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玩投融资,无论你是黑子还是白子,你都已经站在了天堂和炼狱的门口……
本书取材于真实案例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以真实、中国式的投融资故事,为你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新世界。无论你是创业者、企业管理者,还是投资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本书能让你学到很多东西——企业融资和上市的全过程,投资人的手法和心理,投融圈里无所不在、令人触目惊心的猫腻和潜规则。它以实用的技巧、深刻的批判、彻底的反思,给你指出一条出路,
这就是《对赌》,它的内涵,远远比书名丰满。
这是一个中国背景下的融资故事。2009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都受到波及。现金短缺的铭记传媒公司只能再挺三个月,此时,主人公秦方远从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总部归来,专门为铭记传媒主导B轮融资。他做调研,选基金,大谈判,搞“外交”,费心费时后成功融资3000万美元。然而,就在他盘算着去美国纳斯达克敲钟时,却惊闻公司的种种内幕,胆子之大,猫腻之多,令人触目惊心。他这才知道,在中国做融资,处处都有“地雷”。伤不起的,不仅仅是企业家,还有投资人……
陈楫宝,财经记者出身,曾供职于商务部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专业媒体发表过一系列评论文章。同时他也是投融资领域的专家和实践者,曾成功为某公司操作A、B两轮股权融资,该公司荣获《上海证券报》第二届“金融资·卓越企业”奖,被《中国企业家》评为“21世纪未来之星——2012年度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著有畅销书《白手套》等。
题材很贴近现实,情节发展一波三折,把内地企业赴美上市热潮背后的急功近利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权贵绑架了金融,市场鱼目混珠之后,投资人和融资者多大程度上是在做无用功?
——@灰色轨迹
从这本书里,我感受颇深的,除了投融资领域内的风险之外,还有职场人拼命和不择手段的工作状态。这对想学习投融资的我来说,算是一本教科书吧。
——@永远在奋斗
真实的资本圈,真实的对赌案例,真实的环节,真实的操作,真实的陷阱。笔锋凌厉,步步惊心,当资本圈内所有的画卷都展现在你面前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读完怅然若失。
——@金融小贼
投资人与企业所有者那种既互相需要又互相猜忌、提防的心理,在这本书里展现得很真实,建议企业家们都看看,深入了解下上市给自己的企业带来的利与弊。
——@X教授
楔子
第一章 疯狂造富
1. 100倍市盈率盖过华尔街
2. 回国,还有青春可以赌
3. 人人都跑到中国淘金
4. 做投资两年就有了豪房名车
第二章 中国式基金
1. 人民币基金想不怀胎就生孩子
2. 全民PE:个个拼爹,投资靠抢
3. 前辈忠告:海归必须本土化
4. 融资求生
5. 要操盘,先掌权
6. 中国式海归聚会
第三章 运筹帷幄
1. 成大事者,不怕得罪人
2. 一天接到好几个VC电话也不是好事
3. 融资关键:商业模式清晰
4. 人生处处名利场
5. 商业计划书的三个关键问题
第四章 关键交易
1. VC的七寸
2. 投行的雷池
3. 期权池:利益矛盾集中点
4. 各种协议,各种猫腻
5. 中国式上市:狡猾的VIE?
6. 典型性造假:阴阳合同
7. 分手情意在
第五章 对赌
1. 对赌是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
2. 投资的非正常竞争
3. 僵局才是真正的较量
4. 压力测试:灰色交易的信用方案
5. 绷到最后再笑
6. 落袋为安
第六章 高调出击
1. 出来混,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
2. 跳槽高管有反骨
3. 带一个美国姑娘回老家
4. 资本入侵乡村
5. 记者大闹发布会
6. 有了风投不一定就能上市
7. 一辈子与钱打交道也不是好事
8. 媒体潜规则:封口费
9. 物是人非事事休
10. “傍大款”的销售经
11. 暴富了可以嘚瑟,但要看对象
第七章 洗钱
1. 收购中的虚拟对手
2. 尽职调查:要规范,还是要时间
3. 在资本市场,你骗别人,别人也会骗你
4. 疑窦重重的收购
5. 要为股东负责到什么程度
6. 收购的三种方式
7. 最大的规则是没有规则?
8. 市长想吃“洋豆腐”
9. 谁敢挣官员的钱
10. 一顿600万元的午餐
11. 花钱也要讲技巧
第八章 内部人控制
1. 冷飕飕的夏天
2. 旧爱归来
3. 摊牌
4. 瞒不住了
5. “亲信会议”浮夸风
6. 高管也是局外人
7. 断臂求生
第九章 董事之战
1. 董事会汇报材料是“做”出来的
2. 纸里包不住火
3. 投资人的秘密会议
4. 执行对赌失败
5. 期权梦想成空
6. 人人都有感情债
7. 送上门的美女不能要
8. 新CEO被人买了一条腿
9. 政商关系:离不开,靠不住,得把握一个度
第十章 资本骗局
1. 东窗事发
2.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3.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4. 融资骗局
5. 借壳上市的隐患
6. 华侨骗子
7. 前女友孤独离开
8. 暗箱操作靠不住
9. 上市后遗症
第十一章 理性归来
1. 中国概念股寒流
2. 内幕重重
3. 不能上市,那就期待被并购
4. 磨难是男人的财富
5. 故园乔木
后记
“方远,说话方便吗?OK,我手头有一个亿,你帮我在华尔街找个有经验的操盘手,尽快把资金安全地转移到境外。”接到石文庆从国内打来的电话时,秦方远正在哈得孙河一艘灰白色的摆渡船上争分夺秒地打盹儿。
现在是早上六点多,天空刚刚泛白,自由女神在晨曦中举着火炬,精神抖擞。
“什么?你有一个亿?!美金还是人民币?你回国才几年啊!”已经入秋,河风夹杂着寒意吹过来,秦方远打了个激灵,“这还不简单吗?买房置地,直接投资,或者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到离岸公司,花钱的招数很多啊——你可是哥大MBA出身呢!”
“当然是人民币啊!我回国才三年,怎么可能搞到一个亿?是一个处级官员的,在垄断行业专管审批。我帮他理财,就是那种钱,你懂的,想转移出来漂白了。”
秦方远一听,全明白了,他本能地看了下周边的人。这条船上,坐着不少华尔街未来的富翁和金融界宠儿,也许因为说的是汉语,除了声音大引起些许关注外,他们都在忙着打盹儿或者敲打电脑、玩iPad,没有什么人关注这个年轻的亚裔小伙子在电话中说什么。秦方远转身跑到外面的甲板上,压低声音说:“这事儿有风险,你怎么也干这事儿啊?华尔街确实有帮朋友在专门搞这些勾当,不过佣金挺高,至少20%。”
“哈哈,我就知道找你靠谱儿。华尔街嘛,只要有暴利,这些人都可以去杀人放火了。马克思不是说过吗?如果能获得50%的暴利,资本家可以铤而走险;如果能获得100%的暴利,资本家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如果能获得3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冒被杀头的危险。”
“你少跟我贫啊!这事儿得稳妥,否则宁可不做,别把我朋友一起给害了。”秦方远说完,就在心里嘀咕一句:大清早的,说什么杀头之类的话,也忒不吉利。
石文庆嘿嘿一笑:“佣金当然没问题,潜规则我懂,只要安全、稳妥、迅速。这个官员也是海归,明事理,守规则,愿意出这笔费用。如果是土鳖,我就懒得操这份心了,这种人一听要出这么高的佣金,还不如让人直接杀了他呢!他们也根本不会盘算弄到这些钱自己付出啥成本了。”
快挂电话时,石文庆抢着说:“我很快会过去找你谈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你整天在华尔街混,离故国很远,思想已经很土了,国内现在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着造富呢。”
挂了电话,秦方远站在甲板上,迎着清凉的晨风,起床时梳得格局鲜明的头发被吹得有些凌乱。望着迎面而来的曼哈顿,一排排巨楼在晨曦中巍峨地耸立,秦方远突然想到了一个词——over-qualified(大材小用),这个词用在老同学石文庆身上恰如其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参加一场高强度的心理战,每一个角色都在试图读取对方的底牌,而我们读者,就是那个隐藏在幕后的裁判。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没有美化任何一种行为,无论是看似正义的一方还是不择手段的一方,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博弈,作者保持了一种近乎冷酷的客观性。这种叙事视角,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代入感和思辨性。我发现自己开始尝试从不同角色的立场去分析问题,试图找出作者埋下的那些“陷阱”——那些看似合理的逻辑推演,背后往往隐藏着精心设计的误导。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对复杂动态系统的瞬间把握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让我们得以在安全的距离外,观察和学习如何在极端压力下保持心智的清明。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文学性可能被它的情节吸引力所掩盖了。我个人对语言的运用和文字的韵律感要求比较高,而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有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每一句话都像精确计算过的子弹,直击要害。它的结构布局非常巧妙,像是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在准确地咬合着,驱动着故事向着既定的终点前进,却又让你感觉不到被束缚。更难得的是,它在探讨人性深处的孤独和自我救赎时,提供了一种非常内敛和诗意的表达。我甚至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回味某一段关于“选择的代价”的描述,那种带着宿命感的喟叹,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不是一本能让你轻松翻过去的小说,它要求你全身心投入,去感受那种被命运推着走的无力感和反抗的微光。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高智商博弈的教科书,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拓宽了好几个维度。作者对人性弱点的剖析简直入木三分,每一个决策点、每一个转折都充满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妙设计。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复杂情境时的那种游刃有余,那种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往往在后续情节中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它不仅仅是关于输赢的较量,更是关于信息不对称下如何构建信任与欺骗的艺术。那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手心直冒汗,生怕任何一个疏忽会导致满盘皆输。这本书的节奏把控得极好,时而紧锣密鼓,层层推进,时而又突然放缓,留给读者充分消化和揣摩那些潜台词的时间。如果你喜欢那种需要调动全部脑细胞去解码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绝对是首选,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对“理性”和“贪婪”的理解。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平复下来,去梳理那些复杂的利益链条和人物动机,感觉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烧脑的马拉松。
评分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说教式书籍,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的叙事节奏如同一次次精准的脉冲发射,抓人极强,让你根本舍不得放下。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商业图景与个体微观的心理挣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描述“发生了什么”,而是深入挖掘“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果是我会怎样做”的深层哲学。它探讨了规则的边界、道德的弹性,以及在利益面前,人性的铁律是如何被不断试探和重塑的。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对现代社会运行法则的沉浸式田野调查,那些在书中发生的戏剧性冲突,似乎在现实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以不同的面貌上演着。我非常推荐给那些对“看不见的权力游戏”感兴趣的读者,它会给你提供一个非常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观察角度。
评分我通常不太关注那种纯粹强调策略和权谋的书籍,但这一本却意外地抓住了我的心。它的叙事风格非常冷峻而富有画面感,仿佛每一个场景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充满了电影般的质感。我特别喜欢作者笔下那些边缘人物的塑造,他们不像传统故事里的人物那样脸谱化,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言说的苦衷和隐秘的驱动力,使得整个故事的层次感极其丰富。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思考,在当前这个环境下,我会做出和主角一样的选择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但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揭示了在极端压力下,人类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和脆弱性。而且,这本书在探讨商业伦理和社会规则的灰色地带时,展现了一种罕见的深刻和克制,没有落入说教的俗套,而是让事件本身去说话。读完后,我感觉对现实世界中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交易背后隐藏的博弈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
评分帮同事给领导买的书,挺贵的,还第一次开单位发票。包裹没开封就交给同事了。上午下单下午送到,京东自营的商品让人信赖。
评分很好的书,读书长知识。
评分挺好的,下次还会买
评分还行,内容不错,有想法
评分最愁对赌协议,哈哈哈哈
评分还不错的书,喜欢??????????
评分趁着优惠,买了很多书,值得收藏!
评分正版,不错,还么有看完,热爱金融,
评分这次买了好多好多书,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完,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