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铁幕欧洲之新生

甲骨文丛书·铁幕欧洲之新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尔·施勒格尔 著,丁娜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642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6076
品牌:甲骨文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甲骨文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6
字数:2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阅读施勒格尔的人会明白,自由处于穿越帝国边界的过程中。——阿诺·魏德曼,《柏林日报》

内容简介

《铁幕欧洲之新生》通过一位德国历史学家的视角展示了冷战时期,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在东西欧所发生的种种转变。相比于一位历史学家,作者在本书中的视角更像是一位东西欧社会文化的传递者,通过东西欧之间的交通、文化交流、人口流动等具体的变化,向读者呈现出立体的、彩色的“铁幕”之后的东西欧。作者在此既没有拘泥于历史的遗址,也没有单一地借鉴当代的碎片,而是通过流动和变化的点点滴滴将历史与当下串联起来。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卡尔·施勒格尔 译者:丁娜


卡尔·施勒格尔出生于1948年,是一位德国的东欧历史学家和出版人,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俄罗斯现代史、东欧城市文化史和历史叙述的理论问题等。他先后在柏林自由大学、莫斯科、圣彼得堡学习哲学、社会学、东欧历史学和斯拉夫文学。他曾作为东欧历史学教授在欧洲大学(Europa-Universität Viadrina)任教至2013年。出版作品:《读懂莫斯科》(Moskau lesen)。

丁娜,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现居住在德国慕尼黑。译有《德意志之魂》(合译)、《寻访行家》(合译)、《何谓成功》、《饥饿与丝绸》和《幸福,在幸福远去的时代》等。

精彩书评

阅读施勒格尔的人会明白,自由处于穿越帝国边界的过程中。

——阿诺·魏德曼,《柏林日报》

史学大师完成度非常高的作品之一。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德国时代周报》


目录

当下欧洲!

当下欧洲!关于蚂蚁商人、廉价航空公司和其他欧洲人

给欧洲航线颁发查理曼奖!

测量:一位昨日欧洲人的观察

欧洲地缘

欧洲城市穷途末路了吗?

德国的D大调发声练习

我们需要一座德国统一纪念碑吗?

德国的D大调发声练习

马利恩邦的另一侧或个人经历的冷战

德国国歌那些事

一个展览会上的图片:转型时期博物馆的宣传小册子

俄罗斯空间

输家?苏联解体20年后的亲俄派和俄罗斯知音

“俄罗斯空间”:空间掌控和空间拓展

作为俄罗斯历史书写中的问题

俄罗斯空间作为俄罗斯文化的固定形象

俄罗斯的第二次现代化

世纪之作———《路标》(1909~2009)

欧洲的新叙事

经验的不对称性,回忆的不对称性

消失的地貌:欧洲经验与德国经验

什么叫作再现消失的地貌?

一地双名:克莱绍/克日舒瓦

同时叙事或者历史叙事性的局限

文献与注释

译后记

精彩书摘

  《甲骨文丛书·铁幕欧洲之新生》:
  当下欧洲!
  人们针对欧洲所进行的争辩从未如此严肃与激烈。发生在当前众所周知的危机中的新一轮辩论不仅仅关乎金融、银行、债务或欧元危机领域,而且关乎欧洲去向何处:1945年战后的欧洲和1989年分裂结束以来的新欧洲面临着新风险。尽管形成于负面情境和危机压力下,但欧洲公共领域看来确实存在。辩论和抉择的对象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试验”或“项目”,而是质疑欧洲大陆各民族迄今尚属成功的共存与合作,询问20世纪末的欧洲该如何继续发展。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想象,在铁幕消失后新边界的划定是怎样严酷,而这又会引起何种新的扭曲与迁徙,这要求欧洲大陆的居民具有极高的克制和自律能力。但是纵观欧洲历史,难道可以说欧洲的重整是件易事吗?欧洲不再仅仅意味着舒适和美好的未来,也意味着要面对危机、牺牲和放弃。自始至终显而易见的是:政治和政治精英们面对当前局面已然束手无策,只有社会作为整体共同面对当前局面,才有赢的希望。任何人都没有魔咒或处方,也不可能有。众所周知,事态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发展为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有一种经验是难能可贵的,即我们经历过的1989年后东欧对危机的掌控。没错,南斯拉夫的内战曾在很长时间内令我们目瞪口呆;但是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在体制崩溃后一夜之问被甩出了他们的生活轨道,他们必须重新“安身立命”。如果说这种弃旧迎新的转变虽然不无艰辛,但基本上没有在大范围内发生武力冲突,而是完成了和平转变,那是因为没有发生恐慌反应和暴发社会癔症,尽管困境重重,人们还是保持了冷静。1989年后危机能够成功被掌控的关键在于:人们没有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在看上去毫无出路的境况中仍能找到应对办法。东欧当时展现出惊人的冷静和对动乱与危机的掌控能力。老百姓日复一日所实践着的凑合度日的方法,在克服危机方面被证明胜过任何幻想或教科书中所开列的良方。在熟悉的常规不复存在时,随机应变才是当务之急。把欧洲从战后的分裂局面解救出来的水滴石穿的渐进过程显示了欧洲到底有多强大的底蕴。现在的情况依然如此,因为西欧也开始清理旧局面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过程会更加困难,在持续时间很长的一个黄金时代中我们已然习惯了高水准的生活,告别这种曾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并非易事。在危机局势中被唤醒的不光是恐惧,还有平稳时期不那么受到重视的道德与能力。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是平凡时期难以想象的。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Hic Rhodus,hic saha!)
  当下欧洲!关于蚂蚁商人、廉价航空公司和其他欧洲人
  “当下欧洲”,这听起来有些矫情!我喜欢这种说法,感觉自己受到挑战,在普遍谈危色变的情况下并不人云亦云、悲天悯人,何况这类哀叹往往既来得太晚,又于事无补。但它听起来也像是一种固执反应,犹如小孩子常常在夜幕笼罩下的森林中吹口硝给自己壮胆一样。它听起来如同借助魔法的召唤,召唤的对象往往是不存在或尚不存在的东西,要通过召唤才能出现。但作为中等智力、对时局感兴趣,而且对经济问题也有一定了解的人,他对欧元危机又能说些什么呢?我对欧元危机有自己的见解,但看不透,特别是我没有解决危机的办法。这有点儿糟,可也没有那么糟,因为就连那些了解金融、金融交易、货币流通秘密的大腕们以及经济生活机构的负责人也失去了洞察力。否则他们就会挺身而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公众和客户启蒙。如果内行专家感到自己对公共福利负有责任的话,他们本该起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作用,这是人们对他们的起码期待。然而当我们急需他们来解惑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隐身并失语了。专家们抛弃了我们,我们必须依赖自己对局面的判断,无论这种判断是在家中的写字台前、在专题讨论会上做出的,还是晚上跟朋友们在普伦茨劳贝格(Prenzlauer Berg)或夏洛滕堡(Charlottenburg)的餐饮聚会上做出的。我琢磨明白的是:显而易见,“我们”,即贷款人、消费者、社区、文化和科学界人士、各州、联邦德国、欧盟成员国和欧元区,一直在超前消费。现在到了紧要关头,我们渐渐明白,这种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是一种相当具有戏剧性的见地,承认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但这既非世界末日,也不意味着西方的灭亡。我所能提供的并非阿基米德支点,凭借它可以应付令人看不透、从而让人不安的局面,或是能对局面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解释;我说的这些不过是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而已。人们也可以把它叫作自我观察,在观察中我们得知局面的真相和我们的处境,如同危机之前卡珊德拉(Kassandra)的预警,这类警告因其简单明白的优势总是容易做出,不像纷繁复杂的当前局面,即“黑暗的生活瞬间”(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语)那么让人理不出头绪。这种观察所涉及的欧洲是不会出现在有关欧元的言论中的,我提到这个欧洲并非因为我在其中看到了拯救的希望和“阿基米德支点”,而是因为这个欧洲不容忽视。首先人们应该把观察的视野扩大,有一些东西,无论是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办公楼的走廊中,还是在拯救欧元的方案中都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我对欧元拯救方案一窍不通,但对欧洲的其他事情还是略知一二的,同时我也相信自己对这些事情有一定的判断力。有时我有一种印象,我或“人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早晨听新闻时——播报的都是最新指数和数字:道琼斯、日经指数、纳斯达克、达克斯、最新的经济报告、公司结算——我问自己:这些消息是给谁听的?谁听得懂又用得上它们?是否我们大家现在都成了股票持有人、知情人和分红利者?这些消息到底是真的有用,还是只起着背景和衬托音乐的作用,就像人们在商厦和飞机场的洗手间都能听到的音乐,不过是为了烘托气氛,营造一种与一体化世界的调子合拍的氛围?就我个人而言,我不相信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好坏要靠交易所急剧变化的股票状况来衡量。一个昨天还可靠地进行生产的企业,第二天一早其股票就大跌,甚至会破产。我觉得这好像是个头足倒置的世界,与我所观察到的相去甚远。在我所分析的矩阵中,被分析的对象和结果都完全不同。
  ……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值得一读,也值得一看,更值得给大家推荐一下。书可以慢慢读,但是是要抓紧时间囤起来。希望大家都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书,遇到喜欢的读书人,人与书的相遇。

评分

时间线上承接地中海三部曲,因为伊斯兰世界阻碍了东西方的贸易来往,地中海贸易和思想交流又被热那亚、威尼斯垄断,作为欧洲文化、经济边缘的蕞尔小国葡萄牙以1415年休达战役为起点,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又经过阿尔梅达和阿尔布开克的努力,造就了商业、殖民的印度洋帝国,葡萄牙人在异域建立起第一个全球性殖民帝国,将东西半球连接起来,当真了不起,这可比华而不实的三宝太监下西洋意义更为深远。

评分

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评分

我只想说,老板你实在是太好了。 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本人对此卖家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交易成功后,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自古英雄出少年,卖家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今,沧海桑田5000年,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雾迷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立于天地间,花见花开,人见人爱,这人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实乃国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 .......看着交易成功,我竟产生出一种**——啊,这么好的卖家,如果将来我再也遇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卖家的店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卖家,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以此评价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给好评……

评分

甲骨文丛书系列真大坑,价格好高,优惠力度不大。图书多,喜欢的也不少。这坑怎么填?太伤钱$_$。

评分

Jingdong mall,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评分

现在买书全都是在京东了,速度快还有正品保障,一买完书舍友看见就让我帮他们带……

评分

《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套装共3册)》,从19世纪开始,人类现代史即将拉开序幕。这是一个重大政治理念汇聚的时代,是“此在”科学化的时代,是铁路与工业的时代,是各大陆之间的大规模移民以及首波经济和通信全球化浪潮的时代,是民族主义和欧洲帝国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时代。但同时,在今人眼中,19世纪却已变得遥远而陌生:一个辉煌的昨日世界。本书从世界史的角度描绘和剖析了这段历史,一个欧亚美非各大洲经历剧变与全球化诞生的时代。国际历史学会前@于尔根·科卡称此书是“德国历史写作中的里程碑”,奥斯特哈默也因此被誉为“有关19世纪的布罗代尔”。

评分

战略的核心问题是,我们是否有可能操纵并塑造环境,抑或只是成为不可抗拒力量的受害者。弗里德曼在书中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环境生来具有不可预知性——由于偶发事件、对手干扰或盟友失误——使得战略既具挑战,又富戏剧性。很少有哪个军队、企业或国家能够接二连三地预测事态发展,相反,它们只能在一系列情形中摸索前行,每一次实践都不可能与预期相吻合。在此过程中,它们要不断地重新评估包括终极目标在内的最初战略。因此,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战略是流动的、灵活的,它受制于起点,而不囿于终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