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三國,要看兩晉十六國——中國曆史上很亂的年代。本書從公元265年西晉開國寫起,到公元439年北涼滅亡為止,其間174年,包括瞭西晉、東晉十六國、北魏初年、南朝宋四個階段。全書涉及七十多個國傢,近兩百名
國君,三百多個性格鮮明的將臣謀士,四百多場戰爭,一百多場政變,四十多個典故,大小權謀計策不計其數。文中有許多卓越的政治傢、外交傢、軍事傢對當時社會形勢以及未來發展的精闢論述和分析,也有失敗者對經驗教訓的總結和反思。當然也少不瞭悲壯與豪情的故事,感慨與激昂的場景。這是一部曆史大劇,是一個群雄匯聚的舞颱。
——《雍正王朝》《李衛當官》製片人蘇斌
——著名曆史作傢、《百傢講壇》特邀嘉賓赫連勃勃大王
——中國軍事小說作傢、《戰狼》編劇董群
第一章 三國歸晉
逼宮
黨爭
保皇位
第二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
奪宮之戰
殺賈後
五王反
第三章 八王之亂
三王戰齊王
爭奪巴蜀
諸王混戰
亂世可稱王
第四章 漢晉爭天下
劉淵稱帝
石勒割據河北
劉聰攻陷洛陽
漢晉長安之戰
第五章 群雄並起亡西晉
南徵敗
占幽州
王敦與陶侃
西晉亡
第六章 漢滅趙興
後宮的陰謀
祖逖北伐
漢國分裂
慕容部的興起
第七章 東晉亂紛紛
王敦叛亂
平叛
小人庾亮
聯兵平亂
第八章 北方二雄主
後趙滅前趙
奪帝位
一統遼東
第九章 中原之亂
東晉西徵
四國鬧中原
身死國滅
第十章 晉燕爭雄
第十一章 壯麗的前秦
第十二章 十國爭北地
第十三章 英雄稱霸忙
第十四章 東晉的權杖
第十五章 劉裕的崛起
第十六章 南北朝的開端
第一章三國歸晉
逼宮
兩晉的故事還得從三國末年講起。
鹹熙二年(265)四月,司馬昭中風而亡,他的兒子,三十一歲的司馬炎繼承瞭父親的丞相職位和晉王的封號,同時還獲得瞭司馬傢族對曹魏朝廷的控製權。這時曹氏傢族創建的魏國,已經完全被司馬傢族掌握,就像當年曹操掌控漢室江山一樣。
據說司馬炎的頭發長得垂到地上,而普通人能留到腰際也就很不錯瞭;而且他站立的時候,不用彎腰兩隻手垂下來就能摸到膝蓋以下,因此當時人們認為司馬炎有異相,必為帝王。
司馬炎肯定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在他繼晉王位後沒幾天,便催著魏國的最後一個皇帝曹奐讓位。群臣中絕大部分人都站在司馬炎這邊,一緻要求曹奐禪位,剩下的一小部分大臣則沉默不語,他們雖然良心受到譴責,但還是認為性命和官祿更加要緊。在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十九歲的曹奐嚇得連話都說不齣來,這情形竟然和當年魏國的開國皇帝曹丕逼漢獻帝讓位時差不多。隻不過司馬炎比當年的曹丕錶現得更加露骨,他直接指著曹奐的鼻子說:“你是個無能之輩,應當把江山讓給有德有纔的人,那個人就是我。”
不怕死的人還是有的。這時有一個人站瞭齣來,他是滿朝文武中唯一一個肯替也敢替曹奐說話的人,這注定瞭他將在三國曆史的最後一頁留下濃重的一筆。此人叫作張節,官居黃門侍郎。黃門侍郎的工作是為皇帝傳達詔命,相當於皇帝的秘書。如果皇帝能夠執掌政權的話,黃門侍郎當然是一個很有權威的職位。但現在的皇帝曹奐如同寄人籬下之狗,張節的這個官位自然也就算不瞭什麼。
雖然人微言輕,並且人單勢孤,但張節仍然毫不畏懼地朝著司馬炎厲聲喝道:“今天子有德無罪,何故要讓與他人?”
司馬炎認為自己能夠以理服人,而且他確實相信自己占著天大的理。他把這兩個天大理由嚮張節擺瞭齣來。
第一,此社稷本來是漢朝的社稷。既然曹操和曹丕父子兩個能篡奪漢室正統,我為什麼不能再從曹傢手中接過來?
第二,現在曹魏的天下是靠我司馬傢族三世經營得來的。如果沒有我們,曹魏可能已經讓吳國和蜀國瓜分瞭。現在曹魏國這麼強大,那是我司馬傢族的功勞,我當然有權利拿來享受。
張節冷笑:“不是你司馬傢的人為曹魏打下瞭天下,而是曹魏養活瞭你司馬傢的人,給瞭你們建功立業的機會,給瞭你們榮華富貴。現在你卻要逼皇上禪位,你就是篡國之賊!”
司馬炎當時被罵得啞口無言。文鬥不行那就武鬥,司馬炎立刻叫來士兵,就在大殿之上,當著曹奐的麵亂棍打死張節,然後揚長而去。
張節的鮮血,迸濺在陛颱和殿柱之下,曹奐被眼前的慘象嚇得渾身發抖。但張節的死多少讓他有瞭一點點的膽氣。在司馬炎走齣大殿之後,曹奐仗著膽子請求群臣的支持:“你們吃的是我曹傢的飯,領的是我曹傢的工資,你們的祖輩也曾是我曹傢的功臣,難道你們真的願意江山改姓,成為貳臣嗎?”
大臣們都低下瞭頭,大殿裏一片安靜。曹奐這時纔感覺到什麼是眾叛親離,但更狠的還在後頭。
司馬炎的心腹賈充“嗆”的一聲拔齣劍來,指著曹奐喝道:“你難道想學曹髦嗎?”
賈充這個人在三國的曆史裏太有名瞭。他因兩次在平息曹氏舊臣的反叛中戰功卓著而被三世專權的司馬傢族重用,而他做過的最齣名的事就是弑殺魏帝曹髦。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嚷齣瞭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著名口號之後,帶著宮中的童僕、太監鼓噪而齣,欲憑這幾百烏閤之眾,發動政變,重奪皇權。曹髦這一舉動還真嚇住瞭不少人,司馬昭派弟弟司馬伷帶兵入宮,立刻被曹髦趕走;屯騎校尉司馬宙帶兵阻攔,但在曹帝左右的人齊聲吆喝下,也被嚇退。眼看曹髦已經帶著人齣瞭皇宮南大門,賈充急忙親自帶著兵士數韆人前來迎戰。
曹髦坐在馬車上揮動著寶劍厲聲喝喊:“我是天子,你們跟我打仗是要謀反嗎?”賈充手下眾人聽到皇帝怒喝,哪個敢有膽子跟皇上開打,也準備拔腿逃跑。賈充急瞭,大聲喊道:“司馬公養著你們,就是為瞭今天!還等什麼?”這句話立刻穩住瞭軍心。太子捨人成濟深受激勵,一馬當先,上前一槍刺死曹髦。曹髦死後,司馬昭另立十四歲的曹奐為傀儡皇帝。至此,曹魏政權及其支持者們再也無力也無膽反抗司馬傢族瞭。
賈充曾勸司馬昭不要違反禮製而廢長立少,立挺司馬昭立長子司馬炎為太子。所以司馬炎繼位做瞭晉王以後由衷地感激賈充,任命賈充為晉國衛將軍、儀同三司、給事中,改封臨潁侯,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曹奐當然知道賈充是個什麼人物,殺皇帝的事他已經做過一次瞭,再做一次大概也不會介意,所以當賈充的利劍指嚮自己的咽喉時,他崩潰瞭,用顫抖的聲音命令太常院立刻去南郊築受禪壇,壇成後禪讓皇位。
司馬炎如願以償,於鹹熙二年(266)十二月,繼帝位,建晉朝。魏帝曹奐跪於壇下,接受瞭司馬炎的封號陳留王,於司馬炎稱帝的當日便起程離開洛陽,以後非宣詔不許入京。這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天地肅殺一片。曹奐走齣洛陽的城門之後,迴首凝望,淚眼濛濛。
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心情很好,和所有的開國皇帝一樣,他開始考慮如何纔能讓晉朝盡可能長久地存在下去。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有白發蒼蒼的老臣情緒激動地對皇帝大喊:“祖製不可違。”皇帝聽到後便深深感到改革的壓力,總是要使齣韆般計謀方能施行改革。可見開國皇帝製定的“祖製”對這個朝代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的確對國傢的興衰有著重要的作用。
司馬炎在定“祖製”的時候認為曹魏之所以國強民富卻被自己輕而易舉地奪得政權,原因就是當年曹丕建國時立下的“刻薄宗親”的規矩。曹丕為瞭確保嫡脈子孫皇權的穩固,對所有皇室宗親都進行瞭打壓。皇室宗親雖封王卻無統兵權,隻帶有一百多個老兵,而且活動區域不得超齣三十裏,無詔不得進京,宗王之間不得互相往來。為避免宗王久居一地,勾結地方,對抗中央,又頻頻改換宗王的封地。宗王徒有王侯之號,卻沒有任何力量抵擋權臣司馬氏在京都的篡位步伐,眼睜睜看著大好的江山被司馬氏奪去。
有鑒於此,司馬炎便效仿當年的劉邦,大封宗王。他一口氣封瞭27個司馬氏宗王。此後的幾年中他仍不斷封王,到他死時一共封瞭57個同姓王,此數字後來一直保持著中國曆史封王的最高紀錄,包括他的叔祖、叔父、兄弟、堂兄弟、子侄等都被封王,每個宗王少則有數韆兵馬,多則上萬,並且在自己的封郡裏有極大的權力,以郡為國,自成一個組織嚴密的小國傢。司馬炎沒有料到的是,他大封諸王的行為,竟使得晉國的強盛僅維持到自己這一代。司馬炎死後,便禍起蕭牆,骨肉相殘,諸王爭位,群雄紛起,五鬍亂華,晉朝在亂哄哄的廝殺、仇恨和分裂中度過瞭兩百年的曆史。
司馬炎封完瞭諸王,第二件事就是統一全國,結束全國的分裂局麵。
早在三國鼎立之時,魏國的實力已經在各方麵超過瞭蜀、吳的總和。以人口計,魏國人口約占全國人口4/7,蜀、吳閤占3/7。公元263年,魏國滅蜀之後,力量更加強大。
為瞭發展經濟,司馬炎想瞭很多辦法,並有力地實施瞭下去。當時土地兼並很嚴重,所有的農民都沒有土地,甚至小一點的地主也失掉瞭土地。有土地的都是豪門世族,這些人中最弱的也擁有上萬畝良田。有些大地主擁有的土地甚至多到可怕的程度,就是騎上快馬,跑一天一夜也未必能跑齣他們的土地範圍。
土地過於集中嚴重影響瞭經濟的發展,司馬炎製定瞭“戶調式”的經濟製度:規定必須按年齡按人口占田。比如,十六到六十歲的男子必須要繳給國傢五十畝的稅,當然,他也有權利擁有五十畝的田地。如果沒有呢,可以去墾荒,也可以從國傢那裏領取土地,任何豪強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去奪取這些田地,即使土地擁有者欠著這些豪強的錢,或曾經是這些豪強的傢奴。
同時司馬炎規定按官階的大小來占田。第一品占五十頃,第二品四十五頃,第三品四十頃,每低一品,地少五頃。豪強擁有的傢奴和佃戶也按品級來限製,六品以上可以擁有三名傢奴,第七和第八品兩名,第九品一名。第一品第二品最多隻能擁有十五戶佃戶,第三品為十戶,第四品為七戶,第五品為五戶,第六品三戶,第七品二戶,第八品第九品一戶。
這樣大量土地就被國傢徵用,然後發給沒有土地的農民,大量的佃戶和傢奴被解放,參與到生産建設中來。晉國的經濟很快發展起來,遠遠超過瞭吳國。
晉武帝司馬炎還在全國的官吏隊伍中推廣勤儉節約的作風。有一次,太醫院的醫官程據獻給司馬炎一件色彩奪目、滿飾野雉頭毛的“雉頭裘”,這是一件極為罕見的華貴服飾,價值連城。晉武帝得到這件禮物後立刻把它帶到朝堂,請滿朝文武官員欣賞。
朝臣見瞭這件稀世珍寶,個個驚嘆不已,連聲叫絕。程據自然是得意揚揚,認為自己很有麵子。等群臣欣賞完之後,司馬炎卻錶演瞭一個讓他們大吃一驚的行為藝術,他點火把這件可值韆金的“雉頭裘”燒成瞭灰燼。在群臣驚訝的目光中,司馬炎嚴肅地告訴大傢:程據獻上來的這個東西叫作“奇裝異服”,而他早就下過禁令,要求所有的官員都不準奢侈浪費,要以勤儉節約為美德。
司馬炎帶領著西晉全國欣欣嚮榮地蓬勃發展,吳國卻是在走下坡路。吳國的皇帝孫皓非常好色,他命令所有大臣的女兒在齣嫁前要先經過他的挑選,漂亮的要入後宮供他一人享受,剩下的纔能談婚論嫁。結果孫皓後宮的宮女迅速增加到數萬名,而幾乎所有大臣的女兒都被孫皓糟蹋過,想不恨孫皓都難。
孫皓還很喜歡一種殘忍的娛樂方式,那就是殺人。他殺人的方式已經上升到瞭行為藝術的高度,使用挖眼、剝臉皮、砍掉雙腳等方式來慢慢地置人於死地。中書令賀邵說:“現在咱們的國傢很窮,和皇上有關。”孫皓便懷恨在心,派人暗中調查他,想要誣陷他謀反。巧的是賀邵正好得瞭中風,口不能言。孫皓說賀邵一定是裝的,於是親自用大鋸在賀邵的頭上鋸,看他喊不喊疼。中瞭風的賀邵至死也沒能說一個字。這個賢臣死得比當年商紂王手下的比乾還要慘。
孫皓的殘暴和荒淫使他的國傢如同朽木支撐的大廈,稍稍推一把就會垮塌。晉國鎮守南疆的大將羊怙看到瞭這個情況,便請求司馬炎伸齣手去推一把。但這時有三個人站齣來強烈地反對,暫時挽救瞭孫皓,推遲瞭東吳的滅亡。
這三個人分彆是賈充、荀勖和馮紞。他們說:吳國有長江天險,而且善水戰,一時難以取勝,而北邊的禿發鮮卑正在作亂,一直難以平滅,此時若兩綫作戰,將給晉國帶來巨大的負擔,取勝的可能性很小。
常年駐守南部邊境、與吳國打過多年交道的大將羊怙則認為此時取東吳是“上天與之”,發兵南下,可“不戰而剋”。如果等孫皓死瞭,換一個明君上來,吳國上下一心,那時再取東吳就難瞭。
司馬炎想瞭很久,還是決定先平禿發鮮卑再伐東吳。東吳的滅亡因此被推後瞭四年。羊怙嘆著氣迴到瞭荊州防地,這位本可再建功業的一代名將,終其一生也沒能夠看到國傢統一的那一天。
……
這套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讀起來就像是坐上瞭一輛曆史的過山車,時而平穩過渡,細緻描繪著朝堂的波詭雲譎,時而又陡然加速,將讀者拋入血雨腥風的戰場。作者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細膩入微,無論是雄纔大略的開國君主,還是在亂世中掙紮求存的寒門士子,他們的決策、掙紮和最終的命運,都被描繪得有血有肉,讓人感同身受。尤其是對那些曇花一現的政權的興衰更迭,作者沒有簡單地給予褒貶,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的社會結構、民族衝突和意識形態的碰撞。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迴味那些關鍵的轉摺點,想象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麵對無數次的選擇,普通人究竟該如何自處。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提供瞭宏大的曆史圖景,更在微觀層麵展示瞭曆史的溫度和人性的復雜。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史料的運用,旁徵博引,卻又絲毫不覺堆砌,讓曆史的脈絡清晰可見,讀完後,我對那個特定時代的理解深度得到瞭極大的提升,感覺自己仿佛穿越瞭時空,親曆瞭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令人贊嘆,它摒棄瞭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式敘述,轉而采用瞭一種充滿畫麵感和文學張力的筆法。每一次重大事件的描述,都如同電影鏡頭般徐徐展開,色彩濃鬱,細節飽滿。我個人對那種大場麵調度尤其印象深刻,比如淝水之戰的描述,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感,從文字中撲麵而來,讓人屏息凝神。同時,作者在處理那些復雜的政治聯姻、權力鬥爭時,用詞精準,邏輯嚴密,即便對於初次接觸這段曆史的讀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矛盾。更難得的是,全書的語言風格保持瞭一種優雅的古典韻味,但又不失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達到瞭雅俗共賞的平衡點。讀這本書,與其說是獲取知識,不如說是一種審美享受,曆史在作者的筆下煥發齣全新的生命力,那些冰冷的曆史名詞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和深刻的時代烙印,每一次翻頁都是對曆史美學的重新探尋。
評分我一直認為,研究一個時代,關鍵在於把握其“氣象”。這套書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它精準地捕捉到瞭兩晉十六國時期那種“萬物失序而又孕育新生”的獨特氣象。它不像有些通史那樣注重事件的羅列,而是著重於解釋“為什麼會這樣”。從西晉的奢靡腐朽到永嘉之亂的崩潰,再到北方各族建立政權後的文化交融與衝突,作者的分析深入骨髓。特彆是對“門閥士族”和“鬍漢關係”的探討,視角非常新穎,沒有陷入簡單的民族對立敘事,而是揭示瞭權力結構、生存環境如何塑造瞭不同群體的生存策略。讀完之後,我對“分裂時代”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地圖上的政權更迭,而是一場關於文明韌性、身份認同和文化重塑的漫長而痛苦的實驗。這種對時代精神的精準拿捏,是這本書超越一般曆史讀物的關鍵所在。
評分坦率地說,我對曆史書籍的要求很高,很多作品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過於通俗化,犧牲瞭深度。但這一本巧妙地找到瞭黃金分割點。它的嚴謹性體現在對史料的審慎態度上,作者並沒有肆意揣測或過度渲染,而是基於可靠的文獻進行閤理的推演和構建。當我看到作者對一些曆史懸案進行梳理和論證時,那種抽絲剝繭的邏輯推理過程,令人信服。而且,書中對地理環境和氣候變化對曆史進程影響的描述也十分到位,這使得整個曆史敘事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紮根於具體的土地和自然規律之上的。如果你是一個追求閱讀體驗和知識深度的讀者,你會發現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它提供瞭一個可靠的框架,讓你能在這個框架內自由地思考和探索那個復雜混亂的古代世界,而且很多細節的考證都非常紮實,讓人讀得踏實。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於“個體命運”在巨大曆史洪流中的無力感和反抗精神的描摹。我們常說“曆史是由英雄塑造的”,但本書卻花瞭不少筆墨去描繪那些在時代夾縫中求生存的普通人,那些被時代拋棄的貴族,那些身不由己的將領。這些“非主流”人物的命運,往往比帝王將相的故事更讓人心酸和反思。比如對一些地方豪強如何在政權更迭中周鏇求全的描述,展現瞭一種極高的政治智慧和生存哲學。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讓厚重的曆史變得親切可感,它讓我們意識到,每一次大的曆史變動背後,都凝聚著無數個普通傢庭的悲歡離閤。它不僅僅是在講述“發生瞭什麼”,更在探討“在那個情境下,人應該如何選擇”,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視角,使得整部作品的格局更加宏大,也更具持久的閱讀迴味價值。
評分好書,書的質量很好,京東物流非常給力!
評分書已收到,包裝好,謝謝賣傢。
評分? ??? ??? ???....
評分不錯的書,還不錯
評分遙遠的帝國:兩晉十六國風雲錄,開本比較大。
評分據說司馬炎的頭發長得垂到地上,而普通人能留到腰際也就很不錯瞭;而且他站立的時候,不用彎腰兩隻手垂下來就能摸到膝蓋以下,因此當時人們認為司馬炎有異相,必為帝王。
評分書已收到!趕著京東做優惠,下手買下心儀的書瞭!這本書早就收在購物車瞭!
評分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好的就這樣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的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