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典婚礼纸品设计典藏

全球经典婚礼纸品设计典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绍强 著,冯惠敏 译
图书标签:
  • 婚礼纸品
  • 婚礼设计
  • 创意DIY
  • 设计灵感
  • 婚礼策划
  • 纸艺
  • 手工艺
  • 视觉设计
  • 婚礼用品
  • 典藏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5468
版次:01
商品编码:12107561
品牌:数艺社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页数:22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婚礼策划师、婚礼平面设计师阅读,同时可供正在筹备婚礼的新人参考。
置办一场婚礼,首先要考虑场地、酒席、婚纱等因素,但对于精益求精的新人,能有效提升婚礼品位的婚礼纸品设计也是备受重视的一个方面。婚礼纸品中配色、字体、插画、材料等元素的选择,一方面体现了新人的缱绻情意,另一方面透露了婚礼的主题与基调,让宾客对婚礼满怀期待。而婚礼中的指示路标、礼品、桌牌、菜单、装饰等各种细节元素的设计,更让婚礼锦上添花。本书收集了全球84场主题婚礼中的平面设计作品,邀请经验丰富的婚礼策划师、摄影师与平面设计师分享他们打造完美婚礼的秘诀。此外,本书附有婚礼常用的设计图形元素,能够为婚礼人和新人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置办一场婚礼,首先要考虑场地、酒席、婚纱等因素,但对于精益求精的新人,能有效提升婚礼品位的婚礼纸品设计也是备受重视的一个方面。婚礼纸品中配色、字体、插画、材料等元素的选择,一方面体现了新人的缱绻情意,另一方面透露了婚礼的主题与基调,让宾客对婚礼满怀期待。而婚礼中的指示路标、礼品、桌牌、菜单、装饰等各种细节元素的设计,更让婚礼锦上添花。《全球经典婚礼纸品设计典藏 》收集了全球84场主题婚礼中的平面设计作品,邀请经验丰富的婚礼策划师、摄影师与平面设计师分享他们打造完美婚礼的秘诀。此外,《全球经典婚礼纸品设计典藏 》附有婚礼常用的设计图形元素,能够为婚礼人和新人提供参考。
《全球经典婚礼纸品设计典藏 》适合婚礼策划师、婚礼平面设计师阅读,同时可供正在筹备婚礼的新人参考。

作者简介

三度出版有限公司于2001年由王绍强教授创办,总部设在广州,致力于出版一系列高品质的设计图书,涵盖建筑、室内、平面、产品、艺术、时尚等范围。三度出版放眼全球,联合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创办一个国际性的设计交流平台,引领读者从多个的角度认识和审视当代设计。其图书理念独特新颖,自出版以来,有数百本图书已获得国内外读者的认可,在设计出版图书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目录

008
访谈
钟爱一生婚礼设计工作室的伊丽莎白·卡迪翠
奥利维亚和诺亚的“托斯卡纳神秘城”主题婚礼

014
访谈
乔尔·塞拉托,摄影师
海莉和戴夫的海滩婚礼

020
访谈
远方设计工作室的克里斯·纽鲍尔
米歇尔与艾玛的“海滨树木”主题婚礼

026
访谈
公园和丛林设计工作室的玛拉·韦恩特劳布
玛拉和安德鲁的浅色系婚礼

032
访谈
埃斯特尔·大卫
埃斯特尔和亚当的“丛林童话”主题婚礼

038
雷和库尔特—现代婚礼平面设计

044
丹妮拉和克劳斯—瓶中信婚礼平面设计

048
多琳和乌韦—共生婚礼纸品设计

052
卡莉和布兰登—冬日仙境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056
Billingsworth—伊卡特图案婚礼平面设计

058
席琳和艾曼纽—婚礼胸针设计

060
劳伦和本—纽约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064
马克和夏洛特—香料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068
梅拉和乔治—双字体邀请函

070
希瑟和泰勒—田园风婚礼平面设计

072
詹妮弗和约书亚—星球大战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074
娜迪娅和佩德罗—薄荷绿婚礼平面设计

076
阿妮莎和米歇尔—音符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078
玛德琳和马歇尔—加大码婚礼邀请函

080
温斯顿—珊瑚图案婚礼平面设计

082
凯尔西和凯文—复古婚礼平面设计

086
艾什莉和埃德温—灌木丛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088
凯特和汤姆—地图婚礼纸品

090
基姆和威尔—全大写婚礼邀请函

092
赫米—瑞典式图案婚礼平面设计

094
玛雅和内森—首字母组合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096
安娜和凯尔—画廊展婚礼平面设计

100
亚历山大和安德里亚娜—松果邀请函

102
希尔斯汀和巴勃罗—海滩图形邀请函

104
布里奇特和普雷斯顿—婚礼邀请函

106
梅芙和格雷姆—农田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108
安娜和阿列克谢—深秋婚礼邀请函

110
海伦娜和简—普罗旺斯风格婚礼平面设计

112
杰弗里和杰米—鱼钩婚礼邀请函

113
飞蝇钓婚礼邀请函

114
克利奥和丹—当意大利遇上纽约婚礼平面设计

116
莎拉和戴维—喷涂工艺婚礼邀请函

119
弗朗索瓦与凯利—首字母组合图案邀请函

120
杰森和伊维特—邀请函小册子

122
斯蒂芬妮和达斯廷—下加利福尼亚州婚礼平面设计

124
米切尔和凯尔—男性化主题婚纱平面设计

125
梅里埃儿和鲍勃—花卉婚期通知函

126
艾米丽& 戴维—宝石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128
查梅因和帕特里克—迷你指南

130
阿德里安和亚历山德拉—牡丹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132
阿纳斯塔西娅和叶夫根尼—夏日婚礼平面设计

136
阿纳斯塔西娅和叶夫根尼—冬季婚礼平面设计

138
德雷克—20 世纪20 年代风格的婚礼平面设计

140
莫莉和鲍比—波西米亚风格婚礼平面设计

142
阿曼达和布莱森—书法字体邀请函

144
马特塔普和马苏可—宝石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146
辽阔天空主题婚礼邀请函

148
敏怡和布莱恩—斗牛犬插画邀请函

152
奥德丽和约翰—手工加州州花婚礼平面设计

154
艾米和布莱恩—丛林马术婚礼平面设计

156
朱莉和克里斯—生活的乐趣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158
艾米和亚当—森林苔藓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160
凯特和贾斯汀—橡树叶标本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162
艾弗里和马克斯—现代油画邀请函

164
奥丁和内德—小扇子婚礼平面设计

166
丽兹和尼克—婚礼指南

170
西蒙和艾斯特—夏日婚礼平面设计

172
埃里克松和阿林—乡村风格婚礼平面设计

174
凯文和斯蒂芬妮—私奔到高山婚礼平面设计

175
杰克和安妮—乡村婚礼平面设计

176
艾米丽和安吉洛—水彩邀请函

178
法比奥和玛丽娜—草木座位卡

180
哈斯鲁和艾斯—蔓越莓铜色婚礼平面设计

183
诺拉和菲利普—融合爵士邀请函

184
艾米丽和丹—绿色婚礼平面设计

186
广树和梨沙子—夏威夷微风婚礼平面设计

187
劳伦和安德鲁—科尔德斯普林主题请柬

188
马蒂纳和亚采克—自然风婚礼平面设计

190
凯和图安—折纸邀请函

191
耕平和夏木—爱猫者邀请函

192
卡尔和韦尔—文学范儿邀请函

196
劳拉和乔治—爱的标志邀请函

198
珍和怀亚特—后院婚礼邀请函

200
玛格丽特和格雷戈里—复古邀请函

202
塔尼亚和路易斯—巧克力邀请函

204
玛丽和尼古拉斯—别致邀请函

206
肖娜和达雷尔—茶巾邀请函

208
纯和有希—五彩纸屑邀请函

209
克里斯和丽萨—大冒险婚礼邀请函

210
卢卡和朱丽亚—冬日主题婚礼平面设计

212
露西亚和伊戈尔—手工绘制邀请函

214
莎拉和亚瑟—玫瑰金婚礼平面设计

216
克里斯蒂娜和亚伦—字体主题请柬

218
阿曼达和布兰登—伊比沙婚礼平面设计

219
索引
环球婚礼风尚志:庆典视觉与仪式美学深度探索 图书名称: 环球婚礼风尚志:庆典视觉与仪式美学深度探索 内容概要: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类别的设计元素,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精密的框架,用以解析全球范围内婚礼庆典的视觉语言、仪式深度与文化载体。我们深入探讨的是,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婚礼——这一生命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仪式——是如何通过空间布局、光影运用、服装叙事、音乐节奏以及物质载体(非纸质类)共同编织出一场沉浸式的体验。 第一章:仪式空间的重构与叙事性设计 本章着眼于婚礼现场环境的整体营造,剖析如何利用空间来承载情感叙事。我们摒弃对单一装饰品的描摹,转而分析大型活动策划中对“场域感”的构建。 1.1 场景心理学:从封闭到开放的过渡 探讨不同文化中,婚礼场地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例如,在某些东方传统中,对私密庭院与内堂的偏爱,象征着家族的庇护与血脉的延续;而在现代西方观念中,开阔的自然景观(如山巅、海滨)则象征着对未来自由与无限可能的期许。分析如何通过动线设计,引导宾客的情绪从期待(迎宾区)过渡到高潮(仪式区),再到放松与社交(宴会区)。 1.2 光影的雕塑艺术:环境照明与情绪调控 深入研究婚礼环境中的光源运用,超越基础照明的概念。分析“冷暖色温”如何影响宾客对氛围的感知。例如,蜡烛光与琥珀色灯光营造的亲密感,与自然日光下的洁净感之间的对比。详细介绍定制化投影技术在背景幕布上的应用,如何将动态的、抽象的艺术元素融入到静态的空间装饰中,实现短暂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1.3 材质的触觉哲学:自然元素与工业肌理的对话 本节重点考察非纸质材料在空间美学中的地位。分析大型雕塑装置、织物悬挂系统(如丝绸、麻布、蕾丝的工业化应用)、以及金属与石材的冷峻质感,如何在庆典的柔软氛围中形成必要的张力。探讨环保材料(如回收木材、再生金属)在高端庆典中的使用趋势,以及它们所附带的伦理叙事。 第二章:礼服的结构美学与文化符号解码 本章将礼服视为一种流动的建筑形式,关注其结构、面料的工程学特性,以及其背后承载的文化信息流转。 2.1 剪裁的几何学:从束缚到解放的演变 解构经典礼服廓形(如A字、美人鱼、帝政式)背后的力学原理。研究现代高级定制中,如何利用无缝拼接技术和复合面料(如记忆纤维、超轻碳纤内衬)来挑战传统结构对人体形态的限制。分析不对称剪裁和解构主义设计如何反映当代个体对身份表达的需求。 2.2 面料的语言学:纹理、重量与光泽的复合表达 详尽分析不同面料(如重磅真丝、幻彩欧根纱、金属光泽提花)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物理反应。重点讨论“触感”在仪式中的作用——例如,厚重天鹅绒带来的庄重感与轻盈薄纱带来的梦幻感是如何通过精心的分层设计来平衡的。 2.3 配饰的权力场:珠宝、头饰与仪式载体的权重 探讨珠宝、头纱、捧花(非植物本身,而是其承载方式——如金属环绕、滴水设计)在视觉焦点中的作用。分析特定头饰(如皇冠、发箍、步摇)的文化起源和它们在现代婚礼中被“挪用”或“致敬”的方式,探讨这些饰品在仪式中作为“权力转移”象征的功能。 第三章:感官的交响:音乐、香氛与味觉的叙事统一 本章超越视觉,深入探讨非视觉感官如何在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令人难忘的庆典体验中发挥核心作用。 3.1 听觉的编排:仪式节奏与情绪递进 分析婚礼音乐在不同环节的精确编排。从入场时的极简主义旋律到宴会高潮时的交响乐章,探讨如何通过音量、速度和配器的变化来控制宾客的集体情绪。对比现场乐队(管弦乐、爵士三重奏)与预录音轨在“真实感”与“精确度”上的优劣权衡。 3.2 嗅觉景观的构建:定制香氛系统 探讨高级活动中香氛设计的专业化趋势。研究如何使用扩散系统,在入口处使用清新的柑橘调来提振精神,而在核心仪式区使用更温暖、更持久的木质或树脂香调来营造神圣感。分析香氛如何作为一种强效的情感触发器,将庆典的气味与记忆深度绑定。 3.3 味觉的仪式性:餐桌艺术与文化对话 本章关注宴会菜单的呈现而非具体的食谱。分析如何通过餐具、陈列布局、食物摆放的几何结构来体现婚礼的主题和宾客的地位。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融合菜肴(Fusion Cuisine)在仪式中的意义——它不仅是口味的混合,更是文化交流的物质体现。 第四章:时间轴上的庆典:从筹备到遗存的工艺追踪 本章将视角拉长,关注婚礼的“工艺过程”本身,以及庆典结束后,仪式媒介如何转化为可供时间沉淀的纪念物。 4.1 媒介的演变:从口头传承到数字档案 对比传统仪式记录(如手绘家谱、口头颂词)与现代影像技术(4K 电影记录、无人机航拍)在“记录真实性”上的差异。探讨如何通过后期制作,对原始影像进行艺术化处理,以匹配庆典所追求的美学高度。 4.2 纪念品的工艺学:超越留念品的物质载体 分析定制化的、具有高度工艺价值的纪念品。例如,定制的金属徽章、手工吹制的玻璃器皿、或镌刻了特定纹样的木制盒子。这些物品的价值在于其制作过程的复杂性与材料的稀有性,而非其功能性。 4.3 持续的仪式:家庭传承中的庆典符号 探讨庆典元素(如某个特定的家族纹章、一段旋律、或一套仪式用具)如何跨越代际,在后续的家庭活动中持续发挥作用,从而使婚礼的“瞬间庆典”转化为“持续的文化叙事”。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跨学科的视角,分析全球婚礼庆典如何通过复杂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的协同作用,完成生命阶段的庄严转换。它关注的是宏观的仪式结构与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而非局限于某一类具体的设计制作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中对于“可持续性设计”这一现代主题的引入感到非常赞赏。在一个越来越注重环保的时代,婚礼设计如果不谈材料的来源和处理方式,就显得有些脱节了。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反而将其作为设计创新的一部分来探讨。它展示了如何运用回收材料、植物种子纸张,甚至是如何设计出易于生物降解的包装方案,同时还能保持极高的设计水准。其中几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环保”的限制转化为独特的设计语言,比如利用植物纤维自然的斑点和不规则边缘来代替传统印刷的完美切割,反而增添了一种有机的美感。这种将社会责任融入美学表达的理念,无疑引领了未来婚礼纸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让我看到了一个既美丽又负责任的设计范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的质感深深吸引了。封面采用的哑光处理,触感细腻,那种低调的奢华感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内页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厚实而富有韧性,即使用马克笔或钢笔书写,也不会有洇墨的担忧。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在排版设计上的用心良苦,大量的留白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得原本密集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舒展,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压抑。色彩的运用更是体现了专业水准,无论是早期维多利亚时代的柔和色调,还是现代极简主义的黑白灰对比,都拿捏得精准到位。每一页都像精心布置的样板间,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和品味那些纸张的纹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深刻感受到创作者对“纸品”本身所蕴含的美学价值的尊重与热爱。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参考册,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装饰。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制作工艺”的详尽剖析上。很多设计书籍只停留在效果图层面,但这本书明显更进一步,深入到了“如何实现”的层面。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纸张的克重、纹理(如棉纸、再生纸、特种涂层纸)对最终视觉效果的影响,这一点对于即将或正在进行婚礼策划的朋友来说,是无价之宝。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甚至提到了不同印刷技术的特性对比,比如凸版印刷、激光切割以及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的抗光性和色彩饱和度差异。我记得有一章专门对比了不同工艺在制作一个复杂花卉造型镂空卡片时的成本和美观度权衡,这个对比非常直观。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的“灵感宝库”,更像是一本结合了艺术审美与工程实现的实践指南,让那些宏大的设计构想落地成为可能。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采用了一种娓娓道来的、近乎“对话”的口吻来介绍那些复杂的设计案例,读起来毫无压力。不像某些专业书籍那样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作者似乎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设计师,带着读者穿梭于世界各地顶级的婚礼现场和设计工作室。例如,在描述一套日式侘寂风格的伴手礼包装时,作者没有堆砌复杂的形容词,而是通过描述阳光如何穿过竹纤维纸张的缝隙,以及墨水在微粗糙表面上的微妙晕染效果,来营造出那种静谧而高级的氛围。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文字,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它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设计”,更是“如何用设计去讲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服务于一个整体的情感表达,这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教育。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内容广度上的挖掘,它完全超出了我对“婚礼纸品”这个主题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这可能只是一些请柬和席位卡的图集,结果发现它简直是一部小型设计史诗。它细致地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贵族宴会用函的装饰风格,到上世纪中叶美国兴起的摩登婚礼请柬的字体演变。这种跨越时空的梳理,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视觉灵感,更重要的是,它阐释了设计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比如,关于封蜡和烫金工艺的介绍部分,讲解得深入浅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某些特定的图案和字体在特定文化中会成为经典符号。对于我这种对设计背景知识有强烈渴求的人来说,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叙述方式,是极其宝贵的。这本书的深度,足以让专业设计师进行高阶理论研究,同时对普通爱好者来说,也能提供足够坚实的文化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