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甚嚣尘上,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三大巨头你争我夺的商界,华为的存在显得有些孤独清冷。然而这个不在聚光灯之下的巨头却在不断壮大、飞速发展的状态下走过了近30年的时间。从一个只有6个人,注册资金2万元的小公司,发展到拥有17万名员工,营业额达5200亿的超级巨头。华为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什么?靠的正是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强大的管理方法。
本书作者多次深入华为,从高管到普通员工,从深圳总部到赞比亚分公司,历时五年,掌握数十万字第一手资料,删繁就简,不断提炼,从而著成此书。本书全面涵盖华为的团队管理、人才管理、绩效管理、项目管理、细节管理等多个方面。
跟随作者深入浅出的文字,你将走进华为庞大而有序的内部世界,洞悉其核心管理思想。读完这本书,不断体悟,反复咀嚼,你将造就像华为一样的成功。
黄继伟,高管培训师、组织开发与人才培养咨询师。曾在知名咨询公司工作,深谙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工作理念和企业文化,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华为内部创新和工作机制,希望让更多的企业学习到华为核心的工作方法,促进效率和效益的双增长。
第一章:华为基本法:没有秘密的秘密 3
1.《华为基本法》的基本内核 3
2.华为内部是一个自由的王国 4
3.华为有一只善打硬仗的铁军 6
4.走得慢,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7
5.以奋斗者为本 9
6.狼性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10
延伸阅读:华为成功秘密是什么?外媒称是企业文化 12
第二章:华为团队管理:每位员工都是一支队伍 13
1.勇于担当,追求精益求精 13
2.敬业为魂,爱业为骨 15
3.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天道酬勤 16
4.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 17
5.学会自我管理,持续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19
6.良好的沟通是实现工作有效进行的基础 20
7.细节成就品质,品质决定未来 22
延伸阅读:人性大师任正非谈如何保证队伍的纯洁性 23
第三章:华为人才管理:尊重人才,而不迁就人才 25
1.“知本主义”下的价值创造体系 25
2.不以考核为中心价值评价标准 26
3.员工值多少钱,自己说了算 28
4.你的能力,企业看得见 30
5.华为选人标准的四个原则 31
6.人才是如何炼成的?--华为的用人标准 32
7.将员工培训当作是公司基本政策 34
延伸阅读:华为的未来战略:让一线人员拥有决策权 36
第四章:华为绩效管理:高效执行力密码 37
1.人人都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 37
2.全员持股,每个人都是公司的主人 39
3.用“三高政策”打造执行力 40
4.客户满意是最高绩效导向 42
5.围绕客户需求,强化创新能力 43
6.打造专业高效的行政队伍 45
7.在项目计划中形成卓有成效的约束机制 46
延伸阅读:同样是减员增效加薪,看看华为如何做绩效管理! 48
第五章:华为项目管理:打造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50
1.做好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50
2.组建一支高效率的项目团队 51
3.确保团队内每个人各尽其责 53
4.制定一份可行性项目计划书 54
5.优化作业流程,确定工作标准 56
6.在项目中,树立领导的权威 58
7.保证项目制定一次到位 59
8.确保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顺畅无误 61
9.经常给项目团队一点激励 62
10.项目收尾,工作继续 64
延伸阅读:华为项目管理10大板块 65
第六章:华为细节管理:将细节做到极致 67
1.工作无小事,成败在细节 67
2.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精细化的管理 69
3.创新源于积累,细节成就伟大 70
4.微利时代,从细节中创造利润 71
5.注重细节,才能防患于未然 73
6.执行力的关键在于细节 74
7.让每个人都参与进细节管理中来 76
8.有奖有罚,维护流程的权威性 77
延伸阅读:EMUI(华为)设计的细节有哪些? 78
第七章:华为时间管理:如何让决策更有效率 80
1.分析时间的使用方式 80
2.用明确的目标催生行动力 82
3.必要的时候,学会拒绝 83
4.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 85
5.善于优化工作流程和细节 87
6.让时间充满弹性 89
7.把时间用于少数重要的事 90
延伸阅读:番茄时间管理法 92
第八章:华为经营管理:野蛮生长,向着阳光 93
1.在前进中不断求新 93
2.狼性文化与人性关怀相结合 95
3.注重发展升级,掌握核心技术 96
4.打造一流的领导团队 98
5.将企业文化融入每位员工的血液中 99
6.把对手变成朋友 101
延伸阅读:为什么是任正非?--初探一个中国企业家的内核 102
第九章:华为营销管理:走向世界的战术 104
1.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 104
2.挖掘机会点,发现金矿钥匙 105
3.避实击虚,撕开市场豁口 106
4.主动加入国际投标 108
5.销售谈判:双赢才算真正的成功 109
6.全力打造良好的客户关系 111
7.善于利用政府资源 112
延伸阅读:华为国际化营销人才培养战略 114
第十章:华为目标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15
1.制定目标必须明确具体 115
2.将目标尽可能量化 117
3.制定目标时必须尊重事实 118
4.注意目标与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120
5.给目标设定一个达到时间 121
6.保证实施目标的执行力 123
7.要有合理调整目标的能力 124
延伸阅读:雁行理论 126
走得慢,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我们常说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紧跟对手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是加速了企业的灭亡。任正非曾说:“在管理上,我不是一个激进主义者,而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主张不断地管理进步,一小步地改进,一小步地进步。”
如今的生活中,一切都讲究高效率:吃的是快餐,喝的是速溶咖啡,坐的是高速列车,但是过快的速度和过大的压力会使人感到疲惫,反而失去了效率。
有很多创业的人,都言称自己明天要完成多少目标,要谈成多少单生意,要赢得多少利润,要占有多少市场。他们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瓣来用,恨不得一觉醒来公司就可以快速发展,驰名中外。
但是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从第一个百分点开始慢慢增加的,客户也是需要一单一单地慢慢积累,利润更是一点点地慢慢提高的。放慢速度,慢慢雕琢,这是保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企业能够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任正非曾经说过:“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口号。有人说华为公司运行得平平静静,没什么新闻,是不是没戏了。我们说这叫‘静水潜流’。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水可能很深、很急,倒是那些很浅的水在石头上流过去的时候才会泛起浪花。”在他看来,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多快的速度,而是需要保持静水流深,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走得慢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
法国诗人圣波尔·鲁思在什么事情都不做的时候就会在门上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工作中,请勿打扰”。他知道,只有把日常的忙碌抛之脑后,才能清理脑内的容量,才能让接下来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每天都要保证自己能够享受到十二个小时的睡眠。
这么多的伟人和科学家们都不是一个时刻工作的人,他们习惯享受,而正是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下适当地放慢了脚步,才没有让工作变得麻木和乏味。
在华为,一些经验丰富、资历久的老员工在对待工作的时候,如果不能立即想到办法,找到思路,那么他们在尝试几次之后就不会再继续纠结,而是将这个问题放到一边,去放松一下。因为如果一味地耗时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自己的精力会被消耗,而且没有效率。
华为基本法第十五条:我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而是要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因此,高层领导必须长期警惕高速增长有可能给公司组织造成的脆弱和隐藏的缺点,必须对成长进行有效地管理。在促进公司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企业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灵活,更为有效。始终保持造势与做实的协调发展。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华为公司是在近几年突然声名鹊起、名声大噪的,那是因为华为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群狼战术,快速实现了扩张。但是实际上华为的发展并不是一夜成名、快速爆发式的,而是通过一小步一小步地厚积薄发的,只不过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没有在意罢了。
华为首先是运用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军事策略,慢慢地向城市发展,等到华为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以后,才把目光瞄向了整个国内市场。紧接着又是几年的艰苦奋斗,等到华为在国内成为领头羊,市场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之后,华为才开始着手进军海外市场。
而且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华为并不是处处撒网,齐头并进,而是先从俄罗斯开始,然后一步步转向非洲、欧美等国。华为的每一步,都是向目标逐渐递进,并没有求速地进行跳跃发展,走得非常稳健,缓慢而有力度。
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有很多新兴的公司或产品迅速地出现,又迅速地消失。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一些小的科技公司和一些与网络业务相关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高估了企业发展的高度,只顾着速度,却忽略了根基,缺乏长远明智的思想。速度发展得太快,会让员工以及领导陷入一种飘飘然的状态中,做事欠缺自制力和耐心,决策的时候也不会充分考虑到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常常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总是想着在短时间内就实现目标,因此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但是华为不同,华为公司通常会根据自身的状况来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计划,将目标细化,先设定一个小目标,这样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待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并且从中预测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同时小目标更容易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有员工的工作压力,放松的氛围更有利于员工的创造力,是非常合理的工作方法。而如果目标的跨度太大、时间太过于紧迫,就会加大员工的压力,或者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因素,导致奋斗者失去信心和耐心。
华为人常常将公司的发展比作马拉松的长跑,在长跑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因为一开始的不遗余力,全速前进而导致后劲不足,失掉成功的机会。如果能够将长跑的路途进行理性地细化,分成一段段的短途路程,然后一个一个慢慢去完成,那么每当跑步者通过一个标志时,会产生实现目标的一种成就感,这会带来更多的动力。正因为华为走得慢,走得稳,才会走到所有人的前面去。
俗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好比木匠,如果一味贪图速度,那么做出来的产品必定是粗糙的。一个企业如果势头发展得太猛,不仅根基不稳,摇摇欲坠,而且会遭受到竞争对手的打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虽说目标要放得长远,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但路终究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一口吃不成胖子。远大的目标需要小目标的过渡,慢慢走,才是发展的最好模式。
这本书的封面上,“华为管理法”几个字的设计,简洁有力,充满了一种沉稳而专业的基调,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知道华为在全球科技界享有盛誉,而其内部的管理体系,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我迫切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揭开华为管理模式的神秘面纱,了解那些支撑其高速发展的核心理念和运作机制。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华为在组织结构设计、流程优化、以及决策机制方面的独特之处?我尤其对华为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并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感到好奇。它是否会分享华为在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我想知道,华为是如何将“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并将其转化为强大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此外,我对华为如何进行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也颇感兴趣,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方法论,帮助我理解一家世界级企业是如何构建和维护其人才梯队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带来一些深刻的管理洞见,让我对企业管理有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读完《华为管理法》的目录,我立刻就被其中一些章节的标题吸引住了,它们仿佛在描绘一幅宏大的企业运作蓝图。“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这样的字眼,虽然在很多企业管理理论中都有提及,但结合华为的语境,我相信会有更深刻和独到的解读。我特别想知道,华为是如何将这些理念落地,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管理行为和员工的行为准则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华为在组织效率提升、流程优化、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具体策略?例如,它会不会详细阐述华为在项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全球化运营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法?我更感兴趣的是,华为是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并迅速做出战略调整的。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华为如何进行战略规划、市场分析、以及竞争对手研究的案例?我希望它能够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帮助我理解一家世界级科技公司是如何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以及它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时,如何保持持续的创新和增长。
评分《华为管理法》这本书的包装设计给我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银灰色的封面上“华为管理法”几个字显得格外醒目,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背后的强大力量。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如此感兴趣,是因为华为作为一家在全球科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其管理模式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华为是如何构建其强大的执行力和高效的运营体系的。它是否会详细阐述华为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独特策略?例如,这本书是否会披露华为是如何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来驱动产品研发和市场策略的制定?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去了解华为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时,是如何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并迅速做出战略调整的。同时,我也想知道,华为是如何通过其特有的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解析华为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以及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启示,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一家世界级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取得成功的。
评分我拿到《华为管理法》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它可能会触及到一些比较“硬核”的管理议题。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和体系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华为在追求卓越和高效的过程中,所采用的那些可能令人耳目一新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它是否会像一部武林秘籍一样,披露华为在组织变革、人才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独门绝技?我尤其想知道,华为是如何在保持高强度竞争的同时,又能够持续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的。它会不会详细解析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晋升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另外,我个人对华为的危机管理和风险应对能力也颇为好奇,这本书是否会就此提供一些经验性的借鉴,例如在面对技术瓶颈、市场波动、以及国际政治压力时,华为是如何化解危机、实现突围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颠覆性的管理认知,让我看到一家伟大企业是如何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并最终实现其宏伟愿景的。
评分这本《华为管理法》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简约又不失力量感,银灰色的底色,中间是醒目的黑色标题,仿佛是某种厚重而严谨的体系。拿到手里,纸张的手感也相当不错,有一定的厚度,翻阅起来不会觉得轻飘飘的。我一直对华为这家企业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感到好奇,尤其是其内部的管理模式,一直以来都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窥探到一些不同于传统管理的独特之处,也许是那些我们平时难以想象的、极具执行力和效率的运作机制。我特别想了解,是什么样的文化基因和管理哲学,能够让一家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跨国巨头都无法忽视的存在。这本书是否会揭示华为在人才培养、组织架构、决策流程、市场战略等方面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方法论?例如,它会不会详述华为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精益求精的产品研发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实现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的双重突破?或者,它是否会深入剖析华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如何通过“狼性文化”等概念,塑造出员工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华为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评分到货快,还没看呢,看了再来评价吧,大京东赞赞
评分书不错,大家都说好,推荐哦。
评分纸张有些暗,发货速度可以,快递员很负责,晚上还给送货的
评分在公司的文化建设中,这一系列的书可以为员工带来动力,让公司文化建立更加容易
评分收到货了,还不错,快递很快,服务很好
评分纸张有些暗,发货速度可以,快递员很负责,晚上还给送货的
评分东西很不错,发货也很快。
评分不错的书,看印刷质量是正版
评分书很不错,朋友推荐,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