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玲图解妇产百科2:陪伴生产

常玲图解妇产百科2:陪伴生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常玲 著
图书标签:
  • 妇产科
  • 孕期
  • 生产
  • 分娩
  • 产后
  • 育儿
  • 母婴健康
  • 常玲
  • 图解
  • 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9809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6111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17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孕产妇

★一本当下较能满足新妈妈实际需求的生产百科经典!详尽、贴心

★《常玲图解妇产百科1:十月怀胎》 姊妹篇

★明星辣妈李小萌+伊顿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 Vivien Wang ( 王伟)倾力推荐

★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常玲博士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从生产的历程写起,继而从产前孕9~10月一直写到产后恢复与产褥期。本书共三章,每一章包括:概况、术语解析、常大夫诊室、常大夫问答。 “概况”简单而准确地介绍妈妈和宝宝的状况,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术语解析”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加以解释;“常大夫诊室”将本章涉及的知识点全盘托出;“常大夫问答”则将可能遇到的困扰一一作答。本书内容全面,准确可信,是新手奶爸宝妈值得拥有的一本孕育枕边书。


作者简介

常玲

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并在附属医院完成了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的培训工作。1991年获得妇科肿瘤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考取卫生部公派留学生,前往日本进修学习,并于2000年被大阪市立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生殖内分泌方面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博士毕业论文受到日本医学协会的嘉奖。2004年起在和睦家医院担任妇产科医师工作,主要从事产科优生优育、高危妊娠的管理工作。并积极参与多家孕婴杂志、网络平台科普文章的撰写工作,2014年被新浪网络传媒评为十大金牌推荐医生。目前新浪微博粉丝17万。

王芳余

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师从“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首都国医名师”聂惠民教授,以及“送子观音”魏雅君教授,参与编著《魏雅君妇科临床证治》一书。以认真、勤恳、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做好中医人,做好中医事。临床擅长治疗妇科疾病,如不孕症,痛经,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产后多汗症,产后乳汁不足,产后关节痛等。


目录

第1章 产前
概况
术语解析
1.头围
2.前置胎盘
3.脐带
4.脐带缠绕
5.贫血
6.胎位不正
7.羊水
产前检查
常大夫诊室
1.骨盆大小的测量
2.产前彩超检查
3.胎动的基本规律及计数方法
4.胎心监护
5.产前坐骨神经痛
6.准备入院物品
7.见红是一个喜人的讯息
8.预示生产的信号
9.孕晚期禁止性生活
10.皮肤瘙痒警惕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
11.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对策
12.溶血性链球菌筛查可以预防
新生儿肺炎
常大夫问答
孕晚期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孕晚期可以胎教吗?
痔疮出来了怎么办?
乳房如何护理?
孕期反复出现生殖器疱疹怎么办?
孕晚期是否需要补钙?
医生内诊看什么?
如何知道自己的分娩方式?
婴儿何时出生是正常的?
过了预产期不生怎么办?
催引产的方法有哪些?
顺产应做哪些准备?
阴道分泌物增多是破水吗?
破水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破水后的临床处理原则有哪些?
不同孕周破水的对策有哪些?
破水后如何减少羊水量的丢失?
破水后羊水会流干吗?
破水后大量喝水能否增加羊水量?
胎膜早破只能剖腹产吗?
什么是假性宫缩?
临产如何诊断?
入院的标准有哪些?

第2章 产中
概况
术语解析
1.宫颈评分
2.宫颈不成熟
3.难产
4.产钳
5.产钳助产的并发症
6.胎吸
7.胎吸并发症
常大夫诊室
1.促进宫颈成熟的方法
2.加快宫缩的方法
3.分娩球
4.影Ⅱ向分娩的因素
5.顺产过程
6.导乐分娩
7.水中分娩
8.经阴道分娩的优缺点
9.正常生产要多长时间?
10.会阴裂伤与会阴切开
11.会阴侧切
12.会阴侧切伤口缝合
13.新生儿出生后剪断脐带的时机
14.剖腹产与剖宫产
15.臀位分娩
16.剖腹产与顺产住院天数
17.有指征剖腹产的生产时机
18.剖腹产需要时间以及缝合
层数
常大夫问答
无痛分娩的优点
无痛分娩真的不痛吗?
何时可以使用无痛分娩?
使用无痛分娩后如何排小便?
催产素是做什么的?
什么是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缓解产痛自助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可以使用的分娩姿势有哪些?
胎头娩出瞬间为何要暂停用力?
什么是第三产程?
什么是Apgar评分?
如何缩短生产过程?
人工排出胎盘的方式如何?
胎盘排出不全怎么办?
胎盘粘连或植入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生产时一定要做会阴侧切吗?
顺产如何才能降低侧切率呢?
剖腹产的适应证
剖腹产的常见并发症
剖腹产术前需要哪些准备呢?
剖腹产手术切口选择
孕妇顺产与剖腹产后PK?
剖腹产后一定要按肚子吗?

第3章 产后恢复与产褥期
概况
术语解析
1.足月儿
2.产褥期
3.子宫复旧
4.产后恶露
5.泌乳热
6.产后出血
7.产后发热
8.产后腹痛
9.产后抑郁症
常大夫诊室
1.胎盘排出不全的后续观察手段
2.胎盘及胎膜组织残留的后果
3.产后子宫的变化
4.产后阴道的变化
5.产后盆底组织的变化
6.产后乳房变化
7.产后腹壁的变化
8.产后泌尿系统的变化
9.产后消化系统的变化
10.产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11.产褥期生理的改变
12.产后自我护理
13.产后会阴部的护理
14.产后居住环境
15.产后预防血栓正当时
16.第一次解小便
17.第一次解大手
常大夫问答
产后能洗澡、刷牙吗?
剖腹术后排气重要吗?
产后排不出尿怎么办?
产褥期,小便憋不住,不会尿失禁吧?
排便困难如何应对?
恶露多少天可以干净?
吃什么中药帮助排恶露?
产后饮食上怎么调理?
产后母乳喂养有哪些优点?
产后母乳不足怎么办?
分娩后阴道、肛门等疼痛怎么办?
如何面对产后哺乳疼痛?
剖腹手术后疼痛怎么办?
剖腹产疤痕怎么处理?
切口上方皮肤麻木正常吗?
手术部位疤痕如何预防?
盆底操如何做?
痔疮能干预吗?
产后脱发该怎么办?
产后何时可以有性生活?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乳房下垂了怎么办?
产后丰胸有哪些妙招?
产后瘦身有哪些方法?

前言/序言


现代中医妇科临床实战指南: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解析 本书聚焦于现代中医妇科的临床诊疗思维与实践操作,旨在为广大中医师、医学生及相关医疗工作者提供一本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战价值的参考手册。全书力求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强调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构建,以及现代医学知识与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 第一部分:妇科病理学与诊断思维重塑 本部分系统梳理了中医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重点剖析了“冲任失调”、“气血失和”、“脏腑失衡”在妇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一、病因病机新解:多因素相互作用模型 七情内伤与气机郁滞: 详细阐述了情志波动如何影响肝郁、脾虚、肾虚等核心病机,并结合临床案例,展示肝气郁结如何传导至月经失调、痛经、带下异常等具体病症。强调现代生活节奏下的心理压力如何成为诱发或加重妇科疾病的重要因素。 饮食劳倦与脾胃为本: 深入探讨了现代饮食结构(高糖、高脂、加工食品)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以及过度劳累如何损伤肾精、耗伤气血,从而导致月经不调、不孕、崩漏等。构建了以“脾胃为枢纽,统摄气血生化”的病机模型。 外感湿热与下注: 针对现代环境变化,重点分析了湿邪、热邪的致病特点,尤其关注下注和带下病的复杂性,强调清热利湿的治疗原则需结合个体体质进行调整。 二、现代妇科疾病的中医辨证体系 本书摒弃了简单套用古方、套用病名的模式,致力于构建一套适应现代临床的辨证框架。 月经病辨治精要: 痛经(原发性与继发性): 详细区分寒凝、气滞、血瘀、湿热、虚寒等类型,尤其关注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现代医学诊断下的中医辨证要点。强调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需兼顾标本缓急。 月经先后无定期/闭经: 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早衰(POI)等背景下的月经紊乱,阐述了从“调经”到“促排卵”、“养巢”的治疗梯度和用药思路。 带下病(白带异常)的湿热虚实鉴别: 深入分析了不同颜色、性状的带下对应的心、肝、脾、肾的功能状态,强调外治法(如熏洗)与内治法的配合应用。 妊娠相关疾病的辨证: 不涉及产助产(如分娩过程),但重点关注孕早期及中期的常见病症处理,如先兆流产(气血亏虚、阴阳不固)、妊娠剧吐(胃失和降、痰湿内阻)的辨证与用药安全。 第二部分:核心治疗策略与方药应用 本部分是本书的实战核心,详细介绍常用治法的应用指征、经典方剂的化裁技巧以及现代中药的临床选择。 一、治法的精准应用与组合拳 调肝疏郁法的深化: 针对现代女性压力大,肝气郁结迁延不愈的特点,详细解析了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基础方的加减变化,强调结合针刺(如太冲穴)和情志疏导的综合疗法。 健脾化湿与补肾固冲: 阐述了如何通过益气健脾药(如党参、白术)来改善气血生化之源,以及补肾药(如熟地、山茱萸)在调理月经周期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探讨了“阴阳双补”在疑难病中的地位。 活血化瘀的辨体使用: 强调活血药物的选择必须依据瘀血的性质(偏寒、偏热、疼痛剧烈程度)来决定,区分温通活血与凉血化瘀的界限,并警示妊娠期用药禁忌。 二、经典方剂的临床化裁实例 本书精选了妇科常用经典方剂,并配以大量的临床化裁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具体病情微调药味、剂量和用法。 四物汤加减的精妙: 不仅限于补血汤,而是细致区分了针对血虚发热、血虚头晕、血虚月经量少等不同表现的加减思路。 温经汤与少腹逐瘀汤的辨证界限: 重点解析两者在治疗寒凝血瘀痛经中的适用人群差异,强调少腹局部冷痛与全身症状的相互关联。 中药制剂与特殊剂型的应用: 探讨了妇科中药颗粒剂、膏方在慢性病调理中的优势与应用技巧,以及如何根据患者依从性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第三部分:辅助疗法与多维诊疗 本部分涵盖了针灸、推拿、药膳等辅助手段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并强调了医患沟通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针灸与推拿在妇科的定位 特定穴位的功能解析: 详细阐述了三阴交、归来、次髎等关键穴位在调理月经、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中的作用机制。 辨证取穴与操作手法: 针对痛经、盆腔炎(慢性期)等,提供具体的取穴方案和刺激手法,强调补泻手法在中医妇科中的精准把握。 腹部推拿的规范化操作: 介绍在中医师指导下,针对腹部气滞、血瘀的温和推拿手法,作为内治法的有效补充。 二、妇科常见病症的药膳调理 精选了针对气血不足、脾虚湿盛、肾虚的日常药膳方。例如,针对产后气血亏虚的乌鸡汤、黄芪当归炖鸡的配伍原则,以及日常食用的玫瑰花茶、益母草煮鸡蛋等简易食疗方,并注明了适用体质与禁忌人群。 三、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合理结合 本书倡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但明确指出结合的原则是“中医为主,西医为参”。分析了在处理不孕症、子宫肌瘤等病症时,中医如何辅助西医治疗(如中药改善卵巢功能、配合促排卵周期),以及在西医手术或放化疗后的恢复期,中医如何发挥扶正固本、减轻副作用的作用。 总结: 《现代中医妇科临床实战指南》致力于成为一本立足传统、面向现代的实用工具书,通过深入的辨证分析和详实的临床案例,帮助读者提升中医妇科疾病的诊疗水平,真正做到因人施治,疗效卓著。本书内容严谨,论述细致,旨在为中医药在女性健康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的实践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情感共鸣的读者,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女性身心健康的深切关怀。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描述准妈妈在整个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需求时,简直是写到了我的心坎里。比如,关于“分娩焦虑”的解析,它并没有简单地说“别担心”,而是深入剖析了焦虑的来源,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心理调适建议,让人感觉自己被全然理解和接纳。这种带着人文关怀的医学普及,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温暖。它让我意识到,生育过程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更是一场深刻的内心旅程,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懂得倾听的好友,全程陪伴着我,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和力量。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想象!很多孕期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流于表面地介绍一些常识,这本书却完美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它不仅涵盖了产前检查的重点项目,还详细列举了分娩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以及应对策略,比如阵痛管理的方法、呼吸技巧的分解练习,甚至连家属在产房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都有涉及。我特意把关于“拉玛泽呼吸法”的那几页反复看了好几遍,并且按照书中的指导进行练习,发现对缓解日常的紧张情绪真的很有帮助。这种“即学即用”的特性,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投资绝对物超所值。它不仅仅是一本提供信息的书,更像是一本行动指南,时刻提醒着我接下来的每一步应该如何稳健前行。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孕期救星”!我一直对分娩这件事充满了各种未知和恐惧,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总感觉心里没底。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专业的知识可以提前了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怎么做”,更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我感觉自己对整个孕期和分娩过程的掌控感大大增强了。尤其是一些关于产前准备和分娩体位的讲解,图文并茂,非常直观,让我不再觉得那些术语那么高深莫测。我特别喜欢它用很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那些专业的医学概念,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资深前辈聊天。每次读完,心里那种焦虑感都会消减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已经准备好了”的自信。它更像是我的私人健康顾问,随时在我身边解答我的疑惑,让我能更安心地迎接宝宝的到来。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觉设计和排版也十分出色,这一点常常被忽略,但对于阅读体验来说至关重要。我非常喜欢它在信息密度和留白空间之间的把握。不会因为内容多就显得拥挤不堪,相反,重点信息通过不同字号、加粗或者彩色标注被清晰地凸显出来,即便是时间紧张地快速翻阅时,也能迅速捕捉到核心要点。图表的清晰度也极高,特别是对骨盆结构和胎儿入盆过程的示意图,线条流畅,标识明确,极大地简化了理解难度。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让人放心,拿到手里很有分量感,感觉是用心制作的精品。这种高品质的阅读载体,也反过来激励我更愿意花时间去深入研读里面的内容,可以说,它在细节处也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结构层次感极强,对于我这种需要系统性知识储备的人来说,简直是宝典级别的存在。它不是零散地堆砌知识点,而是像搭建一座知识的金字塔,从最基础的孕期生理变化开始,一步步深入到分娩机制的复杂过程,再到产后恢复的细节处理。每一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流畅,让人读起来一气呵成,不会有“断层”的感觉。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不同分娩方式时的客观公正态度,既没有夸大自然分娩的优势,也没有过度渲染剖宫产的必要性,而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这种严谨而不失温度的叙述风格,让我对书中的所有信息都深信不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我的孕期管理中,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