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语 新版3 课课练

新概念英语 新版3 课课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概念英语名师编写组 编
图书标签:
  • 新概念英语
  • 新版第三册
  • 课课练
  • 英语学习
  • 教材
  • 练习
  • 外语
  • 教育
  • 同步练习
  • 基础英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2577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132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361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概念英语3》教材为基础,根据教材特点,以每个“Lesson” 为单位设置同步练习训练题,全书共60个训练;每套训练分为基础巩固和综合提升两个板块,基础部分的知识点考查紧扣教材重难点,题型灵活;综合部分选材与教材话题同步,选材新颖。

作者简介

  “新概念英语名师编写组”由多位优秀教师组成, 有的在“新东方”任教,有的在“巨人”学校任教,都有多年教授《新概念英语》的宝贵经验,对此教材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的水平也有精准的把握。同时,这些老师也在不同的出版物上发表了论文及辅导资料,如金星书业的《教材全解》、金榜书业(《创新设计》)、北京昊福的《同话题完形与阅读》、 北文公司长喜英语的《分级阅读系列》、《测试报》、《英语学习辅导报》等。

目录

Lesson 1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6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7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8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9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0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1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2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3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4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5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6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7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8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19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0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1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2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3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4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5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6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7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8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29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0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1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2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3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4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5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6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7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8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39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0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1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2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3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4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5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6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7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8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49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0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1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2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3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4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5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6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7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8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59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Lesson 60

基础巩固

综合提升


参考答案


前言/序言

  《新概念英语3课课练》系列丛书,紧扣《新概念英语3》教材内容,以每个“Lesson”为单位,设置同步训练题,从词汇、句型、语法、阅读及写作等多个角度,层层深入,全方位地让学习者练习所学知识。该书具备以下特点:

  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紧扣课文内容,全面考查教材中的知识点,突出学习的层次性和整体性。练习设置层次清晰,从单词、短语到句型、语法再到阅读、写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

  题型灵活、全面到位本书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置相应的题型,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让学习者全面练习所学知识。

  题材新颖、实用性强本书习题选材贴近实际生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立足于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总之,本书以训练为目标、以提高素质为根本,是一本与《新概念英语3》教材真正同步的全程练习册。从图书策划、编审、版面设计到出版,历经层层把关,编审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书中仍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好的,以下是几本不同主题的图书简介,均不涉及《新概念英语 新版3 课课练》的内容,力求详实且自然: --- 图书简介一:《寰宇探秘:失落文明的密码与星辰的低语》 作者: 艾琳·凡德堡 类别: 历史考古/非虚构探秘 字数: 约 1500 字 内容梗概: 在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之下,无数光怪陆离的篇章被时间的长河悄然掩埋。本书并非一部传统的历史教科书,而是对那些在正史中被轻描淡写,却在考古学界和神秘学界引发无尽猜想的“失落文明”进行的一次深度透视与逻辑重构。 第一部分:美洲大陆的翡翠迷踪 我们将首先聚焦于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不同于聚焦于其历法和祭祀的传统论述,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蒂卡尔(Tikal)和帕伦克(Palenque)遗址群中那些尚未被完全破译的建筑结构进行详尽的分析。作者花费十年时间,实地考察了尤卡坦半岛的雨林深处,通过先进的激光雷达(LiDAR)技术扫描,揭示了被茂密植被覆盖下的附属结构网络,这些网络似乎暗示了一种远超我们想象的城市规划智慧和水利工程能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羽蛇神”形象在不同地区(如墨西哥谷地与危地马拉高地)的演变路径的追踪。书中通过对大量出土陶器和浮雕的细致比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玛雅文明中对于天文和数学的精深理解,可能并非孤立发展,而是继承自一个更古老、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期“奥尔梅克”文明的技术传承体系。章节详细描述了作者团队如何通过拓扑几何分析,试图破解一些被认为是神话故事的壁画中隐藏的地理坐标信息。 第二部分:地中海的黄金时代与亚特兰蒂斯的幽灵 我们将时间轴拉回到距今约三千多年前的爱琴海地区。本书深入探讨了米诺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的兴衰,尤其聚焦于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宫殿(Palace of Knossos)。我们不再满足于“火山爆发导致衰亡”的简单结论,而是着重分析了米诺斯文明的海洋贸易网络——他们如何在地中海东部建立起一个事实上的商业垄断?米诺斯文明独有的艺术风格——色彩鲜明、充满活力,与同时期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严肃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 书中引述了大量来自塞浦路斯、叙利亚海岸的陶文记录,试图勾勒出米诺斯商业帝国的触角。同时,对于柏拉图笔下“亚特兰蒂斯”的描述,本书采取了批判性的、基于地理地质学的考证方法。作者对比了圣托里尼火山喷发模型与海底沉积物报告,推演出最有可能的“原型遗址”范围,并分析了为何这个故事在西方文明的集体潜意识中具有如此持久的影响力。 第三部分:亚洲大陆的神秘支流 旅程转向东方,我们审视了印度河谷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的莫亨佐-达罗和哈拉帕遗址。这些城市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系统,其标准化砖块和完善的排水沟系统,甚至领先于同期巴比伦和埃及的工程水平。然而,这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却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神秘地衰落,且至今未能完全破译其印章文字。 本书通过语言学人类学的方法,将印度河文字与现代南亚语言(如泰米尔语、梵语的早期形式)进行交叉比对,提出了一套新的符号可能性解读框架。此外,书中探讨了其突然衰退是否与恒河上游水系的变化,或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瓦解有关。我们对比了同时期中国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遗址,试图寻找跨大陆的文化交流或并行发展的证据,尽管这些证据目前仍然稀少而模糊。 结语:历史的“缺失环节” 《寰宇探秘》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读者对“已知历史”之外的想象力。每一个失落的文明,都像是一块缺失的拼图,它们的智慧和失败,可能蕴含着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深刻启示。本书汇集了尖端的考古发现、地质学证据和跨学科的理论推演,旨在为对人类起源和早期发展史抱有好奇心的读者,提供一次兼具知识性与思辨性的史诗之旅。这不是为了寻找“被隐藏的真相”,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自己”的复杂过程。 --- 图书简介二:《微观世界: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的交响乐》 作者: 乔纳森·K·里德尔 类别: 生物医学/专业教材 字数: 约 1500 字 内容梗概: 生命活动的精妙,往往体现在我们肉眼无法触及的尺度上——细胞内部的活动。本书是为生命科学、生物化学及医学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量身打造的,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细胞如何接收、处理并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核心机制——信号转导通路。它超越了基础教科书对主要通路的简单罗列,专注于机制的分子细节、调控的复杂性以及临床相关性。 第一章:信号的源头与接收器——G 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动态结构 本章首先回顾了经典的第二信使系统(cAMP/cGMP 和钙离子),但核心篇幅聚焦于 GPCRs 这一庞大家族。我们详细分析了 GPCRs 如何在细胞膜上进行构象变化,从而激活下游的 G 蛋白异三聚体。本书特别引入了近几年冷冻电镜(Cryo-EM)技术对激活态和非激活态 GPCRs 结构的解析成果,展示了配体结合如何引发螺旋的微小移动,进而影响胞内端的结合域。对于受体脱敏(Desensitization)机制,如 GRK 磷酸化和 $eta$-arrestin 招募,进行了详尽的生物物理学解释,强调其在维持信号精确度中的作用。 第二章: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的级联放大效应 RTKs 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关键。本章深入剖析了胰岛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激活机制。重点讨论了“受体自磷酸化”与“底物招募”的协同作用。我们详述了 SH2 结构域和 PTB 结构域如何特异性识别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将信号从膜上导向胞内骨架蛋白和信号分子。 关于RAS/MAPK 通路,本书提供了其激活和负反馈调控的精细图谱,包括 SOS 蛋白如何充当 GTPase 激活蛋白(GAP)的拮抗者,精确控制 Ras 的开关状态。对于癌症研究者而言,本章对 RTK 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Oncogenic Signaling)及其靶向药物(如 Imatinib, Gefitinib)的作用位点进行了深入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第三章:细胞骨架与信号的机械耦合 传统的信号通路关注化学信使,而本章探讨了“机械信号转导”(Mechanotransduction)。细胞如何感知外部的物理张力、基质硬度或细胞间的接触压力?我们分析了整合素(Integrins)在连接细胞外基质(ECM)与细胞内信号网络中的核心作用。重点讨论了 FAK(粘着斑激酶)在应力纤维形成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以及 YAP/TAZ 蛋白如何作为机械信号的“读出器”,在细胞核内调控基因表达。 第四章:跨界与交叉干扰:信号网络的整合 任何单一的信号通路都不是孤立运作的。本章致力于解析不同通路之间的“串扰”(Crosstalk)。例如,GPCR 信号如何通过磷脂酶 C (PLC) 激活间接影响 RTK 信号的底物;或者炎症因子(如 TNF-$alpha$)通过激活 IKK 复合体,如何调控 NF-$kappa$B 的核转位,进而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 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细胞内信号的“整合”(Integration)与“决策”(Decision Making)。细胞并非简单地遵循“是/否”的指令,而是根据不同信号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组合模式,进行复杂的概率性反应。 第五章:信号异常与疾病的分子基础 最后,本书将理论应用于临床。我们将信号通路失调与几种主要疾病联系起来: 1. 糖尿病: 胰岛素信号通路下游的 IRS 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导致的持续性抵抗。 2. 神经退行性疾病: 朊蛋白的错误折叠与细胞内钙稳态的破坏。 3. 免疫炎症: JAK/STAT 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过度激活。 本书配有大量高质量的分子结构图、复杂的通路线路图和实验数据图表,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一个立体、动态的细胞通讯认知框架,为未来在分子医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 图书简介三:《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社会景观:从煤烟到工人阶级自救》 作者: 赫伯特·M·斯通 类别: 近现代史/社会经济史 字数: 约 1500 字 内容梗概: 工业革命不仅仅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工厂的拔地而起,它是一场深刻重塑人类生存方式、家庭结构乃至道德伦理的社会地震。本书聚焦于 1800 年至 1900 年间,在英国,这一剧变对社会底层和中层阶级带来的复杂、矛盾且往往是残酷的冲击。作者摒弃了传统的技术进步赞歌,转而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审视这一转型期的社会景观。 第一部分:机器的统治与时间的异化 本书首先描绘了工厂系统对传统劳动模式的颠覆。在农耕社会中,时间是流动的、与自然节奏同步的;但在工厂中,时间被“节奏化”、“货币化”和“外化”了。通过对大量工人日记、法庭证词和工厂巡视报告的分析,我们重建了童工和女工在纺织厂、煤矿中的工作日常。重点分析了计件工资制和严格的纪律制度如何将工人阶级变成机器延伸的一部分,以及这种“时间异化”对工人自我认知和家庭关系的侵蚀。 探讨了城市化的进程中,新生的工业城市如何成为疾病和贫困的温床。伦敦、曼彻斯特等地的快速扩张,造成了空前的住房危机、公共卫生系统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隔离——富人区与贫民窟的物理和心理界限日益清晰。 第二部分:家庭结构的重塑与性别角色的模糊 工业革命对家庭的传统定义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家庭作坊”模式被工厂取代后,男性劳动者不再是唯一的或主要的收入来源。本书详细考察了女性和儿童被吸纳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这如何反作用于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所推崇的“女性居家”理想。 我们研究了早期的工厂法案(如 1833 年的《工厂法》),这些法律看似是保护弱势群体,实则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男性作为“养家糊口者”的地位,同时也为后续的性别政治埋下了伏笔。通过分析工会早期的斗争记录,展示了工人家庭内部在面对贫困和失业时,如何努力维持其尊严和凝聚力。 第三部分:抗争的萌芽——工人阶级文化的形成 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压迫,工人阶级并非是被动的受害者。本书的精华部分在于对早期工人运动和自救组织的考察。我们细致分析了 Luddites(卢德分子)的破坏行为背后的经济逻辑,他们反抗的究竟是机器本身,还是机器所代表的资本权力结构? 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宪章运动(Chartism)。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政治请愿,而是一次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觉醒。书中详细梳理了宪章的“六点要求”如何整合了经济诉求和政治权利,以及它如何催生了早期的工人教育运动、互助会和消费合作社。这些组织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构建一种独立于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工人阶级文化和身份认同。 第四部分:道德经济学的冲突与调适 最后,本书探讨了工业革命对既有“道德经济学”的冲击。传统观念认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能养活自己和家庭。但大规模的失业、周期性经济萧条和疾病,使得许多勤劳的家庭陷入赤贫,这挑战了社会精英关于“贫困是道德缺陷”的解释。我们研究了济贫法改革(Poor Law Amendment Act 1834)的残酷性,以及社会改革家如查尔斯·狄更斯、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等知识分子如何通过文学作品介入这场道德辩论,最终促使政府开始正视工业化带来的结构性社会责任。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社会景观》是一部关于冲突、适应和最终重塑的史诗,它揭示了现代世界的许多基本矛盾,其根源深植于那个充满煤烟与希望的百年变革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简直是一流的,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产品那样,只是机械地将语法点和词汇强行塞给你,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螺旋上升的学习路径。我发现,每学习完一个核心的语法结构,紧随而来的就是大量的、场景化的应用练习,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听懂了规则,但一到实际运用就立马“卡壳”,这本书很好地弥补了这种脱节。我尤其欣赏它对那些“似是而非”的易错点做了特别的标注和深入剖析,那些讲解不是干巴巴的定义,而是通过对比和例句的巧妙对比,让你一下子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个选项是对的,而另一个却是错的。这种深度挖掘,远超出了仅仅“记住”知识点的层面,而是真正培养了你对语言细微差别的敏感度。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来说,这种注重“内化”而非“死记”的编排方式,效率高得惊人,感觉每做完一个章节,我的“语感”都被打磨得更锋利了一些。

评分

这本书的辅助资源配置,是我个人认为最值得称赞的一点。现代的学习,早就不是“一本书读到底”的时代了,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必然要有线上线下的联动。我特别留意了配套的音频资料,它的录音质量简直是专业级别,发音标准、语速适中,而且听起来非常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机器合成的冰冷感。更棒的是,它似乎还考虑到了不同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提供了不同语速的版本,这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起点。此外,书中对于一些疑难点的提示,虽然不多,但都点到了关键,不会过度干扰你的独立思考,而是恰到好处地在你快要放弃时,给你一个明确的思路方向。这种平衡感,让我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被支持但又不被“喂养”的良好学习状态。

评分

坦白说,我以前对这种“课课练”形式的教材一直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它们可能只是对主教材的简单拆解和重复,缺乏自己的“灵魂”。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难度梯度设置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精妙。初期的练习,确实是巩固基础概念,让你站稳脚跟;可一旦进入中后期,那种挑战性就开始悄然提升,它开始引入一些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才能解决的复杂句式和语境。更绝的是,它所选取的例句和情景对话,完全没有那种陈旧的、脱离现代生活的感觉,反而充满了当代英语的使用氛围,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应对真实世界交流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太重要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做一套练习题,而是在和一位非常耐心且高水平的外教进行一对一的“实战演练”,每一次的错误和订正,都像是一次及时的、高效的反馈和纠偏,让我能立即修正思维定势。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和实用的,是它在培养应试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之间找到了一条非常微妙的平衡点。我发现很多练习题的设计,表面上是在考查一个特定的语法点,但实际上,它更深层次是在考察你对整个句子逻辑和语义的把握能力。例如,在处理那些复杂的从句结构时,它不仅仅要求你判断时态或语态是否正确,更要求你理解说话者在那个特定情境下想要表达的细微差别。这对于准备任何形式的标准化考试(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都是极大的助力,因为它训练的不是机械记忆,而是深层次的语言理解力。当我做完一套完整的单元测试时,那种成就感是实实在在的,不是靠蒙对的,而是真正理解了知识点如何服务于表达的需要。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让你从“知道”英语,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会用”英语,这对我接下来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实在是太抓人眼球了,封面那种简洁又不失力量感的配色,让我一眼就在书店的书架上把它锁定了。拿到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质感,那种略带磨砂的触感,不像有些练习册那么廉价光滑,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让人觉得这绝对是一本值得认真对待的学习资料。内页的排版也相当考究,字体大小适中,留白处理得很到位,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即使是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特别疲劳。而且,我注意到每一个单元的模块划分都非常清晰,标题和练习部分的逻辑层次感很强,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能让你迅速定位到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攻克。光是翻阅的过程,就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这种视觉和触觉上的愉悦感,无疑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加分项。我特别欣赏他们对于习题分组的用心,似乎能感受到设计者在努力平衡难度与趣味性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堆砌题目。总而言之,从实体书的“颜值”和手感上来说,这本书已经成功地给我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远超我预期的“工具书”水准。

评分

看错了,买了两本。反正是特价买的。

评分

一直在学习新概念,这本教材解析不错还在学

评分

包装完好,性价比高,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

我的听力怎么听?没光盘没链接

评分

还没用。不过封面看上去清爽字体清晰

评分

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图天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

评分

一次不错的购物,下次还会再次购买,祝生意兴隆。点赞?

评分

是正版书

评分

新概念真的没法说,东西很经典,书真的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