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

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结林 著
图书标签:
  • 时间管理
  • 自我提升
  • 个人成长
  • 效率
  • 目标设定
  • 习惯养成
  • 学习方法
  • 职业发展
  • 人生规划
  • 深度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65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496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80
字数:1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20-30岁
 105家企业HR阅读后,一致强烈推荐!
人人网、豆瓣、天涯转发过百万的人生规划理念
微博、知乎过300000忠实粉丝鼎力支持!

内容简介

  《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从当前年轻人所关注的人生问题讲起,介绍了10000小时天才理论,然后从时间管理、意志力与自控力、资源管理、情绪管理等四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自己的10000小时训练。
  本书将会指导你重新规划你的时间和人生,让你在短的时间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正能量,并告诉你一些好的方法,帮助你告别平庸,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周结林
  人生规划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混迹职场江湖十五年,有过二年草莽创业经历。现任智联招聘大客户经理,曾担任多所高校大学生精英选拔赛特邀嘉宾评委,云南卫视大型金 牌帮助类电视节目《让我帮助你》职业生涯规划特约嘉宾老师,微博达人。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1 输在起点的人,未来在哪里
1. 10年之后你在哪儿 / 3
2.现在的你,是否一文不值 / 8
3.输了起点,就等于输掉整个人生么 / 13
4.过你想要的人生,多晚开始都不晚 / 19
5.明天会怎样,其实不用恐慌 / 24
6.总要笑对那些凛冽的时光 / 29
7.信心爆棚的人比自卑的人更易成功 / 34
8.别人低调时你高调,别人高调时你微笑 / 39
本章练习:剧本写作—让你真正感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44
Part2 10000个小时后,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1.要想成功,你需要10000个小时 / 49
2.人生想要质变,请先学会量变 / 53
3.选择,比你的努力还要命 / 58
4.你是哪块料,就往哪个方向努力 / 63
5.种下一个好习惯,收获一个好结果 / 68
6.一天又一天,成功的DNA就会植入你的体内 / 73
7.愿景的驱动力,让你离成功更近 / 78
8.你的圈子更好,你就会更棒 / 83
9.每一次“蜕皮”,都是一次成长 / 88
10.即使没有一盏灯为你亮起,你也要照亮自己 / 93
本章练习:坚持28天—见证奇迹的改变 /98
Part3 你缺的不是时间,而是时间管理
1.人生的效率是整理出来的 / 103
2.你的时间那么有限,何必事事亲力亲为 / 108
3.如果不能准备好,效率一定高不了 / 114
4.抱歉,你浪费掉的,不是别人的时间 / 119
5.把握好“计划时间”和“灵活时间” / 125
6.你真的是时间不够,还是效率太低 / 130
7.就趁现在,告别“拖拉斯基” / 135
8.人生是道算术题,要做好“加法”和“减法” / 140
本章练习:额外奖励—让自己效率翻倍的秘诀 /145
Part4 当你变“strong”了,你就不会那么“low”了
1.意志力,内心强大的原动力 / 151
2.如果你不能坚持,那不如趁早放弃 / 156
3.你之所以“low”,是因为你不敢挑战有高度的事 / 161
4.做任何事都不要“想赢怕输” / 166
5.跟半途而废相比,失败和被拒绝并不丢人 / 171
6.人生如水,只有煮开了,才能沸腾 / 176
7.艰难的不是困境本身,而是改变现状 / 181
8.能掌控自己的人,才是情商高的人 / 186
本章练习:成功模拟—借助偶像的力量来帮助自己 /191
Part5 多认识点人,多充点电,一定不会错
1.做事全凭自觉,但不能全凭自己 / 197
2.不要等到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起联络别人 / 202
3.多给你的人脉账户“充充值” / 207
4.这个世界,总会为那些下班后学习的人开绿灯 / 212
5.那些看上去没用的,却是你未来需要的 / 218
6.技术是无可替代的“轻资产” / 223
7.如果你既没钱又没人,只有“idea”,就别想着创业了 / 228
本章练习:账户充值—构建属于自己的强大人脉圈 /233
Part6 改变你的格局,人生才会逆袭
1.“伤不起”的人,永远也赢不了 / 239
2.浮躁的人,当然什么也等不了 / 244
3.人越淡定,才会越快乐 / 249
4.你羡慕别人时,别人也在羡慕你 / 254
5.消极时代,心要保持积极的状态 / 259
6.即使环境不景气,你也要保持“心气” / 264
7.有了专注,才能充满定力地前行 / 269
8.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感觉累了,可以放松脚步 / 274
本章练习:烧去抱怨—让坏情绪滚出你的生活 /279

精彩书摘

4.过你想要的人生,多晚开始都不晚
  多年以来,总是能听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叹息:“唉,老了呀,如果再年轻一些,我过的日子肯定不是这样,年轻多好呀,还有无限可能。”从他们嘴里说出这样的话真让人不能理解,明明他们才刚过30岁呀。才30多岁,就觉得人生已经没有办法再改变了,这样的人,我想就算是让他们从头再来,也是会和现在一样原地踏步吧。
  记得小时候,爸妈总是教育我们说要好好学习,要天天努力。“三岁看老”,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将会决定你未来的人生。他们还不时地教育我们,说不要等到他们那个年龄的时候再后悔。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人到中年,就仿佛人生走到了尽头一样,让人焦虑不安,又无力去改变。其实你想要的人生,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努力,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2015年9月,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宣布离开中央电视台。她当时写了一篇名为《生命的后半段》的文章,在文中她写道:
  “我拥有的就是我的好奇,在42岁还有的好奇,艰苦的挣扎也没有磨蚀的好奇。幸好,爱我的人只是因为想保护而阻拦,他们终究是爱我的,知道于我,浇灭好奇心,无异于谋杀。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我没有说服他们,甚至没有说服自己,这一步的跳出去我是安全的。早离开海洋的生物,一定有一大批在肺进化完全之前灭绝。既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放下,失败又如何,不过是另一次开始。人生宝贵的是时间。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
  的确,人生永远没有晚的开始。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在央视工作了这么多年,已经是台里台柱子的她,在我们的眼里,算是事业有成、工作稳定的成功人士了吧?可是她却选择了离开,为什么呢?因为她想要在人生的后半段,开始一段新的不一样的人生。
  新闻出来之后,我和几个同事讨论这件事情。那几个总是感叹自己“老了”的人开始发表观点了:“你说她事业做得那么好,在这个行业已经风生水起,为什么就想不开,非要辞职呢?”另一个说:“她离开自己熟悉的行业,去一个陌生的产业,一定不会成功的,互联网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是显然,我的观点和他们不一样。
  张泉灵选择离开熟悉的主持行业,投身于互联网大潮。没有人敢跟她保证会一定成功,也有可能她对于互联网的了解还没有我的那些同事多。但是,她清楚地知道,她想要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她想要去做互联网,那是她想要开始的新的人生。在她看来,只要自己还能想,还有好奇,还可以努力,一切都不会晚。不试试,你怎么知道自己想要的就一定得不到呢?说自己年龄已经太大,你能大过摩西奶奶吗?
  摩西奶奶是美国著名的画家,她本是一个农场工人,一直从事着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这样的琐事。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夫家里,小时候受过一些有限的教育。27岁的时候,她嫁给一个当地的工人,之后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生儿育女,照顾着整个大家庭。
  76岁之前,摩西奶奶的生活和其他的农场工人一样,没有太大的不同。在76岁的时候,她还在做刺绣的工作,但是不幸的是那一年患上了关节炎,只能放弃了刺绣。这个时候,摩西奶奶竟然拿起了画笔,转而开始绘画。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她80岁的时候,竟然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并且引起轰动。此后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品,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1961年12月13日,画家摩西奶奶在纽约的胡西克瀑布逝世,终年101岁。她留下了11个孙辈、31个曾孙辈和无数为她的事迹惊叹的人们。
  虽然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但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使她爆发出了惊人的创作能力,在她二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总共创作了1600幅作品。
  摩西奶奶的成功并不是老天对她的眷顾,这当然也不是一种偶然。多年来内心积累了很多素材,这是她创作的灵感。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所积淀,可是你有在七八十岁拿起画笔描绘一生的勇气吗?
  摩西奶奶曾说:“什么人都能绘画,什么时候都可以绘画。”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你渴望去做的事情、你真正想要的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我相信,你也许比张泉灵更了解互联网行业,比摩西奶奶受过的教育高,更比摩西奶奶年轻。每一年,全国各地的高校都会有一大批拥有无限可能的年轻人踏入社会。可是,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像张泉灵、摩西奶奶一样,勇敢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呢?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按部就班的生活,选择了按照别人的目光来生活。
  不管任何时候,都不是你没有能力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你没有勇气。当你想要抱怨上天没有让自己得偿所愿过上想要的生活的时候,先想一想:“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了吗?”不管你身处何种境地,都没有人能够剥夺你奋斗的权利。如果真的什么都没有,记得带上勇敢。去做好的自己吧,趁还来得及。

前言/序言

你该如何衡量你的生活
不管你是否愿意,有一天,一切都会失去。
不再有旭日东升,不再有灿烂白昼,不再有一分一秒的光阴。
那时候,你的生命留下了什么?你有生之日的价值怎么来衡量呢?
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你又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生命状态?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心态,总是希望命运之神能够让他们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我见到的绝大多数人,认为一定有“某种”方法去实现这个梦想,但是自己却没有去寻找这条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于是,他们的生活总是一成不变的,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上上网聊聊天、看看新闻或肥皂剧、说些家长里短。每当月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生活现状是多么糟糕,总要为生活琐事,诸如物价上涨等头痛不已。难道生活的本来面目应该是这样的吗?
不,显然不是。你应当富有,应当充分享受生活。但是非常可惜,时间会消磨掉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始终坚持这种信念。而上天只会庇护那些有实力和肯付出的人。
很多简单的话往往说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但是却常常被人忽视。古老的谚语早就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满现状却不去改变方向,那么你将沿着现有的方向一直走下去,不会更好,只会更坏。下个10000小时,你还打算继续这样过吗?
人这一生,相对于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相对于众生营营役役的生存现状,在自己的经济范围、能力范围之内,给自己高一点的自由度,好好去享受生活,那么你就会比别人多一些幸福感,你的生命也会多一分精彩。
可是终其一生,很多人都没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选择了碌碌无为地老去。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条件差,却混得比你好?因为你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努力,因为你做梦的时候,他们在努力,而奇迹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如果你正在虚度年华,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现状抓耳挠腮,渴望过一种新的生活,那么就请丢掉自己懒散的习惯,勇敢地去尝试打开生命的另一扇门吧。虽然那扇门后面也许是阳光灿烂,也许是狂风暴雨,但是只有打开它你才有机会实现人生的转变。
你今天的工作状态决定你未来的生活状态,而你的付出,时光不会辜负。如果你还年轻,那么你的不努力就是自私。假如你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要求岁月静好?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注定失败的,人生不妨大胆一点,反正只有一次。不要再抱怨了,留着所有的力气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吧。正如加缪所说,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也许你想要的生活,转身就能拥有。
《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是一本关于如何规划人生、实现个人成长和最大化潜能的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读者踏上一段探索自我、定义未来、并最终活出精彩人生的旅程。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10000小时”,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对我们如何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成长、精进一项技能,乃至塑造完整人生的深刻思考。作者并非鼓励读者机械地计算时间,而是引导我们审视时间的使用方式,以及如何让这宝贵的时间转化为有意义的积累和 impactful 的改变。 《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首先会带领你进行一次深入的自我剖析。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和练习,帮助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兴趣所在、以及真正的价值观。这部分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接下来的“10000小时”将如何投注。盲目地追随潮流或者他人的期望,往往只会让我们在时间的洪流中迷失方向,最终一事无成。唯有从内心出发,找到那个真正让你心之所向的方向,才能让接下来的投入充满动力和意义。 接着,本书将聚焦于“规划”的重要性。规划并非束缚,而是为自由的实现提供蓝图。作者会详细介绍各种行之有效的目标设定方法,从短期目标到长期愿景,如何将宏大的梦想分解成可执行的步骤。你会学到 SMART 原则的深度应用,如何制定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及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计划的灵活性。书中会强调,一个好的规划,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能够帮助你在人生的丛林中找到最优路径,规避不必要的弯路。 “学习与成长”是贯穿本书的另一条主线。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学习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本书将探讨如何成为一个高效的学习者,不仅仅是信息接收,更是深度理解、知识内化和技能迁移。你会接触到不同的学习策略,如何克服学习障碍,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系统学习,以及如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作者会分享许多关于刻意练习、反思总结、以及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宝贵经验,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 《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还会深入探讨“技能的打磨”与“潜能的激发”。无论是职业技能、艺术才华,还是人际交往能力,任何一项有价值的技能都需要时间的投入和精心的打磨。本书会分析如何识别并专注于你最有潜力发展的领域,如何通过持续的实践、反馈和迭代来提升技能水平,最终达到专家级别。同时,它也会鼓励读者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发掘那些未被意识到的潜能,让生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本书还关注“人生中的平衡与韧性”。实现个人成长和人生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书中会探讨如何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保持身心健康,平衡工作与生活,以及建立强大的心理韧性。面对困难和失败,如何不被打倒,反而从中学习并变得更强大,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者会分享许多关于应对压力、管理情绪、以及建立支持性网络的方法。 最后,《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充满实践指导的书。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真实故事、以及读者互动环节,旨在帮助读者将书中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它鼓励读者从小处着手,立即开始规划和实践,让“下个10000小时”真正成为一段充实、有意义、并最终成就非凡的人生篇章。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赋予你掌控自己时间,并将其转化为人生财富的能力。它不是告诉你“应该”怎样过,而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式,去度过那段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时光。阅读这本书,就如同拥有了一张通往更美好未来的地图,以及一份开启无限可能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这本书,我是在一个有些迷茫的时期翻开的。当时正值职业生涯的瓶颈期,对未来的方向感到模糊不清,总觉得自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成长。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哲思,那句“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如同一个直击心灵的灵魂拷问,瞬间就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本以为会看到一系列枯燥的理论或者成功学鸡汤,但事实却截然不同。作者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甚至有些故事性的笔触,开始了他对于“时间”、“成长”、“目标”和“意义”的探讨。一开始,我被他描述的那些生活片段深深吸引,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智慧的洞察,让我逐渐放下了戒备,开始主动思考。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关于“刻意练习”的延展性思考,以及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专注和热情,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法,发现很多时候,我只是在机械地重复,而忽略了深度的思考和有目的性的提升。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一种引导你自我探索的路径。它让我意识到,时间本身是中立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使用”它,如何让这宝贵的时间,转化为真正的成长和价值。

评分

当我拿到《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极具冲击力的书名。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当下,我们常常被各种“速成”的理念裹挟,似乎一夜之间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这往往让我们忽略了真正的积累和沉淀。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提醒我回归到“时间”这个最本质的维度。我欣赏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的那种沉稳而深刻的洞察力。他并非简单地罗列成功人士的经验,而是通过对个体成长历程的剖析,展现了“10000小时”这个概念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那不仅仅是时间的堆砌,更是智慧的沉淀、心智的成熟和价值的重塑。书中关于如何设定真正有意义的目标,以及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如何应对挫折和保持初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提到“复利效应”时,将其与个人成长相结合的论述。这让我明白,看似微小的努力,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终将产生惊人的力量。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拿出笔和纸,记录下那些触动我的想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它不是一本让你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一本会陪伴你,不断启发你思考的书。

评分

《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这本书,我是在社交媒体上偶然看到有人推荐的,书名虽然有些长,但却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我之所以会被它打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觉得,现代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有些过于单一和功利化。我们常常被鼓励去追求外在的成就,比如更高的职位、更多的财富,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在这些“外在”之下,我们内心的成长和满足感是否同样得到了关注。这本书恰恰是从一个非常人文的视角,去探讨了“如何度过”这10000小时。作者没有直接给你灌输“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叙述,让你自己去感受,去发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内在驱动力”的探讨,以及如何识别和培养那些真正让你感到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迷茫,并非因为缺乏目标,而是因为我们设定的目标,并不真正符合我们的内心需求。这本书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我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努力的是什么。它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主动权,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去创造。

评分

《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这本书,是在我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遇到的。当时我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继续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还是冒险去尝试一些未知的东西。这本书的书名,仿佛正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提问。我迫切地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启示,一些能够帮助我做出更好决定的力量。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提供简单的“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用一种非常包容和理解的姿态,去引导读者思考。我被书中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入剖析所吸引,它让我们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迷茫,并非因为外部环境,而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不够。书中的一些关于“内在价值”和“外在成就”的辩证关系,让我受益匪浅。它提醒我,真正重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完成了多少“KPI”,而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成为了一个更好、更完整的人。这本书给了我一种“掌控感”,让我相信,即使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和规划,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它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评分

我读《下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过?》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书名中蕴含的某种“宿命感”和“选择权”。我们每个人都在时间的洪流中前行,而这10000小时,听起来既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单位,又似乎是我们人生中一个关键的、可以进行深度规划的阶段。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回避“努力”和“坚持”这两个词,但他更侧重于如何让我们的努力变得更有效率,如何让我们的坚持更有方向。我曾经以为,所谓的“10000小时定律”只是一个简单的量化标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它的背后蕴含的是一种关于“专注”、“精进”和“意义”的哲学。我喜欢作者对于“成长”的定义,它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心智的成熟、视野的开阔以及对世界理解的深化。书中关于如何在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身心的平衡,以及如何从失败中汲取养分,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获得一套现成的“人生攻略”,但我的思维方式却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我开始更加珍视每一天的时间,并尝试去思考,今天我的哪些投入,能够为我未来的“10000小时”打下更好的基础。

评分

朋友推荐的书,看着还不错,心灵鸡汤

评分

情人节时候买来送老婆的,挺不错。

评分

拼凑而来的垃圾书

评分

还不错,看了有两页,类似于鸡汤吧

评分

性价比高,搞活动时候买的合算

评分

写的不错,鸡汤书,对拖延症有帮助,不过拖延症的人来说,看完估计也得1000小时吧?全五分好评!

评分

指出了很多问题,都是现在我有的一些毛病,看来得好好规划一下了

评分

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希望这书让我找到点方向。

评分

寄書的速度,真的太快。1111第二天就收到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