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分析、解读非常精彩,短短几个段落即以深刻的文化洞察力,为我们进入这些经典科幻电影的世界打开了一扇扇大门,可以说胜过观影百遍;
出身剪辑师和电影创作者的背景,使西夏敏锐地捕捉到影片中的隐秘细节,而那正是这些电影令人难忘、历久弥新的秘密所在。
通过他的影评旁征博引,资料丰富,充满着精辟的赏析,读后使我们对科幻电影的理解和欣赏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西夏,本名夏彤,电影剪辑师、电视编导。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加拿大EmilyCarr艺术大学电影系,曾在地震监测、人工智能、广告创意等多个领域工作。1998年移居加拿大。电影作品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并获奖,自2007年起在中央美术学院电影系任教,曾为《科幻世界》杂志主持影评专栏,曾担任首届华语科幻短片影展策划人、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译著包括《眨眼之间》《剪辑之道》《温斯顿特效》《科幻电影批评导论》等。
《金刚》:黑金刚的白色影子
保护白人女性不受黑人的侵犯,曾是白人种族主义拯救“白人文明 ”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白种女性恐惧黑人、哪怕被黑人看一眼也会觉得受到凌辱的歇斯底里症的来源。对黑人性侵犯的大量不实指控都由此而来。这种将经济威胁转化、想象成性威胁的编码方式,是电影种族主义的基本机制,因此,金刚抓着小鸡一样的金发女人在曼哈顿大街上疯狂破坏的场面所反映的大萧条时代的恐惧,应该说是主流世界的白人的恐惧,在大批从南方拥来的黑人移民面前,他们感到自己作为女性保护者的地位摇摇欲坠。杀死金刚,可以使白种男人重新获得雄性自信;白人的文明不单是征服了一个黑鬼,更要紧的是赢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金发女人。电影里,当播音员说金刚爬上了帝国大厦时,一向自信傲慢的冒险家卡尔 ·德勒穆第一次气馁地摇摇头说“我们没办法了 ”,这时,正是杰克——美女安的合法(白种)未婚夫,想出了用飞机攻击的策略(又一个雄性的符号!),终于再次救回了这个“恋爱兴趣点 ”。也就是说,白人终于战胜了黑人。难怪本片片名King Kong在德国干脆被改为了《金刚与白种女人》。
《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他的新娘和他的后代
对于故事的种种同性恋解读当然远不止这么简单,不妨点到即止。现在我们该来说说真正的主角啦:在这个关于弗兰肯斯坦的“新娘 ”的电影里,虽然“新娘 ”只有最后那几分钟的出镜机会,却千呼万唤地占据了我们全部的想象空间。当她瞪着迷惑的浓眉大眼,半痉挛半机械地、一愣一愣一抽一抽地举手投足、转头迈步,然后突然“娇儿扶起绵无力 ”地坠向两个男人的怀里去时,她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出生是为了一桩魔鬼婚姻,拒绝这婚姻就只有接受死亡吧。出生、结婚、死亡 ……这难道不是为女人铺好的道路吗?然而,电影中的这个“她 ”,却不是邻居人家的凡俗新娘:你看她身穿 1935年最新款宽边的彩妆,却披着 2046年的前卫发型,在表现主义的浓重阴影中,她突然发出一段不人不鬼、不男不女的沙哑尖叫,引爆了魔鬼的最终毁灭。这一刻,好一个新郎逃婚、新娘抗婚 ……你脑中可以不浮现出祝英台的抗婚形象,但你知道,一个不受羁绊、妖艳魅惑、威力无比的魔鬼女人诞生了……片末,我们看见弗兰肯斯坦博士拥着未婚妻仓皇逃出来,论家拍拍手说,啊哈,那是在抚慰二战前夜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观念:博士跟未婚妻终于还是拥抱在一起了,男人回到了女人身边,“大家没事啦,你们先回去睡觉吧 ”,电影里说。
坦白说,我不是一个轻易被“特效大片”打动的观众,但我必须承认,这部作品在角色塑造上的投入,远超出了我对一般科幻电影的预期。那个配角工程师,戏份不多,却贡献了全片最人性化的时刻。他面对绝境时那种务实到近乎冷酷的求生本能,与主角那种理想主义的探索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特别是他为了修复一个关键设备,用近乎工匠精神的方式,在狭窄的空间里与冰冷的机械搏斗的那一段,没有宏大的背景音乐,只有汗水滴落和金属摩擦的真实声响,让人感觉他不是一个演员,而是一个真的在绝境中挣扎的专业人士。这种扎根于现实细节的刻画,让原本虚无缥缈的太空背景,瞬间变得沉甸甸起来,因为我们知道,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类的脆弱和坚韧,永远是故事的核心驱动力。
评分我必须指出,这部电影的剧本结构在某些地方显得极其大胆甚至有些反商业,但恰恰是这种“不讨好”的写作方式,成就了它的艺术高度。它拒绝给出任何简单明确的答案,结尾的处理更是开放得令人沮丧又着迷。它更像是一篇抛给观众的未完成的论文,鼓励我们带着疑问和思考离开影院,而不是被喂食一个圆满的句号。我看到不少观众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虎头蛇尾”,但我恰恰认为,这种拒绝“驯化”观众的勇气,是当代科幻电影少有的。它挑战了我们对“完整叙事”的固有期待,迫使我们去接受宇宙的宏大性本身就意味着无解。这种不妥协的美学态度,让它在众多流光溢彩的同期作品中,留下了深刻而晦涩的印记,值得我们反复回味和辩论。
评分真正打动我的是电影里探讨的哲学母题,那种对“人”的定义边界的不断试探,简直是灵魂拷问级别的深刻。它没有简单地将外星生命塑造成脸谱化的反派或救世主,而是抛出了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当我们面对一个认知体系完全不同的文明时,我们引以为傲的逻辑和道德体系是否还适用?影片中关于时间感知的几场戏尤其精彩,那种非线性叙事的手法,挑战了观众固有的线性思维习惯,迫使我们跳出自身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主角在试图理解“异形智慧”时经历的精神崩溃与重塑的过程,刻画得极其细腻和真实,不再是那种夸张的歇斯底里,而是一种内向的、认知的撕裂。这种对存在主义危机的描绘,超越了简单的科幻冒险,上升到了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深刻反思。看完之后,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路边的普通树木,都觉得它们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复杂结构和信息交流方式。
评分这部影片的视觉效果简直是突破天际!那种深邃的宇宙感,星云的流动,以及飞船内部的精细设计,都达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我记得有一个场景,主角误入了一个巨型生物的消化道,那里的光影处理,那种黏腻又充满压迫感的质感,至今想起来都忍不住打个寒颤。导演显然对细节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即便是背景中那些模糊不清的外星植被,也充满了异星的生命力,让人相信那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音效设计也功不可没,低沉的嗡鸣声和突如其来的高频尖啸,完美地烘托了那种未知的恐惧和探索的兴奋感。看完之后,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瞥见了宇宙的另一面。这部电影不只是在讲故事,它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令人信服的次级现实,值得在大银幕上反复品味,去捕捉那些肉眼可能一闪而逝的精妙之处。它让我想起很多上世纪科幻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但又加入了更现代的技术美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既怀旧又前卫的观影体验。
评分这部电影的叙事节奏处理得非常高明,它就像一个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在恰当的时机咬合。前半段的铺陈,那种缓慢、压抑、充满悬念的氛围营造,几乎让人坐立不安,生怕下一秒就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导演却克制地用一些细微的线索来引导观众的思绪,比如主角不经意间重复的某个手势,或者远景中那个永远无法靠近的结构。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让后半段的爆发显得更加震撼和合理。我特别欣赏编剧在处理信息不对称上的技巧,观众和主角一样,只能通过零碎的片段拼凑真相,这种共享的信息迷宫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它没有用大段的对白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而是将核心信息“嵌入”到环境和行动之中,让观众自己去“破解”,这种主动参与感是很多爆米花电影无法提供的。
评分很喜欢科幻的
评分好
评分很不错,科幻世界上的中插就印象深刻了,现在买了虽然新增的影评并不多,但印刷还是挺精美的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没想到这么厚这么重,但其实有必要用这么好的铜版纸吗?
评分京东正品!送货快服务好有保障!
评分物品完好无损,发货速度很快。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