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瑰丽文采、珠玑妙语展现文学之美,带领你走入文学的世界;以万千哲思、敏锐心灵来探讨艺术之妙,于畅谈艺文间引导你畅游艺术的海洋。
2. 印刷精美,纸张环保,封面由名家设计,大气简洁。
本书是赵丽宏的散文集,收录了《城中天籁》、《在柏林散步》、《温暖的烛光》和《日晷之影》等经典散文,分为“顶碗少年”、“会思想的芦苇”、“天籁和回声”、“沉船威尼斯”四小辑。赵丽宏的散文以优美见长,素有“诗的语言”之美誉。该书收入的是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所创作的极为优秀、极有代表性、极有影响力的散文精华。其中有多篇文章曾获“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等散文类大奖。其优美的文笔,丰富的内涵,堪称经典。读这样的书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享受。
第一辑 顶碗少年
日晷之影 003
热爱生命 013
童年的河 017
顶碗少年 022
城中天籁 025
躲进书里 030
母亲和书 036
挥手——怀念我的父亲 040
水迹的故事 049
死之余响 051
在我的书房怀想上海 058
第二辑 会思想的芦苇
愿你的枝头长出真的叶子 065
流水和白驹 070
会思想的芦苇 072
时间断想 075
能饮一杯无 079
望星空 081
冷翠烛下人鬼情 084
大师的背影 086
永恒 092
松风 094
春在溪头荠菜花 096
不熄的暖灯——怀念冰心 098
音乐散步 102
面对永恒 106
爱的魔力 109
真幻之间 112
流水和高山 115
第三辑 天籁和回声
光阴 125
记忆中的光和雾——西窗语丝 127
冰霜花 138
秋兴 142
井——《都市童话》之一 145
历史 148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151
沉默 153
宁静 155
诗意 159
除夕诗意 164
天籁和回声 166
第四辑 沉船威尼斯
异乡的天籁 185
天上和人间 189
在柏林散步 192
万神殿的秘密 196
晨昏诺日朗 199
诗·梦·金钥匙 203
江南片段 209
美人鱼和白崖 222
庐山雪 235
印象·幻影 240
歌者 246
温暖的烛光 250
遥望泰姬陵 256
沉船威尼斯 260
米开朗琪罗的天空 263
日晷之影
影子在日光下移动,轨迹如此飘忽。
是日光移动了影子,还是影子移动了日光?——题记
我梦见自己须髯皆白,像一个满腹经伦的哲人,开口便能吐出警世的至理格言。我张开嘴巴,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我走得很累,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轻轻地喘息,我的声音却在寂静中发出悠长的回声。
时间啊,你正在前方急匆匆地走,为什么我永远也无法追上你?
时间是不是一种物质?说它不是,可天地间哪一件事物与它无关?说它是,它无形无色无声,谁能描绘它的形状?
说它短促,它只是电光闪烁般的一个瞬间。然而世界上有什么事物比它更长久呢?它无穷无尽,可以一直往上追溯,也可以一直往下延续,天地间永远没有它的尽头。
说时间如流水,不错,水在大地上奔流,没有人能阻挡它奔腾向前。然而水流有干涸的时候,时间却永不停止它的前行。说时间如电光,不错,电光一闪,正是时间的一个脚步。电光闪过之后,世界便又恢复了它的沉寂和黑暗。那么,时间究竟是闪烁的电光,还是沉寂和黑暗?
我们为时间设定了很多标签,秒、分、小时、天、月、旬、年、世纪……对于人类来说,每一个标签都有特定的意义,因为,在这个时刻,发生了对于某些人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比如某个人诞生,某一场战争爆发,某一个时代开始……然而对于时间来说,这些标签有什么意义呢?一天、一个月、一年、一个世纪,在时间的长河中都只能是一滴水、一朵浪花、一个瞬间。
再伟大的人物,在时间面前,都会显得渺小无能。叱咤风云的时候,时间是白金,是钻石,灿烂耀眼,光芒四射。然而转瞬之间,一切都已经过去,一切都变成了历史。
根据爱因斯坦的假设,如果能以光的速度奔跑,我就能走进遥远的历史,能走进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世界。于是,我便也能以现代人的观念,改写那些已经写进人类史册的历史,为那些黑暗的年代点燃几盏光明的灯火,为那些狂热的岁月泼一点清醒的凉水。我也能想办法改变那些曾经被扭曲被冤屈的历史人物的命运,取消很多人类的悲剧。我可以阻止屈原投江,解救布鲁诺出狱,我可以使射向普希金的子弹改变方向,也能使希特勒这个罪恶的名字没有机会出现在世界上……
然而我也不得不自问,如果我改变了历史,改变了祖先们的命运,那么,这天地之间还会不会有我此刻所处的世界,还会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人?
我想,我永远也不可能以光速奔跑,我的同类、我的同时代人、我的后代,大概都不可能这样奔跑。所以我不可能改变历史。而且,我并不想做一个能改变历史的好汉。爱因斯坦也一样,他再聪明伟大,也无法改变已经过去的历史,即使他能以光速奔跑。
在乡下“插队”时,有一次干活休息,我一个人躺在一棵树下,斑驳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我的身上。我的目光被视野中的一条小小的青虫吸引,它正沿着一根细而软的树枝,奇怪地扭动着身体,用极慢的速度往上爬。在阳光的照射下,它的身体变得晶莹透明。可以想象,对它来说,做这样的攀登是何等艰难劳累。小青虫费了很多时间,攀登到了树枝的顶端,再也无路可走。这时,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晃了一下,小青虫被晃落在地。这可怜的小虫子,费了这么多时间和气力,却因为瞬间的微风而功亏一篑。我想,我如果是这条小青虫,此刻将会被懊丧淹没。但小青虫在地上挣扎了一会儿,又慢慢地在地上爬动起来。我想,它大概会吸取教训,再也不会上树了。我在树下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那条小青虫竟然又爬到了原来那根细树枝上,它还是那样吃力地扭动着身体,慢慢地向上爬……这小青虫使我吃惊,我怎么也不明白,是什么力量使它如此顽强地爬动,是什么原因使它如此固执地追寻那条走过的路。它要爬到树枝上去干什么?然而小虫子的执着却震撼了我。这究竟是愚昧还是智慧?
这固执坚忍的小青虫使我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西西弗斯死后被打入地狱,并被罚苦役:推石上山。西西弗斯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巨石只是在山顶作瞬间停留,又从原路滚落下山。西西弗斯必须追随巨石下山,重新一步一步将它推上山顶,然后巨石复又滚落,西西弗斯又得开始为之拼命……这种无效无望的艰苦劳作往复不断,永无穷尽。责令西西弗斯推石的诸神以为这是对他最严厉的惩罚。西西弗斯无法抗拒诸神的惩罚,然而推石上山这样一件艰苦而枯燥的工作,却没有摧垮他的意志。推石上山使他痛苦,也使他因忙碌辛劳而强健。有人认为,西西弗斯的形象,正是人类生活的一种简洁生动的象征,地球上的大多数人,其实就是这样活着,日复一日,重复着大致相同的生活。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难道就是一个地狱?当然不是。加缪认为,西西弗斯是快乐而且幸福的,他的命运属于他自己,他推石上山是他的事情。他为把巨石推上山顶所作的搏斗,本身就足以使他的心里感到充实。
西西弗斯多像那条在树枝上爬动的小青虫。将时光和精力全部耗费在无穷的往返中,耗费在意义含混的劳役里,这难道就是人生的缩影?
我当然不愿意成为那条在树枝上爬动的小青虫,也不希望成为永远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人,按自己的心愿生活。可是,我常常身不由己。
人是多么奇怪,阴霾弥漫的时候盼望云开日出,盼望阳光普照大地,晴朗的日子里却常常喜欢天空飘来云彩遮住太阳。黑暗笼罩天地的时候,光明是何等珍贵,一颗星星,一堆篝火,一点豆火,都会是生命的激素,是饥渴时的面包和清泉,是死寂中美妙无比的歌声,是希望和信心。如果世界上消失了黑夜,那又会怎么样呢?那时,光明会成为诅咒的对象,诗人们会对着太阳大喊:你滚吧,还我们黑夜,还我们星星和月亮!我们的祖先早已对此深有体验,后羿射日的故事,也许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
造物主给人类一双眼睛,我们用它们看自然,看人生,用它们观察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我们也用它们表达情感,用它们笑,用它们哭——多么奇妙,我们的眼睛会流出晶莹的液体。
婴儿刚从母体诞生时,谁也无法阻止他们的哇哇啼哭。他们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放开喉咙,无拘无束,大声地哭,泪水在他们红嫩的小脸上滚动,嘹亮的哭声在天地间回荡。哭,是他们给这个迎接他们到来的世界的唯一回报。
婴儿为什么哭?是因为突然出现的光明使他们受了惊吓,是因为充满空气的世界远比母亲的子宫寒冷,还是因为剪断了连接母体的脐带而疼痛?不知道。然而可以肯定,此时的哭声,没有任何悲伤的成分。诗人写诗,把婴儿的啼哭比作生命的宣言,比作人间最欢乐纯真的歌唱,这大概不能说错。而当婴儿长成孩童,长成大人后,有谁能记得自己刚钻出娘胎时的哭声,有谁能说清楚自己当时怎样哭,为什么而哭?诗人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无助无知的婴儿,哭只是他们的本能。我们每个人当初都曾经为这样的本能大声地、毫不害羞地哭过。没有这样的经历,大概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当我们认识了世事,积累了感情,有了爱憎,当我们开始在意自己的形象和表情,哭,就成了问题。哭再不可能是无意识的表情,眼泪和悲哀、忧伤、愤怒、欢乐联系在一起。有说“姑娘的眼泪是金豆子”,也有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流眼泪,成了生命中的严重事件。
人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严重事件。我想,当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这样的“严重事件”,当我的眼睛失去了流泪的功能,我的生命大概也就走到了尽头。
心灵为什么博大?因为心灵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细微的情节,它们积累、沉淀,像种子在灵魂深处萌芽、生根、长叶,最终会开出花朵。把心灵比作田地,心田犹如宽广的原野,情感和思索的种子在这原野里生生灭灭,青黄相接,花开不败。我们视野中的一切,我们思想中的一切,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在这辽阔无边的原野中跋涉驰骋。
……
说实话,我很少能遇到像这样能引发我内心深处“共鸣”的散文集。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处处是人生的波澜。作者的文字具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它像一把锋利却不伤人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与情感疏离。特别是那些关于“记忆的重量”和“故乡的消逝”的篇章,读来让人脊背发凉,因为那些未曾言说的失落感,作者却用如此精准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替我们表达了出来。他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剂,而是提供了一种面对复杂现实的勇气和清醒的视角。我特别喜欢其中一种论述方式,即用一种近乎冷峻的旁观者姿态,去审视自身的脆弱与时代的变迁,这种清醒和自省,构筑了作品坚实的内在骨架。全书的行文风格是内敛而深沉的,如同深海中的暗流,表面平静,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复杂的哲学思辨,值得反复咀嚼,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浮现。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翻这本书时,曾被其略显“散漫”的结构稍微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但很快我就意识到,这种“松散”恰恰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体现。他并非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而是在搭建一个精神的拼图,每一个散落的篇章都是构成他世界观的关键碎片。这种结构上的自由,完美地模拟了人类意识流动的自然状态——思绪的跳跃、情感的随机触发,以及对不同事物瞬间产生的强烈兴趣。作者对细节的把控能力令人叹服,他能在一两句话内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或是一片令人心碎的景象,其精准度令人称奇。他的幽默感也是一种高阶的幽默,不是那种一笑了之的段子,而是建立在对人性弱点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带着一丝悲悯的会心一笑。这部散文集像一位博学的长者,以娓娓道来的姿态,向你展示他穷尽一生所积累的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珍视,读完后,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被悄然拓宽了一道边界,充满了对未来探索的渴望。
评分读这本书的体验,如同在迷雾散去后的清晨,漫步于一片广袤的田野,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湿润与草木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作者对于自然景象的描摹,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融入了深厚的生命体验和独到的观察角度。他笔下的山川河流,不再是僵硬的地理符号,而是具有鲜明个性和复杂情感的生命体。比如,有一段描写黄昏时分光线穿过树林的场景,那种“碎金”般的光斑在地面跳跃、拉伸、变幻,被描绘得既有视觉冲击力,又饱含一种物哀的美学情调,让人几乎能听到光影移动的细微声响。更难得的是,作者总能在宏大叙事与微观细节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他能从一片落叶联想到王朝的更迭,也能从一杯清茶中品出人生的百味。这种强大的“转译”能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生活永不疲倦的好奇心。全书语言老辣而不失灵动,绝无故作高深之嫌,每一个词语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恰到好处地安放在它该在的位置,读来痛快淋漓,酣畅之至。
评分这部文集简直是一场文字的盛宴,读罢掩卷,心中涌动的却是久违的宁静与对生活更深沉的体悟。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如同春日拂过湖面的微风,不动声色却能撩拨起读者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日常琐事的捕捉,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在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焕发出一种近乎哲学的思辨光芒。比如,一篇写老旧家具的文章,与其说是在描摹木头的纹理和油漆的剥落,不如说是在追问时间如何雕刻存在,生命如何在物质的消逝中寻找永恒的锚点。那种克制的情感表达,反而比直白的抒情更有力量,像一首低吟浅唱的古曲,初听平淡,细品之下,方觉韵味无穷,层次丰富。通篇弥漫着一种温润的、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关怀,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被理解的熨帖,仿佛作者正坐在对面的藤椅上,用最真诚的目光与你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整本书的节奏把握得极佳,时而如潺潺溪流,舒缓前行;时而又如山间骤雨,酣畅淋漓,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这部作品的文字质感,犹如上等的手织丝绸,触感温和,光泽内敛,却有着不可思议的韧性。作者的叙事视角极其独特,他似乎总能站在一个超然的位置,俯瞰人间的悲欢离合,但又不会流于冷漠。他擅长在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对话或场景描写中,植入对历史、文化乃至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洞察。比如,读到其中关于“时间”的那些碎片化的思考,我仿佛被拉入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回廊,感受着文明薪火的传承与断裂。他的句子结构变化多端,长句沉稳如叙事史诗,短句则如珍珠般掷地有声,使得整部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美。与一些追求华丽辞藻的作家不同,这位作者的“美”是功能性的、准确的,每一个修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他想要传达的那个核心意象。这本书对热爱深度思考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丰厚的精神食粮,它挑战你既有的认知框架,引导你构建更具弹性的精神世界。
评分买图书上京东,方便又实惠!
评分本人非常喜欢这本是,内容丰富:
评分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公布“越野车追赶藏羚羊”调查结果,7名涉事人每人罚款15000元,共计105000元。4日,7名涉事人自驾游,途径那曲地区申扎县雄梅镇8村附近时,离开公路,进入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羚羊栖息地,追赶藏羚羊群拍照,时长1分多钟。
评分快递小哥送货快,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非常满意的一次
评分给朋友买的东西不错!!
评分刚买了就掉页了 质量不是特别好。
评分还没有看这个书就坏了
评分很不错,内容很棒,纸质也非常好,快递也保存得很不错,没有破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