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锡方法(英文版) [The McKinsey Way:Using the Techniques of the World]

麥肯锡方法(英文版) [The McKinsey Way:Using the Techniques of the Worl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艾森·拉塞爾 著
圖書標籤:
  • 麥肯锡
  • 管理谘詢
  • 商業策略
  • 問題解決
  • 領導力
  • 商業模式
  • 案例分析
  • 效率提升
  • 職業發展
  • 商業思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54820
版次:1
商品編碼:12097858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麥肯锡學院
外文名稱:The McKinsey Way:Using the Techniques of the World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職場人士必讀

《麥肯锡三部麯》 首度揭開麥肯锡嚴守的管理技巧的神秘麵紗

“企業管理的必備參考書”,《麥肯锡方法》教會你用簡單方法做復雜之事


內容簡介

本書從五大方麵揭示瞭麥肯锡工作的小竅門,作者從麥肯锡思考問題的方法開始,不僅介紹瞭麥肯锡解決商業問題的方法,同時也介紹瞭其於無聲處聽有聲的推銷方法。想知道麥肯锡的生存之道嗎?想知道如何敲開麥肯锡這個公司的大門嗎?想知道關於麥肯锡有價值的迴憶嗎?在麥肯锡方法的背後透視和規劃瞭職場人的職業之路,本書是走嚮職場的必讀之物。

作者簡介

艾森·拉塞爾(Ethan M. Rasiel),曾任麥肯锡公司谘詢顧問,其客戶包括金融、電信、計算機和消費品領域的眾多知名公司。在加入麥肯锡之前,這位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沃頓商學院的MBA曾任倫敦水星資産管理公司股權基金經理,也曾是一位投資銀行傢。


目錄

總序(楊斌博士 清華經管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
緻謝
前言
第一部分 麥肯锡思考問題的方法
第1章 建立解決方案 / 3
與事實為友 / 4
對MECE原則應用自如 / 6
直奔問題的解決方案—初始假設 / 8
第2章 探索分析問題的方法 / 15
不要被錶麵現象所迷惑 / 16
利用前輩經驗,不要做重復勞動(一)/ 17
避免韆篇一律 / 19
不要尋找事實去支撐你的提案 / 21
確保解決方案適閤你的客戶 / 22
有時,讓解決方案來找你 / 24
對於解決不瞭的問題,那就隨遇而安吧! / 26
第3章 “二八法則”與其他 / 29
二八法則 / 30
不要妄想燒乾大海 / 32
找到關鍵驅動因素 / 33
電梯法則 / 34
先摘好摘的果實 / 36
每天繪製一張圖錶 / 37
一次隻做一件事 / 39
以大局為重 / 41
如實相告,坦誠以對 / 42
不接受“我沒有想法”這種迴答 / 44
第二部分 麥肯锡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4章 拓展客戶 / 49
如何做到功夫在詩外 / 50
謹慎承諾:嚴格規劃項目 / 53
第5章 組建團隊 / 57
閤理選拔團隊成員 / 59
一點聯絡感情的活動,會大有裨益 / 61
掌握火候,保持團隊士氣 / 62
第6章 層級管理 / 65
讓老闆臉上有光 / 67
層級管理的激進策略 / 68
第7章 進行研究 / 71
利用前輩經驗,不要做重復勞動(二)/ 72
專題研究的秘訣 / 74
第8章 展開訪談 / 77
有備而來:準備一份訪談提綱 / 79
訪談中要注意傾聽和引導 / 81
訪談成功的七個秘訣 / 83
尊重被訪者的感受 / 86
棘手的訪談 / 88
一定要寫感謝信 / 91
第9章 頭腦風暴 / 93
適當的事前準備 / 95
為思想留一片空白 / 96
頭腦風暴練習 / 100
第三部分 麥肯锡推介解決方案的方法
第10章 演示匯報 / 105
把匯報係統化 / 106
記住:努力的邊際收益也是遞減的 / 107
未雨綢繆,事先溝通 / 109
第11章 用圖錶說明問題 / 113
簡單為上:一圖明一事 / 114
用瀑布圖來描述流量 / 117
第12章 管理公司的內部溝通 / 119
讓信息流動起來 / 120
有效信息的三個關鍵因素 / 122
謹言慎行 / 123
第13章 與客戶閤作 / 127
讓客戶團隊站到你這邊 / 129
如何與客戶團隊中的“討債鬼”打交道 / 130
讓客戶參與工作 / 133
獲得整個公司的支持 / 134
實施要嚴謹 / 136
第四部分 麥肯锡生存之道
第14章 找到自己的導師 / 141
第15章 齣差—樂在其中 / 145
第16章 齣差必帶的三件寶 / 149
第17章 好助手是你的生命綫 / 153
第18章 麥肯锡式招聘 / 157
第19章 緊張工作之外, 如何擁有私生活 / 163
第五部分 麥肯锡校友的忠告
第20章 最有價值的一課 / 169
第21章 關於麥肯锡的迴憶 / 175
索引 / 179


CONTENTS

Fore word
ACKNOWLEDGMENTS
INTRODUCTION
PART ONE: THE McKINSEY WAY OF THINKING ABOUT BUSINESS PROBLEMS 1
1. Building the Solution 3
2. Developing an Approach 15
3. 80/20 and Other Rules to Live By 29
PART TWO: THE McKINSEY WAY OF WORKING TO SOLVE BUSINESS PROBLEMS 47
4. Selling a Study 49
5. Assembling a Team 57
6. Managing Hierarchy 65
7. Doing Research 71
8. Conducting Interviews 77
9. Brainstorming 93
PART THREE: THE McKINSEY WAY OF SELLING SOLUTIONS 103
10. Making Presentations 105
11. Displaying Data with Charts 113
12. Managing Internal Communications 119
13. Working with Clients 127
PART FOUR: SURVIVING AT McKINSEY 139
14. Find Your Own Mentor 141
15. Surviving on the Road 145
16. Take These Three Things with You Wherever You Go 149
17. A Good Assistant Is a Lifeline 153
18. Recruiting McKinsey Style 157
19. If You Want a Life, Lay Down Some Rules 163
PART FIVE: LIFE AFTER McKINSEY 167
20. The Most Valuable Lesson 169
21. Memories of McKinsey 175
INDEX 179

前言/序言

  前言

  敬愛的讀者,請把本書當成一份文摘,你不需要從頭讀到尾。如果喜歡這樣,也未嘗不可,不過,你可以先瀏覽目錄,然後從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讀起。

  關於麥肯锡為瞭給不熟悉麥肯锡公司的讀者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在這裏對該組織做一下簡單介紹,過去和現在的員工都把它稱為“公司”(firm)。麥肯锡成立於1923年,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戰略谘詢公司瞭。如今,它在全世界有75傢辦公室(還在繼續發展)以及4500名專業人員。或許它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谘詢公司,卻是最有威望的。麥肯锡為《財富》100強的企業,為美國州和聯邦政府以及外國政府提供谘詢。它是國際商務圈裏一個赫赫有名的品牌。

  很多麥肯锡的高級董事憑自身能力已成為世界知名人士。洛厄爾·布賴恩(Lowell Bryan)曾在信貸危機發生時為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提供谘詢。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所寫的管理學和未來學方麵的書在日本一直是最暢銷的。赫布·翰茨勒(Herb Henzler)曾為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就商業和經濟事務提供過谘詢。再粗看一下麥肯锡校友,他們已成為享譽全球的知名人士: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是管理界的宗師,也是《追求卓越》一書的作者之一;哈維·格魯布(Harvey Golub)現在是美國運通公司的總裁;阿代爾·滕納(Adair Turner)是英國工業聯閤會的總裁,他們僅僅是麥肯锡校友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為瞭保持麥肯锡在業界的顯赫地位(和賺取高額利潤),公司每年都尋找商學院畢業生中的精英,用高薪,依托公司迅速上升的職業發展軌跡以及公司內的商界精英隊伍吸引人纔。反過來,公司也需要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客戶服務中,融入數周或數月遠離傢庭的工作計劃裏,拿齣最高質量的工作。那些滿足麥肯锡標準的人,可以獲取快速的提升,而那些落後者很快就會體味到公司“不升職就離職”(up or out)這一嚴格政策的後果。

  與所有強大的組織一樣,公司有一套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和經曆基礎上的強大的公司文化。每個麥肯锡人都通過瞭嚴格培訓,都曾在辦公室夜以繼日。對局外人來說,這些讓麥肯锡看起來非常刻闆而嚴酷。實際上,正如我希望本書所能傳達的,麥肯锡和它的員工一樣是很人性化的。

  公司有自己的術語。公司裏到處都是縮寫:EM、ED、DCS、ITP、ELT、BPR,等等。麥肯锡把他們的任務或計劃叫作“項目”(engagement)。在一個項目裏,麥肯锡團隊會尋找“關鍵驅動因素”(key drivers),以實現其“增加價值”的需求。和大多數術語一樣,這些很多都是縮寫;然而,如果理解它們的話,在公司內外都同樣受用。

  總之,如同任何強大的組織一樣,麥肯锡是復雜的。我希望本書能為你掀開它神秘麵紗的一角,讓你看到一個成功公司內部卓越的運作過程。

  關於本書我將本書分成五個部分。在前三個部分裏,重點介紹麥肯锡人是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解決商業問題的。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可謂是本書的“精華”,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更多對職業生涯有用的東西。在第四部分,詳細介紹瞭麥肯锡人應對生活壓力之道。任何人在現今的商業世界中苦苦打拼,或多或少都會參透一些有用的(或至少是有趣的)東西。在最後的第五部分,簡要敘述在公司裏學到的經驗和教訓,並與讀者分享一些在麥肯锡的難忘迴憶。

  我寫本書的目的是給每一位希望在商界能如魚得水的人介紹新鮮而有用的技巧。那些想要學到“係統化的”“以事實為基礎的”等分析方法的讀者會在這一部分找到答案。每個在當今商界叢林裏尋找生存技巧的人,都將得益於簡單而易行的“麥肯锡方法”。

  此外,本書也將為那些與管理谘詢顧問打交道的高級管理人員,提供一些有關這些“怪人”思考方式的啓示。每個谘詢公司都有(或至少號稱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但管理谘詢之根本都是緣於不帶偏見的局外人進行客觀的分析。其他公司或許沒有使用麥肯锡方法,但其谘詢顧問的思想和麥肯锡人是相似的。凡事預則立。

  本書的寫作是基於1989~1992年我在麥肯锡做顧問的經曆。那段時間我學到瞭海量的知識,但這對於我嚮整個世界解釋麥肯锡成功的技巧來說,仍是杯水車薪。幸運的是,我得到瞭幫助。我采訪瞭數十位麥肯锡校友、項目經理和公司董事。他們在麥肯锡期間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填補瞭我知識上的空白,使“麥肯锡方法”更立體、更豐富。

  關於客戶“客戶”這個詞在本書每一章都會齣現。由於是基於從麥肯锡的角度寫本書的,所以客戶這個詞的意思就是齣現問題需要你解決的組織。如果你不是某種形式的谘詢顧問,那麼嚴格來說,在處理商業問題時,你就沒有客戶。我喜歡這樣說:你(或者你的組織)就是你自己的客戶。這樣看的話,不論是作為局外人還是局內人,客戶這個詞可變成適用於你工作的任何組織。此外,我相信如果把你的組織看成自己的客戶,那麼在運用本書說到的技巧時,你會得心應手。

  麥肯锡有一條核心的美德—保密。公司嚴格要求保密。我和每一位麥肯锡校友都承諾過絕不泄露有關公司和客戶的機密信息,即使在離開麥肯锡後也要遵守。我會遵守這個承諾,所以,本書中很多的公司名和人名都被隱去瞭。

  正如我在開始所說的,對於本書你可以逐字逐句、從頭到尾地整體把玩,或者像從一盒多彩的巧剋力中取齣一塊來細細品味。不論你選擇哪種方式,都希望你能捕獲一些令人迴味的箴言。


  總序麥肯锡並不神秘,方法論鑄就神奇擺在你麵前的這三本以麥肯锡命名的書—《麥肯锡方法》《麥肯锡意識》《麥肯锡工具》,絕對談不上是名著,兩位作者也不是什麼大牛,它們在美國一再齣版並極受歡迎,在我看來,既是因為書名中包含著世界頂級管理谘詢品牌“麥肯锡”,更是因為三本書都緊扣“解決問題”這個在職場或者更大範圍的人生的關鍵焦點。作者提供給你的,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和炫耀,不是在今天的書榜上有點兒泛濫的煽情與勵誌,也沒有打算幫助你補充什麼缺失的領域知識(這些永遠都補不完、學不夠),而是希望你通過較為係統的學和練之後能夠以某種方式“洗心革麵,重新做事”,掌握這種“麥肯锡”的或者“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論。作者的寫作初衷,就是想把麥肯锡的幾招“看傢本事”說與外人傢,惠及普天下。

  說到看傢本事,15年來,我常常驚詫於學院裏的一些師弟、師妹或者學生小子,青蔥年少,搖身一變就成瞭麥肯锡公司的大牌顧問,往來盡高管,談笑超自信。吃瞭什麼靈丹妙藥,還是誰點化瞭他們?認真想想,找到瞭一條原因:也許是因為這些優秀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本身素質夠格,一旦加入這個強勢品牌,站在瞭巨人的肩膀上,靠著公司積纍瞭數十年的行業知識庫,並不斷有成熟的閤夥人或者資深經理從旁教授,說話辦事靠譜起來也是應該。但是接觸麥肯锡和其他領先管理谘詢公司多瞭,卻發現,除瞭洗臉(印上麥肯锡這個卓越品牌)這一過程之外,還有其他原因不可小覷,甚至需要大書特書,就是他們進去後還有重要的四洗:洗心、洗腦、洗手、洗腳。

  洗心,說的是受到麥肯锡文化的熏陶,對於專業服務和幫助企業的理解與承諾,在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過程中,積極地影響(改變)商業實踐。關於這一點,《麥肯锡傳奇》一書給齣瞭極好的詮釋,從這傢公司的奠基者馬文·鮑爾追求完美締造卓越的傳奇一生,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麥肯锡公司的精神實質,甚至更廣義地,讓所有這些從事專業服務的同仁,都保持著一種謙卑和敬畏。《麥肯锡傳奇》也是我們的“麥肯锡學院”叢書之四,盡管不是接下來我們所說的這兩位作者的作品。

  洗心費時費力,也並不是總能成功。有些離開麥肯锡的人,是因為始終不能脫胎換骨似的被這樣一種很強勢的文化所命中,以其作為自己的信仰。難說好壞,不適便是。但是,離開麥肯锡的人,甚至那些成為大公司掌舵者、拯救者(這種說法太誇大個體英雄,此處隻是從俗)的麥肯锡校友,除瞭麥肯锡精神、文化和價值觀對他們的影響讓他們與眾不同之外(請參閱“麥肯锡學院”叢書之五:《麥肯锡製造》),還有很重要的一條,便是他們的工作方式、運作方式、閤作方式,甚至生活中的勞作方式、動作方式,都被他們曾經服務過的這傢公司“定型”(shape)過瞭。而這個定型過程,靠的是洗腦、洗手、洗腳,改變的則是意識、方法和工具。

  所謂的“洗腦”,說的是《麥肯锡意識》,怎樣從思維方式上,真正成為一個團隊閤作的、麵嚮對象(也許是客戶)的、強調改善與結果的解決問題者?而洗手—《麥肯锡方法》,實際上是這三本中最先問世並一炮打紅的暢銷書,強調的是一些不管在什麼工作環境下,都可以更為有效解決問題的技巧性很強的工作方式、小竅門,不過小竅門卻能派上大用場。最後說說洗腳—《麥肯锡工具》,這最新的一本,想從更有研究和證據的角度,把這些方法、打法、套路上升為方法論、工具箱、武器庫,是對那些更尊重邏輯尋求道理的學習者、閱讀者的一個深入滿足。這三洗,骨子裏高度一緻,就是要你變得“訓練有素、行動得法”。如果說三本書兜售、傳播的到底是什麼,平俗一些說,我們平時喜歡誇彆人說話辦事“靠譜”“上道”“挺是那麼迴事兒”,這三本書就是靠譜的“譜”、上道的“道”和挺是那麼迴事兒的“那麼迴事兒”。所以,認真學習和掌握瞭這些,你就能成為一個總是被那些贊譽圍繞的人瞭,即使你不是也不打算成為一個谘詢顧問,即使你是個熱衷學習管理的藍領師傅或者掌權主婦。

  所以,麥肯锡或者很多其他的大公司在麵試新人時,並不特彆著眼於你已有的知識積纍(背書考試的成果),更看中的是你所錶現齣的意識、方法和工具,盡管樸拙,但本質上是否符閤這樣一套規範的、以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思考為基礎的、邏輯自洽行之有效的係統要求,或者有沒有素質能夠修煉並掌握這樣一套方法論!盡管一切都能學,都不晚,但是掌握這些本領,你確實還有一個很大的敵人:你自己、過去的你,你過去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和習慣。在我看來,這套方法論中,重視“漁”超過“魚”;重視“學會學習”而不是“知識學習”;重視“嚴密假設小心求證”而不是“天馬行空拍腦袋”;重視“團隊一體”而不是“我的地盤我做主”。你也許不喜歡,覺得束縛而不夠舒服,覺得囉唆而不夠痛快,那隻能說明,它們不是說給你聽、寫給你用的,但是許多年的實踐證明,這套法子很靈。

  韆萬不要誤解,認為隻有將來要從事谘詢工作的人纔有必要閱讀和學習。在今天許多學校開始考慮改革傳統的MBA教學過程,增加更多的軟技能和整閤實踐學習的求索,我認為這三本書有很好的讀者群體:在入學導嚮周裏,整閤實踐學習和軟技能培訓(包括溝通、思維、團隊訓練)中的MBA同學。在這些課程中,很想較為係統地做些“雙基”訓練,幫你養成些對未來MBA學習和管理生涯長久有用的思維和行動習慣,從這個意義上看,這幾本書蠻適閤做訓練導引和參考手冊。盡管三本書不需要都仔細讀(必須承認,三本書中有不少重疊的冗餘之處,也有一些過於理論的部分會讓著重“拿來用”的學習者讀得很纍),你可以看看風格,讀兩頁後看看哪本更適閤你:是更偏理論些,還是更偏操作些,抑或是二者得兼。如果這些課程的老師願意選取書中的一些片段直接指點給學生,當然會省事,但是要小心,尊重它的整體性。

  熟悉谘詢行業的讀者一定會發現,正如谘詢顧問講事時的習慣一樣,這幾本書邏輯性強,但有點兒“乾”,很多讀者第一遍看去,難免會有點兒雲裏霧裏,迷失在概念叢林,但隻要你耐著性子看,過瞭那道坎兒,就是跟你過去自由自在乾活相比要開始“事事兒”起來的那道坎兒,這套說法和做法往往就會深得你心瞭。當然,還反映齣你的個人價值觀與麥肯锡文化的融閤度,因為每個做法的背後,仍是“崇尚理性、講究服務、持續提高”的文化。不舒服,請堅持再試;吐之前,彆輕易放棄。總之,你得有點兒執著,纔能享受這頓盛宴。

  最不該讀這書的人,嗯,大概就是麥肯锡公司的顧問瞭。你們的評價大都會覺得這書有些小兒科,寫書的人有點兒拿麥肯锡做招牌,以及這些東西還算不上絕學,等等。嗯,八根指頭同意。好在,書確實並不是給在麥肯锡工作甚至想去麥肯锡工作的人寫的。你們該追求的,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而書的大部分目標讀者,都是先要手上拿起這麼一把趁手的“傢夥”,披荊斬棘,壯壯聲勢的。比起市麵上那麼多的戰略啊、整閤啊、重組啊之類的“武穆遺書”類型的兵法奇著,年輕的管理學習者,最好還是敬而遠之為妙,咱們需要把軍體拳和太極劍先練熟—希望明天就貫通任督二脈純屬做夢,咱們必須得從入門的一招一式練起。套句2008年後流行起來的新俗話,叫作迴歸基本(back to basic)。說得多好,不是初級,而是基本—最簡單的三闆斧,往往關鍵時刻救命,也就是最高級的功夫!

  也許有一天,作為這幾本書受益者的你,曆練多年,無論言談與邏輯的縝密,還是選擇與決策的嚴謹,居然會被人譏笑:“大哥(或美女),咱彆這麼麥肯锡好不好!”嗬嗬,也許正說明你作為一個麥肯锡的門外漢,經過瞭這難得的“麥肯锡學院”的修煉,掌握瞭麥式基本功幾許。彆驕傲,還不夠。除瞭鍛煉方法,還要淬煉心法。作者在頭兩本書裏特彆愛舉一位“麥肯锡校友”、曾任安然公司的CEO斯基林為正麵案例—安然的崛起和墜落他都有重要乾係。這絕不意味著這幾本書錯瞭,而是需要你洞察其局限。劍法高超者,卻因為害人與救人,分彆成就“惡”與“俠”。華山派齣瞭嶽不群,並非功夫本身的錯,而是要參透“功夫隻是功夫,功夫仍是功夫”的辯證玄機。

  我之所以想給這幾本書做推薦,並不是衝著麥肯锡的名頭。相反地,倒是書中處處流露齣的“麥肯锡並不神秘,方法論鑄就神奇”的平易色彩打動瞭我。因為“麥肯锡”三個字而買下這些書的你,一定要明白方法論纔值迴你花的那些銀子。看完後,韆萬彆迷信麥肯锡:路子對瞭,你也行。

  楊斌 博士清華經管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緻謝如果沒有很多人的幫助、投入和支持,我是難以完成本書的。我要感謝硃莉·威德(Julie Weed)對本書的啓動以及我的代理人丹尼爾·格林伯格(Daniel Greenberg)對本書寫作的推動。感謝我的編輯瑪麗·格倫(Mary Glenn)以及麥格勞–希爾(McGraw-Hill)公司專業團隊對本項目的信賴和讓本書成功付梓的幫助。十分感謝西濛·卡恩(Simon Carne),尤其要感謝他對本書MECE一節寫作的幫助;同時感謝亞當·戈爾德(Adam Gold)在本書的開始階段曾不斷引發我的思考。感謝我的父母親—阿姆拉姆(Amram)和羅莎·拉塞爾(Rosa Rasiel)對我的理解和支持。

  當然,我要嚮那些和我分享他們知識和經曆的麥肯锡校友錶示由衷的感激。沒有他們,就沒有本書。他們是剋裏斯汀·艾裏森(Kristin Asleson)、阿貝·布萊伯格(Abe Bleiberg) 、格萊士·布雷巴剋(Gresh Brebach) 、湯姆·伯剋(Tom Burke) 、埃裏剋·哈茨(Eric Hartz) 、詹森·剋萊因(Jason Klein) 、哈米什·麥剋德莫特(Hamish McDermott) 、賽思·瑞德維爾(Seth Radwell)、傑夫·莎卡古茨(Jeff Sakaguchi) 、韋斯利·桑德(Wesley Sand)、德魯·史密斯(Drew Smith)、蘇珊娜·托思尼(Suzanne Tosini)以及很多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


《麥肯锡之道:運用世界頂尖谘詢公司的思維與方法》 這是一本關於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指南,它深入剖析瞭世界頂級谘詢公司麥肯锡,如何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憑藉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為全球無數企業提供戰略性洞察,並驅動變革、實現卓越。本書並非直接傳授具體的行業知識或解決方案,而是揭示瞭隱藏在成功谘詢案例背後的思維模式、工作流程和溝通技巧,旨在賦能讀者,使其能夠像麥肯锡的谘詢顧問一樣,以一種結構化、數據驅動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來應對挑戰。 本書的核心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可遷移、可學習的“麥肯锡方法”。這套方法論並非固定的公式,而是高度靈活且適應性極強的框架,它強調在任何分析或決策過程中,都必須遵循嚴謹的邏輯推理和充分的事實依據。作者通過梳理麥肯锡長期積纍的實踐經驗,將那些看似神秘莫測的谘詢過程,分解為一係列清晰、可執行的步驟。讀者將有機會瞭解,如何從零開始,構建一個清晰的問題定義,如何分解復雜問題為更易於管理的部分,以及如何在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做齣高質量的判斷。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辨彆真僞、抓住重點的能力至關重要。本書將引導讀者掌握一套強大的分析工具箱,這些工具並非局限於復雜的統計模型,更多的是關於如何有效地收集、篩選和解讀信息。你將學習到如何識彆關鍵驅動因素,如何通過深入的訪談和數據分析,挖掘齣隱藏在錶麵現象之下的根本原因。這不僅僅是關於“做什麼”,更是關於“如何思考”,如何質疑假設,如何避免思維陷阱,從而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邏輯樹”和“MECE原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是本書著重闡述的核心概念。讀者將瞭解到,如何運用邏輯樹將一個宏大的問題層層分解,直至可操作的子問題,從而係統地梳理齣解決問題的思路。MECE原則則確保瞭分析的全麵性和無遺漏性,避免瞭重復勞動和思維盲點。通過大量的實例和練習,讀者可以親身體驗這些工具的強大威力,並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加以應用,將復雜的難題變得井然有序。 此外,本書也深刻理解到,再精密的分析,最終都需要通過有效的溝通來轉化為行動。因此,它同樣關注“如何說服”和“如何協作”。你將學習到如何用簡潔、清晰、有說服力的方式來呈現你的分析結果,如何根據不同的聽眾調整溝通策略,以及如何在團隊閤作中,凝聚共識,推動項目前進。這包括瞭如何構建引人入勝的演示文稿,如何進行高效的會議,以及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和專業。 本書並非一本“速成指南”,它更像是一門關於“如何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課程。它所傳達的理念,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是麥肯锡得以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卓越聲譽的基石。書中分享的洞察,適用於任何需要進行深度分析、策略規劃和問題解決的領域,無論是商業決策、職業發展,還是個人生活中的重大選擇。 閱讀《麥肯锡之道》,你將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套方法論,更是一種思考的姿態,一種解決問題的態度。你將學會如何以更宏觀的視角審視問題,如何以更微觀的視角深入分析,並最終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它將挑戰你固有的思維模式,激發你的批判性思維,並賦予你以結構化、邏輯化的方式駕馭復雜性的能力。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 掌握結構化思維: 學會如何清晰地定義問題,並將其分解為可管理的部分,形成解決問題的邏輯框架。 提升分析能力: 掌握數據收集、信息篩選、模式識彆和根本原因分析的技巧,從海量信息中提煉齣有價值的洞察。 學會批判性思維: 質疑假設,識彆偏見,避免常見的思維誤區,做齣更理性、更客觀的判斷。 掌握有效的溝通策略: 學會如何用清晰、簡潔、有說服力的方式呈現分析結果,並有效地影響他人。 構建協作能力: 在團隊環境中,如何促進開放的討論,凝聚共識,推動項目有效落地。 培養解決問題的韌性: 在麵對不確定性和挑戰時,保持冷靜,運用係統性方法找到最佳路徑。 《麥肯锡之道》是一份邀請,邀請你踏上一段探索思維邊界、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旅程。它將為你打開一扇窗,讓你窺見世界頂尖谘詢公司解決復雜問題的智慧,並幫助你內化這些寶貴的經驗,成為一個更具分析力、更具洞察力、更能驅動結果的思考者和實踐者。 無論你是企業管理者、戰略規劃師、市場分析師,還是希望在職業生涯中尋求突破的專業人士,亦或是任何渴望提升自身解決問題能力的個人,《麥肯锡之道》都將為你提供一套強大而實用的工具,助你更加自信地應對未來的挑戰,並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道。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我入手這本書更多的是一種“碰巧”的心態,因為在書店的暢銷區一眼就看到瞭它,周圍環繞著許多同樣對商業管理充滿興趣的讀者。封麵上“麥肯锡”這個名字,雖然耳熟能詳,但總給我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仿佛是屬於那些身處金字塔頂端的人物纔能掌握的秘籍。這次偶然的翻閱,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之旅充滿瞭未知的好奇。我並沒有抱持著要成為一名谘詢師的宏偉目標,更多的是想看看,那些被譽為“商業思想的發動機”的公司,究竟是如何思考的。他們是如何將紛繁復雜的數據提煉齣關鍵信息?他們是如何與客戶溝通,贏得信任並推動變革?我猜測這本書會涉及大量的案例分析,通過真實的商業場景來展示麥肯锡的獨到之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進入商業分析的殿堂,讓我理解那些看似高深的商業邏輯,並從中汲取能夠啓發自己思考的火花。

評分

我之前對谘詢行業一直抱有模糊的敬意,認為他們擁有著一套神秘的解決問題的體係。當我在推薦列錶中看到這本書時,便毫不猶豫地將其加入購物車。我更傾嚮於將這本書視為一本“方法論”的指南,而不是一本關於谘詢公司八卦的讀物。我期待從中學習到如何進行有效的“結構化思維”,如何將信息進行邏輯分類,並從中找齣關鍵的洞察。尤其是我對“如何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這個能力非常感興趣,我認為這是很多高效工作者都具備的特質。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比如思維導圖、SWOT分析的升級版,或者是其他能夠幫助我梳理思路的圖錶工具。當然,我也好奇他們是如何與不同層級的人溝通,如何呈現復雜的分析結果,這些都是我希望從中學習的寶貴經驗。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思維的訓練營,旨在提升我的分析和溝通能力。

評分

從書名上看,《麥肯锡方法》給我一種直觀的感覺,它將專注於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可操作的谘詢工具和方法論。這正是我近期在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我經常會遇到需要分析數據、找齣問題根源並提齣解決方案的情況,但往往缺乏一套有效的流程來指導我的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這個空白,讓我能夠掌握一套標準化的分析框架,例如如何進行假設驅動的分析,如何設計有效的訪談,以及如何構建一份有說服力的報告。我更希望它能教會我一些“思考的技巧”,比如如何避免認知偏差,如何識彆關鍵驅動因素,以及如何權衡不同方案的優劣。作為一名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普通職員,我深知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但更看重的是那些能夠直接應用於實踐、立竿見影的方法。這本書,無疑是我尋找的那個“寶箱”,我期待著從中挖掘齣能夠幫助我提升工作效率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金鑰匙”。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專業和嚴謹的氣息,深藍色的背景搭配醒目的白色字體,一眼就能看齣它是一本關於商業谘詢的書籍。我之所以會選擇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麥肯锡”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極緻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智慧,而“方法”兩個字則直接點明瞭這本書的核心價值——提供實用的工具和策略。我一直對頂尖谘詢公司是如何運作的感到好奇,他們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深入瞭解一個復雜問題,並提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的?這本書似乎就是一把鑰匙,能打開通往這個神秘領域的大門。我期望通過閱讀,能夠學習到他們分析問題的框架,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甚至模仿他們的溝通技巧。畢竟,在今天的商業環境中,能夠清晰地界定問題、係統地分析信息,並有效地傳達解決方案,是任何職業人士都必須具備的核心競爭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提供理論知識,更能給我帶來實際操作的啓示,讓我能夠將書中的智慧融會貫通,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質量。

評分

這本書的吸引力,在於它承諾揭示那些曾經影響瞭無數企業決策的“幕後秘密”。“麥肯锡方法”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力量,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實戰經驗的總結。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幫助我係統化思考問題的方法論,尤其是在麵對工作中的挑戰時,我常常感到思緒混亂,不知道從何入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步驟和框架,指導我如何將復雜的問題分解,如何進行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以及如何構建有說服力的論證。更重要的是,我期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用一種更加結構化、邏輯化的方式來錶達自己的想法,讓我的溝通更具影響力和效率。我不是一個商業分析的科班齣身者,但對如何提升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強烈的渴望。我相信,通過學習麥肯锡這些頂尖谘詢師的智慧,我一定能獲得寶貴的啓示,從而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評分

快遞神速,價格閤理,挺好。

評分

書的內容不錯,值得一讀,也不厚

評分

快遞神速,價格閤理,挺好。

評分

好的工作方法,好的思維方式,好的行為習慣。

評分

大於20字纔有京東贈送,為瞭京豆,不得不曬單一下,拍一下照片!

評分

好的工作方法,好的思維方式,好的行為習慣。

評分

買瞭送人的,看著紙質很不錯,印刷清晰,值得買,滿減活動更閤適。

評分

包裝完好,印刷清晰,內容豐富,值得購買。快遞給力。好評!

評分

還沒看,哈哈哈,之前搞活動買瞭好多書,很劃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