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分校的steam课程,是参考国际优秀steam课程课例,进行改造和创新,旨在让学生开展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项目式学习,在习得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动手做的课堂体验。学生应用所学到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时,通过定义问题、研究思考、计划、制作、测试、反思以解决问题。
北京五中分校是北京市科技示范校。2007年,北京市五中分校在美国夺得了全球第25届头脑创新大赛项目冠军;在全国*一届中小学生创新思维(DI)竞赛上,学校的八支代表队将全部奖牌的一半尽收囊中。自2006年至今,在连续五届的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竞赛中,共获得5次团体*一名。2009年,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两项重要的科技赛事上,夺得6个一等奖。
项目一 棉花糖塔挑战 ............................................................... 1
项目二 设计镶嵌图案 ............................................................... 4
项目三 手电筒设计与制作挑战 ............................................... 8
项目四 飞行项目挑战赛 ......................................................... 12
项目五 纸牌搭桥(1) ............................................................. 15
项目六 纸牌搭桥(2) ............................................................. 18
项目七 风动力小车设计挑战 ................................................. 21
项目八 硬纸板自动机(1) ..................................................... 23
项目九 硬纸板自动机(2) ..................................................... 25
项目十 投石机的设计与制作 ................................................. 29
附录1 团队协作 ..................................................................... 32
附录2 创新思维的SCAMPER 策略 .................................... 37
附录3 设计思维 ..................................................................... 40
附录4 工程思维 ..................................................................... 43
STEAM教育是近几年国际科技教育领域新兴的研究和实践范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STEAM教育关注对科学知识的解释,科学探究的实践,以及工程设计的结合,其目标是整合各领域知识和技能,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
STEAM倡导孩子超学科学习的概念,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学科之间,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相互碰撞中,培养各方面技能和认知,强调孩子的主动探索精神。同时鼓励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本书关于STEAM 课程的研发,是参考国际优秀STEAM课程课例,进行改造和创新,最后形成十个活动项目。在活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开展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项目式学习,在习得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动手做的课堂体验。学生应用所学到的各学科的知识在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时,他们定义问题、研究思考、计划、制作、测试、反思以解决问题。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STEAM课程项目手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启发”。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思维的锁,让我看到了STEAM教育的更多可能性。书中并没有设置固定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其中的方法和思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跨学科融合”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孤立地分开讲解,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运用到不同学科的知识。我尝试了书中一个关于“环保科技装置”的项目,它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够监测和净化空气的装置。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学生们不仅学习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单片机的编程,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流体力学来优化空气流通,以及如何从美学的角度来设计装置的外观。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项目的设计思路,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一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从中获得创新灵感的思维模式。
评分第一次接触《STEAM课程项目手册》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想看看如今的教育界都在玩些什么新花样。结果,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课程手册”的刻板印象。它不像一般的教辅材料那样,只会告诉你“照做就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悄悄地在你耳边低语,给出最恰当的建议。书中不乏一些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但作者总是能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将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小步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机器人编程与艺术创作”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控制机器人做出简单的动作,更是引导你如何将编程语言的逻辑与艺术的韵律相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我尝试了其中一个项目,让机器人根据音乐的节奏来绘制图案,最终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它不仅完成了技术上的要求,更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个项目,更在于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创造和探索的热情,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它在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
评分坦白说,《STEAM课程项目手册》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兴奋的教育类书籍之一。它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STEAM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就能掌握各种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技巧。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项目驱动式学习”的详细阐述,作者并没有把学生置于被动的接受者地位,而是鼓励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我特别提到书中关于“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科学模型”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3D打印机,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将抽象的科学概念,通过3D打印技术具象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的学生们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个精密的DNA双螺旋模型,这远远比看书上的插图来得直观和深刻。这本书不仅仅为我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STEAM教育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本书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有力的助手。
评分《STEAM课程项目手册》这本书,从我翻开它第一页开始,就有一种被点燃了的感觉。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也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学术论文,而更像是一本充满活力的工具箱,里面装着各种奇思妙想和实操方法。我尤其欣赏它在项目设计上的循序渐进,从最初的概念构思,到细致的资源准备,再到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导和具体的案例。书中那些五彩斑斓的图示和清晰明了的步骤,让我这个对STEAM领域不算特别精通的读者,也能够毫不费力地跟着操作。我尝试了书中一个关于“可持续城市模型”的项目,原本以为会很复杂,结果在手册的引导下,从搭建微缩建筑到编程控制交通信号灯,整个过程既有趣又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教授“怎么做”,更强调“为什么这样做”,它鼓励我们在项目中融入科学探究、技术创新、工程设计、艺术表现和数学思考,让我深刻理解了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STEAM教育的无限可能,它不只是课程,更是一种解决问题、激发创造力的生活方式。
评分说实话,拿到《STEAM课程项目手册》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STEAM的书籍多如牛毛,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却少之又少。然而,这本书却出乎意料地让我感到惊喜。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只有实实在在的干货。书中每一个项目的呈现都力求精简而精准,从材料清单到操作步骤,再到预期效果,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我尤其喜欢它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方面的篇幅,作者并没有把答案直接摆在面前,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去尝试。我尝试了书中一个关于“智能家居模型”的项目,它要求学生设计并搭建一个能够响应特定指令的智能家居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电路知识和编程技能,更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为教育者提供了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教育理念,一种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的教育理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