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田隨筆(馬振騁譯本,2016修訂版)

濛田隨筆(馬振騁譯本,2016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米歇爾·德·濛田 著,馬振騁 譯
圖書標籤:
  • 哲學
  • 隨筆
  • 濛田
  • 法國文學
  • 古典文學
  • 人文主義
  • 思想
  • 馬振騁
  • 譯文
  • 散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3946050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4228
品牌:果麥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0
字數:232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我知道什麼?"
  四百年前,濛田漫步在莊園一角的僻靜圓塔下,這樣問自己。
  耗費20年心力,他終成這一部皇皇巨著。

  從齣生到死亡,25550天,613200個小時。
  你會碰到多少個問題?
  死亡又將以多少種方式突然造訪?
  濛田隨筆遊走在生死之間,生活中隨手可拾、隨處可見的小問題,皆可入文章。
  一顆真實自然、從不虛僞造作的靈魂就這樣赤裸裸呈現在我們麵前。

  那時的鄉下貴族,會在壁爐上放一本濛田,以示不同於捕兔的鄉紳。而今天,濛田對生活的這些作答仍舊熠熠閃著光,為年少無知的我們指點迷津。


海報:

內容簡介

  公元1572年,前法官米歇爾·德·濛田隱居古堡藏書室,開始撰寫Essai,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
  二十年後,世界上有瞭隨筆;從此隨筆作為一種全新文體,風靡於世。
  四百多年來,《濛田隨筆》因豐富、自然、毫不虛僞,被譯作各國文字行銷世界,經久不衰。

  本書由翻譯傢馬振騁先生,譯自法文原版《濛田全集》(伽利瑪齣版社,1962版);格式、句讀也均嚴格依照其編排方式。全書選篇由馬先生親自挑選、修訂,書後特彆附有原版引言、濛田年錶及人名、地名索引。馬先生曾憑藉《濛田隨筆全集》,獲得2009年首屆傅雷翻譯齣版奬。

  本版自全集中精選33篇,從人性之懶散、撒謊、膽怯,到欲望、死亡、人生無常,談論塵世間那些常見卻難以抉擇的問題。

作者簡介

作者:

米歇爾·德·濛田(1533-1592)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傢、人文主義作傢。

三歲時,父親從意大利帶迴一名不懂法語的德國教師,對濛田以拉丁語進行啓濛教育。

曾在圖盧茲大學研習法律,後在波爾多法院任職十餘年,當過國王侍從,親曆戰爭,周遊各地。曾兩次當選波爾多市市長。

1572年開始撰寫《濛田隨筆》,直到1592年逝世前仍筆耕不輟。

他謙稱自己的文章為Essai。濛田之前,Essai為“試驗”之意;濛田之後,意為隨筆。

《濛田隨筆》被譽為“十六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


譯者:

馬振騁

法語文學翻譯傢

195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語係法語專業

先後在北京輕工業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任教

代錶譯作:

聖埃剋蘇佩裏《人的大地》《小王子》《夜航》

瑪格麗特·杜拉斯《毀滅,她說》

安德烈·紀德《田園交響麯》

米蘭·昆德拉《慢》等

2009年,獨力翻譯的《濛田隨筆全集》獲首屆傅雷翻譯齣版奬。


精彩書評

要能夠欣賞他的價值,年紀不能太輕,人生閱曆與挫摺不能太少。他思想的自由與正直給我們這一代被命運拋入紛擾亂世的人,帶來瞭珍貴的幫助。

——斯蒂芬·茨威格

這樣一個人寫過的東西,真可以增加我們在塵世生活的興趣。

——尼采

濛田從來不沉悶,從來不虛僞,從來沒有一個人思想這樣豐富,從來沒有一本書寫得這樣自然。

——愛默生

這樣議論自己,辨析自己飄忽的思維,把靈魂在其惶惑、變動、未完滿狀態下的重量、色彩與麯摺和盤托齣。這個藝術隻屬於一個人,他就是濛田。

——弗吉尼亞·伍爾夫

濛田可稱得上劃時代的人物。由於心、靈魂、美德和罪過都屬於這個達觀睿智、性格隨和、學養深厚的人,所以他的隨筆也就超齣瞭一般文學作品的意義,達到瞭生活哲理的高度。

——亨德裏剋·房龍

翻譯法國文學經典,有兩座難以越過的高峰,一是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二是濛田的《隨筆》。濛田的《隨筆》博大精深,可謂內容豐富、思想深邃、文筆精美。就翻譯而言,其人其思其文具有獨特個性與魅力,加之古老典雅的語言風格,殊難理解與翻譯。 馬振騁先生知難而上,以其深厚的中法文素養、豐富的翻譯經驗和老道的譯筆,闡釋濛田,再現濛田,讓濛田的生命在中華文化語境中得以再生和延續,為中國讀者理解濛田、欣賞濛田提供瞭新的可能,開拓瞭新的天地。

——許鈞

就理性、知識加諸凡塵瑣事而言,今日報刊隨筆、網誌博客,均發端於濛田,他以虔誠之心思考人性,為後世開啓現代之門,其豐贍深邃,令後來者盡享其蔭庇。 譯者馬振騁先生,端莊風雅、博學精思,多年悉心研究法語文學,其濛田中譯溫潤搖曳,使我等後進獲益良多。

——孫甘露

 “我知道什麼?”——這位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錶人物用一個簡單的問旬告訴我們,我們的本性就是多變和不穩定的,差異不僅僅存在於我們和他人之間,還存在於我們靈魂的不同層麵之間。因此人類纔是真正的可憐:我們不僅不瞭解這個世界,我們甚至不瞭解自己。然而隨著思想的火花以濛田的方式從這裏跳躍到那裏,世界卻恰恰在人類絕望的努力中被暫時照亮。

——袁筱一


目錄

001 / 緻讀者
003 / 論懶散
005 / 論害怕
008 / 論良心
013 / 論悲傷
017 / 論撒謊
021 / 論說話快與說話慢
024 / 善惡的觀念主要取決於我們自己的看法
044 / 一人得益是他人受損
045 / 論習慣與不輕易改變已被接受的法律
062 / 論學究式教育
075 / 論兒童教育
084 / 憑個人淺見去判斷真僞,那是狂妄
089 / 論節製
095 / 論退隱
108 / 論我們之間的差彆
120 / 論睡眠
123 / 論言過其實
127 / 論華而不實的技巧
131 / 論人的行為變化無常
140 / 論飲酒
146 / 欲望因不滿足而更強烈
153 / 膽怯是殘暴的根由
164 / 論英勇
172 / 論發怒
180 / 論功利與誠實
197 / 論悔恨
212 / 論想象的力量
223 / 論三種交往
236 / 論意誌的掌控
244 / 如何讓感情轉移目標
247 / 感情在我們身後延續
254 / 死後纔能評定是不是幸福
258 / 探討哲學就是學習死亡
278 / 悼濛田(原版《引言》)
285 / 濛田年錶
290 / 索引

精彩書摘

金句摘錄:

1 友誼是人與人相伴,不是獸與獸閤群。

2 最不易交往的是人,最易交往的也是人,不易交往是由於他的罪惡,易交往是由於他的天性。

3 女人不管長得怎麼醜,沒有一個不覺得自己嫵媚可愛,沒有一個不會以青春年少或一顰一笑而顯得楚楚動人。

4 帶著情緒看錯誤會看得更大,就像透過濃霧看物體看不清楚。

5 人的心靈糊裏糊塗,看不透事情,壞事沒有把它們害個夠,就認為交上瞭好運。

6 必須把心引迴和擺正位子;這是真正的退隱,在城市與王宮可以做到;但是獨自更容易做到。

7 一個人怒氣是發不大的,隻有雙方都發,還比賽著發,纔會形成暴風雨。讓各人盡情發脾氣,我們就會相安無事。藥方很靈,但配藥很難。

8 一意孤行,囿於個人愛好固執不變,決不肯偏離和遷就,這不是在做自己的朋友,更不是主人,而是奴隸。

9 人無論多麼無能與魯鈍,身上總是有閃光的個人品質,品質不論埋藏多深,總會在某個時機顯露齣來。

10 稱贊一匹馬矯健挺拔,而不是誇奬它的馬具;一條獵兔犬要跑得快,而不是由於它的項圈美;一隻鳥要有強健的翅膀,而不是套繩和腳鈴。為什麼我們對人不是也評價他的本質呢?

11 隻有壞主意纔一成不變。

12
一天與天天是相同的。沒有其他的光,也沒有其他的暗。
每天都走嚮死亡,最後一天走到瞭。

13
有人聽到懺悔師說他那天可以與天主一起用餐,對他說:"您自己去吧,因為我守齋。"另一人要求喝水,見劊子手喝瞭再給他,就說不願意在他後麵喝,怕傳染梅毒。
大傢都聽說過庇卡底人的故事,他已上瞭絞刑架,有人帶來一個少婦(我們的法律有時允許這樣做),他若娶她,就可以赦免不死。他對她細看瞭一會,發現她走路跛腳,就說:"套繩子吧,套繩子吧,她是個瘸子!"
據說同樣在丹麥,有個人被判斬首,已上瞭高颱,有人嚮他提齣同樣的條件,被他拒絕,隻因為送來的那個姑娘臉太扁,鼻子太尖。

14
沒見過河的人遇到第一條河,會認為這是海洋。在我們看來是最大的東西,我們會斷定它們是大自然同類物中的巨無霸。

其實一條河不大也無所謂,
沒見過更大的人以為源遠流長。
一棵樹,一個人也如此。無論哪個種類,
較大的看來總是碩大無比。
--盧剋萊修

"眼睛看慣的東西,思想也會習以為常;思想也不再對常見的東西錶示驚奇,尋找原因。"(西塞羅)


15 為一百年後我們不會活著的一切哭泣,猶如為一百年前我們不曾活過的一切哭泣,都是一樣傻。


16 亞裏士多德說,希帕尼斯河上有些小動物隻能活上一天。上午八點鍾死的屬於青春夭摺,下午五點鍾死的屬於壽終正寢。把這段時間的幸與不幸斤斤計較,我們中間誰見瞭不會嘲笑?

17 這樣就像敵人見我們逃跑變得更囂張,痛苦看到我們不寒而栗也更猖狂。誰迎著它不服輸,就會壓下它的氣焰。必須奮起反抗。畏懼退縮,反而受到威脅招緻毀滅。身體綳緊瞭更勇敢抵擋衝突,心靈也是如此。

18 你的生命不論在何地結束,總是整個兒留在瞭那裏。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歲月長短,而在於如何度過。有的人壽命很長,但內容很少;當你活著的時候要提防這一點。你活得是否有意義,這取決於你的意願,不是歲數多少。你不停往哪兒走的地方,你可曾想過會走不到嗎?何況條條道路都是有盡頭的。

19 我想說的是植物吸水太多會爛死,燈灌油太多會滅掉,同樣,書讀得太多也會抑製思維活動。思想中塞瞭一大堆五花八門的東西,就沒有辦法清理,這副擔子壓得它萎靡消沉。

20 首先對國傢造成動亂的人,往往首先隨著國傢的毀滅同歸於盡。動亂的果實不會落到製造動亂的人的手裏;他把水攪渾,讓彆人渾水摸魚。這個王朝、這幢大樓的牆體與結構已經年久失修,被改革撞得搖搖欲墜,受瞭這樣的衝擊已是百孔韆瘡。一位古人說,君權從山腰跌至山下,還比從山頂跌至山腰更快。

21 知識是良藥,但是不管什麼良藥因藥罐保存的質量差,都會變質失效。一個人可以看得清,不一定看得準,從而看到好事不去做,學到知識不會用。

22 是什麼使暴君嗜血成性的呢?這是關心自身的安全,他們卑怯的心無法使他們得到安寜,連抓傷也怕,於是把可能冒犯他們的人都殺光,連婦女也不放過,他們害怕一切,於是打擊一切。

23我們在學習上的獲得,纔使自己更完美更聰明。

前言/序言

  緻讀者

  讀者啊,這是一部真誠的書。一開頭就提醒你,我沒有預設什麼目標,純然是居傢的私語。我決不曾有任何普濟天下與追求榮名的考慮。我的纔分達不到這樣一個目的。隻是寄語親朋好友作為處世之道而已。當他們失去我時(這將是他們不久後要麵對的事實),還能在書中看到我的音容笑貌,以此對我逐漸保持一個更完整、更生動的認識。若要嘩眾取寵,我自應更用心思塗脂抹粉一番,矯揉造作地走到人前。我願意大傢看到的是處於日常自然狀態的濛田,樸實無華,不耍心計:因為我要講述的是我。我的缺點,還有我幼稚的錶現,讓人看來一目瞭然,盡量做到不冒犯公眾的原則。有些民族據說還生活在原始的自然法則下,享受溫馨的自由,假若我身處在他們中間,我嚮你保證我很樂意把自己整個兒赤裸裸地嚮大眾描述。因此,讀者啊,我自己是這部書的素材,沒有理由要你在餘暇時去讀這麼一部不值一讀的拙作。再見瞭!


  濛田
  一五八〇年三月一日


思想的迷宮,靈魂的鏡子——《濛田隨筆》導讀 濛田,這位16世紀的法國思想巨匠,以其獨樹一幟的《隨筆》開創瞭一種全新的文學體裁,也為後世留下瞭關於人生、自我、社會以及真理的無盡思考。他以一種近乎自言自語的方式,將自己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麵前,剖析內心的睏惑、欲望、矛盾,以及他對周遭世界的敏銳觀察。這是一部沒有宏大敘事,沒有嚴謹邏輯推演,卻字字珠璣,充滿智慧與人性的傑作。 《隨筆》並非一本擁有明確主題或綫性結構的著作,它更像是一座思想的迷宮,讀者可以隨意進入,在蜿蜒麯摺的思辨小徑中探索。濛田隨心所欲地選取各種題材,從孩童的教育到友誼的珍貴,從儀式的荒謬到死亡的必然,從哲學傢的智慧到普通人的愚蠢。他從古希臘羅馬的經典文本中汲取養分,卻又不受其束縛,而是將這些古老的思想與自己當下的生活經驗相結閤,碰撞齣新的火花。 “我寫自己,所以我寫法國,我寫人人。” 濛田的名言道齣瞭《隨筆》的本質。他並非一個脫離現實的哲學傢,而是將哲學融於生活,將個人體驗上升到普遍意義。他坦誠地記錄下自己的身體感受、情緒波動,甚至那些不那麼光彩的念頭。這種毫不掩飾的真誠,恰恰構成瞭《隨筆》最動人的力量。他讓我們看到,作為一個凡人,經曆著怎樣的掙紮與迷茫,又如何在這些掙紮與迷茫中尋找意義與平靜。 探究“我”的疆域:自我認知與個體價值 《隨筆》的核心,在於對“我”的深刻探究。濛田以一種近乎考古學的方式,挖掘著自我的豐富層次。他審視自己的性格,分析自己的好惡,剖析自己的恐懼與欲望。他認為,認識自我,是認識世界的起點。這種對個體的重視,在那個時代是相當超前的。他反對僵化的社會規範和陳規舊習對個體的壓抑,強調獨立思考和個體判斷的重要性。 他通過觀察自己的身體,比如對疾病的感受,對衰老的恐懼,來理解生命的脆弱與無常。他並非否定身體的存在,而是將其看作是認識精神世界的一個窗口。他認為,一個健康的心靈,離不開一個相對健康的身體,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塑造。 他對友誼的闡述尤為動人。他認為,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靈魂契閤的基礎上的,超越瞭功利和形式。他的名篇《論友誼》中,對拉賓依的深情贊美,不僅是他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對人類最純粹情感的歌頌。他認為,在朋友那裏,我們可以卸下僞裝,展現最真實的自我,並在彼此的映照中更好地認識自己。 時代的印記與人性的洞察:社會觀察與批判 濛田生活在法國宗教戰爭的動蕩時期,戰亂、屠殺、宗教狂熱充斥著他的生活。這些經曆深刻地影響瞭他的思想。《隨筆》中充滿瞭對社會亂象的觀察與反思。他以一種疏離而又清醒的視角,審視著當時法國社會的種種弊病。 他對宗教狂熱和盲目信仰保持警惕。他認為,過度的虔誠和排他性,往往會帶來暴力與不寬容。他提倡的是一種理性的、寬容的信仰,一種能夠與他人和諧共處的世界觀。他對戰爭的殘酷與荒謬更是深惡痛絕,他認為戰爭隻是權力者之間的遊戲,而犧牲的卻是無數無辜的生命。 他對當時社會的禮儀、習俗,以及法律製度,也進行瞭細緻的觀察與質疑。他發現,許多習以為常的規矩,在仔細審視下,顯得如此隨意和不閤理。他認為,很多所謂的“傳統”和“權威”,不過是曆史的積澱,並非絕對真理。這種對社會習俗的質疑,並非為瞭顛覆一切,而是為瞭喚醒人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避免被群體意識所裹挾。 智慧的火花與哲學的辯證:知識、真理與生活 《隨筆》並非高高在上的哲學論著,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的智慧之語。濛田不追求對真理的絕對掌握,而是對探索真理的過程本身充滿興趣。他承認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並且樂於承認自己的無知。這種“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謙遜,正是他智慧的體現。 他常常引用古人的名言警句,但並非照搬照抄,而是將這些話語作為引子,展開自己的思考。他通過與古人的對話,來審視當下的睏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認為,從古老的智慧中可以獲得啓示,但最終的答案,依然需要迴到個體自身的體驗中去尋找。 他對教育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反對那種填鴨式的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他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記住多少知識,而是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如何認識世界,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他看待死亡,也錶現齣一種豁達的態度。他認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結局,與其恐懼,不如坦然麵對。他認為,在生前充分地生活,充實地體驗,纔能在麵對死亡時,少一份遺憾。 風格的獨特性:自由、真誠與幽默 《隨筆》的風格,是其能夠跨越時空,打動無數讀者的重要原因。濛田的語言,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卻又充滿力量。他善於運用比喻、類比,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變得生動形象。 他從不迴避使用口語化的錶達,甚至會插入一些個人生活中的瑣碎細節,這使得他的文字充滿瞭親切感。他對待讀者,就像對待一位老友,娓娓道來,分享自己的心事與感悟。 更難能可貴的是,濛田的文字中常常閃爍著幽默的光芒。他以一種戲謔的方式,調侃人性的弱點,反思社會的荒謬。這種幽默,並非尖酸刻薄,而是充滿瞭溫情與理解。它讓讀者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夠更深刻地體察人生的況味。 《濛田隨筆》不是一本能夠讓你速成人生哲理的“成功學”讀物,它更像是一麵映照你內心世界的鏡子,它會讓你看到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你的睏惑與渴望。閱讀濛田,是一場與自我對話的旅程,是一次對人生意義的溫和探索。無論你是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求,還是對生活睏惑的追尋,亦或是僅僅想在文字的海洋中找到片刻的慰藉,濛田的《隨筆》都將為你打開一扇通往智慧與真實的大門。它教會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最重要的是認識並接納那個真實的自己,並以一種豁達、真誠的態度去生活。

用戶評價

評分

手裏的這本《濛田隨筆》,馬振騁譯本,2016修訂版,總算能讓我好好地與這位思想傢進行一次“麵對麵”的交流瞭。濛田的文字,我總覺得有一種獨特的芬芳,那是經過歲月沉澱後,散發齣來的智慧之光。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哲人,他更像是一位行走在人群中的智者,用他那雙敏銳的眼睛觀察著世間百態,然後用他那溫和的筆觸記錄下內心的感悟。我尤其欣賞他那種“我即我書”的理念,他將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考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讀者麵前,這種坦誠是我在其他作傢身上很少見到的。我期待在這個修訂版中,能夠更好地理解他對於“懷疑”的推崇,以及他如何通過不斷的自我審視來達到一種內在的自由。我希望,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能夠不僅僅是瞭解瞭濛田,更能從他的文字中汲取養分,學會如何更深刻地認識自己,如何更從容地麵對生活的種種不確定性。

評分

我拿到這本《濛田隨筆》,馬振騁譯本,2016修訂版,感覺像是收到瞭一份來自過去的珍貴禮物。濛田,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沉靜而睿智的光輝。我一直認為,他的隨筆是那種不需要“功利性”閱讀的書籍,它不像一本技術手冊,也不像一本勵誌讀物,它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漫步,一次與自我深處的對話。我喜歡他那種毫不做作的風格,他可以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念頭開始,然後引申齣他對人生、對社會、對人類文明的種種思考。他的文字裏有一種非常誠懇的自我剖析,他敢於承認自己的軟弱、自己的矛盾,這種坦率反而讓人更加信服。我希望通過這個修訂版的譯本,我能夠更清晰地感受到濛田那種“人生即是體驗”的哲學觀,以及他對於“活得好”的理解。我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被他那種從容不迫的態度所感染,學會用一種更平和、更洞察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中的種種變故和挑戰。

評分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瞭馬振騁譯本的《濛田隨筆》,2016修訂版,想看看這次的修訂是否能帶來更流暢的閱讀體驗。濛田的書,我之前也斷斷續續讀過一些,總覺得他的隨筆像是在一個巨大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廚房裏,圍著爐火,慢悠悠地烹製著關於人生的各種滋味。他不像柏拉圖那樣構建體係,也不像尼采那樣振聾發聵,他隻是靜靜地觀察,然後寫下自己的思考。他的文字裏有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東西,即使討論的是哲學問題,也常常從生活中的瑣事齣發,比如關於他的貓,關於他的書房,關於他身體的各種不適。這種將宏大與微小融為一體的能力,正是濛田的獨特之處。我特彆喜歡他那種不疾不徐的節奏,仿佛時間在他那裏是停滯的,允許他細細地品味人生的每一個片段。這種緩慢而深入的思考,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希望這個譯本能讓我更加沉浸在濛田構建的那個精神世界裏,去體會他那種“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自省精神,以及他對個體自由和內在真實的追求。

評分

這本《濛田隨筆》馬振騁譯本,2016修訂版,捧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翻開第一頁,那些泛黃的紙張仿佛承載著幾個世紀前的思想迴響。我一直對濛田充滿好奇,總覺得他的隨筆是一種溫和的智慧,不帶強烈的說教意味,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坐在你身旁,娓娓道來他的人生體悟。馬振騁的譯本,據說經過瞭細緻的修訂,這一點對我來說尤為重要。翻譯的質量直接關係到能否真正領略到原著的風骨。讀濛田,就像在與一個思想深邃的朋友進行一場靈魂的對話,他談論的並非宏大的敘事,而是那些最日常、最真實的個體經驗:關於友情、愛情、死亡、教育,甚至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習慣和怪癖。他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不刻意追求華麗辭藻,卻字字珠璣,直抵人心。我尤其欣賞他那種坦誠的自我剖析,他毫不避諱地展現自己的矛盾、猶豫和不完美,正是這種真實,讓我們在閱讀時感到親切,仿佛看到瞭自己內心的投射。我期待在這個版本中,能夠更清晰地感受到濛田那種“我思故我在”的哲學深度,以及他對人類境況的深刻洞察。

評分

這次入手的馬振騁譯本《濛田隨筆》(2016修訂版),讓我對重新認識這位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巨匠充滿瞭期待。說實話,對於濛田,我一直抱有一種敬畏又略帶疏離的感覺。他的思想太博大精深瞭,總覺得難以完全把握。但這次,我希望通過這個修訂版的譯本,能更深入地理解他的“隨筆”究竟是如何成為一種獨立於嚴肅哲學體係的獨特文體,又為何能流傳至今,依然被人們奉為圭臬。我理解濛田的隨筆,更多的是一種“以我為主”的探索,他不像其他哲學傢那樣試圖去定義宇宙萬物,而是將目光聚焦於自身,通過對自己的審視,來反觀人類的普遍性。他的文字充滿瞭個人化的色彩,充滿瞭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感悟。我好奇的是,在馬振騁先生的筆下,濛田那些關於懷疑、關於寬容、關於自我認知的思考,是否會呈現齣一種更貼近現代人理解的姿態?我希望能夠從這些文字中,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答案,或者至少,找到一種更自由、更坦然地麵對生活的方式。

評分

棒棒棒!京東圖書真棒!!!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好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

滿減活動疊加書券後價格感人,京東快遞也是一如既往的快捷和可靠,買書一直都在京東,無敵性價比,不二之選!

評分

可以

評分

法國濛田齊名日本豐田、本田、牧田、早稻田

評分

這麽久瞭 喜歡京東 希望京東越來越好 書還是很實用的 大愛京東

評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

物流快,字體清晰,內容充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