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

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依里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数码单反
  • DSLR
  • 摄影技巧
  • 摄影入门
  • 相机
  • 摄影教程
  • 摄影指南
  • 摄影圣经
  • 摄影技术
  • 摄影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299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492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94
字数:5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合摄影初学者入门学习,同时也对有一定摄影经验的爱好者突破摄影瓶颈,提高摄影创作水平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机菜单和按键功能介绍

摄影理论基础与曝光控制

构图/用光/色彩技法详解

常见摄影题材的实拍技法

镜头与附件的选购与使用

创意与特殊摄影技法探秘


随书附送大容量光盘,内容包括:

10大摄影题材镜头推荐

30个中国美摄影地方

50张RAW格式原始照片

100个不可不知的摄影知识

10大摄影经典拍摄技法

30个Photoshop教学视频

12个相机操作视频

50个后期处理入门问答

本书高清摄影作品赏析

实用色卡及灰阶工具

镜头术语及技术解读

MTF成像曲线图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08年版《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的全新升级版,相较于旧版,作者对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新和完善,无论是新的相机硬件知识,经典的摄影理论,还是流行的摄影创作题材和技法,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

本书是作者多年摄影创作实践的新归纳和总结,书中对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硬件操作进行深入剖析,并对新摄影理论、曝光控制、光线运用和经典构图技法进行了详解,同时,作者结合创作实战,对人像、风光、纪实、建筑、花卉、夜景、静物、美食、运动等多种常见拍摄题材以及创意和特殊摄影技法的拍摄技巧进行了深入讲解,后对摄影镜头及附件的选购和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

本书用图精美,内容全面,适合摄影初学者入门学习,同时也对有一定摄影经验的爱好者突破摄影瓶颈,提高摄影创作水平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雷依里,青年摄影家,早年在德国弗戈博达媒体集团《CHIP FOTO-VIDEO DIGITAL》杂志担任摄影和记者工作。作为著名摄影师、摄影畅销书作家、摄影活动召集人,长期从事摄影文化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并组织、举办了各类大型摄影活动。出版过《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II》、《风光摄影圣经》、《人像摄影圣经》等二十余部摄影畅销书,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是中国销量高的摄影图书作者。

内页插图

目录

Chapter 1
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和功能探索
单反相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小孔成像揭秘 3
特有的五棱镜 3
数码照片生成的全过程 4
代表数字技术水平的图像处理芯片 4
数码单反相机的核心构件 5
快门机构 5
光学取景器 5
光圈 5
LCD液晶屏及LCD取景 6
肩屏直观显示拍摄参数 6
数码单反相机的对焦系统 7
自动对焦 7
手动对焦 7
什么是对焦 7
数码单反相机的对焦原理 8
取景器中的对焦点 8
单反相机采用相位检测对焦系统 8
测光系统升级换代 9
单反相机的测光系统 9
测光系统不断升级 9
传统测光模式 10
数码单反相机外观部件详尽剖析 10
单反相机的正面 10
单反相机的背面 10
单反相机的顶部 11
单反相机的侧面 11
单反相机的底部 11
不同单反相机的定位和适应人群 12
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物美价廉 12
适合发烧友的准专业级单反相机 12
适合专业摄影师的顶级数码单反相机 13
感光元件终极解析 14
什么是感光元件 14
CMOS感光元件 14
不可或缺的感光元件除尘系统 14
全画幅单反相机感光元件的优势 15
更大面积感光元件带来更优异的性能 15
APS-C画幅VS全画幅 15
两种画幅镜头的成像圈对比 16
APS-C画幅专用镜头的兼容性问题 16
集合自动除尘功能的感光元件 16
机身防抖技术 VS 镜头防抖技术 17
机身防抖的福利 17
解读光学防抖技术 17
数码单反相机的照片存储格式 18
JPEG图像格式 18
RAW图像格式 18
数码照片的像素、尺寸和画质 19
像素点 19
解析度 19

Chapter 2
数码单反相机硬件操作
初始开箱基本操作 22
锂电池充电 22
充电器使用注意事项 22
安装电池 22
电量显示 23
副厂电池质量已经过关 23
相机的开关 23
相机的接口 23
正确安装背带的方法 24
安装存储卡 24
屈光度调节 24
拆卸及安装镜头 25
数码单反相机的握持和拍摄姿势 26
通过菜单来设置相机功能 27
设定语言 27
设定分辨率、画质、图像格式 27
感光度调节 27
设定休眠时间 27
液晶屏亮度调节 28
设定白平衡 28
回放照片 28
删除照片 29
重要照片写保护功能 29
格式化存储卡 29
设置未装存储卡是否允许拍摄 29
设定曝光补偿 29
设定闪光曝光补偿 29
设定自动包围曝光 30
设定色彩空间 31
感光元件自动除尘和手动除尘 32
灰尘影响图像质量 32
手动清除感光元件灰尘 32
感光元件自动除尘系统 33
P/A/S/M拍摄模式 34
程序自动曝光模式(P) 34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S或Tv) 34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A或Av) 35
手动曝光模式(M) 35
常用场景拍摄模式 35
人像模式 35
风光模式 35
微距模式 36
夜景人像模式 36
运动模式 36
闪光灯关闭模式 36
驱动模式和对焦模式的操作要领 36
驱动模式 36
对焦模式 36
调整照片风格和画质细节 38
饱和度 38
反差 38
锐度 38

Chapter 3
数码单反摄影理论及曝光控制
快门的原理和应用 40
快门机构的功能 40
快门速度的常见挡位 41
快门的工作原理 42
快门速度影响拍摄效果 42
决定快门速度的几个因素 43
安全快门 43
光圈的原理和应用 44
光圈所实现的功能 44
光圈的工作原理 46
光圈的挡位 46
光圈大小影响画质 47
根据拍摄场景决定光圈大小 47
巧用景深预览功能 47
解读景深及其三要素 49
景深是什么 49
决定景深的三要素 50
ISO感光度 51
什么是感光度 51
快门速度与感光度的关系 51
感光度与照片画质的关系 52
根据光线条件选择感光度 52
曝光值与测光 53
什么是测光 53
曝光值EV的定义 53
曝光由三要素共同决定 54
中央重点测光 54
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方式 54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平均测光) 54
色温与白平衡 55
解读色温和白平衡 55
色温对人眼的影响 56
根据现场色温选择白平衡 56
色温对数码单反相机的影响 56
白平衡的实战作用 56
错误白平衡也有迷人效果 57

Chapter 4
精彩照片的诞生和条件
摄影师要具备独特的眼力 60
贪多是罪,照片要有明确的主题和主体 62
简洁的构图是成功的关键 63
用心感受,以情动人 64
传递摄影师的思想和审美 65
快门的神奇魅力 66
为画面营造独特的意境 67
利用各种元素营造对比 68

Chapter 5
光线的奥秘、色彩的构成
直射光与漫射光的奥秘 70
直射光营造光影 70
漫射光营造色彩 71
光线决定景物的色彩饱和度 73
直射光与色彩饱和度 73
漫射光与色彩饱和度 73
光的强弱和反差 74
光的强度 74
光的反差 75
光线的各种方向和拍摄效果 75
顺光 75
斜顺光 76
侧光 76
逆光 77
侧逆光 77
顶光 78
色彩的魅力 79
红色系 79
黄色系 80
绿色系 80
蓝色系 81
白色系 82
黑色系 83
色彩的组合效果 83

Chapter 6
构图是减法的艺术
摄影师向画家学习构图 88
黄金分割法构图 90
三分法构图 91
减法的实现,突出主体元素的三把剑 92
景深减法 92
广角透视减法 93
阻挡减法 93
寻找画面中的对比元素 94
远近大小对比 95
明暗对比 96
色彩对比 96
动静对比 97
刚柔对比 98
营造画面纵深:前景 VS 背景 99
前景的作用 99
前景的遮挡 100
背景的作用 100
前景和背景的和谐统一 102
高低视角带来的全新视觉感受 103
仰视角度 103
俯视角度 103
画面的内在平衡 104
视向空间构图一般原则 106
视向空间表达 106
压迫感的视向空间构图 107
水平线构图与垂直线构图 108
水平线构图 108
垂直线构图 109
对角线构图 110
曲线构图 110
汇聚线构图 111
L形构图 112
分割线构图 113
三角形构图 113
框架式构图 114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 115

Chapter 7
人像摄影
拍摄人像的器材配备 118
中焦镜头适宜拍摄特写和虚化背景 118
长焦镜头可以获得完美的浅景深 119
创意和变化来自广角镜头 120
反光板是必要的补光工具 120
横竖画幅拍摄人像各有所长 122
横画幅拍摄人像 122
竖画幅拍摄人像 122
竖画幅拍摄人像 122
人像摄影的高低影调 123
雅致的高调人像照片 123
深沉的低调人像照片 124
人像摄影的高低视角 125
低角度仰拍人像 125
高角度俯拍人像 126
人像特写构图与实战技法 126
直白的特写 127
利用前景欲盖弥彰 128
花草映衬美丽 128
广角拍摄顽皮夸张的特写 129
瘦脸之模特低头法 129
瘦脸之手部造型法 130
拍摄半身人像的实战技法 130
半身人像的摆姿法则 131
充满动感的对角线构图 132
与众不同的拍摄视角 133
演绎创意环境人像 134
环境人像场景的选取 134
用环境烘托人物状态 135
展现模特与众不同的状态 135
演绎创意角色扮演 136
人像群照的创作手法 138
双人人像的画面布局 138
巧妙利用共同趣味点 138
营造双人姿态的差异变化 139
人物层次布局要有主有次 140
人像摄影中的化妆和造型 140
化妆 140
造型 141
发型 142
服饰 143
人像摄影的姿态控制 144
站姿的控制 144
蹲姿的控制 144
坐姿的控制 145
跪姿的控制 145
躺姿的控制 146
手部姿态的细节 147
人像摄影的拍摄道具 148
主题性道具与辅助性道具 148
常用道具的表现效果 149
主题人像摄影:拍摄场景与拍摄风格 150
沙滩泳装 150
室内酒吧人像 154
自然唯美写真 157
工业主题人像 159
摄影棚应具备的硬件条件及工作守则 161
到哪里寻找摄影棚 161
摄影棚的租赁价格 161
揭开摄影棚的神秘面纱 161
摄影棚应具备的硬件条件 161
摄影棚的工作守则 162
灯具、板材、背景 163
闪光灯灯头 163
标准罩 163
灯架 163
多效四页遮片 164
聚光罩 164
柔光箱 164
反光伞 164
滤色镜组 165
反光板 165
风扇、泡沫和烟雾发生器 165
背景板 165
利用附件控制光线的软硬 166
软光的营造 166
硬光的营造 166
影棚闪光灯的功能与操作 167
影棚闪光灯的功率 167
影棚闪光灯的品牌 167
影棚闪光灯的控制开关和旋钮 167
影棚拍摄测光与相机操作 168
最高闪光同步速度 168
多使用M手动曝光拍摄模式 168
使用测光表 168
闪光灯的引闪方法 168
双柔光箱组成蝴蝶光 169
强调立体感的侧位单灯与发光的营造 170
用柔光箱营造高光背景 171
双灯营造发光,单灯正面补光 172
主副光的组合及反光板的应用 173

Chapter 8
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的器材装备 176
一机一镜走天下 176
追求画质使用定焦镜头 177
表现大场景使用广角镜头 177
使用长焦镜头框选精彩片断 178
常用的光学滤镜 178
便携的摄影包 179
轻便稳定的三脚架和独脚架 179
风光摄影中的直射光与漫射光 180
时间、天气对光线的影响 180
风光摄影中的等待与瞬间 181
风光摄影是等待的艺术 181
风光摄影也是瞬间的艺术 182
从晨曦到日落的一天 183
晨曦 183
正午 184
夕阳 185
四季的更迭变换之美 186
四季是风光摄影的永恒主题 186
生机盎然的初春 187
万木葱茏的盛夏 187
深秋的彩映 189
银装素裹的寒冬 189
雨雪的印痕 190
凝固飞舞的雪花 190
记录雨滴的线条 191
日出与日落:关键的20分钟 192
镜头焦距的影响 192
日出与日落的全程记录 192
在日出与日落美景中整合各种元素 193
捕捉美丽的剪影 193
拍摄夕阳光线下的美景 194
巍峨的山脉 196
山岳摄影构图第一 196
山岳与河流、湖泊的组合 196
山岳与溪流的组合 197
壮美的山顶云海 197
江河湖泊 198
拍摄大落差的流水 198
表现河道的蜿蜒轨迹 198
使用三脚架拍摄丝状水流 199
打破常规拍摄寂静的河滩 200
创意水景 201
动态呈现美丽倒影 201
凝固翻腾的浪花 201

Chapter 9
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的拍摄器材 204
广角的功用:采集丰富的画面元素 204
广角的魅力:利用透视突出主体 204
长焦镜头塑造典型形象 205
纪实摄影的价值和意义 206
纪实就是真实纪录 206
什么是优秀的纪实照片 207
可遇不可求的成功率 208
不干扰拍摄对象才能做到真实纪录 209
抓拍与摆拍 209
抓拍是最常用的拍摄方式 209
并不完全排斥摆拍 210
深入现场跟拍展现真实的一面 211
盲拍捕捉难得一见的瞬间 214
定格决定性瞬间 215
以小见大与以点带面 216
局部特写以小见大 216
以点带面以物衬人 216
纪实摄影中的烘托和对比 217
利用元素形成视觉对比 217
利用烘托衬托主体 218
拍摄盛大的节日 219

Chapter 10
专题摄影攻略
建筑摄影 222
低视角仰拍建筑 222
高视角俯拍建筑 223
展现建筑的韵律 224
拍摄城市全景 224
建筑内景完美呈现 225
展现暗室中窗口的形态和美感 225
逆光下的建筑线条 226
从下向上拍摄建筑“天井” 227
花卉摄影 228
虚实对比突出花朵 228
凸显一枝独秀的独特精彩 229
拍摄花丛展现群体美感 229
昆虫入镜增加几许生机 230
聚焦被光线打透的花瓣 230
用微距镜头拍摄花蕊 231
在花卉摄影中如何控制景深 231
不要用手触发快门 231
景深最大化 232
使用手动对焦 232
夜景摄影 232
黄金时段 232
光影留线 233
营造星光的两种方法 233
黑白夜景别有韵味 234
利用灯光做前景 235
繁华的商业街 235
神秘梦幻的建筑倒影 236
缤纷绽放的焰火 236
静物摄影 237
生活中的形式美 237
静物的摆放和搭配 237
有效地控制景深 238
使用单灯拍摄箱包等皮具 239
以简单的布光方式拍摄珠宝首饰 240
美食摄影 241
利用柔和的自然光拍摄 241
使用准确的白平衡 241
利用浅景深和虚实对比营造立体感 242
尝试调整菜肴的位置 242
营造美丽的背景 243
利用餐具酒杯等拍摄道具 243
巧用透视,选择合适的拍摄视角 244
开放式构图适宜表现细节,增加画面冲击力 244
商业美食摄影的拍摄流程和细节 245
美食摄影的专业布光方法 245
运动摄影 246
使用迎头视角 246
巧用提前量凝固决定性瞬间 248
高速连拍 249
跟踪对焦 249
表现激烈对抗的瞬间 250
捕捉运动状态转变的瞬间 250
追随摄影 251

Chapter 11
创意及特殊摄影技法
美妙的焦外光斑 254
闪光灯频闪的妙用 255
曝光中途变焦拍摄 255
镜头哈气营造梦幻效果 256
虚实结合的二次曝光 257
利用玻璃的透射和反光 258
巧妙地运用眩光 259
使用抗眩光能力强的镜头 259
注意画面的曝光控制 259
全周鱼眼的圆弧世界 260

Chapter 12
数码单反镜头——摄影师之眼
镜头的结构与焦距 262
镜头的结构 262
焦距与视角 262
等效焦距 263
镜头属性和应用 264
镜头的口径 264
光圈的恒定与非恒定 264
最近对焦距离与放大倍率 264
镜头的控制机构 264
镜头的暗角 265
光圈叶片数 265
镜头的分类和特殊镜头 265
变焦与定焦 265
按焦距分类镜头 266
广角镜头 266
标准变焦镜头 267
长焦镜头 268
大变焦比镜头 270
折返镜头 271
微距镜头 272
移轴镜头 272
鱼眼镜头 273
防抖技术与超声波马达对焦 274
光学防抖与感光元件防抖 274
超声波马达 274

Chapter 13
必不可少的摄影附件与配件
数码单反系统的组成 276
机身配件 276
竖拍手柄 277
电池及外接电源 277
快门线 277
直角取景器 278
三脚架——完美画质的守护神 278
购买三脚架的预算 278
稳定性、便携性和价格 279
新技术和新材质 279
伸缩节数 280
中轴影响稳定性 280
锁扣的设计 280
球形云台和三维云台 280
设计巧妙的快装板 281
人性化设计 281
三脚架品牌 282
三脚架购买注意事项 282
独脚架具有更好的便携性 282
摄影包——摄影创作的忠实伴侣 283
摄影包的重要性 283
摄影包的种类 283
材质及选购注意事项 285
闪光灯——光影缔造者 286
闪光灯附件 287
特殊功能闪光灯 288
滤镜——调节反差、色调以及获得特殊效果 288
滤镜的口径 288
UV镜 289
渐变镜 289
中性灰镜 290
偏振镜 290
特殊功能镜片 292
两种转接环 293
高坚创意滤镜系统 294

前言/序言

2008年,我的第二本摄影书《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出版发行,由于对内容的精心编排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在上市伊始就受到摄影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并在同年成为的摄影图书。随着单反相机的迅速普及和摄影爱好的逐渐兴起和流行,这本书连续多年在当当、卓越等电子商务网站成为销售冠军,时至今日仍是中国原创摄影书籍中销量高的。
时隔八年,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旧版摄影教程已经不能适应读者的学习要求,许多相机的硬件技术知识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摄影创作技法和理念上也有新的知识和技巧出现。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老读者的需求,我终于决定对我这本成功的摄影图书进行升级和再创作,力求带给摄影爱好者一本“完美”的摄影书籍。
摄影技术既包含了理性的知识和原理,又绕不开感性的艺术创作,我的目标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地带你开始学习摄影,学习的过程既要生动有趣,又要面面俱到,不遗漏关键的知识点,图书的文字必须易学易懂,而图片则令会你赏心悦目或者若有所思。作为一本名为“圣经”的摄影图书,仅仅做到入门是不够的,在教授各种摄影原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让你学习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创作方法,找到它与所有艺术的共性,带给你美的享受和教会你创造美的正确方式,让你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众所周知,数码单反相机功能强大,它拥有远胜手机的成像品质和操作性能,这本书的出版正是为了使数码单反用户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真正掌握摄影实拍中的一些关键的技术点,充分发挥数码单反相机性能和摄影者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你体会摄影的乐趣所在。
另一方面,数码单反相机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个庞大的数码影像器材系统的核心构件,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使用经验后,如何组建一个合理的数码单反器材系统又成为许多影友关心的问题。因此,本书在讲述摄影技术关键点的同时,还尽可能地提供了数码单反附件系统的实用资料,力求能使你在拍摄、使用、选购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具体来讲,新版的《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相比2008年的版本,重新撰写的内容在70%以上。在这里,我要感谢广大读者,你们给了我太多的肯定和建议,你们的一封封电子邮件让我能不断完善我的写作,了解大家在学习摄影过程中的“痛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去攻克它们。在这本书中,无论是新的相机硬件知识,还是经典的摄影理论,以及流行的摄影创作题材和方法,你都能找到。我也希望能与读者们保持不断的沟通,互相学习,如果大家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者对本书的某些内容无法全部理解,欢迎大家通过E-mail与我交流。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他们当中既有功成名就、造诣深厚的摄影大师,也有许多平日里与我一同创作的摄影同好。为了使本书的图片更加丰富精彩,我得到了很多摄影师的授权,以使用他们的精彩作品,在此一并致谢。

雷依里
2016年3月


《光影舞者:现代摄影技法与艺术解析》 内容简介: 踏入摄影的殿堂,掌握光影的秘密,捕捉瞬间的永恒。《光影舞者:现代摄影技法与艺术解析》是一本为追求卓越影像表现的摄影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深度指南。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将精深的摄影理论与生动的实践技巧巧妙融合,带领读者穿越摄影的迷人世界,从基础的器材认知,到复杂的后期处理,再到富有灵魂的艺术创作,全方位地提升摄影的艺术境界。 第一章:觉醒的视觉 — 摄影的起源与哲学 在深入技术之前,我们先回溯摄影的起点,理解它为何能成为记录时代、表达情感的强大媒介。本章将追溯摄影技术从早期化学感光到数字成像的演变历程,探讨不同时代摄影风格的特点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将深入剖析摄影的本质:它是如何通过捕捉光线来“翻译”现实的?摄影家如何通过镜头来“阅读”世界?在这里,你将建立起对摄影更深层次的认知,理解技术服务于表达,而非反之。我们也将初步触及摄影的哲学思考,如“瞬间”的定义、“真实”的构建,以及摄影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不仅是一段技术回顾,更是一次思想启蒙,为你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而富有洞察力的基础。 第二章:镜头的语言 — 器材的精妙选择与运用 器材是摄影师的画笔,但了解画笔的特性,才能挥洒自如。本章将系统地介绍现代摄影器材的核心组成部分,从数码相机本身,到各焦段的镜头,再到不可或缺的附件。我们不会止步于参数的罗列,而是深入解析不同类型相机(如全画幅、APS-C画幅)在成像质量、景深控制、弱光表现等方面的实际差异,以及它们如何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 相机: 探索不同传感器尺寸对画质、动态范围、高感表现的影响;理解快门速度、光圈、ISO三要素的联动机制,及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实现精确曝光的艺术;深入解析自动对焦系统的原理与应用,以及手动对焦的技巧;探讨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与色彩管理,为后期处理打下良好基础。 镜头: 告别“定焦与变焦”的简单区分,我们将深入解析定焦镜头在画质、光圈上的优势,以及其“扫街”和人像的独特魅力;探索变焦镜头在题材适应性上的灵活性,从广角到长焦,了解它们的视角范围、畸变控制和锐度表现。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焦距(如超广角、标准、中长焦、长焦)在构图、透视、空间压缩等方面的视觉语言,帮助你根据拍摄对象选择最合适的“眼睛”。 附件: 滤镜(如偏振镜、中灰镜)如何改变光线,实现创意效果;闪光灯(内闪、外闪、离机闪)的运用,如何控制光线方向、强度,营造立体感和戏剧性;三脚架、快门线等稳定器材的重要性,尤其在慢快门拍摄和精确构图中的作用。 本章的目标是让你不再被器材的繁复所困扰,而是能根据自己的拍摄目标,做出最明智、最具策略性的器材选择,并能将其性能发挥到极致。 第三章:光影的魔法 — 曝光与色彩的艺术化控制 曝光和色彩是摄影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语言。本章将带你超越“拍清楚”的范畴,进入“拍得好”的境界。 曝光艺术: 曝光模式的精通: 除了P、Av/A、Tv/S、M模式,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曝光补偿”在半自动模式下精确控制画面亮度;理解“测光模式”的原理(评价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并学会根据不同场景(逆光、高反差、雪景、暗光)选择最优测光方式,避免过曝或欠曝。 直方图的解读: 将直方图从一个冰冷的图表变成你忠实的曝光助手,学会通过直方图快速判断曝光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高光或暗部细节丢失的风险。 白平衡的灵魂: 告别自动白平衡的“惊喜”或“惊吓”,学习理解不同色温(日光、阴天、钨丝灯、荧光灯)对画面的影响,掌握手动设置白平衡或使用自定义白平衡的技巧,确保色彩的准确与情绪的表达。 色彩的魔力: 色彩理论基础: 浅析色彩的冷暖、对比、互补等基本原理,理解色彩如何影响观者的情绪和感知。 色彩搭配的逻辑: 学习如何在画面中和谐运用色彩,是追求统一的色调,还是利用撞色制造视觉冲击,本章将为你提供清晰的指导。 色彩的风格化: 了解如何通过后期调整来统一画面色调,赋予照片独特的情感风格,例如暖调的温馨,冷调的宁静,或高饱和度的活力。 本章将让你真正理解光线和色彩在摄影中的巨大能量,并学会如何有意识地运用它们来塑造你的影像。 第四章:构图的智慧 — 视觉引导与画面平衡的艺术 一张引人入胜的照片,离不开精妙的构图。本章将为你揭示构图的深层智慧,让你在按下快门前,就能预见画面的力量。 经典构图法则的革新: 三分法(黄金分割): 不仅是“放在交叉点”,而是理解它如何引导视线,制造视觉张力,并学会灵活运用,打破呆板。 引导线: 寻找画面中的线条,如道路、河流、栏杆,以及它们如何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体,构建空间深度。 对称与重复: 运用对称构图制造稳定与和谐,利用重复元素增强节奏感与视觉冲击力。 框架构图: 利用前景中的门框、窗户、树枝等元素,为画面增加层次感和纵深感,突出主体。 现代构图的探索: 极简构图: 如何通过排除干扰,聚焦主体,用最简洁的元素传达最深刻的信息。 负空间的运用: 理解留白的力量,如何利用大面积的空白区域衬托主体,营造意境与呼吸感。 视角与角度的魔术: 尝试低角度仰视,或高角度俯视,甚至平视,不同的视角如何改变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动感与静止的捕捉: 如何通过运动轨迹、模糊处理或定格瞬间,来表现画面的动感或静止,赋予照片生命力。 叙事性构图: 思考画面中的元素如何相互关系,共同讲述一个故事,引发观者的思考与联想。 本章将激发你对画面结构的敏锐感知,让你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就能将景物转化为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品。 第五章:聚焦的魅力 — 景深控制与虚化的艺术 景深是摄影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突出主体,营造氛围,引导视线。本章将深入解析景深的奥秘,并指导你如何将其运用到极致。 景深的原理探秘: 影响景深的四大要素: 光圈大小、焦距长短、拍摄距离、传感器尺寸,我们将逐一剖析它们之间的关联,并提供实际操作建议。 浅景深(大光圈)的迷人效果: 如何利用大光圈虚化背景,突出人像、微距等主体,营造朦胧、梦幻的氛围,让主体在画面中“跳”出来。 深景深(小光圈)的广阔世界: 如何利用小光圈展现风光、建筑等题材的全部细节,捕捉宏大的场景,让画面拥有扎实的层次感。 虚化技巧的实践: 背景的选择与处理: 学会观察和选择适合虚化的背景,避免杂乱,让虚化的背景成为衬托主体的绝佳画布。 前景的妙用: 如何利用前景元素(如花朵、叶片)进行浅景深拍摄,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散景的艺术: 探讨不同镜头产生的散景效果(如圆形光斑、猫眼效应),以及如何利用它们为画面增添趣味与艺术感。 景深合成(Focus Stacking): 介绍一种在高难度题材(如昆虫、珠宝)中实现全景深效果的先进技术。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精准地控制画面的焦点,用虚实对比来引导观者的目光,并赋予照片更强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 第六章:动态的诗篇 — 运动的捕捉与表现 静止的画面能否展现动态的美?本章将带你探索捕捉和表现运动的艺术。 快门速度的魔力: 凝固瞬间: 如何利用高速快门捕捉运动员的腾空、水滴的飞溅,将动态瞬间定格成永恒。 模糊的诗意(慢快门): 学习利用慢快门拍摄流水、车流,展现运动的轨迹与流畅感,营造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Panning(摇拍): 掌握随主体移动相机,在保持主体清晰的同时,使背景产生运动模糊的技巧,赋予画面速度感。 动态构图与表现: 运动方向的暗示: 如何通过画面中的指向性线条、主体朝向,以及留白,来暗示运动的方向与速度。 节奏与韵律的捕捉: 在连续的动作中,寻找最有代表性的瞬间,用构图和光影来表现节奏感。 运动与环境的融合: 探讨如何在表现运动的同时,巧妙地融入环境元素,使画面更具故事性。 本章将帮助你打破画面的静态束缚,用动态的表现力赋予你的照片生命与活力。 第七章:光影的雕塑 — 创意布光与人像摄影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更是人像摄影的生命线。本章将带你深入理解光线的特性,并学会如何用光来塑造人物形象。 自然光的运用: 一天中的光线变化: 晨昏光、午后光、阴天光,不同时段的自然光如何影响人像的质感和氛围。 窗户光: 利用室内窗户光,学习经典的“伦勃朗光”、“蝴蝶光”,塑造立体感和情绪。 柔光与硬光: 了解不同光线硬度对肤质、轮廓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 人造光的创意实践: 反光板与柔光罩: 如何利用简单的附件,改变光线的方向和质感,实现柔和、均匀的补光。 离机闪光灯的魅力: 学习如何控制闪光灯的位置、角度,配合修饰附件(如八角柔光箱、雷达罩),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光影效果。 背景光与轮廓光: 如何运用辅助光源,勾勒人物的轮廓,或为背景增加层次与氛围,突出主体。 多灯布光法的探索: 介绍经典的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等布光理念,帮助你构建更具戏剧性的人像。 人像摄影的情感表达: 情绪的捕捉: 通过眼神、表情、肢体语言,以及光影的配合,捕捉人物最真实的情感瞬间。 故事性的构建: 思考如何通过场景、道具和人物互动,来传达人物的性格、经历或某种特定的故事。 沟通与引导: 强调摄影师与模特的良好沟通,如何引导被摄者自然地展现自我。 本章将让你成为光影的雕塑家,能够用手中的器材,赋予人物最动人的光彩。 第八章:视觉的故事 — 风光、建筑与纪实摄影的精髓 不同题材的摄影,有着不同的表现重点与技巧。本章将针对风光、建筑和纪实摄影,深入探讨其核心要义。 风光摄影: 宏大场景的构图: 如何展现山川湖海的壮丽,利用透视、线条、层次来构建画面。 光线的利用: 黄金时刻(日出日落)、蓝调时刻,以及恶劣天气(如雾、雨、雪)中的独特光影表现。 细节的捕捉: 并非只拍大场景,学会发现风光中的小细节,如植物、岩石、水滴,并用特写的方式来呈现。 色彩的和谐: 如何通过后期调整,统一风光照片的色调,营造宁静、壮美或神秘的氛围。 建筑摄影: 线条与几何的追求: 如何捕捉建筑物的几何美感、线条感,以及其与天空、环境的关系。 透视的控制: 避免建筑倾斜,学习利用广角镜头,保持线条的垂直,或有意识地利用透视来增强空间感。 光影的戏剧性: 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展现建筑的轮廓、纹理和体积感。 人文与环境的融入: 考虑如何将人物、活动融入建筑环境中,赋予画面生命力。 纪实摄影: “此时此地”的真实: 强调瞬间的捕捉,以及对事件、人物的客观记录。 故事的讲述: 如何通过一组照片,或单张照片中的元素,来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信息。 人文关怀的体现: 关注人的情感、生活状态,用影像表达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伦理与责任: 探讨纪实摄影中的道德边界,以及摄影师的责任。 本章将拓展你的摄影视野,让你在不同题材的创作中,都能游刃有余,并能用影像讲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第九章:数字的魔术 — 后期处理的核心技法与思路 后期处理是现代摄影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将原始影像转化为艺术品的升华过程。本章将系统地讲解后期处理的核心技法,并强调思路的重要性。 RAW格式的优势与解压: 深入理解RAW格式相比JPEG的优越性,以及如何在后期软件中最大化其信息量。 基础调整: 曝光与对比度: 如何精确还原画面细节,避免过曝、欠曝,以及如何通过对比度增加画面层次。 白平衡与色彩校正: 再次强调色彩准确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进行细致的色彩调整。 锐化与降噪: 如何在不牺牲画质的前提下,适度锐化细节,并有效去除噪点。 进阶调整: 蒙版与选区: 学习如何精确地对画面局部进行调整,例如提亮人物面部,压暗天空。 局部调整工具: 如画笔、渐变滤镜、径向滤镜,如何用它们来增强主体,引导视线。 HSL(色相、饱和度、明度)的运用: 如何精准地控制画面中每种颜色的表现。 液化工具: 在人像摄影中,如何在保持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风格化与创意: 预设(Presets)的理解与应用: 了解预设的原理,以及如何将其作为起点,并进行二次创意。 色彩分级(Color Grading): 如何通过调整整体色调,赋予照片独特的电影感或复古感。 合成与蒙太奇(概念探讨): 简要介绍更高级的合成技法,但强调其在创作中的合理性。 工作流程的优化: 建立高效的图片管理和处理流程,让你事半功倍。 本章的目标是让你掌握后期处理的工具,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你有意识、有目的的后期思路,让你的照片拥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第十章:观念的升华 — 你的摄影之路与个人风格 技术只是工具,最终决定摄影高度的是你的思想与视角。本章将引导你思考摄影的意义,并踏上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 “为什么拍”的思考: 探究你的创作动机,是记录、表达、还是探索?明确你的摄影目标。 主题的建立与深化: 如何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并围绕它进行持续的创作。 观察力的训练: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情感与故事。 打破框架的勇气: 鼓励你挑战传统,尝试新的拍摄方式和表现手法。 批判性思维: 学会审视自己的作品,找出不足,并从中学习。 持续学习与交流: 摄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鼓励你保持学习的热情,并积极参与摄影社区的交流。 建立个人风格: 你的作品,是你思考和情感的独特表达。通过持续的实践,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视觉语言。 《光影舞者:现代摄影技法与艺术解析》将是你摄影旅程中最忠实的伙伴,它为你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它会点燃你对摄影的热情,引导你用镜头去发现、去表达、去创造,最终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光影舞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厚度让人望而生畏,但我保证,它绝对是那种你会忍不住一页一页啃下去的“硬菜”。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穿插的那些关于“摄影史与美学”的思考,这让整本书的基调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它不只是一个冰冷的器材操作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去看待世界”的哲学读物。作者时不时会引用一些经典摄影大师的作品,并结合书中的技术点进行反向解读,让你明白,那些流传百世的照片,其背后蕴含的不仅仅是运气,更是对技术极限的精准掌握和对美学原则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让我开始思考,我拍出来的东西,到底想表达什么?我的画面语言是否清晰有力?这种深层次的自我审视,是任何一本只讲参数的书籍无法提供的。此外,书中对各种测光模式(点测光、中央重点、矩阵测光)的实用场景区分,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以前总是乱用点测光,导致很多关键时刻曝光失准,现在我能根据环境光线分布,果断选择最合适的测光方式,大大提升了拍摄的成功率。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好几本所谓的“摄影大全”,大多都是东拼西凑,内容浮于表面,看了等于白看。但这一本的深度和广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特别是它对“光线”这一核心要素的剖析,简直达到了艺术鉴赏的层面。作者似乎对光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研究,书中花了好几页篇幅,不厌其烦地解析了清晨的“魔幻时刻”和傍晚的“黄金时段”光线的细微差别,以及侧光、顺光、逆光在不同天气下的表现力。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讲解,更融入了艺术哲思。我尤其欣赏它在探讨RAW格式处理那一块的处理方式,它没有简单粗暴地推荐某款后期软件的按钮功能,而是深入讲解了为什么保留原始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后期调整中,最大程度地还原人眼所见的真实色彩层次,尤其是在处理高光和阴影的细节时,那些教科书里找不到的“野路子”经验,着实让人受益匪浅。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后期软件的理解,从一个单纯的“修图工具使用者”,提升到了一个“数字暗房的掌控者”。而且,书中对闪光灯的使用技巧也讲解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像我这样对布光一直心存畏惧的摄影小白,也能通过书中的图示和步骤,尝试布置出具有立体感的影棚灯光,这极大地拓宽了我拍摄的主题范围。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特定题材”的实战指导,这才是真正区别于其他入门书籍的地方。很多摄影书都是泛泛而谈,拍什么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这一本,它针对人像、风光、街拍、运动甚至是星空摄影,都提供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器材选择建议和拍摄流程拆解。比如,在谈到街头抓拍时,作者强调的是对人文瞬间的预判和对焦点的快速切换,甚至提到了如何利用环境元素来引导观者的视线,那种捕捉到的“决定性瞬间”的紧张感和拍摄后的满足感,通过文字都能被生动地再现。而到了风光摄影部分,它立刻转换成了冷静的、科学的分析模式,详细讲解了ND减光镜、渐变灰镜(GND)的使用时机和角度,以及如何通过水平仪和精确的构图法则,来平衡天空与地面的曝光,确保每一张作品都具备宏大的叙事感。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全能的向导,手里拿着一张详细的地图,把我领到了每一个需要攻克的摄影“山头”面前,并清晰地指明了攀登的路径和最佳的观景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在面对任何拍摄场景时,都能迅速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武林秘籍”,我一个刚入门的新手,原本面对那些复杂的参数和晦涩的术语,简直头大如斗,感觉自己买的单反就是个昂贵的摆设。但自从翻开了这本大部头,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灌输。比如,关于曝光三角,书中不是干巴巴地给出公式,而是结合了风光、人像、微距等具体场景,告诉你光圈、快门、ISO这三者之间微妙的平衡是如何影响最终画面的情绪和质感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讲解景深控制的那一章节,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大光圈和小光圈下的虚化效果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是在追求那种奶油般的背景虚化。更别提书中对于不同焦段镜头的特性分析,简直细致入微,我以前总觉得广角就是拍大场景,长焦就是拉近,看完这本书才明白,每个焦段都有其独特的“视角语言”,懂得如何选择和运用,才能让照片会说话。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做得极为考究,高清的对比图和实战案例,让那些复杂的概念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立刻在自己的相机上实践并看到效果的工具。对于那些想从“会按快门”进阶到“懂得创作”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指路明灯,它不是教你一招鲜吃遍天,而是教你一套完整的摄影思维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我给它打高分的核心原因。它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写得像是给大学教授看的学术论文,充斥着大量我不理解的专业术语,读起来非常吃力。相反,作者在处理专业术语时,总会立刻跟上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或者直接用一个生活化的例子来做类比,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和知识的吸收效率。例如,在讲解白平衡的色温时,作者没有停留在Kelvin值上,而是描述了不同色温下的光线给人的心理感受——冷峻、温暖、怀旧等等,这种情感化的描述,让我能更好地将技术运用到烘托氛围的任务中去。而且,书中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常见错误与快速修正”的章节,汇总了从跑焦、噪点控制到后期颜色偏差等一系列新手常犯的错误,并提供了快速定位问题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这相当于给我配了一个随身的“技术诊断师”,遇到问题时,翻阅这部分内容,往往能立刻找到症结所在。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从用户角度出发,致力于解决实际拍摄痛点的宝典,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不再惧怕镜头的任何一个旋钮和按键。

评分

非常好,很实用

评分

书很好、一直信赖京东自营店

评分

好评

评分

很好,京东物流特别给力。

评分

好评

评分

趁着活动买了不少书,包装一般,好在到手后没有损坏,遗憾没有抢到200-80的卷!

评分

还没看,习惯性先给好评

评分

货真价实,物美价廉!

评分

很好,京东物流特别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