不准,还是因为词汇不认识,抑或是理解了表层意思却没抓住深层逻辑?这种对错误原因的追溯和分类,远比单纯刷题有效得多。不过,我发现书里对“错题整理”的篇幅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侧重于“新知识点的输入”。我个人认为,对于阅读而言,对已犯错误的消化吸收,和学习新方法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我希望在后续的使用中,能更多地利用这些模块,把我的“阅读盲区”彻底清扫干净。这24天的倒计时,既是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让我不得不专注于当前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被其他干扰分心。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感”营造得相当到位,这点我必须肯定。很多教辅材料在模拟真实考试场景时总是显得有些“温吞水”,但这一本却充满了“硝烟味”。它似乎很了解考生的心理状态,知道我们在考场上最容易在哪里失误——比如时间管理上的混乱,或者在遇到模糊不清的选项时产生的犹豫不决。书中穿插的一些“考场纪实”或者“常见陷阱提醒”,语气上非常直接,几乎是带着一种“过来人”的告诫,这比那些过于学术化的讲解更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我注意到它在讲解推断题时,特别强调了“边界感”,告诫读者不要过度推理,不要把自己的知识和背景信息强加到文本作者身上。这种对阅读范围的严格限定,在我的阅读习惯中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细节,这本书把它单独拎出来反复强调,效果显著。我希望它提供的那些“解题模板”能够灵活应用,而不是僵硬地套用。毕竟,每篇文章的作者写作意图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模板太过死板,一旦遇到“非标准”的文章结构,可能就会功亏一篑。我更看重的是它提供的那种思维框架,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操作步骤。
评分简单看了看挺不错的,我之前那本语法书丢了,只能重新买一本,新东方品牌在这里,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评分听力材料很差,噪音很多
评分哈哈不行好啊,很不错的书。字数够吗,不过在写,好吧,在家
评分挺好的,不太满意就是没有听力原文,而且不能在MP3上听
评分送货速度快啦
评分不错!孩子说可以,希望对高考有提升!
评分H呵呵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呵呵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H呵呵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呵呵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还好还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