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你受益
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层等高管人员
阅读本书,可以思考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掌握如何通过财报分析更好地改进管理提升公司价值。
股票或股权投资者
阅读本书,可以掌握如何分析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和未来发展预测来估算公司内在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比较坚实的支撑。
财务人员
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会计信息,为公司管理层和外部投资者创造价值。
债权人
阅读本书,可以判断公司的价值,保证本金和利息的安全。
本书作者郭永清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著名财务学教授。本书是郭永清教授多年来讲授财报分析以及自己进行股票投资实践的总结。
本书的财报分析内容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多个高级经理培训班级作为讲义使用,得到了学员们的认可和好评;股票估值内容则在作者的投资实践中加以应用,帮助他长期获得了高于市场的超额收益。
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层等高管人员,阅读本书,可以思考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掌握如何通过财报分析更好地改进管理提升公司价值。股票或股权投资者,阅读本书,可以掌握如何分析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和未来发展预测来估算公司的内在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比较坚实的支撑。财务人员,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会计信息,为公司管理层和外部投资者创造价值。债权人,阅读本书,可以判断公司的价值,保证本金和利息的安全。
郭永清 博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长期从事会计标准与财务战略决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会计准则解释与应用、公司估值、管理会计和财务战略决策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等省部级及企业委托课题多项。著有《企业兼并与收购实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透视公司财报数字》等。
本书从头至尾,以案例贯穿其中,保证了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在书中,作者列举了19个亲自在投资实践中基于财务报表分析所做的股票估值案例,从其结果来看,本书内容的有效性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本书有理论、有实践、有案例,思路清晰,框架独到,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结论合理。
——夏大慰,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原院长
本书从公司管理思维出发,建立了现金流循环模式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全书的最大特点在于:用管理思维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而不是局限于惯常的财务思维;不仅介绍了作者潜心研究的估值模型,更重要的,还提供了财务报表分析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实践应用。
本书在介绍了常见的估值模型后,结合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多个案例,展开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的应用讲解。从书中已有的实践案例来看,该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孙铮,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
目录
目 录
推荐序一 以价值为核心的财务报表分析(夏大慰)
推荐序二 用管理思维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和股票估值(孙铮)
前 言 财报分析: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第1章 财报基础 1
1.1 审计报告 1
1.2 财务报表 4
1.3 资产负债表 4
1.4 利润表 8
1.5 现金流量表 11
1.6 股东权益变动表 13
1.7 报表附注 13
第2章 财报原理及财报质量 15
2.1 财报数字的来龙去脉 15
2.2 判断财报质量的六个步骤 20
2.3 防范财务报告舞弊最简单的方法 25
第3章 公司财报分析的框架 27
3.1 公司的目标:为价值而生 27
3.2 以价值为核心的财报分析 29
3.3 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公司财报的生成过程 30
3.4 公司财报的分析过程 32
第4章 公司战略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 35
4.1 公司战略:行业选择和竞争策略决策 35
4.2 公司行业与公司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36
4.3 两种不同的公司竞争策略 42
4.4 总成本领先策略下的财报特征 44
4.5 差异化策略下的财报特征 47
4.6 从财报数字看中国公司发展转型的迫切性 52
4.7 公司策略转型的财报解释:以苹果公司和莱宝高科为例 56
4.8 公司战略和公司财报关系的总结 60
第5章 财报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61
第6章 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一家公司的战略和未来 65
6.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格式和项目 65
6.2 与公司战略关联度不大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 67
6.2.1 公司理财类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 67
6.2.2 公司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 67
6.3 充分反映公司战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 68
6.3.1 购建和处置长期资产的投资决策和活动 68
6.3.2 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投资决策和活动 72
6.3.3 战略投资活动的综合现金需求分析 74
6.4 不涉及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购建和并购决策及活动以及其他例外情况 75
6.5 公司投资活动的决策标准 76
第7章 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一家公司的资本管理能力 77
7.1 筹资渠道 77
7.2 如何分析公司的现金缺口 77
7.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如何通过外源筹资解决现金缺口 79
7.4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的五大内容 82
第8章 资产和资本分析 89
8.1 资产负债表的重构 89
8.1.1 标准资产负债表的缺陷 89
8.1.2 资产负债表的重构:资产资本表 91
8.2 资产结构分析 98
8.2.1 资产类别结构分析 98
8.2.2 资产期限结构分析 101
8.3 资本结构分析 101
8.3.1 资本来源结构 101
8.3.2 资本期限结构 103
8.4 从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营运资本看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103
8.4.1 传统财务指标的缺陷 103
8.4.2 传统营运资本 104
8.4.3 现实错了还是教材错了 105
8.4.4 从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营运资本看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108
8.5 营运资本长期化率 117
第9章 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 121
9.1 基于资产资本表的利润表重构:股权价值增加表 121
9.1.1 标准利润表的缺陷 121
9.1.2 利润表的重构:股权价值增加表 122
9.2 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收入分析 127
9.2.1 营业收入历史增长情况 127
9.2.2 营业收入未来增长空间判断 129
9.2.3 营业收入分析的特殊问题:收入的确认问题 129
9.3 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成本分析 130
9.3.1 成本性态分析:亏损的业务是否就应该停产 130
9.3.2 经营资产结构决定营业成本结构 132
9.3.3 营业成本控制能力的分析 135
9.3.4 营业成本分析的特殊问题:成本与收入匹配原则 135
9.4 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综合分析:毛利和毛利率 136
9.4.1 毛利分析 136
9.4.2 毛利率分析 138
9.5 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费用分析 141
9.5.1 营业费用的范围 141
9.5.2 营业费用分析的重点 142
9.6 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利润分析 145
9.6.1 息税前经营利润、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和营业收入利润率 145
9.6.2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分析 146
9.6.3 金融资产收益分析 148
9.6.4 从息税前利润结构看利润的质量 148
9.7 不要仅仅为银行打工:财务费用和债务资本成本分析 149
9.8 实际企业所得税负担分析 153
9.9 净利润、股权资金成本和股权价值增加值分析 154
9.9.1 净利润与股权价值增加值 154
9.9.2 利润和股权价值增加值的局限性 156
9.9.3 利润可持续性的考量 157
第10章 资产资本表和股权价值增加表的综合分析 159
10.1 资产资本表和股权价值增加表之间的关系 159
10.2 股东权益回报率分析 160
10.3 投资和经营活动的管理效率及盈利能力分析 162
10.3.1 经营资产的管理效率分析 163
10.3.2 长期经营资产的管理效率分析 164
10.3.3 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分析 166
10.3.4 经营资产回报率分析 169
10.3.5 长期股权投资的盈利能力分析 170
10.3.6 金融资产的盈利能力分析 171
10.4 债务筹资对股东权益回报率的影响 171
10.4.1 财务杠杆效应分析 172
10.4.2 财务杠杆的作用原理 173
10.4.3 债权人的保障程度 176
10.5 政府税收及公司税务管理活动分析 176
10.6 综合分析的总结 177
第11章 回归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178
11.1 回归现金 178
11.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格式及项目 179
11.2.1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79
11.2.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80
11.2.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1
11.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和股权价值增加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182
11.3.1 营业收入现金含量 182
11.3.2 成本费用付现率 183
11.3.3 经营利润现金含量 184
11.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五种状态 186
11.4.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186
11.4.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 187
11.4.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但不足以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 187
11.4.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恰能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 188
11.4.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后仍有剩余 188
11.5 现金分红对股权价值的影响 190
11.5.1 我国关于上市公司分红的有关规定 190
11.5.2 现金分红对股权价值的影响 191
第12章 股票价格和股票价值 193
12.1 短期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的偏离 193
12.2 长期股票价格向股票价值回归 194
12.3 股票估值中历史证据的分析与未来发展的预测 195
12.4 股票估值是一门艺术 197
12.5 安全边际 198
12.6 成组购买可以形成一种投资操作 200
第13章 常见的相对估值法 201
13.1 相对估值法的应用过程 201
13.2 市盈率相对估值法 202
13.3 市净率相对估值法 206
13.4 市销率相对估值法 207
13.5 市盈增长比率相对估值法 208
13.6 相对估值法的总结 209
第14章 终极方法:绝对估值法 211
14.1 绝对估值法的基本原理 211
14.2 现金股利贴现模型 212
14.3 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215
第15章 运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进行股票估值 218
15.1 公司价值与股票估值 218
15.2 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的界定 219
15.2.1 自由现金流的渊源及各类计算方法 219
15.2.2 本书的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 222
15.3 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的应用 226
15.3.1 模型及应用的两个步骤 226
15.3.2 历史数据的分析 227
15.3.3 未来前景的判断 233
15.3.4 深刻理解WACC 242
15.3.5 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现值 248
15.4 公司价值和股票价值的估算 249
15.4.1 公司价值 249
15.4.2 股票价值 249
第16章 我的投资实战案例 252
16.1 用数字而不是感觉寻找成长性——小天鹅(2016年3月23日) 252
16.2 苏泊尔研究(2016年3月31日) 253
16.2.1 行业状况 253
16.2.2 公司情况 253
16.2.3 合理估值 260
16.3 五粮液的简要分析(2016年4月11日) 261
16.4 30元的上海家化值不值得买(2016年4月12日) 265
16.5 是否应该买入4.5元以下的中国石化(2016年4月19日) 268
16.6 我为什么看好白云机场(2016年5月10日) 277
16.6.1 行业分析 278
16.6.2 白云机场未来情况 278
16.6.3 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279
16.6.4 历史+未来=估值 284
16.7 九阳股份能否腾飞(2016年5月23日) 285
16.8 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与估值:逻辑与模型——兼谈三湘股份的年度报告(2016年5月29日) 291
16.8.1 如何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现金流量表看公司战略 292
16.8.2 如何从房地产公司的资产结构看经营策略和效率 297
16.8.3 如何从房地产公司的资本结构看财务风险 303
16.8.4 如何从房地产公司的利润表看成本费用 304
16.8.5 如何对房地产公司进行估值 307
16.8.6 问题和挑战 310
16.9 科伦药业:何时否极泰来(2016年5月30日) 310
16.10 大秦铁路:现在是最坏的时期了吗(2016年7月28日) 311
16.10.1 历史数据 311
16.10.2 公司行业未来简要分析 313
16.10.3 公司估值及建议 315
16.11 罗莱生活:能否持续增长(2016年7月29日) 316
16.11.1 历史数据 316
16.11.2 未来判断 316
16.11.3 估值 316
16.12 被低估的正泰电器(2016年8月19日) 317
16.12.1 历史数据 317
16.12.2 行业简况 317
16.12.3 公司估值 318
16.13 隆鑫通用的内在价值(2016年10月17日) 318
16.13.1 行业和公司 318
16.13.2 历史财务数据 319
16.13.3 未来的简单假设 323
16.13.4 内在价值及建议 323
16.14 7元以下的国投电力胜过银行理财产品(2016年11月22日) 323
16.14.1 国投电力简介 324
16.14.2 国投电力的历史数据 324
16.14.3 国投电力的未来判断 324
16.14.4 国投电力的估值与收益预计 327
16.15 乐视网:市梦率抑或自由现金流——兼谈自由现金流的计算(2016年12月9日) 329
16.16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兼谈市净率的缺陷(2016年12月18日) 332
16.16.1 公司介绍 332
16.16.2 历史数据对比 333
16.16.3 未来行业判断 338
16.16.4 估值结论 338
16.16.5 谈谈市净率的缺陷 339
16.17 需要更加积极进取的上海机电(2017年1月9日) 340
16.17.1 上海机电简介及前景简要判断 340
16.17.2 历史数据及问题 341
16.17.3 估值 342
16.18 波浪式前进的万华化学(2017年2月13日) 342
16.19 被低估的宇通客车(2017年3月1日) 346
参考文献 348
前言
财报分析: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本书是我多年来讲授财报分析以及自己进行股票投资实践的总结。我个人认为,财报分析的目的是,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本书的财报分析内容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多个高级经理培训班级作为讲义使用,得到了学员们的认可和好评;股票估值内容则在本人的投资实践中,保证了多年获得超过市场的超额收益。我的雪球个人账号的投资组合“渐悟”可以佐证,个人微信公众号的粉丝也见证了本书的财报分析和股票估值模型的有效性。
公司的目标在于创造价值,财报分析应该以价值为核心。公司的价值为公司整个寿命期内创造的自由现金流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贴现后的现值。在投资决策中,只能有这个唯一的、绝对的价值标准,而不能采用多重标准。
本书的读者
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层等高管人员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思考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掌握如何通过财报分析更好地改进管理,提升公司价值。
股票投资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掌握如何分析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和未来发展预测来估算公司的内在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比较坚实的支撑。
债权人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判断公司的价值,保证本金和利息的安全。
本书主要章节及内容概要
本书共16章。
第1章和第2章介绍财报的基础知识以及财报原理。具有较好财务专业知识的读者可以直接略过。
第3章论述财报分析的框架。财报分析应该跳出财报看数字,因此分析的框架包含公司战略分析、公司经济活动分析和公司财报分析。
第4章论述公司战略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包括公司行业对财报的影响、公司总成本领先策略和差异化策略对财报的影响。
第5章论述财报项目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财报分析建立逻辑。
第6章论述如何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一家公司的战略和未来。
第7章论述如何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一家公司的资本管理能力。
第8章为资产和资本分析,从现实商业活动出发,重构资产负债表为资产资本表,然后进行资产结构分析、资本结构分析、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匹配程度以及风险分析,并指出了常用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存在的缺陷,建议使用营运资本长期化率指标来衡量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第9章为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首先根据资产资本表重构的逻辑,重构利润表为股权价值增加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资产收益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分析、营业收入分析、营业成本分析、毛利和毛利率分析、营业费用分析、利润分析、净利润和股权价值增加值分析。
第10章为资产资本表和股权价值增加表的综合分析,根据资产资本表和股权价值增加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使用两张报表的数据进行综合财务指标分析。本章在通过因素分解法对股东权益回报率进行五个因素分解的基础上,构建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接着具体分析每一个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所有的财务指标进行总结并形成财务指标框架。
第11章回归现金,分析股权价值增加表项目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之间的关系,并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为五种状态。
第12章论述股票价格和股票价值两者之间的背离和回归关系,构成后面股票估值的理论基础;然后论述股票估值需要进行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预测,因此股票估值是一门艺术。正因为艺术的不确定性,因此以股票估值为基础的投资应当遵循安全边际原则和成组购买原则。
第13章介绍了常见的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盈增长比率等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而解决这些局限性需要终极方法,即绝对估值法。
第14章介绍了现金股利贴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现金股利贴现模型受到股利无关论的挑战,因此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成为最佳选择。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包括零增长模型、固定增长模型、两阶段模型和三阶段模型。
第15章运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进行股票估值,首先以财报分析的内容为基础构建公司价值的计算公式,指出运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计算经营资产的价值;然后结合万华化学和中国石化的案例,对公司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第14章介绍的模型计算万华化学和中国石化经营资产的自由现金流贴现现值;最后按照公司价值的计算公式,结合公司的股权结构,计算出两家公司股票的每股内在价值。
第16章为投资实战案例,是为了验证本书财报分析和股票估值内容的有效性。这些案例都附上了分析的时间,读者可以自行判断其后的公司股票表现是否如我们事先的分析结果。
本书中的数据资料均来自上市公司公开年报。
本书的一些观点
行成于思毁于随。本书的一些观点可能与传统的教材不一样,但是我认为本书更加符合商业现实。比如,在工业4.0时代,传统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已经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予以改进;传统的营运资本需求多数作为短期资本管理,但是从商业运作来说作为长期资本管理会更合适;一般自由现金流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扣除资本性支出进行计算,我们认为资本性支出应该划分为保全性资本支出和扩张性资本支出,在计算自由现金流时扣除保全性资本支出比较合理,等等。
我希望自己写出的书能受到读者的肯定,对读者的工作、学习有所裨益。如果读者对我的书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随时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渐悟”给我留言,尤其欢迎您告诉我本书的不足之处、您需要解决的难题、您希望在本书看到的内容,等等。
致谢
感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原院长夏大慰教授对我多年的关心、爱护、照顾和指导。本书源于夏大慰院长改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学质量的建议——对多年的教学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本书正是该建议的成果。
感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原副院长管一民教授和谢荣教授对我多年的关心、爱护、照顾和指导。
感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李扣庆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的各位老师,尤其是杨艺老师。
感谢我曾授课的学员对我的肯定以及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给予我的真知灼见。
感谢我的父母、岳父母和妻儿。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石美华编辑、王琦编辑,本书能够出版也是二位辛苦和努力的结果。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沉稳,墨绿色的底色搭配烫金的字体,散发出一种专业而权威的气息,让我在书店里第一时间就被它吸引。翻开第一页,我被作者开篇的真诚所打动,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而是先娓娓道来财务报表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掌握分析技巧是每一个价值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基石。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在解释基本概念时,总是能巧妙地引用一些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案例,比如分析一家上市公司如何通过调整应收账款来“美化”报表,或是某个知名品牌的现金流状况是如何折射出其经营的健康程度。这种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门槛,让我这个之前对财报有些畏惧的读者,也能快速进入状态。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讨论,以及如何利用公开信息来发现潜在价值洼地的思考,这些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尽管我还没有深入到后面的估值模型部分,但仅凭前期的铺垫,我就已经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一步步探索财务分析的奥秘。作者从最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入手,清晰地阐述了每一张报表的功能、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现金为王”的论述,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强调了现金流量表在判断企业生存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并列举了许多因忽视现金流而最终走向破产的案例。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利润表上的盈利能力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健康状况,只有充裕的现金流才能支撑企业的日常运营和未来的发展。在讲解完基础报表后,作者又循序渐进地引入了各种财务比率分析,如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等。他不仅仅给出公式,更重要的是详细解释了每个比率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解读其变化趋势。书中穿插的许多图表和示意图,更是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这些复杂的概念。例如,在分析营运能力时,作者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将存货周转率比作“商品的生命周期”,形象地说明了存货积压对企业资金周转的负面影响。这种多维度、多角度的讲解,让我对财务报表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它填补了我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在阅读之前,我对股票投资的认知更多停留在技术分析和市场情绪层面,对于一家公司真正的内在价值,我一直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认知框架。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价值投资世界的大门。作者在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剖析的同时,还积极引导读者将分析结果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公司自身战略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更全面的判断。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行业比较”和“历史趋势”的分析方法,作者指出,脱离了行业背景和历史数据的财务分析是片面的。他通过对比不同行业的平均财务指标,帮助读者理解一家公司的财务表现是否优于同行;同时,他也强调了观察公司财务指标在过去几年内的变化趋势,因为“过去不会完全重复,但总会惊人地相似”。书中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让我能够根据公司所处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分析重点。这种循序渐进、由宏观到微观的分析逻辑,让我对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算”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引导你如何“思”的启迪录。作者在阐述各项财务指标时,并没有满足于枯燥的公式推导,而是花了很多笔墨去解释这些指标背后所反映的经营逻辑和管理者的意图。比如,在讲解毛利率时,他会对比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毛利率差异,并深入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品牌优势、成本控制、还是市场地位?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原本抽象的数字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企业的经营策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尤其精彩,作者选取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细致解读,揭示了这些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深层原因。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针对一家曾经辉煌如今却步履蹒跚的科技巨头,进行了长篇累牍的分析,从其现金流的逐年恶化,到研发投入的效率下降,再到负债率的不断攀升,层层剥茧,最终指向了其商业模式的固化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钝。这种“把脉问诊”式的分析,让我不禁思考,作为投资者,我们究竟应该关注哪些更本质的东西,才能避免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非常喜欢,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交流者的亲切。作者在学术理论和实践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性内容变得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数据陷阱”的警示,作者提醒读者,财务报表只是一个反映公司过去经营状况的快照,不能完全代表未来,并且报表中的数字也可能受到会计政策、行业特性甚至人为操纵的影响。他鼓励读者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信数字,而是要深入探究数字背后的经营本质。书中对于“非财务信息”的重视也让我耳目一新,作者认为,除了财务数据,公司的管理团队、企业文化、技术创新能力、客户口碑等非财务因素,同样是影响公司长期价值的重要变量。他建议读者在进行股票估值时,要将这些非财务信息纳入考量范围,形成一个更加立体的公司画像。最后,书中关于“风险评估”的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财务报表识别公司的潜在风险,例如财务杠杆过高、现金流枯竭、或有负债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规避策略。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好坏”,更教会了我如何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投资。
评分确实写得不错,行文和思路清晰,书中十九个投资案例,经过一年多检验,证明非常有效。
评分网络购书相对于实体书店购书最大的弱势就是无从得知内容是否自己所需,有一定的盲目性。入手大致翻阅了一下,感觉对于已有财报分析基础的读者,股票投资者,财务部门管理者等人群来说应该是适合的。将财报分析与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相结合的切入点很是实际和实用。包装干净无破损,同时感谢京东小哥的极速送货,本次购物体验完美!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好的书,讲解很透彻,买股票必备。很好的书,讲解很透彻,买股票必备。很好的书,讲解很透彻,买股票必备。很好的书,讲解很透彻,买股票必备。
评分书是正版,但是显示的预计收货时间完全不对,服务体验每况愈下.....
评分一本非常专业的分析估值和书,结合中国企业,比国外的书更好
评分刚买回来 慢慢研究
评分自营的快递就是快。包装很好,有塑料膜。知乎的大佬推荐的,豆瓣评分8.3。值得认真学习。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相比传统财报,更多从企业发展角度去解读,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