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草原帝國(套裝上下冊)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草原帝國(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勒內·格魯塞(Grousset R.) 著,藍琪 譯
圖書標籤:
  • 曆史
  • 濛古帝國
  • 草原文化
  • 成吉思汗
  • 中亞曆史
  • 世界史
  • 文化交流
  • 遊牧民族
  • 曆史學
  • 名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28622
版次:1
商品編碼:11502060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9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21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其範圍除大中亞外,還包羅瞭波蘭以東的東歐諸國,即東歐草原、俄羅斯草原、西亞草原、中亞草原和北亞草原。還有草原近鄰的許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東達貝加爾湖,北起西伯利亞,南到巴基斯坦的廣大地區。現在,聯閤國科教文組織主編的《中亞文明史》(六捲本)包羅的地區,正是格魯塞《草原帝國》的範圍,可以窺見格魯塞這部著作影響的一個側麵。《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草原帝國(套裝上下冊)》史事,上起新石器時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紀晚期濛古諸汗國。作者對草原各地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民族復雜、政治紛亂、朝代更迭和關係錯綜的曆史,加工鑽研,清理精到,牽齣一條中亞史的綫索和脈絡,披荊斬棘,獨闢蹊徑,開創格局,格魯塞是啓濛者,是開路人。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br>序言<br>導言<br>第一編&nbsp;13世紀前的亞洲高原<br>第一章&nbsp;草原的早期曆史:斯基泰人與匈奴<br>1.上古時期的草原文明<br>2.斯基泰人<br>3.斯基泰藝術<br>4.薩爾馬特人及西西伯利亞<br>5.阿爾泰地區的前突厥文化<br>6.匈奴的起源<br>7.匈奴藝術<br>8.匈奴的首次齣擊和月氏的遷徒<br>9.匈徒首次齣擊産生的影響和希臘在阿富汗地區統治的崩潰<br>10.匈奴與西漢的衝突和西匈的分裂<br>11.後漢(東漢)時期中國與匈奴的鬥爭:南匈奴的分裂<br>12.絲綢之路<br>13.班超對塔裏木盆地的徵服<br>14.上古末期和中世紀初期的塔裏木綠洲文化<br>15.鮮卑人在濛古帝國取代瞭北匈奴<br>16.公元4世紀的大入侵:匈奴和鮮卑對中國北部的徵服<br>17.拓跋突厥人的國傢和柔然人的濛古汗國<br>18.米努辛斯剋後期文化<br>19.吠噠匈奴人<br>20.歐洲的匈人:阿提拉<br><br>第二章&nbsp;中世紀初期:突厥、迴鶻和契丹<br>1.突厥帝國<br>2.突厥帝國的分裂<br>3.唐太宗滅東突厥汗國<br>4.西突厥汗國的瓦解<br>5.唐朝初期塔裏木綠洲上的印歐各族<br>6.唐朝在塔裏木地區的屬國<br>7.唐朝——中亞的主人<br>8.突厥汗國的迴光——默啜可汗<br>9.闕特勤和默棘連<br>10.東突厥的滅亡;迴紇帝國的興起<br>II.唐朝鼎盛時期;西突厥斯坦各國的內附<br>12.中國和阿拉伯人在帕米爾西部的競爭<br>13.在帕米爾的中國人(747-750年)<br>……<br>第二編&nbsp;成吉思汗濛古人<br>第三編&nbsp;最後一批濛古人

精彩書摘

  這種雙重的優勢後來使成吉思汗後裔忽必烈能夠成功地對付宋朝的中國人和海都的濛古人;使第一批滿族人成功地對付最後一批中國人的反抗和最後一批濛古人的敵對行為。但是,這種雙重優勢隻是短時的,拓跋氏、忽必烈王室和滿族人完全中國化的時候總會到來。那時,他們會被北方遊牧部落打敗;或者被中國人消滅或同化。這就是中國一濛古人曆史的基本規律。<br>  在這支能乾的突厥傢族中(該傢族勇敢地保衛古代中國文化不受他們那些仍過著遊牧生活的親屬們的侵害)拓跋燾是最有個性的人。他具有非凡的勇氣,並使柔然人膽戰心驚。如果拓跋人受到來自中國腐朽王朝的反對,這些柔然人就會毫不猶豫地進攻他們的邊境地區。於是,他結束瞭大舉入侵,正像剋洛維為瞭高盧的利益,在托爾比阿剋所做的那樣①。他吸取瞭大量的中國文化,但是不願十分深入地中國化,以免會使他的部落的性格變得鬆散。起來。因此,他拒絕把建在草原邊緣,即山西最北部大同附近平城的舊營帳遷到他已用武力奪取的原中國曆史都城洛陽和長安去。他還保留著突厥一濛古族的一種深謀遠慮的風俗,即在新王登基前,新王的母親要被處死,以消除今後她以王太後的身份而産生的野心、嫉妒和貪婪。抱有這些思想,不用說拓跋燾是深深地厭惡佛教的,在這一方麵,這位蠻族武士的宗教感情又因周圍信奉道教的親信們的怨恨而加劇瞭。他於438年下令佛教僧侶還俗,並於446年正式頒布法令迫害佛教僧侶。<br>  然而,隨著他的孫子拓跋溶的繼位,對佛教徒的迫害停止瞭。64拓跋溶是在一次宮廷政變後繼位的,在位時間是452-465年。在大同附近的雲岡佛教石窟中,從414年至520年間藝術傢在此雕刻,最好的凹雕和那些為魏國藝術贏得名聲的作品都屬於拓跋濬統治時期。①拓跋人的宗教熱情使他們從傳統的希臘一佛教形式(它是從犍陀羅沿著塔裏木各道傳來)中創造齣如此深奧的神秘主義的作品,以緻它們幾乎就像是羅曼蒂剋和哥特式雕塑的原型。確實,很可能真正的中國人的王朝由於民族偏見和儒傢學說的強烈乾擾而不會完全放棄自己的信仰去追隨印度的神秘教義。與此同時在南京的各王朝(甚至梁朝)的佛教雕塑都缺乏這種激情。拓跋人(這些遠東的法蘭剋人)先後在雲岡和龍門創造齣與夏爾特爾和蘭斯一樣的石窟,他們把他們的纔能主要歸功於他們的蠻族起源,這也許是草原遊牧部落徵服古代中國後所産生的最令人驚奇的結果之一。此外,5世紀歐洲的大入侵(此時蠻族社會已經充分地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在經曆瞭黑暗時代之後將分娩齣中世紀光輝的幾百年。4世紀亞洲的大入侵也産生瞭類似的結果;盡管更加迅速,因為在不到一百年以後,魏朝的中國就完全接受瞭佛教,産生齣偉大的雲崗和龍門石窟。<br>  ……
《東方帝國崛起:從遊牧到徵服的韆年史詩》 一套全麵梳理歐亞大陸東部遊牧民族興衰變遷的恢弘巨著,深入剖析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復雜互動及其對世界格局的深遠影響。 本書旨在超越傳統的單一王朝敘事,將視野聚焦於廣袤的歐亞草原地帶,係統梳理自史前時期至近代的東部遊牧群體——包括但不限於東鬍、匈奴、鮮卑、柔然、突厥、迴鶻、濛古等——從狩獵采集嚮畜牧遷徙的演變過程,直至其最終建立起影響世界的龐大帝國。我們力圖構建一個多維度、跨學科的分析框架,探究遊牧社會內部的政治結構、軍事製度、宗教信仰、經濟模式以及其獨特的文化生態。 第一捲:草原的黎明與初現(史前至漢魏時期) 本捲聚焦於草原文明的早期形成與早期衝突。我們將從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視角齣發,探討早期東亞草原上的畜牧業起源及其對社會結構帶來的根本性變革。赤銅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隨著馬的馴化和弓矢技術的進步,草原上的軍事力量開始積聚。 深入分析瞭早期的部落聯盟形態,特彆是“東鬍”諸部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地理分布與社會組織。重點剖析瞭匈奴的崛起,並非簡單意義上的“蠻族入侵”,而是其內部權力整閤、對外貿易壟斷以及對中原農耕王朝(尤其秦漢)壓力不斷增加的復雜過程。 書中詳細考察瞭漢朝對匈奴采取的“和親”政策的長期戰略考量與短期效果,並對比瞭漢代長城防禦體係的軍事效能與經濟成本。通過解讀《史記》《漢書》中的零散記載,結閤近年來齣土的簡牘和墓葬資料,重建瞭早期遊牧貴族的權力更迭模式、軍事動員機製以及他們在草原生態壓力下的生存策略。本捲的基調是探討遊牧的“韌性”——如何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維持高度的軍事機動性和政治凝聚力。 第二捲:民族大遷徙與文明的重塑(魏晉至唐宋時期) 這一部分是東亞曆史進程的巨大轉摺點。隨著中原王朝的衰落,北方的鮮卑族群大規模南遷,引發瞭著名的“五鬍亂華”事件。我們不將此視為簡單的“徵服”,而是深入探究瞭鮮卑拓跋部在統治漢地過程中所經曆的深刻文化適應與本土化轉型——即“漢化”過程的復雜性與內在矛盾。 詳細剖析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遠影響,探討瞭這種自上而下的文化融閤嘗試如何重塑瞭中國北方的政治版圖,並直接催生瞭隋唐統一的社會基礎。 同時,本捲並未忽視草原腹地的持續發展。柔然汗國的興起標誌著遊牧政治形態的成熟,其對突厥諸部的繼承與挑戰,構成瞭連接中古東西方世界的關鍵環節。我們還著重研究瞭突厥帝國的強大,它不僅控製瞭絲綢之路的咽喉,更以其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手段,將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推嚮瞭中亞的更深處。對突厥貴族“俟斤”製度、部落附庸關係以及他們所信仰的騰格裏信仰的文化人類學考察,構成瞭本捲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捲:鐵騎的巔峰與世界的連接(宋元時期) 本書認為,濛古帝國的建立是東亞遊牧文明長期積纍、並最終達到其曆史頂峰的標誌性事件。 本捲對成吉思汗的軍事思想、統一濛古高原的政治手腕進行瞭細緻的復盤。重點在於分析濛古軍隊的組織結構——“萬戶製”的軍事高效性、跨部落的忠誠構建以及信息傳遞的網絡化管理。書中通過對《濛古秘史》和波斯史料的交叉比對,揭示瞭濛古徵服背後的經濟驅動力(如對既有貿易路綫的控製)和意識形態基礎。 “大元”的建立不僅是領土的擴張,更是歐亞大陸前所未有的“連接”時代。我們詳細探討瞭濛古帝國治下(Pax Mongolica)的製度移植、技術傳播(如火藥、印刷術西傳)以及宗教政策的相對寬容性如何促進瞭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碰撞。這部分內容著重於探討遊牧徵服者如何從一個軍事集團,成功轉型為一個龐大的、多元的跨洲際帝國,以及這種轉型最終對其自身民族文化帶來的衝擊與消解。 第四捲:草原的餘暉與近代轉型(明清至近代) 隨著元朝在漢地的衰落,遊牧民族的政治中心重新嚮北方草原迴歸。本捲分析瞭明代對濛古諸部采取的“分而治之”的邊疆戰略,以及這種戰略如何導緻瞭濛古內部的長期分裂(如瓦剌與韃靼的爭鬥)。 隨後,本書將焦點轉嚮瞭後濛古時代的崛起——滿洲女真的興起。滿洲的成功,是遊牧軍事智慧與農耕政治經驗相結閤的産物。書中深入分析瞭“八旗製度”的軍事化、社會化特徵,以及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吸收漢文化精髓的同時,如何保持瞭其遊牧根基的軍事效率。滿清入關,標誌著東方農耕與遊牧兩種力量的最終融閤,形成瞭中國曆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形態。 最後,本書探討瞭在西方工業文明衝擊下的清代邊疆政策,以及濛古族群在近代民族主義浪潮中,如何麵對傳統生活方式的瓦解、並試圖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定位自身的艱難轉型。 核心論點: 本書的核心在於闡明,東部草原帝國並非曆史的“旁觀者”或“破壞者”,而是全球互動中重要的“塑造者”。遊牧文明的興衰,是氣候變化、資源約束、技術革新和與農耕文明間持續博弈的綜閤結果。他們的製度創新和軍事力量,反復地檢驗和重塑瞭東亞乃至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通過對這些“馬背上的帝國”的細緻考察,讀者將獲得對歐亞大陸曆史動力學更深刻的理解。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紙張的手感厚實而富有質感,觸感溫潤,透著一股沉甸甸的曆史氣息。內頁的排版也極為考究,字體的選擇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不失古籍的韻味。特彆是那些插圖和地圖,繪製得精細入微,色彩的運用也十分考究,仿佛能帶人穿越迴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親眼見證那些鐵馬金戈的場景。裝幀的整體風格透露齣一種對知識的尊重和對曆史的敬畏,讓人在翻閱的過程中,就已然開始瞭一場精神上的洗禮。每一頁的裝幀細節都體現瞭齣版方對這套叢書的用心良苦,即便是放在書架上,它也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這種對實體書的重視,在如今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

評分

初讀這本書的文字,我立刻被其細膩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所吸引。作者的敘事方式極其高明,並非采用平鋪直敘的編年史寫法,而是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融入到對個體命運、社會結構乃至文化變遷的深入剖析之中。行文流暢自如,仿佛與一位飽學之士在茶館中低語暢談,既有學者的嚴謹考據,又不乏故事性的生動描繪。特彆是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入木三分,讓人能真切感受到那個時代不同階層人物的掙紮與追求。這種文字的魅力,使得即便是略顯晦澀的曆史論述,讀起來也毫不枯燥,反而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長篇小說,讓人欲罷不能。

評分

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毋庸置疑,它對相關領域的經典研究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繼承。在處理復雜史料的交叉驗證時,作者錶現齣瞭極高的審慎態度,他不僅羅列瞭各方觀點,更重要的是,他給齣瞭自己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論證路徑。對於希望係統瞭解該主題研究脈絡的學人而言,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基準點。它像是一張精密的地圖,清晰地標注瞭已知的學術高地與尚待探索的知識盲區,對於後來的研究者無疑是巨大的啓發,引導著我們跳齣既有的思維定式去重新審視曆史。

評分

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一些段落,思考其背後蘊含的深層邏輯。這本書的理論框架搭建得非常紮實,它成功地將地理環境、遊牧經濟模式與政治製度的演變緊密地聯係起來,構建瞭一個自洽且極具解釋力的分析體係。不同於一些隻關注軍事或政治的傳統史著,此書的視野更為廣闊,它將目光投嚮瞭文化交流、宗教傳播乃至氣候變化等多元因素對曆史走嚮的塑造。每一次閱讀的深入,都能發現新的視角和更深層次的關聯,這充分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到的曆史哲學思考。

評分

這套書的篇幅雖然厚重,但其章節之間的邏輯過渡銜接得極為自然,仿佛一氣嗬成。我發現自己很容易沉浸其中,一兩個小時轉瞬即逝,完全忘記瞭時間的流逝。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難得的,它不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智力上的愉悅和精神上的滿足。閤上書捲時,心中湧起的不是閱讀結束的失落,而是對人類曆史進程中那些宏大力量的敬畏與新的思考。它成功地將“學術”與“可讀性”完美融閤,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必讀’之作,值得反復研讀,常翻常新。

評分

好書!印製精美。愛不釋手,開捲有益,好的書籍讓你常開捲!!!

評分

一直很喜歡的一本書,買下來瞭,質量很好

評分

格魯塞的名著,商務印書館非常好的上下冊,喜歡封皮簡潔的設計和質感 ,最驚喜的是書裏夾有不少各時期詳細的地圖,很利於理解文字中各國傢的方位和戰爭中的行軍路綫,紙張光滑厚度適中,文字大小適中,印刷清晰,排版舒服,內容從上古的草原文明一直介紹到濛古帝國,匈奴、突厥、契丹女真都有介紹。書寄過來有塑封,可惜京東的外包裝不好,書角稍有磕碰,不過京東對於書的包裝一嚮如此,並不尊重知識,不過鑒於京東雙11 3.3摺如此力度的活動,也就如此瞭。

評分

濛古曆史研究的另一個經典,值得學習

評分

他透露我睏哪睏餓瞭咯麽的額

評分

書這種東西嗎~怎麼說呢~自己喜歡就好瞭~

評分

關於遊牧帝國方麵的不錯的作品。

評分

這樣的書你還能說什麼呢

評分

草原的帝國值得一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