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在本书中划时代地提出了“海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高战略层面。他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洋利益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至关重要,同时主张大力发展海军、发展商船队、发 展海洋贸易、建设海军基地和商港。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集中反映了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对海洋战略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自马汉去世以降,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已充分验证了海权论的观点。
作为一部海权著作的同时,本书也不乏文学性。马汉不仅客观而生动地再现了历次海战的过程,也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对那些卓越海军将领的赞美。 我们似乎能直面四天海战的硝烟、特拉法加海战的激烈、马拉加海战、拉乌格海战......我们仿佛能看到被海军官兵尊称为爷爷的德?赖特,胆敢悬挂着扫帚驶过英吉利海峡的特龙普,总是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补给的叙弗朗,身负巨债但富于军事才华的罗德尼,赢得特拉法加海战的智慧勇敢的纳尔逊......
?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 :美国历史知名、颇有影响的海军战略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被美国史学界称为“海权论的思想家”、“带领美国海军进入20世纪的有先见之明的天才”。
主要作品有阐释其理论的“海权论三部 曲”——《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及《海军战略》等。
导 论… ……………………………………………………………………1
第一章 海权诸要素之探讨……………………………………………24
第二章 1660年之欧洲形势……………………………………………79
第三章 英国革命………………………………………………………119
第四章 1702-1713年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40
第五章 法国摄政时期…………………………………………………166
第六章 1739年的英西战争……………………………………………184
第七章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206
第八章 自《巴黎和约》到1778年间形势的发展……………………246
第九章 1778-1781年间北美和西印度群岛的海上战争………………269
第十章 1779至1782年间的欧洲海战…………………………………301
第十一章 批判性地讨论1778年海战…………………………………315
导 论
海权之历史,虽说绝非全部,却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于国家间你争我斗、相互竞争以及以战争而告终之暴力的记述。在人们还没有揭示出控制海上贸易增长与繁荣的真正原则之前,海上贸易对于各国财富与实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就早已清晰地显现出来了。为了确保所属民族能够占有此种利益中超过其应得的份额,各国都会不遗余力地排斥其他国家,要么是通过和平的立法途径,用垄断或者禁止性条例,要么便是在立法途径失败之后,直接动用武力。利益冲突,即为了多占有贸易利益份额、为了多占有远方那些归属未定的商业地区——就算不是为了全部占有——而发生冲突,会激发冲突双方的愤怒之情,从而引发战争。另一方面,那些因为其他缘故而引发的战争,其进程与结果也受到了海洋控制权的极大影响。所以,海权的历史,既涵盖了某一民族试图在海洋上或者通过海洋来变得强大的所有行为,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军事史;因此下文所涉及的,虽说并非全部,但主要还是军事这个方面的内容。
许多伟大的军事领袖都曾告诫我们,像本书这样来研究过去的军事史,对于在未来形成正确的军事思想,对于在未来熟练地进行战争,都是至关重要的。拿破仑曾从尚不知火药为何物的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和恺撒等人所进行的战争中,为手下那些有所抱负的士兵指定了一些必须加以研习的战役;而专业的史学家们实际上也一致认为,虽说随着武器的发展,战争的许多情况世世代代都不相同,但历史这所学校中还是有着某些亘古不变的教训,它们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因而能够被提升到一般原理的高度。我们也会发现,出于同样的原因,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科技的进步和引入蒸汽动力已经使得海军的武器装备发生了巨变,但通过阐述海上战争的一般原则来研究过去的海权历史,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因此,批判性地研究帆船时期海上战争的历史与经验就更加必要了;尽管这些历史与经验为目前的海战提供了可以应用与颇有意义的教训,但汽船时代的海军,迄今为止还没有名垂史册,也没有什么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经验可供引述。对于帆船时期的海战,我们有着许多的经验性知识;而对于汽船时代的海战,我们却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关于未来海战的诸多理论,差不多完全都是假定性的;尽管人们已经试着通过仔细研究汽船舰队与有着悠久历史且众所周知、以桨驱动的桨帆船队之间的相似之处,来给这些理论以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我们最好还是不要陶醉于这种类推的方法,除非此种方法得到了彻底的验证。二者之间的这种相似性,实际上绝非只是表面上的。汽船与桨帆船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能够不依赖于风向,能够转向自如地航行。这种能力,使得此类船舶与帆船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后者在有风的时候,只能沿着数量有限的一些航线航行,而若是无法沿着这些航线航行,它们就只能在原地打转了。不过,虽说观察相似之处很明智,但寻找相异的方面也是很可取的;因为当我们的想象力全都沉迷于探究事物的相似点——这是一种最令人愉快的精神追求——时,倘若新发现的相似物中出现什么不一致的地方,我们就极容易失去耐心,从而可能忽视或者不愿承认这种不一致。因此,桨帆船与汽船虽说发展情况并不相同,但都有着上述共同的特征;不过,它们之间至少也有着两点不同,而在桨帆船的历史中寻求与汽船相似的作战教训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记住其差异与相似点,否则我们可能会得出错误的推论。在航行的时候,桨帆船的动力会不可避免地迅速下降,因为这是一件相当累人的工作,人力不可能长久坚持,所以桨帆船只能持续进行有限时间的战术运动(1);再则,桨帆船时代所用的攻击性武器非但射程短,而且差不多完全属于短兵相接式的武器。这两个条件,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交战双方的相互袭击,但也不乏巧妙地攻击或夹击敌舰的方法,然后才是短兵相接的混战。就是在这种袭击和混战当中,人们对于目前海军那种可敬的、甚至是卓越的观点达成了一种重大的共识,从而发现了现代海军武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即一种“唐尼布鲁克集市”[1]式的局面;正如混战历史所表明的那样,在此种局面中,我们是很难分清谁是敌
- 3 -
人谁是友军的。无论这种观点的最终价值如何,我们都不能仅凭桨帆船与汽船能够在任何时候直接进逼敌人、并且在船头装上金属撞角这一事实,而不顾桨帆船与汽船的差异,就说这种观点有了历史基础。到目前为止,这种观点还只是一种假设,我们不妨等到经过战斗验证、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之后,再来做出最终的判断。在此之前,还是可以存在与之相对立的观点的——即对于数量相等的舰队来说,发生那种基本上无需战术的混战,并不是如今这个时代利用精巧而强大的武器所能取得的最佳结果。一位舰队司令越有把握,其舰队的战术发展得越完善,其手下的舰长们越称职,他就必然会越不愿意去与数量相等的敌军展开混战;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的这些优势便会付之东流,谁占上风全凭运气,而他手下的舰队就会跟那种以前从未集中作过战的一群乌合之船没什么两样了(2)。至于何时适于混战或者不适于混战,历史上是有着许多教训的。
......
我一直对军事史,尤其是海洋战争史非常感兴趣,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宣传时就立刻被吸引了。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已经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视角。作者似乎不仅仅满足于罗列历史事件,而是试图通过分析海权在不同文明、不同时代扮演的角色,来揭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这一点非常吸引我,因为我一直觉得,很多历史著作过于侧重“what happened”,而忽略了“why it happened”以及“what does it mean”。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偶然的海战和军事行动,实际上是如何受到地理、经济、技术甚至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希望书中关于大国兴衰与海洋联系的论述,能够给我带来一些颠覆性的思考。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那些能够解释世界运行规律的经典理论。“海权论”无疑是其中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一理论的核心要义,并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它是否会详细探讨 Mahan 的观点,以及后来的学者们是如何对这一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的? 我对书中是否会涉及现代海权的新形态,比如航母战斗群、潜艇技术,甚至网络和太空在海洋战略中的作用,充满了期待。一个优秀的“海权论”解读,应该能够连接过去与现在,为我们理解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海洋局势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深刻的洞察。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海权论”这个概念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总觉得它是一种比较宏观、比较学术的理论,可能离我的日常生活比较远。但是,这本书的“插图典藏版”包装,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给专业人士看的,也适合像我这样有兴趣但不够专业的普通读者。我被那些精美的历史地图和舰船插画所吸引,它们勾起了我对航海时代探险家们勇气和智慧的想象。我很好奇,在那个没有卫星导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指挥官们是如何凭借对海洋的理解和判断,制定出影响历史进程的海上战略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比较易懂、生动的方式,将这些宏大的理论和复杂的历史背景娓娓道来,让我不仅能了解理论本身,更能体会到它如何塑造了世界格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真是精美,封面色彩搭配和谐,触感也很棒,拿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打开扉页,印刷的纸张非常有质感,泛着淡淡的米黄色,不像有些书那样刺眼,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易疲劳。插图更是点睛之笔,每一幅都配得恰到好处,无论是古老的海战图,还是绘制精密的战舰模型,亦或是各时期著名海将的肖像,都清晰而生动,仿佛将人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这种图文并茂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也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海权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风帆战舰演变的那组插图,细节非常丰富,能让人直观地理解不同时期海军战术的变化。总的来说,这本“插图典藏版”在视觉呈现上做得非常出色,无论作为案头书还是礼物,都显得十分有品味,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迫不及待想要深入了解书中的内容。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崛起和衰落,离不开对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的审视。这本书的标题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似乎预示着对海洋力量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的深入探讨。从我过往阅读的历史书籍中,我隐约感觉到,那些能够掌控海洋的国家,往往在对外贸易、殖民扩张以及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了先机。然而,我对“海权论”的具体内涵,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被解读和应用的,了解得并不深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运用海权,以及海权在现代战争和国际关系中又呈现出怎样的演变。尤其是,它将如何解释那些历史上强大的海军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又有哪些新兴力量正在崛起。
评分孩子要看的,挺好的一本书
评分不错,一次非常满意的购物哦
评分书不算好,胜在便宜。
评分导师推荐的一本不错的书
评分感觉书还可以,应该是正版的!
评分收藏!
评分这书一看就是盗版的,纸质粗糙,光泽暗淡,字迹也不是很轻
评分蛮不错的,好用,而且品质很好,值得信赖。。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