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全彩)

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全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京东商城基础架构部 著
图书标签:
  • 京东
  • 架构
  • 技术
  • 互联网
  • 基础设施
  • 运维
  • 案例
  • 实战
  • Java
  • 高并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865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6169
品牌:Broadview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176
字数:2265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架构师、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

从无到有的架构建设之路,逐步解决业务痛点;

一线架构师的前线战报,为618、11.11保驾护航;

全面解析京东基础架构技术,承载亿级规模存储和流量的基础架构实践;

集诸多热点技术之大成:容器/数据库/存储/中间件/全链路军演/异地多活/电商中的机器学习应用。


内容简介

《京东基础平台建设之路(全彩)》内容涵盖分布式存储、数据库、容器集群、服务框架、消息队列、异地多活、机器学 习等一系列经典技术话题,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京东基础架构的搭建、演进、变革及发展 的完整画像,系统地阐述了京东重要阶段的技术进步历程及里程碑级别的技术突破,堪称是一 部“从入门到精通”的基础架构经典教材。作为过去几年里推进京东基础架构变革的技术实践者,我们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基础架构从业者或感兴趣的人,技术无止境,愿我们一路相伴共创奇迹。

作者简介

京东商城基础架构部是京东商城的一级部门,专注于核心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工程实施,涉及的技术有数据中心集群管理、数据库系统与分布式存储、电商中间件技术、商城整体架构提升、机器学习与知识工程,为618和双11大促作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京东商城的技术基石。

精彩书评

基础架构是京东业务的技术基石。本书的作者们,作为过去几年里推进京东基础架构变革的技术实践者,一直坚定执行京东集团“下一个十二年,只有技术”的发展路线。借《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这本书,我代表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技术研发团队,将京东在基础架构技术领域这几年中的发展和创新分享给关注我们的朋友。感谢所有互联网技术从业者对我们的关注、帮助与指正。

马松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商城研发体系负责人

《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这本书,从底层的容器管理集群技术,到服务框架、分布式内存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再到机器学习在京东的多场景应用和商品数据知识图谱的构建, 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向大家展现了整个系统搭建的发展历程。同时,书中也解密了京东技术研发在每年618和双11超大流量和高并发时刻的应对策略, 相信会对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从业者有着不错的借鉴作用。

陈恩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目录

第1 章

容器集群技术

1.1 概述 3

1.2 JDOS 1.0:“胖容器”时代 3

1.3 JDOS 2.0:新一代应用容器引擎 9

1.4 JDOS 3.0:服务融合平台 15

1.5 JDOS 4.0:弹性数据计算 18

1.6 总结 22

第2 章

数据库技术

2.1 发展历程 25

2.2 BinLake日志订阅服务 27

2.3 弹性数据库 33

第3 章

分布式存储技术

3.1 JFS:京东文件系统 47

3.2 JIMDB:内存是新的磁盘 52

3.3 FBase:大表存储 60

3.4 Container File System 66

第4 章

中间件技术

4.1 服务框架 75

4.2 消息队列 88

4.3 JMQ复制技术解析 101

4.4 CallGraph:分布式服务跟踪系统 112

第5 章

整体架构升级

5.1 ForceBot :全链路军演机器人 125

5.2 异地多活 133

第6 章

机器学习技术

6.1 基于机器学习的商品数据治理 145

6.2 智能分单 155

6.3 列表页排序 156

6.4 语音识别与客服导航 159

6.5 商品上新助手 161

前言/序言

很幸运地在2013年5月加入京东,更加幸运地遇到了一批优秀的同事,在接下来的4年半的时间里,兄弟们并肩作战,自主研发并持续建设了一系列核心基础架构系统。我们将这几年的工作成果及经验整理总结,写在书中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收获!

第1章“容器集群技术”,主要介绍数据中心操作系统JDOS,即容器集群管理平台。经历过物理机管理分配的各种痛苦后,我们在2014年8月启动了JDOS项目,做了一个简单、勇敢、并不艰难的决定:跨过VM时代,直接基于Docker做容器!而当时大部分公司是通过虚拟化技术提供私有云服务的。不走寻常路,使得我们团队在容器集群技术领域走在前面。从最初很小的规模,到管理几乎所有服务器;从仅调度应用容器,到统一集成中间件、存储和数据库服务;从很像VM的“胖容器”,到应用集群编排;从非常像IaaS,到更接近PaaS……总之,这4年的容器化集群管理技术实践,让我们亲眼见证、亲手推动了一系列变革。JDOS团队这4年只做这一件事情,一件事持续做,就做得很不平凡。JDOS团队当前着力推进“阿基米德项目”,即融合计算资源管理、统一在线与离线混部,预期在2018年全面上线并创造巨大的收益。

第2章“数据库技术”,主要介绍了弹性数据库系统的演进。历经SQL Server、Oracle、物理机部署MySQL,从2015年起我们逐步以“MySQL in Docker”作为数据库服务的主流方式。京东很可能是第一家普遍采用容器化MySQL交付的国内互联网公司。2016年秋,我们在此基础上立项实施弹性数据库项目(简称JED),目标是实现关系型数据库的弹性扩展能力。JED可以称为一套fully cloud-native NewSQL:运行于JDOS 2.0之上,完全容器化部署;具备scale up/down (通过容器技术本身)+ scale out/in(通过过滤复制协议)两种弹性伸缩能力,并且支持服务器与数据中心两个级别的扩展性;基于MySQL作为其存储与复制引擎,且兼容MySQL协议便于应用接入。JED站在JDOS肩膀上,吸收了京东文件系统JFS、缓存平台JIMDB等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设计经验。从今年(2017年)618之后,JED就成为京东所有应用默认的数据库服务。

第3章“分布式存储技术”,主要介绍京东文件系统JFS及商品图片系统。JFS为解决海量小文件的分布式存储问题而生,亦为之量身定制。2013年我初到京东,当时订单文本、物流报文等BLOB主要存储在数据库中,导致扩展性受限只能定期删除;商品图片服务由一套开源系统搭建,稳定性与性能都不甚理想。于是披星戴月地开发了第一个系统——JFS,服务端用Go语言,客户端用Java语言,并在当年10月上线,陆续承载了OFC订单履约、WMS库房报文等业务的海量数据。2014年年初,基于JFS的新图片系统成功上线——按照历史图片迁移、数据校验、流量切换三步走,历时一个半月,顺利完成切换。我至今记得切换完成的那天晚上,跟几位兄弟击掌相庆的情景,胜利的喜悦总是让人记忆犹新。之后,JFS增加了大文件存储、元数据管理及S3兼容等功能;图片系统则在质量优化、透明压缩等方面不断提高。四年间,商品图片数目从数亿一路增长至数百亿,而JFS与图片系统一直稳定如初。

第4章“中间件技术”,主要介绍以服务框架JSF、消息队列JMQ、缓存平台JIMDB为代表的中间件技术体系。对国内任何一家电商公司来说,中间件系统都是一块核心的技术基石。质量则是中间件技术的生命线。我们在2014年年初自主研发服务框架JSF、消息队列JMQ、缓存平台JIMDB。每个系统差不多都是开发测试一年,推广完善一年。自2016年开始,整个中间件体系步入稳定期,使得业务开发团队能够完全专注于产品功能实现。中间件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加上全托管式服务,大幅提升了产品研发效率。JSF几乎部署在京东的每个IP上,被每个Java应用程序所import;JMQ是订单、支付、履约、物流的数据管道,也是每次大促前军演性能比赛的第一名;JIMDB则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到今天多个IDC数千台大内存服务器的部署规模,并存储京东商城几乎所有的动态内容——JIMDB是世界级的memory-asthe-new-disk NoSQL服务。

第5章“整体架构升级”主要介绍了“ForceBot :全链路军演机器人”和“异地多活”两部分内容。

◎ ForceBot :全链路军演机器人。每年618、双11两次大促的技术备战,是京东研发团队的重要工作,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做充分的、全面的压力测试来有效地发现性能瓶颈并指导资源规划。各个服务的独立压测既不能模拟真实线上的流量状况,也不能全链条覆盖各个环节;往年常用的订单后军演仅覆盖到订单后系统,而大促流量压力主要在订单前。基于数次大促备战经验,我们在2016年着手建设ForceBot,即全链路在线军演压测系统,并推动各个应用系统与基础系统改造来支持“forcebot=1”在线压测流量标识。ForceBot通过部署在各地CDN节点的机器人程序来模拟海量用户的实际行为,包括登录、浏览、搜索、点击、加购物车、下单提交、支付等购物全流程,向京东公网入口发起对应千万用户同时在线的巨大访问流量。2016年双11,ForceBot小试牛刀,初见效果;2017年618即全面实施,成为大促前备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源规划与性能优化的主要手段。ForceBot使得如今的大促备战智能化、常态化。

◎ 广域分布架构,俗称“异地多活”。不同公司、不同技术团队,对所谓“异地多活”可能有不同理解。“异地多活”这个形象的词汇,描述的是工程结果的表象,并非动机或者目标。从我们的思考角度,做异地多活,主要出发点是什么?公司持续增长的各项业务使得我们需要不断去寻找更大的机房,但这在同一地区并不现实。核心目标是什么?实现数据中心粒度的容量扩展,即通过增加IDC提供资源弹性。相比之前的增加服务器来扩展某个系统,这是分布式架构的更高级形式:多地域多IDC分布式架构;从数据中心角度,实际上是多个不同地域、不同规格的数据中心,形成一个逻辑上更大的数据中心。至于更强的容灾能力和用户就近接入,则是异地多活的附加收益。在切身经历同城单机房、双机房、数次扩容机房之后,我们在2017年年初开始做项目规划,然后进行系统设计、技术改造,并在2017年10月完成第一期实施。异地多活架构升级,我们实施得并不算早,但是采用了与同行不同的技术方案:完全在中间件层面做改造,对应用系统完全透明。当然,弹性数据库JED也是实现商城广域分布架构的核心组件。

第6章“机器学习技术”主要介绍京东商城基础架构中的机器学习与知识工程。我个人非常相信:AI = Machine Learning + Knowledge Engineering。机器学习与知识工程会成为新的基础设施、所有应用共享的技术服务。自2016年8月,我和团队一起,积极开展针对商品图片的视觉计算相关研究、开发与应用;并着力建设针对商品数据的京东知识图谱,向上提供Knowledge as a Service优化原有业务并赋能创新产品。JDOS的大规模计算资源调度能力,特别是CPU/GPU统一服务,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和多模态数据清洗提供了强有力的底层支撑。此外,我们正在研发新一代图数据管理与计算系统——“波特”,旨在将知识图谱塑造为强大的知识计算引擎。很多激动人心的项目,都在积极进行之中。

以上所述这些工作,紧密联系、互相支撑,共同组成了京东商城的技术基础架构,大规模部署于京东多个数据中心的数万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着无数的在线业务,并产生、存储、处理着海量的电商数据。在过去四五年的时间里,在不断迭代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个人还是团队里的其他兄弟,都深刻感受到技术本身强大的力量。我们对互联网技术的热爱与憧憬,永远如初。

感谢中国互联网,特别是电商业务的高速发展,感谢京东集团过去几年里梦幻般的发展速度,给了我们这些技术从业者最好的舞台。感谢我们的家人、公司领导与同事的大力支持。最想感谢的,是奋斗在第一线的所有京东研发人员!

本书撰写在日常工作之余,时间仓促,不准确或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读者的批评与反馈。里面所介绍的各个项目或者系统,仍然在持续建设之中,后续的新成果,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与本书的读者分享和交流。

刘海锋

京东商城总架构师、基础架构部负责人



《数字基石:驱动未来的云原生架构演进》 内容简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这场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底层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本书《数字基石:驱动未来的云原生架构演进》并非探讨某一特定平台的建设经验,而是聚焦于那些支撑起现代数字经济的共性技术原理、演进逻辑与实践智慧,旨在为读者描绘一幅宏大而清晰的数字基础设施蓝图,助其理解并掌握构建弹性、高效、可扩展的云原生架构的精髓。 本书由浅入深,从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石——计算、存储、网络——的底层原理讲起,逐层向上,深入剖析了支撑海量数据处理的分布式系统设计、提升应用韧性的微服务拆分与治理、加速创新迭代的容器化与编排技术,以及保障系统安全与合规的关键策略。全书贯穿了“云原生”的核心理念,强调如何利用云计算的弹性与敏捷特性,打破传统IT架构的束缚,构建真正面向未来的、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的数字底座。 第一章:万物互联的基石——计算、存储与网络 在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之前,我们必须回溯数字世界的根基。本章将从最基础的层面,解析现代IT基础设施的三大支柱:计算、存储与网络。我们不仅会介绍传统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架构演进,如x86架构的普及、虚拟化技术的突破,还会重点阐述云计算时代下,这些基础能力的重塑与升级。 计算: 从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机的演进,再到容器化和Serverless的出现,计算能力的抽象化和弹性化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本章将深入剖析CPU、内存、GPU等计算资源的调度机制,以及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实现负载均衡、高可用和弹性伸缩。我们将探讨不同层面的虚拟化技术,如硬件虚拟化(KVM、XVM)、操作系统虚拟化(Docker)和应用虚拟化,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此外,Serverless计算模型将作为未来趋势被重点解析,其按需分配、事件驱动的特性如何进一步解放开发者的生产力。 存储: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血液。本章将梳理从DAS(直连存储)、NAS(网络附加存储)到SAN(存储区域网络)的经典存储架构,并重点介绍云计算时代下,对象存储、块存储和文件存储的演进。我们将探讨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如数据分片、副本策略、一致性协议(Paxos、Raft)以及多副本与纠删码在数据可靠性与成本效益之间的权衡。此外,高性能存储(如NVMe SSD)在低延迟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存储虚拟化如何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按需分配,都将是本章的重点。 网络: 网络是连接万物的桥梁。本章将从TCP/IP协议栈出发,深入解析现代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演进,如三层架构向Clos架构的转变,以及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如何赋能网络服务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我们将探讨容器网络接口(CNI)在容器编列中的作用,以及东西向流量和南北向流量的优化策略。此外,网络安全,如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在网络层面的部署,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提及。 第二章:分布式系统的智慧——架构设计与一致性 当计算、存储、网络构建起坚实的底层基石后,如何将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支撑起海量的并发请求和复杂的数据处理,是构建大型数字系统的核心挑战。本章将深入探讨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与核心难题。 CAP理论与BASE理论: 分布式系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数据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的权衡。本章将详细解读CAP理论,并引出BASE(Basically Available, Soft state, Eventually consistent)理论,阐述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折衷。我们将分析不同业务场景下,哪种一致性模型(强一致性、弱一致性、最终一致性)更为适用。 分布式事务与一致性协议: 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保证多个服务的数据操作原子性?本章将深入剖析两阶段提交(2PC)、三阶段提交(3PC)等分布式事务协议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同时,我们将重点讲解Paxos和Raft等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它们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网络环境中,选举出Leader,并保证多个节点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高可用与容错设计: 如何让系统在面对单点故障时依然保持可用?本章将探讨负载均衡(LVS, HAProxy)、服务降级、熔断、限流、重试等一系列高可用与容错机制。我们将解析服务治理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心跳检测、健康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并隔离故障节点,实现服务的平滑切换。 微服务架构的兴起: 传统的单体应用在面对快速迭代的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本章将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设计理念,包括服务拆分、服务自治、面向领域驱动设计(DDD)等。我们将讨论微服务带来的挑战,如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分布式链路追踪、API网关等,并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敏捷与弹性——容器化与云原生演进 容器化技术以其轻量、快速、隔离性强的特点,彻底改变了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方式,成为云原生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本章将深度解析容器技术及其生态系统。 容器技术原理: 本章将从Linux内核的Namespace和Cgroups技术入手,深入浅出地解释容器是如何实现进程隔离、资源限制和文件系统隔离的。我们将对比分析Docker、containerd等主流容器运行时,以及它们在镜像构建、容器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不同。 容器编排的强大力量: 单个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尚可应付,但大规模的容器集群部署、调度、伸缩与容错,则离不开强大的容器编排系统。本章将重点介绍Kubernetes(K8s)的核心概念,如Pod、Service、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等,并深入解析其工作原理,包括kube-apiserver、etcd、kube-controller-manager、kube-scheduler、kubelet和kube-proxy等组件的协同工作。 云原生应用模式: 容器化与微服务是构建云原生应用的基石。本章将探讨云原生应用的不同模式,如十二要素应用(The Twelve-Factor App)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利用Kubernetes实现应用的弹性伸缩、自动化部署与回滚、滚动升级与灰度发布。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的价值: 随着微服务数量的增加,服务间的通信、安全、监控等复杂性急剧攀升。本章将介绍服务网格的概念,如Istio、Linkerd等,并深入解析它们如何通过Sidecar模式,将服务治理能力下沉到基础设施层,实现流量管理、安全认证、可观测性等高级功能,从而让业务开发更加聚焦于核心业务逻辑。 第四章:数据驱动的智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如何高效地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智能,是现代数字基础设施的另一重要维度。 大数据处理平台: 本章将介绍Hadoop生态系统(HDFS、MapReduce、YARN)的经典架构,并重点阐述Spark、Flink等新一代大数据处理引擎的原理与优势,它们如何实现内存计算、流式计算,以及在批处理与流处理场景下的应用。 数据仓库与数据湖: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增长,数据仓库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本章将深入分析数据湖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MPP(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数据仓库(如Greenplum、Teradata)与数据湖(如HDFS、S3)的结合,构建统一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 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蓬勃发展,对计算资源、存储能力和网络带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章将探讨GPU集群的构建与调度,TensorFlow、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的运行原理,以及如何构建分布式训练平台,加速AI模型的训练过程。 数据治理与安全: 在海量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数据质量、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至关重要。本章将探讨数据血缘追踪、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监控以及数据脱敏、访问控制等安全策略,确保数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合规性与安全性。 第五章:安全与合规——数字世界的守护者 数字基础设施的强大与否,最终体现在其能否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同时,有效抵御各种安全威胁,并满足日益严格的合规性要求。 安全体系的纵深防御: 本章将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构建一个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我们将探讨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Web应用防火墙(WAF)、DDoS防护等安全技术,以及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密钥管理等安全策略。 容器与微服务的安全: 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本章将深入解析容器镜像安全扫描、运行时安全监控、Pod安全策略(PSP)、服务间mTLS认证等在云原生环境下的安全实践。 DevSecOps的理念与实践: 将安全左移,融入到开发、测试、部署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应对快速迭代需求的安全之道。本章将介绍DevSecOps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自动化安全扫描、安全编码规范、威胁情报共享等方式,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合规性与隐私保护: 在全球数据保护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如GDPR、CCPA等,确保数字基础设施的合规性与用户隐私保护刻不容缓。本章将探讨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审计、敏感数据处理规范以及隐私计算等技术,帮助企业构建可信赖的数字基础设施。 结语: 《数字基石:驱动未来的云原生架构演进》并非一本静态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动态的演进史。它力求通过对核心原理的深入剖析,对前沿技术的梳理,以及对实践智慧的提炼,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数字基础设施的系统性认知。理解这些基石,掌握这些演进的逻辑,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浪潮中,构建起真正驱动未来、面向挑战的强大数字底座,为企业的持续创新与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献给所有投身于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更强大、更智能、更安全数字世界的工程师、架构师和技术领导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五 《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全彩)》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翻阅一份关于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史的珍贵画卷,只不过主角是京东这家公司。我一直对这个行业的演进充满了好奇,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切入点。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用京东自身的发展历程,来展示技术是如何驱动业务增长,又如何被业务需求反哺和优化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技术债”的处理、以及如何构建弹性、容错能力极强的系统等方面的论述,这些都是互联网公司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挑战,而京东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全彩的排版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愉悦,那些精美的图表和架构示意图,能够帮助我迅速抓住核心要点,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技术人员看的,我认为任何对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型企业如何运营感兴趣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

评分

评价一 拿到这本《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全彩)》,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精美的全彩插图深深吸引了。我原本以为这类技术书籍会枯燥乏味,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晦涩难懂的概念,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清晰的图表、生动的案例,将京东庞大而复杂的IT系统呈现在我眼前,仿佛我正亲自漫步在京东的数字帝国之中。书中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娓娓道来,从一个初创公司的技术萌芽,到如何一步步克服重重困难,构建起支撑亿万级用户访问的强大基础设施。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为什么”的深入探讨,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这对于我这种希望深入理解技术原理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读这本书,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分享他的心路历程,充满了智慧和实战经验。它让我对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等概念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评分

评价三 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爱好者,我阅读过不少关于IT基础设施建设的书籍,但《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全彩)》无疑是其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一本。首先,它的内容非常扎实,从网络、存储、计算,到应用层面的服务治理、数据处理,几乎涵盖了构建一个现代化、高可用、可扩展的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非仅仅罗列技术名词,而是深入剖析了京东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架构演进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书中的案例都非常有代表性,能够让我联想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从中找到一些解决思路。而且,全彩的视觉呈现方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概念变得生动有趣,那些图表和示意图,简直是学习神器,能够帮助我快速理解复杂的技术原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耐心而细致地为我解答关于互联网基建的一切疑问。

评分

评价二 这本《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全彩)》简直是一本技术管理的百科全书!我一直对大型电商平台是如何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的环境下保持稳定和高效运行感到好奇,而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支撑业务快速发展的技术架构。书中的很多观点和方法论,都非常有启发性。例如,关于敏捷开发、DevOps文化、以及如何建立高效的团队协作模式,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提及那些踩过的坑和走过的弯路,这使得整个叙述更加真实可信,也让我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少走一些弯路。全彩的排版更是锦上添花,那些技术架构图、流程图都做得非常精美,清晰地展示了复杂的系统关系,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这本书适合所有对互联网技术架构、大型系统设计和技术管理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

评价四 这本书《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全彩)》的阅读体验属实令人惊喜。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实力,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底层的基础设施是如何构建和维护的。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视角。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而是非常具体地讲述了京东在过去十几年里,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打造出支撑其庞大业务的IT“心脏”。书中对于“分布式系统”、“高并发处理”、“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等核心技术难点的阐述,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流畅,仿佛置身于京东的某个技术研讨会现场,听着技术专家们激昂的陈词。配合精美的全彩插图,使得那些复杂的架构设计图和系统演进过程都变得一目了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范本,让读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和设计自己的技术方案。

评分

感觉京东这块做的应该还不错吧,买来学习学习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包装很好,希望通过这本书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

评分

在阅读中,如后面觉得可以,会推荐朋友、同事、同行来购买。

评分

好书,希望更新2018版,加入更多玩法的介绍

评分

@出征,寸草不生,轻风扶杨柳,请接下句,还有人吗

评分

送货很快包装很好赞一个

评分

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

评分

公司需求,一直相信京东自营,质量有保证。

评分

发货快,产品很不错,派件员态度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