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存在主義代錶作傢和荒誕派哲學代錶人物——加繆的成名之作。
●名傢之作——簡潔優雅的法文,名傢譯筆——再現原著風格的譯文。
●買中文版贈法文注釋版,豪華軟精裝,對照閱讀,名著典藏!
●單詞+長難句講解,讀懂法文原著
《局外人》為中法對照讀物,作者為法國小說傢、戲劇傢加繆。
《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之作,也是存在主義的典型代錶作。加繆是存在主義代錶作傢之一,他在作品中提齣瞭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重大問題:對荒誕的認識和對命運的反抗。
《局外人》塑造瞭“荒誕人”的形象,通過主人公默爾索的經曆(為母奔喪、海邊度假、槍殺他人、獄中思索、被判死刑),寫齣形成荒誕感的社會原因。
鄭剋魯,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翻譯傢協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作傢協會會員等。著作有《法國文學論集》《法國詩歌史》《現代法國小說史》《法國文學史》(上下捲)《法國文學縱橫談》等。譯作有《蒂博一傢》《悲慘世界》《巴爾紮剋中短篇小說選》《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小王子》《局外人》《青鳥》《羅曼·羅蘭隨筆》《法國抒情詩選》《法國愛情詩選》《雨果散文選》《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法國短篇小說選》《神秘島》等。
阿爾貝·加繆,法國聲名卓著的小說傢、散文傢和劇作傢,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錶人物。1957年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瞭當代嚮人類良知提齣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奬。
目錄
第一部
一 5
二 17
三 22
四 29
五 34
六 39
第二部
一 51
二 58
三 66
四 78
五 85
譯序
阿爾貝· 加繆(1913—1960) 是法國著名的小說傢和戲劇傢, 存在主義的代錶作傢之一。他生於阿爾及利亞君士坦丁省的濛多維, 父親是農業工人,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馬恩河戰役中犧牲。母親原籍西班牙,先在橡膠廠工作,後當女僕,帶著兩個孩子,住在貧民區。1930年, 加繆患肺病, 被迫輟學; 肺病對加繆的一生和創作都産生瞭重要影響。他很早就踏入社會,當過雇員和職員,曾創建劇團, 既當編劇又當演員和導演。1939年, 他任阿爾及爾的《共和晚報》總編輯, 同年發錶散文集《婚禮集》。1941年, 他發錶瞭《局外人》。次年他參加抵抗運動, 組織上派他到巴黎, 他進入著名的加裏瑪齣版社。1944年創作瞭劇本《卡利古拉》和《誤會》。巴黎解放那一天,他任《戰鬥報》總編輯。1947年, 發錶瞭第二部重要小說《鼠疫》。加繆的作品還有劇本《戒嚴》《正義者》, 短篇小說集《流亡與王國》、隨筆集《反抗者》等。1957年10月,“因為他的重要文學創作以明澈的認真態度闡明我們同時代人的意識問題”, 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奬。1960年1月4日, 他在從桑斯迴巴黎的路上, 因車禍去世。遺著有《記事冊》和未完成的小說《第一個人》。
加繆的小說創作取得重大成就, 雖然他的小說隻有一部長篇、兩部中篇和一部短篇小說集, 但每部作品都很有分量。他的小說提齣瞭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重大問題,即對荒誕的認識和對命運的反抗。
荒誕的概念並非由加繆第一次提齣。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已經提到這個問題, 但直至20世紀, 荒誕這個哲學概念纔引起作傢們的注意。馬爾羅的小說曾經一再提及人生的荒誕。不過在加繆之前,荒誕並未成為小說作品的唯一主題。隻有從《局外人》開始,荒誕纔成為作者集中關注的對象。《西緒福斯神話》對荒誕的概念作齣瞭最詳盡的解釋,這部隨筆集的副標題是《論荒誕》。加繆以古希臘神話,對荒誕概念作瞭最通俗的闡釋。巨人西緒福斯在地獄從山榖將一塊巨石推到山頂,但巨石一旦推到瞭山頂,便會滾落下來,如此無窮地反復。西緒福斯在下山途中, 意識到他的工作的荒誕性, 但是他平靜而執著的個性錶明瞭荒誕人物的自由和明智, 他從超越自然的希望中擺脫齣來,同意生活在荒誕的世界中。西緒福斯的行動體現瞭主與僕的關係: 西緒福斯是奴隸,巨石是主人。奴隸西緒福斯意識到荒誕,由於他能思索,顯示瞭他略勝一籌。巨石以其偌大的體積,壓迫著西緒福斯, 但弱小的人卻以其精神的優勢戰勝並超越瞭它。
《局外人》塑造瞭荒誕人的形象。首先, 小說通過主人公默爾索的經曆, 寫齣形成荒誕的社會原因。默爾索是“麵對荒誕的赤裸裸的人”, 他是阿爾及爾的小職員, 他對周圍事物已經無動於衷, 不再關心,他隻有最基本的需要和衝動:飢渴、睡眠、女人的陪伴、夜晚的涼爽和海水浴帶來的休息。對他來說, 構成他周圍人的道德準則的一切義務和美德,隻不過是一種令人失望的重負,他統統棄之不顧;甚至連他母親去世也引不起他多大的痛苦。他的內心非常空虛, 平日像掉瞭魂似的無所適從,毫無願望,毫無追求,以緻在沙灘上盲目地對阿拉伯人開槍。他對社會生活的冷漠和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無動於衷, 是這個荒誕人典型的顯著外在特點。薩特正確地指齣, 小說對“荒誕的證明” 也是對資産階級法律的有力抨擊。司法機構要求默爾索參與到預審法官、律師和報紙玩弄且體現虛僞價值觀念的一齣鬧劇中。官方的道德由偏見和僞善編織而成, 但在默爾索那裏撞上瞭一堵由固有的真誠心態組成的牆壁, 起不瞭任何作用。默爾索拒絕參與這齣鬧劇。在眾人眼裏,他變成瞭一個局外人,一個危險的變質分子。默爾索被送上絞刑架, 並非因他犯下的罪, 而是因為他沒有接受法律核定的信條和習俗。他的全部行動就是對這些信條和習俗的否定。於是強大的正統秩序壓碎瞭這毫無防衛能力的心靈。加繆在《局外人》的美國版序言中說: 默爾索“遠非麻木不仁, 他懷有一種執著而深沉的激情, 對絕對和真誠的激情”。默爾索是用沉默、無所謂和衊視來對抗這個荒誕的社會和世界的, 他身上有著激情, 隻不過這種激情隱藏在錶麵上顯得麻木的態度中。他嚮阿拉伯人開槍好像是在烈日下的盲目行動, 其實是他在荒誕現實的壓抑下一種不由自主的發泄, 是他憤恨於荒誕現實的一種激情流露。他對勸說他懺悔的教士和司法機構的推拒,也是不滿於現實的自覺或不自覺的行動。他是無神論者,至死也不願改變自己的信念。他對司法以可笑的邏輯推理來定罪也不反駁, 以一種無畏的態度迎接死亡。這個荒誕人具有一種批判現實的意識。
荒誕人的精神特點是與他人的隔膜狀態, 他無法與那些按照傳統習俗思考的人找到共同語言。加繆認為這是僵化的道德與背叛這些道德的人之間産生破裂的直接後果。他在接受諾貝爾文學奬的講話中說: “這個社會……在它的監獄和它的財政廟宇上寫下自由和平等的字樣, 這並不令人驚奇。今日,最受衊視的價值無疑是自由的價值。”加繆力圖在《局外人》中對資本主義社會所標榜的自由和平等做齣批判性的審察。他得齣的結論是,這個社會在空喊自由和平等,或者以這類口號作為欺騙手段;因此,人的自由價值完全被抹殺瞭,他的生存成瞭荒誕的存在。
在《西緒福斯神話》中, 加繆認為, 荒誕是普遍存在的, 永恒的, 它的根源就在於生活本身的根本荒誕中。人由於忙於自己的日常事務,一般不會覺察這是些無意義的事物。“起床、有軌電車、四小時工作、吃飯、睡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同樣的節奏……”但是有一天,他思索起來,發現人沒法獲得絕對真理, 宇宙隻提供騙人的錶麵現象和相對真理, 並不讓人滿足自身。荒誕由此而來, 它是我們渴望獲得明白無誤的事物的意願和宇宙不可探測的秘密之間互相撞擊的本質。加繆寫作小說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激戰方酣, 法國淪陷在德國法西斯的鐵蹄下, 人們對自身的命運、對曆史的進程感到茫然無措,陷入近乎悲觀絕望的境地。這是存在主義及其闡明的荒誕意識産生的社會基礎。
加繆的小說風格簡潔而明晰。他追求為廣大讀者所理解的詞匯和句子,語言具有古典文學風格,嚴謹而準確。這並不妨礙他的文字具有濃鬱的抒情色彩,錶達復雜的感情。
加繆喜歡使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在《局外人》中,加繆用的是復閤過去時,而不是一般常用的簡單過去時(全文隻齣現過四次)。但是, 這個“我” 具有一般的自傳體作品所不同的特點。敘述者的“我”隻不過是一個喬裝的“他”。批評傢布朗肖指齣:“這個局外人與自身相比,仿佛是他人在看著他和談到他那樣……他完全是外在的。” 另一個批評傢阿布也指齣:“敘述者都以為像一個‘他’ 那樣理解自我,他辨彆自己的思想、矛盾和錯誤。”巴裏埃在《〈局外人〉的敘述藝術中》指齣,這部小說的文字是中性化的,口語隻不過是用來抹去另一種語言。在小說的第二部分中,運用越來越“典雅”的文體,但並不放棄口語。小說結尾重新使用文學性較強的語言。這種我與他的人稱的微妙變化, 口語與文學語言的交替使用, 復閤過去時與簡單過去時的主次之分,造成瞭多變的效果,避免瞭單調,在平實中隱含豐富。《墮落》中的“我”為自己辯解,內心情感洶湧激蕩,滔滔不絕地講話,與默爾索形成對照;但他的語言也是平易通俗的。他也是將迴憶與眼前現實交織起來,達到不單調的敘述效果。
鄭剋魯
這次的購買體驗,最大的驚喜在於這套“中文全譯本+法文原版”的組閤。我一直對文學經典抱持著一種既尊重又好奇的心態,總覺得能對比著原文和譯文閱讀,是理解作者思想精髓的最佳途徑。中文譯文的質量至關重要,而這次的譯本似乎非常忠實於原著的語調和節奏,讀起來流暢自然,沒有那種生硬的“翻譯腔”。贈送的法文原版,雖然我的法語水平有限,但僅僅是觸摸和對照著閱讀,就能感受到那種獨特的異域韻味。這種雙語對照的設置,極大地豐富瞭閱讀的層次感,讓人仿佛站在瞭語言的交界綫上,進行一場深度的文學朝聖。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的時候,能感覺到紙張的質感非常棒,印刷清晰,字跡工整,看得齣來齣版方在細節上是下足瞭功夫的。尤其是那個法文原版,雖然隻是贈品,但裝幀也絲毫不含糊,那種原汁原味的印刷風格,光是看著就讓人心生敬意。內頁的排版也很有考究,留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眼睛不容易疲勞。對於一個喜歡實體書的讀者來說,能同時擁有一個精美的中文譯本和一個原汁原味的法文版本,簡直是雙重享受。這套書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每次拿起來都會被它的質感吸引,這對於閱讀體驗的提升是潛移默化的,讓人更願意沉浸其中。
評分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性價比無疑是超乎預期的。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流行讀物,而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文學豐碑。贈送的法文原版,不僅僅是一個附屬品,它賦予瞭整套書一種“原著典藏版”的格調。對於熱愛文學、注重閱讀儀式感的同好來說,擁有一套這樣的組閤,無疑是一筆值得的投資。它能陪伴我走過不同的閱讀階段,也許是初讀時的震撼,也許是多年後重溫時的頓悟,那種紙張摩擦發齣的細微聲響,都成瞭閱讀記憶的一部分。它體現瞭齣版方對經典作品應有的敬畏之心。
評分我通常對外文原著的引進版本比較挑剔,常常擔心譯者的個人風格會過度乾預原作的純粹性。然而,這套中文全譯本的處理手法非常高明,它似乎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既保證瞭現代讀者的可讀性,又努力保留瞭原著那種冷峻、疏離的敘事氛圍。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構建那種特有的世界觀時所使用的詞匯和句式所帶來的衝擊力。這本書的文字本身就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割著人際關係的錶象,直抵核心的虛無感。這種閱讀的深度體驗,是普通平裝本難以給予的,它要求讀者調動的不隻是理解力,更是同理心和對存在意義的思考。
評分坦白說,我更看重的是書籍所傳遞的“氛圍感”。這套書的整體包裝和內容配置,成功地營造齣一種嚴肅而又略帶神秘的閱讀氛圍。在夜深人靜時,點上一盞燈,翻開這本厚重的譯本,能立刻被拉入到那個獨特的時空背景中。譯文的節奏感控製得極佳,有時是短促有力的句子,像子彈一樣擊中人心;有時是綿長而略帶重復的敘述,營造齣一種令人窒息的日常重復感。這種語言的張力,是書籍的靈魂所在。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作者精心布置的一個心理劇場,而我們作為讀者,是唯一的觀眾,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參與者。
評分物流第二天就到瞭~ 謝謝店傢 書也很好
評分挺好
評分如果稍作變化,讀起來就更方便瞭:每次翻頁,左葉是法文,右頁是漢文,這樣可以直接對照著看。
評分質量很好,好評!
評分是在100減30滴時候買滴,相當劃得來瞭。這種法漢同體滴書不多,對於法語專業滴說,很難得。凡爾納滴書很好看,不虧是預言科幻小說大師
評分商品很好,昨天下單今日收到,太及時瞭
評分原版的好書,值得擁有!推薦!
評分質量好,質量好,物流快,今後繼續支持購買。
評分畢竟是世界名著,屯著一起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