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

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範維澄 等 著
圖書標籤:
  • 公共安全
  • 應急管理
  • 危機管理
  • 風險評估
  • 災害應對
  • 安全科學
  • 公共管理
  • 社會治理
  • 應急預案
  • 安全規劃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42892
版次:01
商品編碼:12232333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十二五”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國傢齣版基金項目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頁數:448
字數:5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是在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計劃的支持下完成的。“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計劃是跨學科的研究計劃,重視推動管理科學、信息科學、行為科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閤及其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的基礎研究應用。《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由重大研究計劃的指導專傢組成員和集成項目負責人及其團隊共同完成,具有鮮明的多學科特色,內容涵蓋我國應急管理的發展曆程、基礎理論、情景構建、應急狀態下的行為與決策、應急大數據、應急準備與應急預案、平行應急管理、綜閤應急的集成方法與平颱等,體現瞭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領域的前沿成果。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我國應急管理的實踐與展望 1
第一節 迴顧與啓示 2
第二節 態勢與特點 11
第三節 實踐與展望 23
第二章 公共安全的三角形理論模型 47
第一節 災害要素 48
第二節 災害要素與突發事件 55
第三節 承災載體 60
第四節 應急管理 72
參考文獻 80
第三章 重大突發事件情景構建與應急準備 82
第一節 應急準備中存在係統脆弱性 82
第二節 危機型突發事件及其應急準備 89
第三節 重大事故災難情景構建理論與方法 101
第四節 現代應急預案體係概念設計與技術方法 122
第五節 情景構架案例:大城市地鐵遭受恐怖襲擊情景構建簡述 135
參考文獻 155
第四章 心理學視角下的突發事件應對 158
第一節 人腦決策的特點 160
第二節 時間壓力及其心理學應對 164
第三節 風險決策與應急管理 168
第四節 群體決策及其心理學啓示 179
第五節 應急應對現狀調查 184
參考文獻 185
第五章 應急雲計算與大數據 190
第一節 引言 190
第二節 應急雲計算技術 193
第三節 應急物聯網技術 204
第四節 應急大數據技術 219
第五節 本章小結 232
參考文獻 233
第六章 應急準備與應急預案體係 235
第一節 突發事件風險與脆弱性評估方法 235
第二節 應急準備體係規劃理論與方法 250
第三節 應急預案體係優化與管理理論方法 273
第四節 應急預案有效運行的理論方法與模型 289
第五節 應急預案集成係統平颱的設計與實現 313
參考文獻 321
第七章 平行應急管理 326
第一節 ACP方法 326
第二節 平行應急管理概述 331
第三節 人工社會構建 337
第四節 社會性突發事件建模 348
第五節 人工社會計算實驗平颱設計 360
第六節 公共疫情事件計算實驗案例 366
參考文獻 374
第八章 突發事件中的“情景— 應對”綜閤集成方法與平颱 376
第一節 公共安全概況 376
第二節 突發事件下的心理行為演化 385
第三節 多粒度信息綜閤集成融閤與情景分析 390
第四節 “事件鏈-輿情傳播-心理行為”耦閤反饋的情景推演 397
第五節 基於中國國情的應急管理模式 401
第六節 總集成平颱決策支持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405
第七節 本章小結 426
參考文獻 429
索引 431

精彩書摘

  《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
  第一章 我國應急管理的實踐與展望
  1949年以來,特彆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正緻力於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黨中央、國務院在全麵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的過程中,把加強應急管理工作,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堅持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齣發,積極預防和努力減少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和社會穩定做齣瞭重大貢獻。我國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政治和社會大局穩定,有效應對瞭一係列危機和災難,公共安全形勢保持瞭總體穩定、趨嚮好轉的態勢。但是,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傢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基本國情。而過去的哪一年沒有一些突發事件?自然的、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所以公共安全建設對於構建和諧社會,推動全麵小康建設,乃至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非常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2003年抗擊非典的鬥爭在我國應急管理的曆程中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2003年7月28日,在奪取瞭防治非典工作階段性重大勝利的關鍵時刻,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是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鬍錦濤同誌在講話中指齣:“麵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的嚴峻考驗,全黨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一手抓防治非典這件大事不放鬆,一手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奪取瞭防治非典工作的階段性重大勝利,保持瞭經濟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這場鬥爭的勝利,進一步顯示瞭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巨大優越性,更加堅定瞭全國各族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極大地提高瞭我國人民戰勝睏難的勇氣和能力,增強瞭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極大地增強瞭世界各國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擴大瞭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鬍錦濤同誌在講話中特彆強調:“通過抗擊非典鬥爭,我們比過去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城市發展和農村發展還不夠協調 突發事件應急機製不健全,處理和管理危機能力不強;一些地方和部門缺乏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和能力。我們要高度重視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真正使這次防治非典鬥爭成為我們改進工作、更好地推動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
  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刻總結曆史經驗、科學分析公共安全形勢的基礎上,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做齣瞭全麵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決策。2003年成為我國全麵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創之年。
  ……
《時間之河:一個平凡傢庭的百年史詩》 引言 這是一部關於時間、關於記憶、關於血脈傳承的史詩。它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麵,沒有驚心動魄的政治陰謀,沒有驚世駭俗的科技突破。它的力量,源於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默默流淌的平凡日子,源於一個中國傢庭幾代人的悲歡離閤,奮鬥與堅守。從清末的戰亂紛飛,到民國的動蕩不安,再到新中國的崛起與改革開放的浪潮,本書以一個普通傢庭的視角,勾勒齣中國近百年跌宕起伏的社會變遷,以及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渺小與堅韌。 第一章:古老院落的低語(清末至民國初年) 故事始於江南水鄉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老宅。青瓦白牆,雕梁畫棟,這座宅院承載著傢族的榮光與憂傷。初生的黎明,透著迷濛的露珠,也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變革。 在宅院深處,住著一位名叫李守業的老人,他是這個傢族的第四代傳人。守業公年輕時曾跟隨父親在鎮上的綢緞莊學徒,耳濡目染,精通生意經。然而,晚清的戰火,讓昔日繁華的綢緞莊生意日益蕭條。守業公的父親,一位溫良而有遠見的商人,在亂世中艱難維持著傢族的生計。他不僅要應對朝廷無休止的捐稅,還要提防土匪的侵擾。 守業公的妻子,名叫王秀蘭,是一位典型的江南女子,溫柔賢淑,勤勞能乾。她操持著傢中大小事務,在男人外齣經商時,她就是這個傢的頂梁柱。她的手上,織就瞭無數的錦綉,也縫補瞭傢庭的破損。 守業公與秀蘭育有三子一女。長子李誌明,性情沉穩,繼承瞭父親的經商頭腦,卻也渴望在亂世中尋得一條救國之路。次子李誌遠,心思細膩,自幼體弱,卻酷愛讀書,立誌成為一名教書先生,用知識啓迪民智。女兒李雅琴,聰慧伶俐,自幼便展現齣超越時代的獨立思想,她憧憬著走齣這座古老的院落,去看看外麵的世界。最小的兒子李誌強,活潑好動,對父親的生意和哥哥的學問都充滿瞭好奇。 然而,時代的巨浪終究無法阻擋。辛亥革命的炮聲,打破瞭古老宅院的寜靜。守業公一傢,如同所有普通傢庭一樣,在這場曆史的洪流中,嘗盡瞭失去與希望的滋味。綢緞莊的生意,在動蕩的局勢下,變得更加舉步維艱。誌明開始嘗試新的經營模式,試圖在夾縫中生存。誌遠則在私塾中,開始嚮孩子們傳授新知識,他相信,教育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雅琴則偷偷閱讀瞭許多新思潮的書籍,她開始思考女性的未來,思考國傢的命運。 第二章:烽火歲月的抉擇(民國時期) 抗日戰爭的爆發,給這個原本就充滿挑戰的年代,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苦難。國破傢亡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 李傢,也在這場浩劫中,經曆瞭嚴峻的考驗。綢緞莊被日軍強行徵用,誌明失去瞭他的生意,也失去瞭他的傢。他不得不帶著傢人,逃離故土,輾轉各地。在逃亡的路上,他們目睹瞭太多的悲劇,也收獲瞭太多的溫暖。他們遇到瞭善良的百姓,分享瞭僅有的食物;他們也經曆瞭飢餓與寒冷,感受瞭生離死彆的痛苦。 誌遠,在戰亂中,也未能幸免。他所在的村莊被日軍占領,他所任教的私塾也被毀。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學生流離失所,看著知識的火種在炮火中熄滅。他曾試圖組織抵抗,卻在強大的敵人麵前,顯得如此渺小。最終,他隻能帶著幸存的學生,躲進深山,繼續傳播知識的火苗。 雅琴,在顛沛流離中,展現齣瞭驚人的勇氣和智慧。她學會瞭縫製軍服,為抗日戰士製作衣物。她還利用自己的文化素養,組織婦女們進行募捐,為前綫將士送去溫暖。她的人生,不再局限於傢庭的院落,而是與國傢的命運緊密相連。 誌強,年少時的他,也在這場戰爭中,學會瞭堅韌和勇敢。他學會瞭辨認地雷,學會瞭如何在荒野中尋找食物。他目睹瞭太多生命的逝去,也懂得瞭生命的寶貴。 李傢,在這場戰爭中,失去瞭很多,但也獲得瞭更多。他們學會瞭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如何在黑暗中堅持光明。他們明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性的光輝,永遠不會被磨滅。 第三章:新生的希望與挑戰(新中國成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 新中國的成立,給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帶來瞭新的希望。李傢,也迎來瞭新的生活。 誌明,在國傢的支持下,重新開始瞭創業。他參與瞭集體的工商業改造,將綢緞莊變成瞭供銷社,為當地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他不再是獨立的商人,而是國傢建設中的一員,他的付齣,也為國傢的經濟發展貢獻瞭一份力量。 誌遠,在新中國成立後,成為瞭國傢重點扶持的教育事業的受益者。他被調入一所新的學校,繼續他的教學生涯。他用他的熱情和知識,培養瞭一批又一批的新一代。他看到瞭知識的力量,在國傢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雅琴,在國傢建設的熱潮中,找到瞭新的價值。她成為瞭當地的一位基層乾部,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婦女權益的保護。她將自己對國傢和社會的理解,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國傢的進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誌強,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工人,在工廠裏,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國傢工業化進程添磚加瓦。他繼承瞭父親的勤勞,也擁有瞭新時代年輕人的奉獻精神。 然而,新中國的生活也並非一帆風順。經曆過“三年睏難時期”的飢餓,也經曆過“十年動亂”的動蕩。李傢,如同所有普通傢庭一樣,在這些挑戰中,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學會瞭如何在艱苦的生活中,保持樂觀;他們學會瞭如何在政治運動中,保護自己和傢人。 第四章:騰飛的時代,不變的傳承(改革開放至今)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瞭祖國大地,也吹進瞭李傢的每一個角落。 誌明,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心係傢國。他看著兒子誌明,在新的時代浪潮中,抓住瞭機遇,開創瞭自己的公司,成為瞭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他為兒子感到驕傲,也為國傢的發展感到欣慰。 誌遠,在退休後,依然堅持著他的閱讀和寫作。他將自己一生的教育理念和對人生的感悟,寫成書籍,留給後人。他的著作,也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年輕學者。 雅琴,在退休後,依然活躍在社區誌願服務的崗位上。她用她的經驗和智慧,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的人生,充滿瞭奉獻與愛。 誌強,也見證瞭中國經濟的騰飛。他的兒子,成為瞭科技領域的佼佼者,參與瞭國傢重點項目的研發。他看到瞭中國科技的進步,也為國傢的未來充滿信心。 新一代的李傢人,雖然生活在物質更加豐富的時代,但他們依然傳承著傢族的美德:勤勞、正直、善良、愛國。他們經曆瞭國傢的興衰,也見證瞭國傢的崛起。他們的故事,是無數中國傢庭的縮影,是時代變遷的見證。 結語 《時間之河:一個平凡傢庭的百年史詩》,不僅僅是一個傢庭的故事,更是中國近百年曆史的縮影。它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生活如何艱難,人性的光輝,傢族的傳承,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寶貴的財富。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它有著最真摯的情感,最深刻的思考。它讓我們看到,在曆史的洪流中,每一個平凡的個體,都閃耀著不平凡的光芒。他們的堅韌,他們的付齣,他們的愛,共同匯聚成瞭奔騰不息的時間之河,流嚮更美好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過於理論化,缺乏一些“乾貨”。我當時正在尋找一些可以直接應用到實際操作中的指導手冊,比如如何製定一份詳細的傢庭應急計劃,或者在火災發生時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我期望書中能包含大量的圖示、流程圖和 checklists,方便我在需要時能夠快速查閱並執行。然而,當我耐下心來閱讀那些關於決策科學、組織行為學和信息傳播理論的章節時,我開始意識到,真正的應急管理遠比想象中復雜。這本書並沒有直接給齣“怎麼做”的答案,而是幫助我理解“為什麼這麼做”。它解釋瞭在信息不完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如何做齣最有效的決策;解釋瞭在危機時刻,群體心理如何影響行為,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來引導和安撫公眾。這些理論知識,雖然不像直接的操作指南那樣立竿見影,卻為我構建瞭一個更為紮實的理論基礎,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應急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科學性。

評分

讀完《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思想的洗禮。我原本對這個領域僅有的認知,大概停留在電視新聞裏報道的災難救援場景,或者是一些社區組織的消防演習。我以為這本書會充斥著各種令人緊張的災難模擬和救援行動的細節描寫。但是,它卻將重點放在瞭更加宏觀和長遠的視角。關於國傢層麵的安全戰略、國際閤作在應對跨國性災害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科技手段來提升預警和響應能力等內容,讓我看到瞭公共安全體係的廣闊圖景。特彆是關於災後重建、心理援助和社會恢復的章節,讓我意識到應急管理不僅僅是應對緊急事件本身,更是一個持續的、關乎社會長遠發展的議題。這本書讓我跳齣瞭狹隘的“救災”思維,認識到公共安全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長期的規劃、持續的投入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評分

在接觸《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之前,我對“應急管理”的理解非常淺顯,以為就是遇到問題的時候,組織大傢去解決。我可能會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如何在火災發生時組織人員撤離的詳細步驟,或者在地震發生時應該如何進行緊急救援的技巧。我設想它應該像一本實用手冊,能直接告訴我在各種緊急情況下應該怎麼做。然而,當我閱讀到關於風險溝通、利益相關者分析以及危機管理倫理的章節時,我纔意識到事情的復雜性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這本書沒有給我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教會我如何去“思考”問題。它讓我明白,在公共安全領域,信息傳播的透明度和及時性至關重要,如何與不同群體進行有效溝通,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做齣最優的分配,這些都充滿瞭挑戰。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引導我理解瞭這項工作的係統性、復雜性和人文關懷。

評分

不得不說,初次翻閱《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時,我被它龐大的知識體係和嚴謹的邏輯結構所震撼。我本以為這本書會更多地關注具體的事件處理技巧,比如如何搭建臨時避難所,如何進行現場救援,或者如何進行傷員分類。然而,它卻從更基礎的層麵切入,深入探討瞭公共安全理念的演變,以及不同曆史時期人類在應對自然災害和社會危機時的經驗教訓。書中關於風險社會、不確定性以及後現代視角下安全挑戰的論述,極具啓發性。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安全”的定義,不再將其僅僅視為一種狀態,而是理解為一種動態的、需要持續構建和維護的過程。尤其是關於社會資本、社區韌性和公眾參與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的章節,讓我耳目一新。我之前更多地將應急管理視為政府和專業機構的職責,但這本書強調瞭每一個公民在其中的角色,以及個體力量如何匯聚成強大的社會閤力。這種從個體到整體的視角轉換,讓我對公共安全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這本《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在我書架上靜靜地躺瞭幾個月,直到最近我纔真正抽齣時間去翻閱。起初,我帶著一種相對功利的視角,希望它能為我解答一些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例如如何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有效地組織疏散,或者不同類型的災害(如火災、地震、洪水)分彆需要哪些具體的應對預案。我期望書中能提供清晰的步驟、實用的工具和案例分析,讓我能夠胸有成竹地麵對突發事件。然而,當我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本書所探討的遠不止於此。它更像是一次對“安全”這個概念的深度挖掘,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安全,更包括瞭社會秩序、信息安全、乃至公眾心理的穩定。書中對於風險評估的詳盡闡述,讓我意識到預防遠比事後補救更為重要,並且這種預防需要係統性的思維和多部門的協作。那些關於政策製定、法律法規的章節,雖然略顯枯燥,卻揭示瞭公共安全體係構建的深層邏輯,讓我理解瞭為何某些看似繁瑣的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它教會我從宏觀層麵去思考,認識到每一個安全措施背後都蘊含著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社會的責任。

評分

專業用書,有新的理論,慢慢看!

評分

很好 很好 很好

評分

justsoso

評分

收到

評分

專業用書,有新的理論,慢慢看!

評分

收到

評分

justsoso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justsoso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