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主板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4版 全彩超值版)》由主板维修培训师精心编写。全书共13章,系统地讲解了主板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主板总线插槽、插座电路及测试点,主板六大电路(开机电路、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CMOS/BIOS电路、接口电路)的结构原理(结合厂商电路图)和维修技术、维修实践,各品牌主板通病及维修经验等。此外,还提供了DVD教学光盘(特邀中关村主板维修专家实战演示),帮助读者掌握维修技能,快速成长为专业的主板维修工程师。
《主板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4版 全彩超值版)》强调动手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在讲解上使用了独具特色的主板实物图+厂家电路图的图解教学法,有助于新手快速入门。全书技术先进,编排新颖,可以作为专业的主板维修人员、主板维修初学者、电脑爱好者、企事业单位电脑维修人员的学习用书,还可以作为主板维修培训机构、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职业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主板维修预备知识
1.1 学修主板三步曲
1.1.1 学修主板第一步
1.1.2 学修主板第二步
1.1.3 学修主板第三步
1.2 主板的分类
1.2.1 按CPU插槽分类
1.2.2 按主板结构分类
1.3 主板的架构及主要元器件
1.3.1 主板的架构
1.3.2 CPU插槽
1.3.3 内存插槽
1.3.4 总线扩展槽
1.3.5 BIOS芯片
1.3.6 芯片组
1.3.7 IDE接口
1.3.8 SerialATA接口
1.3.9 USB接口
1.3.10 IEEE1394接口
1.3.11 电源与外设接口
1.3.12 时钟芯片
1.3.13 I/O芯片
1.3.14 电源管理芯片
1.3.15 串口芯片
1.3.16 音效芯片
1.3.17 网卡芯片
1.4 主板上常见的英文标识
1.5 主板电路组成
1.5.1 主板开机电路
1.5.2 主板供电电路
1.5.3 主板时钟电路
1.5.4 主板复位电路
1.5.5 主板BJOS和CMOS电路
1.5.6 主板接口电路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主板维修常用工具及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2.1 主板维修常用工具
2.1.1 万用表
2.1.2 示波器
2.1.3 晶体管图示仪
2.1.4 电烙铁
2.1.5 热风焊台
2.1.6 编程器
2.1.7 主板故障诊断卡
2.1.8 CPU假负载
2.1.9 打阻值卡
2.1.10 其他工具
2.2 主板主要元器件
2.2.1 电阻器
2.2.2 电容器
2.2.3 电感器
2.2.4 二极管
2.2.5 三极管
2.2.6 场效应管
2.2.7 晶振
2.2.8 集成稳压器
2.2.9 集成运算放大器
2.2.10 数字集成电路
2.3 元器件检测
2.3.1 电阻器好坏检测方法
2.3.2 电容器好坏检测方法
2.3.3 电感器好坏检测方法
2.3.4 二极管好坏检测方法
2.3.5 三极管好坏检测方法
……
第3章 看懂主板电路图
第4章 主板开机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
第5章 主板供电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
第6章 主板时钟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
第7章 主板复位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
第8章 主板CMOS电路和BIOS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
第9章 主板接口电路分析及故障检修
第10章 主板总线插槽电路及测试点
第11章 主板常见故障维修
第12章 各品牌主板通病及维修经验
第13章 主板维修实战
前言/序言
对于初学者,想学好主板维修技术.需要先找一些实用的资料看看,然后找一个师傅带带。由于师傅通常不可能专门教你,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学好基本技能(掌握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详细电路组成,主要芯片的引脚资料、跑线等),那就得有一套很系统的学习教程才行(要对各主板电路讲解非常系统,要有详细的厂家电路图和常用资料,要有各主要测试点的参数总结及维修方法总结等)。有的读者通过网上论坛获得资料,但论坛中的资料大都是重复又重复,实用价值也不是很高。
目前很多维修人员普遍存在对主板工作原理认识不系统、维修技术不规范等问题,主板维修的成功率并不高。如果系统地学习一本维修资料,同时在维修时参考维修资料中的厂家电路图、参数进行维修,对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成功率将有非常大的帮助。本书就是针对这些维修人员的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特点
技术主流,内容丰富:
技术新——讲解了当前主流的主板(包括PCI-E.DDR3.SATA等接口.LGA775/1156.Socket940/AM3等CPU插槽,六相供电技术等):内容全——涉及主板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主板各种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主板故障测试点、主板故障检测流程、故障维修方法、动手实践、电路图识图方法、各品牌主板通病总结、主板维修经验、主板维修实战等主题。另外,各个主题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全面.如CPU供电电路讲解了单相供电电路、两相供电电路、三相供电电路、四相供电电路、六相供电电路、多组供电电路等。可以说,本书是迄今为止技术新、内容全的主板维修书籍。
DVD光盘,专家实战指导:
为配合本书,我们特邀请北京中关村专业的主板维修公司拍摄了主板维修多媒体教学视频课程,重点讲解了主板各种元器件的检测方法、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主板各单元电路的检测、主板常见故障的检测维修过程等。结合高效的视频光盘.读者能轻松获得主板维修实践经验,同时快速掌握主板检测维修技术。
图解教学,轻松学习:
本书使用了独具特色的主板实物图+厂家电路图的图解教学法,有助于新手快速入门。此外,还总结了大量主板故障的维修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所学知识的脉络及重点,快速判断出故障的原因和所在位置,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实践,掌握技能:
结合大量的动手实践和维修实战(在光盘中).讲解了主板常见电路的跑线方法,同时深入分析了主板检测方法和维修技术。所有实践内容分析透彻,步骤清晰,使你在实践中轻松掌握主板维修技术,快速成长为专业的主板维修工程师。
本书内容:
本书共分13章,概要介绍如下。
第1章主要讲解了主板的分类、结构,电路组成等。
第2章主要讲解了万用表、诊断卡、假负载等主板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主板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常用元器件好坏的检测方法。
第3章主要讲解了如何看懂主板电路图,包括认识电路板、认识电路图、电路图看图规则、基本看图方法与步骤等。
第4章主要讲解了主板开机电路的结构原理、各种电路图.故障检测点、故障检测流程、故障维修方法、跑线实战、维修实战(在光盘中)等内容。
第5章主要讲解了CPU供电电路、内存供电电路、AGP插槽供电电路、南桥/北桥供电电路等电路的结构原理、开关电源方式和调压方式的电路图、故障检测点、故障检测流程、故障维修方法、跑线实战和维修实战(在光盘中)等内容。
第6章主要讲解了主板时钟电路的结构原理、各种电路图、故障检测点、故障检测流程、故障维修方法、跑线实战、维修实战(在光盘中)等内容。
第7章主要讲解了主板复位电路的结构原理、各种电路图、故障检测点、故障检测流程、故障维修方法、跑线实战、维修实战(在光盘中)等内容。
第8章主要讲解了主板CMOS电路和BIOS电路的结构原理、各种电路图、故障检测点、故障检测流程、故障维修方法、跑线实战等内容。
第9章主要讲解了键盘/鼠标接口、USB接口、串口、并口、电源接口等接口电路的结构原理、各种电路图、接口电路故障检测点、故障检测流程、故障维修方法、跑线实战等内容。
第10章主要讲解了主板PCI.AGP.PCI-E插槽,SDRAM、DDR、DDR2、DDR3内存插槽,LGA775,Socket939等各种CPU插座的针脚定义、测试点和相应电路等。
第11章主要讲解了主板常见故障维修方法、故障分类、产生原因和维修流程等。
第12章主要讲解了各品牌主板通病及维修经验。内容包括华硕主板、微星主板、技嘉主板、Intel主板、精英主板、华擎主板等品牌主板常见故障总结,以及主板主要故障维修经验。
第13章主要讲解了主板元器件检测维修实战和主板常见故障维修实战训练等内容。
本书技术先进,编排新颖,可以作为电脑爱好者、企事业单位电脑维修人员、专业主板维修人员的学习用书,还可以作为主板培训机构、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职业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除署名作者外,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王红明、叶红、王红丽、韩佶洋、杨辉、延长华、田宏强、田淑敏、李淑艳、多国华、曹保剑、多梦琦,韩海英、张敏、亢丽、尹腾蛟、肖志国、张新东、赵东东、于建军、侯玉佩、张惠芬等。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社会业界同仁及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和真诚批评。
深入解析主板硬件:从基础原理到高级诊断的全面指南 本书并非直接教授您如何翻阅一本名为《主板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4版 全彩超值版 附光盘)》的书籍,而是旨在为您构建一个关于主板硬件及其维修的深度知识框架,让您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分析思路,独立解决各类主板故障。我们将跳出“学习一本书”的模式,直接带您走进主板的微观世界,理解其运作的奥秘,掌握诊断的艺术。 第一章:主板核心组件透视与信号通路解析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出发,系统梳理构成现代主板的各个关键组件。您将深入了解CPU插槽(Socket)的设计演变、不同类型(如LGA、PGA)的物理结构及其对CPU安装和数据传输的影响。BIOS/UEFI芯片的职责、固件加载流程以及如何与CPU、内存等进行首次通信,将为您揭示计算机启动的起点。南桥(Southbridge)与北桥(Northbridge)芯片组(或现代集成芯片)的功能划分,例如I/O接口管理、PCIe通道分配、SATA控制器、USB控制器以及音频、网络等集成设备的控制原理,将帮助您理解数据如何在主板上高效流转。 内存插槽(DIMM Slots)的类型(DDR3, DDR4, DDR5等)及其信号接口,例如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芯片的作用,将让您明白不同代内存的兼容性和性能差异。主板上的供电模块(VRM - Voltage Regulator Module)是重中之重,我们将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包括MOSFET、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功能,以及如何为CPU、内存等高功耗组件提供稳定、纯净的电压,理解“供电不足”或“供电不稳定”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致命影响。 此外,本章将重点解析主板上的关键信号通路。从CPU发出的总线信号,通过芯片组进行调度和分发,再到各个外围接口(如PCIe插槽、SATA接口、USB接口)的信号传输,我们将绘制出清晰的数据流动图。您将理解数据包如何在不同的总线协议下进行封装、传输和解封装,例如PCIe的Lane、Link等概念,以及SATA的AHCI模式。这种对信号通路的深入理解,是后续故障诊断的基石。 第二章:电路基础与元件识别:维修的通用语言 在着手任何硬件维修之前,掌握必要的电路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本章将为您回顾或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物理特性和作用。我们将详细讲解欧姆定律(Ohm's Law)、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s)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让您能够理解电路中的电压降、电流分配以及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对于主板上的常见电子元件,我们将进行细致的识别和功能解析。贴片电阻、贴片电容(陶瓷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三极管(NPN、PNP)、场效应管(MOSFET,包括P沟道和N沟道)以及各类集成电路(IC)芯片,例如运算放大器、逻辑门电路、时序控制器等,我们将展示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表示、PCB板上的外观特征以及在主板电路中的具体应用。 特别地,我们将聚焦于主板上最容易出现故障的几种关键元件,如电解电容的失效(鼓包、漏液)、MOSFET的击穿、二极管的短路或开路等,并解释它们为何容易损坏以及损坏后的典型表现。理解了这些元件的特性和常见故障模式,您就能在实际检修中快速定位问题点。 第三章:诊断工具与方法论:科学定位故障 本章将为您介绍主板维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各类诊断工具,并构建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方法论。您将了解万用表(Digital Multimeter, DMM)的各种测量功能,包括直流/交流电压、直流/交流电流、电阻、二极管导通性、电容容值等,并学习如何在实际电路中安全、准确地进行测量。例如,如何测量CPU供电轨的电压是否正常,如何判断电容是否短路,如何检测MOSFET的开关状态。 示波器(Oscilloscope)作为更高级的诊断工具,我们将介绍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示波器,您可以观察到电路中信号波形的形态,分析信号的频率、幅值、上升/下降时间等参数,从而判断信号是否异常。例如,观察BIOS芯片的时钟信号是否稳定,CPU内存控制器输出的信号是否干净。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一些非接触式诊断方法,例如通过红外热成像仪(Thermal Camera)来检测主板上异常发热的元件,这对于快速定位短路或过载的元件非常有帮助。一些专门为主板诊断设计的测试卡(POST Card)和诊断软件(如MemTest86+)也将得到介绍,它们能在系统启动的早期阶段提供关键的故障信息。 在方法论层面,我们将强调“由外到内”、“由简到繁”、“排除法”等诊断原则。例如,当遇到开不了机的情况时,我们首先检查外部连接(电源线、显示器),然后检查电源供应是否正常(电源万用表测试),接着观察主板指示灯和POST卡报错信息,再到检查CPU、内存、显卡等核心组件的安装和状态,最后才深入到主板电路的细致排查。 第四章:主板供电系统深入分析与故障排查 主板的供电系统是其心脏,也是故障的高发区域。本章将围绕供电系统展开深入分析。我们将详细解析CPU Vcore(核心电压)、内存 Vdimm(内存电压)、PCH(芯片组)供电以及其他辅助供电(如+3.3V, +5V, +12V)的独立供电电路设计。您将了解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如何通过控制MOSFET的开关来调节输出电压。 我们将重点讲解VRM电路中关键元件的失效模式,如MOSFET的击穿、电容的漏电或失效、PWM控制器的损坏等,以及这些故障如何导致CPU供电不稳,甚至CPU无法工作。学习如何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来检测VRM的输出电压、纹波以及MOSFET的开关波形。 此外,本章还将介绍主板上各种保护电路,例如过压保护(OVP)、过流保护(OCP)、过温保护(OTP)等,理解它们在保护主板免受损坏中的作用。当这些保护电路被触发时,会表现出哪些现象,如何判断是保护电路本身的问题还是其他元件故障导致保护触发。 第五章:BIOS/UEFI与启动流程解析 BIOS/UEFI是主板的“大脑”,负责初始化硬件并加载操作系统。本章将深入解析BIOS/UEFI的工作原理。您将了解BIOS/UEFI的存储介质(SPI Flash芯片),其固件的结构以及启动过程中执行的关键任务,例如POST(Power-On Self-Test)自检。 我们将讲解POST过程中各个自检项目的含义,以及它们对应的硬件组件。例如,CPU自检、内存自检、显卡自检、键盘鼠标自检等。当POST过程中出现错误时,BIOS/UEFI会通过蜂鸣声(Beeper Codes)或屏幕显示(POST Codes)来报告错误信息,您将学会解读这些代码的含义,从而快速定位故障。 此外,本章还将探讨BIOS/UEFI设置选项的含义,例如启动顺序、内存参数、超频选项等,以及这些设置错误可能导致的问题。我们还会介绍BIOS/UEFI芯片的刷新和恢复方法,以及固件损坏可能带来的后果。 第六章:接口与外设连接解析及常见故障 主板上的各种接口和外设连接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交互的桥梁。本章将逐一解析各类接口的功能和信号通路,并探讨其常见故障。 USB接口: 了解USB 2.0, 3.0, 3.1, 3.2等不同版本协议的传输速度和信号特性,以及USB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如USB设备无法识别、传输速度慢、接口短路等,我们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如USB控制器损坏、接口焊点虚焊、供电不足等。 SATA接口: 解析SATA硬盘和SSD的连接方式,AHCI模式与IDE模式的区别,以及SATA控制器的功能。常见故障如硬盘无法被识别、读写速度慢、数据传输错误等,我们将分析其可能原因,如SATA线损坏、SATA接口虚焊、主板SATA控制器故障等。 PCIe插槽: 深入理解PCIe总线的架构,包括Lane、Link、Gen1/Gen2/Gen3/Gen4/Gen5等代际的区别,以及它在显卡、网卡、声卡等扩展卡上的应用。常见故障如显卡不被识别、性能不达标、系统不稳定等,我们将分析其可能原因,如PCIe插槽焊点虚焊、主板BIOS设置问题、PCIe控制器损坏等。 音频接口与网络接口: 解析集成声卡和网卡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与主板其他芯片组的连接方式。常见故障如无声、网络无法连接、网络速度慢等,我们将分析其可能原因,如音频/网卡芯片本身损坏、驱动问题、供电问题等。 其他接口: 如PS/2键盘鼠标接口、COM口、LPT口(较旧主板)、DP/HDMI等显示输出接口,也将进行相应的解析和故障分析。 第七章:高级诊断技术与疑难杂症解决 本章将触及更高级的主板维修技术和疑难杂症的解决之道。您将学习如何使用更专业的工具和方法来应对复杂的故障。 BGA芯片的重焊与更换: 对于CPU、GPU、芯片组等BGA封装的芯片,掌握拆焊、重新焊接(Reballing)和更换的技术是解决许多复杂故障的关键。我们将介绍热风枪、红外焊台等设备的使用,以及BGA焊球的制备和焊接过程。 BIOS/UEFI芯片的编程与恢复: 当BIOS/UEFI固件损坏导致无法启动时,使用外置编程器(如CH341A)来读取、擦除、写入BIOS/UEFI芯片是必要的手段。您将学习如何拆卸BIOS/UEFI芯片,以及如何使用编程器软件进行操作。 微电流检测与信号分析: 对于一些难以定位的低功耗电路故障,微电流检测技术可以帮助您找到漏电点。同时,更深入的信号分析,如使用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zer)来观察数字信号的时序,将有助于您理解复杂数字电路的工作状态。 疑难杂症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系列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板疑难杂症案例,例如不定时死机、蓝屏、偶发性黑屏、开机无信号但能听到风扇转动等,我们将展示如何综合运用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和工具,进行层层剥茧,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 结语 掌握主板维修,并非仅仅是学习某本书籍中的某个章节,而是建立起一套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实践操作的完整能力体系。本书的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使您能够自信地面对各类主板故障,并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鼓励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因为每一次的维修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